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yoga)是什麼意思,中國百科全書中瑜伽(yoga)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瑜伽(yoga)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瑜伽(yoga)

【瑜伽(yoga) 】

  yujia

  佛教修行方法之一。yoga一詞源於動詞字根yuj,意為給牛上軛,引申而有連接、接合等含義。中國舊譯「相應」。佛教早就用以表示總攝修心。修慧的法門。

  修習方法 由於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嚴持戒律,調息煉氣,凝神觀想等。《瑜伽經》(梵文本)提出瑜伽有八支,即禁戒、持戒、會勢、制感、調息、持攝、靜慮、三摩地(三昧,等持)。佛教中既有各種禪法的專著,如《修行道地經》等;又有各種以三昧為名的經典,如《首楞嚴三昧經》、《月燈三昧經》、《般舟三昧經》等,均屬於瑜伽修法。隋唐以後,各宗提倡觀法,如天台宗的「一心三觀」,華嚴宗的「法界觀」,法相宗的「唯識觀」,淨土宗的「十六觀」的禪宗的各種參禪方法等等,其有關著述也屬於瑜伽。在秘密部中,事部以持誦真言、結壇、供養等事相為主,不名瑜伽;行部因為事相、觀想並重,藏傳佛教寧瑪派又名之為兩俱乘,故可附屬瑜伽部;瑜伽部以五相成身觀法為主;無上瑜伽部以修中脈、風息、明點為特點。其中父部重修風息,名曰命瑜伽;母部重修明點,名曰勤瑜伽;無二部重修雙運。三者只就偏重而言,並非截然有別。無上部的理論認為中脈(近似道教的督脈)中有21個結,利用修風息、明點之力可以打開這些結。每打開二結好上升一地,逐漸引發無量神通、智慧,最後打開頂上一結即圓證三身五智而成佛果。

  果位 《瑜伽經·威力》中列舉了瑜伽行者得三摩地後所得各種超人能力(神通),佛教也認為修瑜伽最後能證三乘之果,即阿羅漢、緣覺和佛三種果位。在證最後果位之前也可先得超人威力,即六種神通(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盡通)。其中前五通與婆羅門教瑜伽派等相似,漏盡通為佛教所獨有。此中神足通(神境通)又分能變通、能化通兩種。能變通有十八變,即振動、熾然、流布等;能化通有三化,即化為身,化為境,化為語。龍樹所作《方便心論》,列舉「瑜伽外道」有能小、為大、輕舉、遠到、隨所欲、分身、尊勝、隱沒等「八自在」。又在《大智度論》中列舉佛教有能小、能大、能輕、能自在、能自主、能無至(此又有飛行遠至、此沒彼出、移遠為近不往而到、於一念中遍到十方等4種)、能動(6種或18種震動)、隨意等「八神變」。

  功能 在怛多羅經典中稱之為悉地(成就),得悉地的人名為悉陀(成就者)或須陀補嚕沙(成就人)。悉地種類繁多,在外宗的典籍中有18、24或34種,但一般認為有8種,即能小、輕舉、能大、能遠到、為主、尊勝、自在、隨所欲。在佛教中,漢地密宗與西藏前弘、後弘各派對悉地的說法略有不同。漢地密宗與西藏前弘、後弘各派對悉地的說法略有不同。漢地密宗分有相悉地、無相悉地兩種。有相悉地主要有悉災、增益、降伏、敬愛、誅滅、鉤召等;無相悉地即大乘各地聖果,能證得五地至十一地菩薩之身或本尊身,最後證得大毗盧遮那如來法界普現色身。有相悉地用事部的法門,修增益法即可成就;無相悉地則需修金、胎兩部大法。密教雖也和顯教一樣,認為諸菩薩地及佛地之果超勝一切,但顯教說成佛要經無數大劫,密宗的理論則認為可以「即身成佛」。藏傳佛教的真言乘或金剛乘,也主張「即身成佛」。他們一般分悉地為共同悉地及殊勝悉地兩類。共同悉地和漢傳有相悉地相似,主要有:寶劍、眼藥(安繕那藥)、捷足、隱形、攝取精華、虛空行、大地行、地下行等八種;殊勝悉地,即修習瑜伽部或無上瑜伽部的方法證得佛果。瑜伽部和漢傳相同,即修五相成身觀:1`、通達菩提心。即證法界體性智;2、修菩提心。即證大圓鏡智。上二者為種子位,即法身;3、成金剛心。即證平等性智;4、證金剛身。即證妙觀察智。此為尊形位,即化身。修此五相成身觀,於一座法中即可圓證三身五智。藏傳佛教因此法屬瑜伽部,認為需十六生才能成佛,故不甚重視,而偏重於無上瑜伽部各種修脈、風、明點的方法,最後證得金剛身或虹身(帝弓身)。一般分為即生成佛、死有成佛、中有成佛、轉生成佛四類。得此果位,現生或轉生都是「化身」,俗稱「活佛」。這是藏傳佛教產生活佛制度的理論根據。寧瑪派的理論認為修頓斷和超越兩種瑜伽都可以即生成佛。修頓斷法最後身化極微而成佛。修超越法最後四種光影現前,當「法性盡光」現前時,其身化為光明而成佛。

  源流 早在巴利語系大藏經中,有《瑜伽抉擇》一書。古印度僧伽羅叉編著的《修行道地經》(先由安世高譯出略本,後有竺法護譯出全本7卷),原名瑜伽遮復彌與後來唐玄奘所譯《瑜伽師地論》同名。可見漢晉佛教初傳時,曾將瑜伽譯為「道」字。其後佛陀跋陀羅又將瑜伽譯為「禪」字。由僧伽羅叉的《修行道地經》以至彌勒、無著的《瑜伽師地論》,其內容都包括了佛說的三乘(聲聞、緣覺、菩薩)法門,即全部大小二乘的教法。最勝子的《瑜伽師地論釋》中說:「謂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諸法皆名瑜伽,一切並有方便善巧相應義故。」他隨後廣引各種經教證成此義,認為瑜伽一名包括全部佛法,一切三乘行者及諸佛如來,都可名為瑜伽師。

  印度大乘佛教自清辨起,分為空、有二宗,形成中觀派和瑜伽行派。但龍樹的弟子提婆所作《百論》,頌本題名為《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說明中觀派最初也認為自己的觀法屬於瑜伽行。

  上述《瑜伽經》是印度六派哲學之一的瑜伽派的根本典籍,為缽顛闍梨所作。其中專門術語大部分與佛教所用名詞相同,基本理論也有很多類似之處,故二者是互相影響的。《瑜伽經》分為三摩地、修習、威力、獨存四篇。經文開始說「瑜伽者,心轉相滅」。全經主要闡述如何消滅心的轉起,最後達到解脫的境界。這和佛教提出的消滅轉識,證得轉依,顯發無垢識,證得無住涅槃,生起三身四智之大菩提果等說法,基本精神並無不同。經文最後提到證得「法雲三摩地」,才能進一步達到最高的獨存境界,而佛教也認為菩薩要證得第十法雲地才能成佛。經中的修法從調息入手,並以之為主要方法,也和佛教早期的《修行道地經》相同。而《威力》篇所講的各種神通則和《修行道地經》所說大同小異,但《瑜伽經》與佛教學說有兩點不同。一是此經以數論的學說作為理論基礎。數論的世界觀和佛教不同,中觀、瑜伽兩派的著作都對之採取批判態度。其次,《瑜伽經》承認一個具有人格的「自在(天)」作為修行者發願成就的對象。這個自在(天)是不為煩惱、業、異熟(報)、意樂所染污的殊勝神我,具有無限的一切智性種子,用語言「唵」來表出。修行者應念誦此字並觀想其意義。而佛教在理論上則不承認自在天有創世的能力和作用,雖不否認其存在,但不以之為崇拜的最早對象。可是大乘佛教認為證入法雲地的十地菩薩可以為大自在天。在密教的理論中也建立一個無始無終無生滅的法身普賢如來為諸佛之祖,名之為本初佛(阿提佛、元始佛、第一佛)。而且密教也以「 唵」為三身種子真言,代表諸佛的法、報、化三身。密宗的修法也以念誦、觀想種子真言的形、音、義為主。可見《瑜伽經》的內容基本上是和佛教互相貫通的。

  經典 隨著大乘佛教的興盛,5世紀以後秘密經典也在印度大量出現。和過去流行的大小乘經典取名蘇怛羅(sutra,原意為紡織的經線)不同,這些秘密經典都取名為怛多羅(tantra,原意為紡織的緯線)。唐代不空譯為「教王經」,元代以來從西藏譯名rgyud(相續)譯為「本續」或「續」字。同一時期,印度各教派也有大量名為怛多羅的著作出現,近人名之為怛多羅文學。這一類怛多羅作品基本上包含世界的創生、世界的毀滅、諸神的崇拜、超人能力(即神通)的獲得、通過禪定觀想等與最高神合一的方法等五方面內容,它與1~2世紀出現於中國的「緯書」,在內容上頗有相同之點,但後者遠早於前者。自唐不空三藏系統傳譯這類經典以後,傳統認為這些密法都是受婆羅門教或印度教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但近代有些學者則認為印度教中同類的密法均是從佛教中汲取移植過去的。

  佛教的怛多羅典籍數量極其龐大,全部被稱為瑜伽法門或瑜伽部。唐龍朔三年(663)玄奘譯出《般若經理趣分》編入600卷的《大般若經》中。此經亦為《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的一分,屬於密典瑜伽部。開元七年(719)來華的金剛智首次傳譯了金剛頂瑜伽部法門。其弟子不空至師子國(今斯里蘭卡)學習密法,取回《金剛頂經》十八會十萬頌,雖然只翻譯了其中一小部分,但卻寫有《金剛頂瑜伽十八會指歸》一書,對各會內容作了介紹。不空對瑜伽部的經典沒有進行再分類。但藏傳佛教前弘期傳下的寧瑪派以及後弘期各派曾對瑜伽部經典作了詳細的分類。寧瑪派把整個佛教典籍分為九乘。其中密部名為金剛乘,計有六乘,即事乘、行乘、瑜伽乘、大瑜伽乘、隨瑜伽乘(當為無上瑜伽乘)、無極瑜伽乘。後弘期各家分部大同小異,通行的為四部之說,即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又分三部,即父部、母部、無二部。四部中前三部與六乘中之前三乘同,父、母、無二三部則與後三乘相當。各部經典、各種陀羅尼、真言及一尊一咒的法門屬於事部(乘),《大日經》屬於行部,《真實攝經》及《大樂金剛經》等屬於瑜伽部,《密集》(即金剛頂瑜伽十八會中之《秘密集會瑜伽》,宋施護譯為《一切如來金剛三業最上秘密大教王經》7卷),屬於父部,《喜金剛》(宋法護譯為《大悲空智金剛大教王經》5卷)屬於母部。至於無二瑜伽部的經典,漢地未有傳譯。西藏後弘期以時輪金剛的經典屬無二瑜伽部。前弘期的寧瑪派以無極瑜伽的經典最為豐富,幾乎全部都是在印度未曾公開流傳的。(郭元興)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