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愛帝須王是什麼意思,佛學大詞典中天愛帝須王的解釋,佛教詞典

佛學詞典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天愛帝須王的意思及解釋

詞語:天愛帝須王

【天愛帝須王 】

(247 B.C.~207 B.C.或 307 B.C.~267 B.C.)天愛帝須,巴利名 Deva^nam!piya-tissa。為錫蘭(今斯里蘭卡)之名王,首先接受佛教信仰,並大力弘傳之。

 依據大史(巴Maha^vam!sa )一、七之二十、佛音論師(巴Buddha-ghosa )之律藏注一切善見序等所載,天愛帝須王初即位時,印度之阿育王遣子摩哂陀(巴Mahinda )、沙彌修摩那(巴Sumana )等至錫蘭,於眉沙伽山(巴Missaka ,今 Mihintale)為王說咒羅訶象譬經(巴Cu^l!a-hatthipadu^pama^-suttanta ),並於七日內度化八千五百人。王遂於大眉伽林營建大寺(巴Maha^-viha^ra ),於支帝耶山(巴Cetiya-pabbata )鑿立六十八座石窟寺,又造塔園(巴Thu^pa^ra^ma )以供奉佛陀舍利。未久,王之弟無畏(巴Matta^bhaya )與三萬人同時出家,王即於塔園營建精舍供養之。

 其後,天愛帝須受摩哂陀之導引而皈依三寶,並請摩哂陀在全國各地建立戒壇(巴Si^ma^ )傳授戒法,度化大眾出家。〔善見律毗婆沙卷一、島王統史十一之四〕

分類:佛學大詞典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佛學大詞典
 
漢語學習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