當歸拈痛湯的作用與功效,當歸拈痛湯正確吃法,當歸拈痛湯用法用量

中醫方劑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方劑:

當歸拈痛湯的功效與作用

名稱:當歸拈痛湯

當歸拈痛湯成分組成:

羌活半兩,防風3錢,升麻1錢,葛根2錢,白朮1錢,蒼朮3錢,當歸身3錢,人參2錢,甘草5錢,苦參(酒浸)2錢,黃芩1錢(炒),知母3錢(酒洗),茵陳5錢(酒炒),豬芩3錢,澤瀉3錢。

當歸拈痛湯出處:

《醫學啟源》卷下。

當歸拈痛湯主治:

濕熱為病,肢節煩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於脛,腫痛不可忍。

當歸拈痛湯加減:

當歸拈痛湯功效:

當歸拈痛湯用法用量:

每服1兩,水2盞半,先以水拌濕,候少時,煎至1盞,去滓溫服。待少時,美膳壓之。

當歸拈痛湯制備方法:

上銼,如麻豆大。

當歸拈痛湯臨床應用:

各家論述:

《經》云:濕淫於內,治以苦溫。羌活苦辛,透關利節而勝濕;防風甘辛,溫散經絡中留濕,故以為君。水性潤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陽中之陽,引而上行,以苦發之也。白朮苦甘溫,和中除濕;蒼朮體輕浮,氣力雄壯,能去皮膚腠理之濕,故以為巨。血壅而不流則痛,當歸身辛溫以散之,使氣血各有所歸。人參、甘草甘溫,補脾養正氣,使苦藥不能傷胃。仲景云:濕熱相合,肢節煩痛,苦參、黃芩、知母、茵陳者,乃苦以洩之也。凡酒製藥,以為因用。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豬苓甘溫平,澤瀉鹹平,淡以滲之,又能導其留飲,故以為佐。氣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濕氣得以宣通矣。

當歸拈痛湯用藥禁忌:

附註:

拈痛湯(《蘭室秘藏》卷中)、當歸止痛湯(《便覽》卷一)。《便覽》有茯苓。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當歸拈痛湯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