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薰四義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所薰四義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所薰四義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所薰四義

【所薰四義 】

法相宗立『所薰』之條件有四種,稱為所薰四義。所薰,為『能薰』之對稱,兩者互成薰習之義,惟能薰為主體,所薰為客體。據唯識大乘之薰習論,於吾人八識之中,前七識又稱七轉識,七轉識如起『現行』作用,則稱為『能薰』;第八之阿賴耶識則為『所薰』,乃七轉識現行,予以連續薰染影響作用之處,由之,阿賴耶識中之種子乃得『持續』及『增長』。然『能薰』與『所薰』並非一成不變,而系具有互為和合、輾轉薰長之作用,此即唯識家所謂『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之義。且於成唯識論卷二亦謂能薰與所薰各具有四義,其中,所薰四義即指第八阿賴耶識所應具足之四種條件。即:(一)堅住性,一類為堅,相續為住。即其性無憂、喜、苦、樂、善、不善等之變動,始終一類相續,方能任持習氣。反之,如能薰之『七轉識』,則因具有憂、喜、苦、樂等緣境轉易之變易性,故有『轉識』之稱,故自亦不具堅住性。(二)無記性,全稱無覆無記性,乃三性之一。即具有非善非惡之性,故視諸法皆平等無別,如是方能含容習氣。(三)可薰性,全稱可受薰性。即其體獨立自在而不依他起,其性非緊密,如是方能受納習氣。(四)與能薰共和合性,即與能薰之七轉識同時、同處並存,不即不離,和合一致而互為因果。〔梁譯攝大乘論捲上,梁譯攝大乘論釋卷二、成唯識論述記卷三〕(參閱『薰習』6612)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