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天(Santideva 約7世紀)是什麼意思,中國百科全書中寂天(Santideva 約7世紀)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寂天(Santideva 約7世紀)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寂天(Santideva 約7世紀)

【寂天(Santideva 約7世紀) 】

  Jitian

  古印度佛教思想家。據西藏資料記載,他是南印度梭羅修多羅國德榿王的兒子,原名寂鎧,出家後改為寂天。他曾在東印度第五代師子王處服務12年,勤奮好學,博通風外各派學說。後到那爛陀寺出家,拜勝天為師。「內勤修學,外出放逸」。初不受大家歡迎,被稱為「三行者」(只會吃、睡、大小便)。後來當眾誦出《入菩提行》一千頌,才引起人們的重視。不久,又離開那爛陀寺,回到南印度。他是晚期大乘龍樹一派空宗的思想家,分別真俗二諦,反對彌勒、無著一派的有宗,對瑜伽行派的理論加以駁斥,同時也反對佛教的與非佛教的其他幾個派別的論點。在《入菩提行》中,宣講六度(六波羅蜜多),注重修持。他對佛學的貢獻表現在學風的轉變上。其特點,一是「守約」,即由博而約;二是「見行相應」,即不偏於「見」(理論和觀點),也不偏於「行」(實踐)。這對大乘學說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他的學說在11世紀由阿底峽傳入西藏後,被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加宣揚,對藏傳佛教頗有影響。(金克木)

分類:中國百科全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中國百科全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