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岳後傳》第十四回∪孝子奪命竹刀絕良友 保忠臣鐵傘怪俠攬香莞:這家員外名叫葉方,三十四歲,和妻子耿氏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說岳後傳》第十四回∪孝子奪命竹刀絕良友 保忠臣鐵傘怪俠攬香莞

說岳後傳

第十四回∪孝子奪命竹刀絕良友 保忠臣鐵傘怪俠攬香莞

陝西風翔府東門外十五里的葉家莊,住著一戶小康人家。

這家員外名叫葉方,三十四歲,和妻子耿氏同庚。

二人自十六歲結婚到如今,膝下仍然缺子少女。

耿氏自覺愧對丈夫,時常勸說葉方納妾。

葉方則說:

"你我是恩一愛一夫妻,如果納進一妾,豈不雞生鵝鬥,醋海生波嗎?"

一日,葉方進城閒遊。

只見對面走來一人,肩上扛鷹,手中牽狗,原來是自己同莊的獵戶孫冒。

葉方問道:

"孫賢弟,陽春季節正好打獵,不進深山,來到鬧市何為?"

"唉!"孫冒歎道,"家母病重,無錢抓藥,我想把鷹犬賣掉,因價錢低而尚未出手。

員外進城有何公幹?"

"哪裡,為兄是閒逛。

伯母染病在一床一,小兄不知,這裡有紋銀十兩,你先拿去給伯母買藥治病。

一個獵戶無鷹無犬,豈不缺少了幫手?"

說罷,葉方從懷中掏出十兩銀子遞給孫冒。

孫冒擺手道:"羽一毛一畜牲能值幾何,仁兄出此厚價,弟實不敢接收。

"

葉方笑道:"此銀乃為兄贈與賢弟的,我買鷹犬何用?"

孫冒歎道:"你我雖系同鄉,但往日並無深交,此銀如系你買鷹犬的身價,小弟尚可愧領,否則無功受祿,寢食不安。

"

葉方知道孫冒乃耿直之人,只好點頭道:"好。

就算我買下你的鷹犬,這銀子總該收下吧?"

"這鷹犬能值幾何,仁兄你……"

"賢弟,你不必爭執了,我自願出價,與你何干?求賢弟回去把鷹犬交給家人葉祿就是了,我還須閒遊一番,方能回去。

"

葉方離了孫冒,走至東門裡義順客店門前,見一女子面蒙黑布跪在店門口。

女子身旁站一四十上下的婦人,婦人邊流淚邊對圍觀的人說:

"民女系河北滄州人氏,隨丈夫吳貴到鳳翔投親。

投親不遇,病在客店,從家中帶出的一點盤纏已花光。

昨天晚上拙夫又不幸一命嗚呼,現在不但欠下店賬,又無葬殮費用,所以將我親生女兒吳玉蘭賣出。

我女兒今年一十八歲,買去做妾者,身價銀二十兩;買去做丫環者,身價銀三兩。

有仁人君子、濟善為德者,貧婦人祝你子孫萬代,富貴昌盛。

"

葉方分開眾人,對吳氏說:"這位大一嫂,不必賣女葬夫,我午後即命人送銀兩給你。

"

義順店掌櫃丁茂才出來一看是葉方,笑著對吳氏說:"這回你母女有救了,葉員外是個大好人,快回店去吧!"

葉方沖丁茂才抱拳道:"掌櫃既然瞧得起我葉方,就請給買口棺材,先把吳氏丈夫裝殮起來,葉方必有重謝。

"

丁茂才抱拳道:"有葉員外一句話就行。

"

葉方回家對家人葉祿道:"你稱上五十兩白銀,進城交給義順客店掌櫃丁茂才。

"

葉祿道:"方才獵戶孫冒給咱家送來一鷹一犬,老奴已經餵上了。

"

"那太好了。

你趕快進城送銀子去,要叮囑丁茂才,把買棺材剩下的銀子交給吳氏母女,叫她們母女作路費。

"

葉祿答應一聲走了,晚上回來見到葉夫人,將白天的事原原本本說了。

耿氏大喜道:"葉祿,你看那姑一娘一長得如何?"

"回主母的話,依老奴看,小家碧玉,倒還標緻。

"

"那太好了。

明天一早你再給吳氏送去五十兩銀子,就說葉員外要納吳玉蘭為妾。

"

葉祿一聽此言,猶豫片刻道:"夫人,老奴斗膽說一句,這事要和員外商量了才好。

"

"和你員外商量這事就辦不成,這事我做主。

明天你進城送銀子,把事定准,中午前用車把她母女接進咱家。

"

"員外要是看見了……"

"明天一早我就讓他去前村討債。

咱們在家把三親六友能請的請來,你把鞭炮、鼓樂事先準備好,天地桌擺在院井之中。

待你家員外一進門,喇叭吹起來,鞭炮放起來,眾人上前攙你家員外就和姑一娘一拜堂成親,到時他想不答應也晚了。

葉祿,你看怎樣?"

葉祿笑道:"夫人,這事可懸。

不過這是夫人一片心意,就這麼辦吧。

"

次日,一切都按耿氏安排辦妥。

葉方傍晚回家,一進大門,過來兩個楞小伙子上前給葉方披上大紅袍。

然後鞭炮亂響,鼓樂齊鳴。

緊接著又上來一幫親友,硬攙著葉方到天地桌前。

此時,女客們也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吳玉蘭用紅布蒙頭,拉到天地桌旁。

葉方先是大吃一驚,後來定神一想,這一定是妻子耿氏搞的鬼。

於是他只好來個將計就計:

"諸位親友,左鄰右舍的父老們,你們怎會知道今天是我的大喜日子呢?"

親朋好友哄然大笑道:"員外爺納小妾,我們哪能不來喝喜酒呢?"

"不對,恐怕是送信的人把我的意思傳錯了。

我今天不是納小妾,而是收義女。

"說著,一伸手把吳玉蘭的蓋頭扯下來,對吳玉蘭說:"孩子,我們夫妻收你做個義女。

"轉身喊道:"葉祿!快去把夫人請出來,受女兒一拜!"

眾人莫名其妙。

耿氏拗不過丈夫,只好如此了。

從此,吳玉蘭母女就住在了葉家。

日久天長,耿氏和玉蘭處得真像親母女一般。

吳玉蘭和母親四處請郎中到家給耿氏和葉方看病,說來也巧,耿氏給郎中一看,吃了幾服湯藥之後,居然身懷六甲了。

十月期滿,降生一男孩兒。

老兩口子樂得嘴都合不上了,忙去找了個飽學先生,給孩子起了名字叫葉無光。

葉方的老朋友白亮夫妻二人相繼故去,留下一個兒子叫白如玉。

白如玉二十一歲,是個秀才,父母雙亡以後只知讀書,不會料理家務,弄了個一貧如洗。

葉方把玉蘭許配給白如玉,將自家一宅分成兩院,東院留給自己住,西院給白如玉夫妻和玉蘭母親她們住。

兩家人相處甚好,生活也和和美美。

不料在葉無光三歲那年耿氏身染重病,一命歸天。

葉無光五歲那年,父親又離開人世。

玉蘭待兄弟如子,嬌生慣養到八歲,玉蘭請來學究教葉無光唸書;白如玉和妻子商量,又請了武師教葉無光習武。

為使葉無光能文武雙全,家中花費越來越多,玉蘭辭退了所有的家人、僕婦。

丈夫管賬,母親管廚,自己一操一勞一切家務,把家裡安排得井井有條。

老學究譚文章、武師神拳太保何采義,在葉家教葉無光讀書、學藝十年。

趕上幾次縣考,葉無光中了個文秀才,轉過年又中了個武秀才。

葉無光十八歲那年,玉蘭之母也故去了,玉蘭夫妻已是二男一女的父母了。

夫妻兩個托親靠友,四處給葉無光選擇賢良女子,想早日給葉無光完婚。

在葉無光婚事未妥之前,夫妻二人選了個吉日良辰,宴請了各處的親友。

在酒宴上,白如玉拿出十五年的管家大賬,當眾親友面交待了這十幾年來的開銷和收入賬目,並當眾宣佈,從即日起,把家主之權交給兄弟葉無光。

親友、鄉親們紛紛議論:

"葉方老人家在世時一日積三德,買鷹、買犬、買人。

沒承想吳玉蘭這丫頭真是個有良心的人。

"

白如玉當眾把賬本和各櫃上的鑰匙交給葉無光時,葉無光放聲大哭,他泣不成聲地說道:

"姐夫,姐姐,你們這是……是聽了什麼閒話了嗎?兄弟我……我現在正是讀書、習武的時候,如果一操一持起家務來,我怎能進取呢?我難道還不相信姐夫、姐姐嗎?"

一個要交,一個不接,僵持不下。

眾親友聚在一塊兒議論了一番,最後找來白如玉。

"如玉,你的心意我們也理解。

不過葉無光進取心盛,你要是給他娶了妻,辭退了兩位先生,他也就會死心塌地地一操一持家務了。

"

白如玉一聽合理。

第二天,白如玉把兩位先生請來,每人多給了五十兩銀子,然後說:

"二位先生在我家屈居十年,教出的弟子已功績卓著。

為了使我內弟早日成家主事,不得不辭退二位先生了,還望二位海涵。

"

二位先生欣然同意。

兩位先生臨行之前,師徒三人在書房促膝相談。

神拳太保何采義對葉無光說:"大丈夫志在四方,怎能屈居這小小天地?何況你之所學,不論文武,只不過滄海中一滴耳!"

葉無光點頭道:"弟子早有此心願,想再求深造。

怎奈隱士、俠劍或居於山林,或藏於鬧市,弟子是求師無門呀!如無近人指點,恐踏遍青山也難見。

"

何采義和譚文章交換了一下眼色道:"我二人倒有一個好友,此人是天下奇才,文武冠世,品德更是超人。

你如願去學,我二人可作引薦。

不過你姐夫和姐姐……"

"我自有主張。

但不知師父所舉之人,家住哪裡?姓甚名誰?"

譚文章捋髯笑道:"此人家住湖北襄陽郡城裡,姓傅,名長修,號'野鶴居上'。

你如能拜他為師,今後一定可成大業。

"

二位先生給葉無光留下一封推薦書信,然後師徒灑淚而別。

自二位先生走後,吳玉蘭、白如玉兩人東家走、西家串,給葉無光相看媳婦。

一天,葉無光給姐夫、姐姐留下一封書信,逃出葉家莊,直奔襄陽尋師去了。

傅長修看在二位好友的面上,收下了葉無光為徒。

一晃三年過去了,葉無光棄文習武,武功突飛猛進,大有成就。

這一天,葉無光正在練武,家人來報說:"書房一中有客人等你。

"

葉無光來到書房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是姐夫和姐姐帶著外甥和外甥女來了。

葉無光上前見禮後說道:

"姐夫、姐姐不在家中納福,到此何事?"

"傅老先生給我們去信,"玉蘭搶先說,"說願意把他的女兒許配給你,叫我們夫妻拿個主意。

方纔我們已見過傅小一姐了,這門親事就算定啦!"

"我來恩師家學藝三年了,從未聽他說還有個女兒呀!"葉無光笑說。

正在這時,傅長修由外面進來笑著說:

"我有兩個女兒呢,還是孿生一對。

她們六歲喪母一之後,我就令其二人學針鑿、練武藝。

所有這些我都沒跟你說,是因看你練武心切,家中瑣事就沒提。

"

大家都起來讓傅老坐下。

坐定之後,傅長修命人把兩個姑一娘一從後院叫了出來。

他拉過大女兒對葉無光說:"無光,這是我的大女兒,叫清波。

"指著站在旁邊的二女兒介紹道:"這二女兒叫清源。

"

姑一娘一二人站在一起真是長得一模一樣,區別之處就是清波的二眉中間長一紅痣。

"我女兒今年十九歲,無光二十一歲。

趁你姐夫、姐姐在此,咱們選個吉日良辰,就給你們完婚。

"傅長修又說。

傅長修給兩個姑一娘一在後花園修了東西二樓,西樓二姑一娘一住,叫鶴飛閣,東樓大姑一娘一住,叫朱紅樓。

良辰吉日已過,白如玉率領家小回歸原郡。

葉無光和傅清波恩一愛一相親,如膠似漆。

六月的一天,姐妹兩個在炎熱的陽光下練完了武功,回到東樓。

洗完臉後,二人坐在一床一上休息,傅清源說:

"姐姐,咱倆是一個時辰降生的,看來你比我有福。

你和姐夫,一個是如魚得水,忘掉了狀元及第;一個是春風得意,忘掉了刺鳳描鸞。

你二人相親相一愛一,可我如今……唉!"

"你這個死丫頭!想女婿啦?爹爹不是在給你張羅婚事嗎?"

"爹爹說恐怕誰也趕不上姐夫。

"

"那我告訴爹爹,趕不上你姐夫的咱就不嫁,那還不行嗎?"

"得了吧!婚姻是命裡注定。

我要是也長你那麼一個紅點,才會像你一樣幸福。

"說著,二姑一娘一眼淚奪眶而出。

傅清波急忙把妹妹摟在懷裡,笑道:

"這有何難?來,姐姐給你也長一個就是了。

"

傅清波把妹妹拉到梳妝台前,對著銅鏡,用硃砂和桃紅,給妹妹的二眉中間點了一個和自己一般大的紅點。

搬過妹妹的臉親了一下道:

"這回長得和姐姐一樣了,你還有什麼說的?將來準能找個好婆家。

"

說得二姑一娘一撲哧一聲笑了,又不好意思地說:

"我只不過說說罷了,瞧你這貧嘴勁兒,看我告訴爹去。

"

"得啦。

好妹一子,咱們別鬧啦。

"

"姐姐,你去西樓把我沒繡完的枕頭拿來,順便給我挑幾樣花線來。

"

傅清波到西樓去了。

傅清源面朝裡斜躺在姐姐一床一上,不知不覺睡著了。

這時,葉無光和岳父在書房喝完茶,他步回東樓。

進樓一看,一愛一妻正在熟睡,陽光透過紗窗照在一愛一妻臉上,更顯得嫵媚動人。

葉無光俯下一身去,在一愛一妻的臉上親了一口。

傅唐源突然驚醒,一看是葉無光,翻身下一床一,勃然變色,啪啪打了葉無光兩記耳光。

葉無光不解道:"賢妻你瘋啦?"

傅清源一句話不說,氣得渾身發一抖,拔一出腰間的匕首擲向葉無光。

葉無光大吃一驚,急忙接住匕首。

他心中暗想:就算我驚了你的好夢,也不致於動刀動槍的呀!你會扔刀,我還會呢!我嚇唬嚇唬你!這樣想著,順手嗖的一聲,匕首出手,口中大喊:

"賤人,看刀!"

傅清源萬萬沒有想到葉無光會用刀殺她。

本想是扔出刀教訓教訓他,等姐姐回來再說。

剛轉過身,突然聽葉無光喊"看刀",一回身已來不及了,匕首插一入了她的心臟。

傅清源手按刀一柄一,口角流著血,喃喃道:"你,你好狠心……"死一屍一跌在一床一邊。

葉無光飛身撲上,抱著傅清源一屍一體狂喊著:

"賢妻!賢妻!"

傅清波急步上樓,一看此情此景,頓時呆住了,手中的花枕頭和花線掉在地上,緊走幾步拉住葉無光叫道:

"葉郎,這是怎麼回事?!"

葉無光一看愣住了,怎麼兩人二眉當中都有紅痣呢?他慢慢地把傅清源一屍一體放在一床一上,囁嚅地說:

"這是怎麼回事?這是怎麼回事?"

傅清波一邊哭,一邊把姐妹二人點紅點的事情說了一遍。

然後道:

"就算你認錯人,也不能殺她呀!"

葉無光低頭道:"我以為你在一床一上躺著,我親了一口。

她起來就打我,又扔出刀子扎我,我接住刀子想嚇唬嚇唬,哪曾想……"

"別說了,見咱爹去吧!"

二人來到書房,進門一看,把二人嚇得魂飛魄散,只見野鶴居士傅長修的胸膛上插了一把匕首,老人家已死多時了。

葉無光剛想伸手去拔匕首,傅清波喊了聲:"別動!"她自己過去把匕首從父親胸膛上拔了下來。

一看匕首上的名字,如雷轟頂一般,原來匕首上的名字是"葉無光"。

傅清波拿著匕首,用手指著葉無光大罵道:"狼心狗肺的東西!你好狠心呀!"說著身一體癱一軟,暈了過去。

葉無光拿過匕首一看,確實寫著自己的名字,他仰天歎道:"天啊!我葉無光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他把匕首插在腰中,看了看暈倒在地的妻子,一咬牙,一跺腳,逃出了傅家。

傅清波甦醒之後,一見丈夫逃走,更認定父親和妹妹是葉無光有意殺害的。

在發喪之時,傅清波在靈前立誓,一定要親自一殺死葉無光,為父親和妹妹報仇。

傅清波從家出走,投奔了華山紫雲觀紫雲道姑,學藝十五年,自號為"鶴頂朱紅",她多次遍訪葉無光,但都杳無音訊。

在臨安她以雙掌降伏了臨安丐幫長老洪太新,創立了南宋第一個丐幫總壇,又收伏了南七省的丐幫分舵。

傅清波又命丐幫弟子各處私訪,但還未尋到葉無光的下落。

丐幫長老問過傅清波,為什麼非要找葉無光呢?傅清波不好實話實說,只好撒了個謊說:

"葉無光乃天下第一高手,我要把丐幫幫主讓給他。

"

於是丐幫的門人弟子尋找葉無光的勁頭更足了。

三年後,仍無葉無光的消息,傅清波對洪太新說:

"我要暫時離開這裡,如果葉無光來了,就把丐幫幫主讓給他。

我以後再見他。

"

傅清波離開了丐幫,又創立了陰陽教。

她黑布蒙面,廣收教徒,又在斑竹觀以道姑身份為陰陽教招集同夥。

再說葉無光自師門逃出後,投奔了西洋哈密國灑海神瞎子黑不明門下,練成了人稱三絕的"反背夜光眼"、"混元金剛指"、"三才伏虎棒"。

他回到中原之後,各處探訪殺恩師之人,但毫無消息。

他聽人說丐幫找自己,便來到臨安。

洪太新一見葉無光到來喜出望外,立刻召集五堂、四十八舵和各香主擁戴葉無光為丐幫幫主。

葉無光聽說前丐幫幫主正是自己妻子傅清波,心中非常高興,決定要和妻子相見,把以前殺死岳父的仇人弄個水落石出。

不料在葉無光恰好不在臨安的時候,傅清波帶領陰陽教的人馬來到臨安。

傅清波向洪太新提出,要他在葉無光回來後下毒一藥害死葉無光。

洪太新感到莫名其妙,不悅道:

"我奉傅幫主之命各處尋找葉無光,葉幫主從到臨安後並無大錯,你又要殺他,奪回幫主之位。

出爾反爾,乃小人行為,洪某不敢遵命!"

傅清波一怒之下殺了洪太新和五堂的四個堂主,並血洗了丐幫。

葉無光並不知陰陽教是他妻子所立,所以率領丐幫弟子尋仇數年。

今天,傅清波揭開了面紗,夫妻二人相見。

葉無光深感慚愧,因為三十多年了,自己並未查出殺害岳父之仇人,還有何面目和妻子相會呢?於是雙掌突起,拍向自己的太陽一穴一。

妙手神醫傅白橋急忙上前拿住了葉無光的腕脈,大聲喊道:"萬萬不可!"轉身對傅清波大吼道:"你難道要殺害親夫不成?"

"唉!我要殺死葉無光,"傅清波仰天長歎道,"就會落個謀害親夫之名。

罷罷罷!看來陰陽教大勢已去,你們誰願跟我投降金國就站到我這邊來!"

話音剛落,高風當即答道:"我願隨教主投降金國!"

司馬旺、諸葛元二人道:"我二人乃宋朝之人,投降金邦實不敢聽命!"

傅清波淚流滿面道:"我已和葉無光打賭立誓,今天就算我輸了,你們願投降丐幫嗎?"

眾弟子異口同聲道:"願降丐幫!"

傅清波看了葉無光一眼道:"我把手下人交給你,望你能善以待之。

"

葉無光以手指天道:"我若待他們和丐幫子弟兩樣,叫我葉無光不得善終!"

"那麼,你就把丐幫總壇搬到這裡吧,從今後再沒陰陽教之名了。

"

丐幫和陰陽教的弟子們歡呼雷動,互相擁抱言歡。

岳霆這時已明白其中之奧妙了,於是躬身近前道:

"傅老前輩何必拘泥小事而失大節呢?你們夫妻攜手一團一結一致,抗入侵之敵,方為正理。

"

"你自己的事尚未料理清楚,"傅清波怒道,"湛蘆劍已被司空略交於外國,你還不去韓世忠處打探消息,還有功夫在這裡管他人閒事!"

說罷,傅清波帶著高風匆匆而去。

丐幫和陰陽教弟子歡聚一堂,葉無光重振旗鼓,和眾人共商丐幫大事。

岳霆安頓好週三畏、周九英一家,辭別了傅白橋、賀長星等人,從湖南出發,過江西南昌,進入浙江地界。

從浙江嚴州奔臨安。

這天正午,岳霆正在樹林中休息,只見從嚴州方向趕來一口靈車。

前面官兵列隊,後面車上坐著帶孝的男一女。

再往後看,只見三匹快馬直奔樹林而來。

岳霆飛身上樹隱蔽起來。

見前面馬上是一個青年武生,後邊兩匹馬上是兩個青裝壯漢,三人下馬後,把馬拴在樹上,直奔樹後走去。

岳霆下樹,隱在深草之中。

只聽那兩個青裝大漢對那個武生道:

"羅公子,我們是奉四太子兀朮的命令來通知你令尊大人的,既然你令尊已故去,那麼這件事只好由你來完成了。

"

說著,左邊的那個大漢從腰中掏出一封密札交於那個武生手中道:

"一切都按信上指示辦事,這是你家丞相在上面劃了押的。

"

只見那位羅公子連那封信看也沒看,隨手將信撕得粉碎,扔在地上道:

"家父本是忠臣,一是因被一奸一相勾結利用,二是爾等用武力相一逼一,故爾做下了一些賣國求榮的勾當。

如今家父已死,你們又來威一逼一於我,你們這是白日做夢!我羅大千絕不會幹那些傷天害理之事的!"

兩名大漢一看書信被撕,立刻拔刀在手:

"你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別怪我四狼主手下的武官對你不客氣了!"

兩口鬼頭刀直取羅公子。

羅公子急忙拔劍相架,口中不住大罵道:

"你們是想殺人滅口嗎?"

其中一個大漢怪笑道:"這封信你連看都沒看,說不上殺你滅口,這叫不降即死!"

羅公子罵道:"叫我去給韓世忠夫妻下毒,你以為少爺我不知道嗎?"

"既然你知道,那就更不能留你了!"

金國的兩個武士揮刀直取羅公子。

時間不長,羅公子已力不能支了。

"住手!"岳霆從深草中走出。

三個人同時停住了腳步,金國的兩個武士一看是個背傘的青年,不屑一顧地說:

"走你的路,少管閒事!"

"這事我非管不可!你們二人是金兀朮手下的人嗎?"岳霆冷冷地說。

"是又怎樣?"

"叫什麼名字?"

"我叫伊裡布,他叫阿里木。

怎麼?你打算認個干……"

下面的話還未出口,只見這二人分左右飛出兩丈多遠,即刻斃命。

羅公子轉身要走,岳霆喊道:

"站住!"

"幹什麼?你打算連我也殺掉嗎?"

"你姓什麼?"

"姓羅!"

"車上靈柩裡是你什麼人?"

"是被你殺害的我的父親羅汝楫!我父被你刺傷後,我們來嚴州醫治,但醫治無效,於前日故去。

我要扶柩回京!"

"你為什麼不報殺父之仇?"

"因你剛才救了我一命。

但此仇日後一定要報!"

"你方才和那兩個死鬼說的話都是真的嗎?"

"什麼話?"

"下毒害韓世忠夫妻的話。

"

"信不信由你!"

"羅大千你休走!我要為屈死的父親報仇!"

說完就要伸掌,岳霆突覺眼前白影一閃,出現一個帶孝的女子,仔細一看,是奪命竹刀楊虹。

楊虹二目中充滿了悲憤。

四目相對多時,楊虹頷首道:

"你沒想到吧?"

"你來幹什麼?"岳霆沉吟道。

"阻止你殺羅大千!"

"為什麼?"

"他和他父親可不一樣!"

"有什麼證據?"

"地上的碎紙就是證據!"

"你能保住他嗎?"

"保不住也要保!"

岳霆出手如電,直取羅大千,楊虹竹刀相迎,直奔岳霆哽嗓,二人交手二百多招。

只聽得樹後有人一大笑道:

"公主早該如此!"

隨話音從樹後走出收生姥姥北宮月和長臂骷髏冷天星,二人未等楊虹說什麼,就撲向岳霆。

岳霆指著楊虹罵道:

"賤婢!沒想到你在此埋伏下人了!"

楊虹急得眼睛都紅了,憤憤道:

"胡說!我奪命竹刀豈是那等人?"

"姑一娘一快閃開,"長臂骷髏道,"我二人要用毒了!"

楊虹真要閃開,岳霆立刻就有喪生之危。

楊虹跨前一步急忙道:

"不用你二人幫忙!我一個人足可收拾他!"

收生姥姥給長臂骷髏一遞眼色,二人就要用毒。

在這千鈞一髮之時,猛聽虎鞭脆響,一人笑道:

"人家兩口子鬧著玩兒,你們兩個在這兒湊什麼熱鬧?"

還未見其人,長臂骷髏和收生姥姥趕忙夾一著尾巴逃走了。

楊虹撲向虎妞,放聲大哭道:

"姐姐,你來得正是時候!"

"我己來多時了。

你只管和羅大千送靈柩回臨安吧,這裡的事有我呢。

"

回頭一看,岳霆不知什麼時候已不見了。

"姐姐,"楊虹跺腳道,"你看這可怎麼辦?"

虎妞撲哧笑了:

"死丫頭,事緩則圓。

我隨後就跟他而去,你放心吧!"

岳霆離開楊虹和虎妞,急匆匆趕路。

在路上,他已聽說金國總管蓋九霄,答應以湛蘆劍換河南五城。

韓世忠已奉聖命,親自帶湛蘆劍離開了臨安,將去開封面交昭武大將軍安顏粘罕。

岳霆把消息探准,隨後急追韓世忠,要在暗中保護他。

一日,岳霆來到河南商丘。

此時商丘已淪為金國屬地。

路上人煙稀少,市井蕭條。

大街南北雖有幾戶店舖,也是門庭冷落,來往行人都是面現饑色。

岳霆在東門裡的一客棧包了東跨院裡的一間東房。

西房已有兩名旅客,聽這兩人說話時舌根發硬,好像是金國人。

只聽那二人問店主:

"韓世忠大人到了嗎?"

"今天正午到的,商丘縣令已接入縣衙。

"

二更時分,岳霆透過窗戶,見那二人換上了夜行衣帽,面罩青紗飛身上房,岳霆後面跟隨而去。

來到一處高大的院牆,見前面的兩人跳進去了,岳霆也飛身而入。

進得裡面來,是一座花園,再仔細尋找,那二人已蹤影不見了。

岳霆繞出花園,過了兩棟磚房,前面閃出七間正房,只見燈燭輝煌,聽有一人道:

"韓大人乃宋國名將,此番護送湛蘆劍,面見我家王一爺,可有其它禮品奉上嗎?"

一蒼老的聲音答道:"本帥一生廉潔,奉聖命送劍到貴國,以劍換五城,還需再送什麼禮品嗎?"

"韓大人不怕我家王一爺惱怒嗎?"

"你家王一爺乃金國名將,難道還會貪贓受賄不成?"

"好!好!算我沒說。

天不早了,請韓大人早早安歇吧。

"

"不送!"

岳霆見那官員被家人領著往後宅去了。

岳霆正想上前,突見兩條黑影直奔韓大人房一中去了,他趕忙跟隨其後。

韓世忠回屋還未坐下,見推門闖進兩個人來,問:

"你們是幹什麼的?"

兩人同時嘿嘿冷笑:

"打發你上西天的使者!"

屋內兩名武官一見進來刺客,橫身擋在韓世忠身前,手按劍把喝道:

"你們竟敢謀刺國家欽差,真是罪該萬死!"

兩名武官正要拔劍,忽然身一子一顫,每人前胸插一進了一把匕首,晃了幾晃,翻身栽倒在地。

又一把匕首如流星趕月般射一向韓世忠,韓世忠側身躲過。

剛想進步還手,只見兩名刺客雙睛暴凸,嘴角流血,向前踉蹌兩步栽倒在地。

韓世忠一看,眼前是一位頭戴草帽,身穿蓑衣,背傘赤足的年青人,萬分感激地說道:

"壯士救某一命,請問尊姓大名?"

岳霆堆金山,倒玉一柱,跪倒磕頭道:

"岳飛之子岳霆給伯父叩頭,伯父受驚了!"

"原來是岳賢侄,"韓世忠急忙雙手相攙,泣不成聲道,"快起來,快起來!本帥未能保住岳帥一性一命,今天倒讓賢侄替一我解危了,慚愧啊,慚愧!"

"一奸一相弄權,伯父自身還難保,"岳霆站起身來道,"何言'慚愧'二字呢?伯父趕快吩咐人將一屍一體掩埋,以免走漏風聲。

"

這時,從外面走進一人,進門一看地上的四具一屍一體愣住了。

韓大人怒斥道:

"劉中軍你剛才到哪裡去了?"

"卑職該死!縣太爺命人把卑職喚去,說今夜恐有刺客,讓我多加小心。

卑職急忙趕回來,誰知你……"

韓世忠看了看身旁的岳霆,回頭道:

"念你隨我多年,這次饒恕你!快把一屍一體弄到荒郊掩埋,不許讓人知道!"

"卑職遵命。

"

一會兒,劉中軍又領進三個人,用毯子把四具死一屍一裹好背出去了。

親兵進屋打掃了血跡,又重新獻上茶來。

二人入座後,岳霆道:

"伯父奉聖命送湛蘆劍,手下帶多少人?"

"方才被害的叫史文瑞、馬朝忠,他們隨我都二十多年了。

還有就是劉中軍,武功還不錯,隨身帶二十名親兵。

賢侄問此何意?"

"伯父乃宋朝勇將,金兵聞名喪膽。

此番送劍割城,恐怕凶多吉少。

"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這是天經地義的,金國豈能無理?"

"但方纔所發生的一切,又如何解釋呢?"

韓世忠躊躇半晌道:"依賢侄之見呢?"

"小侄願扮成大人中軍,隨伯父前去,見機行一事,方可助一臂之力。

"

韓世忠拉住岳霆手道:"那太好了!不過就是有勞賢侄了。

"

幾天後,韓世忠帶岳霆、劉中軍等人來到開封。

開封乃北宋故都,金國入侵之後,劉豫曾在這裡當過偽皇帝。

劉豫死後,金國大太子完顏宗翰坐鎮開封。

開封城街道整潔,鋪戶稠密;行人摩肩接踵,車水馬龍往返。

雖不如北宋時期繁華,倒也比較熱鬧。

北宋皇宮武英殿前,粘罕接待韓世忠。

武英殿外,金兵列隊,號帶飄揚;戈戟映天,旌旗蔽日;文官皂袍素帶,武將盔明甲亮。

粘罕正座,身後八員戰將別刀掛劍。

韓世忠下首相陪,身後站著扮作中軍的岳霆和手捧湛蘆劍的劉廣全。

場面肅穆、沉寂,緊張的氣氛令人窒息。

粘罕傲氣十足,開口道:

"韓大人奉聖命前來交劍,怎麼還不把劍呈上來?"

韓世忠不慌不忙,回答道:"本官奉聖命送劍,但必須王一爺先交割五城之約,否則不敢從命!"

粘罕怒吼道:"你國皇帝尚為兒輩,你敢抗命嗎?"

韓世忠義正詞嚴:"兩國相交,信義為本!"說罷,從懷中取出一封公札,"這有王一爺和貴國總管書信為憑,難道失信不成?"

粘罕冷笑一聲道:"湛蘆劍既然已拿來了,你還想帶回去嗎?"

韓世忠寸步不讓:"如不交割五城,本官願與湛蘆劍共存亡!"

"就憑你們三人和手下幾個殘兵,能保住此劍嗎?"

韓世忠冷哼道:"兵不在多而在一精一!"

粘罕哈哈大笑道:"好!不愧為大宋名將!這麼辦吧,我派八將和你們比武,你們如果能贏了我的八將,寶劍交上,立割五城;如果你們輸了,那就不客氣了!寶劍留下,五城不割!"

韓世忠一愣,正在想如何對付,岳霆道:"既然王一爺這麼說了,韓大人就和王一爺當面講清,本中軍願一人斗八將!"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說岳後傳
第一回 黑虎嶺僧道反目奪二小 奸相府君臣訂計害三賢第二回 賣友求榮梅氏史北喪命 見義勇為丐幫師徒逞威第三回〈玄真人被困刀拐陣 鐵傘怪俠解圍紫霄宮第四回═劍傳藝鐵傘迎風雨 三星發難怪俠斗妖魔第五回 荒山遇敵敵變友 古廟結緣緣是仇第六回 百草山神醫施妙手 千仞峰鐵傘育新人第七回♂命竹刀逢場作戲 鐵傘怪俠深入虎穴第八回 陰陽弄裡雷電齊入地 生死門前風雨雙俠共歸天第九回 丐幫初鬥陰陽教 鐵繩闖生死門第十回 幻影留情二度鐵傘 殺官盜劍再斷竹刀第十一回 湘妃墓含沙射影害瘋丐 斑竹觀鶴頂朱紅做冰人第十二回 岳霆送劍救三老 虎妞懷珠勝二竄第十三回 一點之仇丐幫剷除地邪教═贈寶珠鐵傘驅逐骷髏鬼第十四回∪孝子奪命竹刀絕良友 保忠臣鐵傘怪俠攬香莞第十五回 收國立鐵傘施妙手♂湛蘆木劍獻絕功第十六回‰乳母捨命解舊怨 梅五朵悔罪殺親夫第十七回 鐵傘無意救太子 木劍有心斗岳霆第十八回 因愛文完顏兀朮交密信 為親娘鐵傘怪俠還寶珠第十九回 保大宋鐵傘竹刀結良緣 入榮邦雷鳴電閃釋疑團第二十回 碧荷春魔女奪鐵傘 湖心亭木劍救岳霆第二十一回 秉正義高風亮節傳佳話 懷舊倩義薄雲天留美名第二十二回 福壽宮太子密詔除奸旨∩虎巖三豐智折火龍劍第二十三回 鍾離妹火借風威呈奇功 蓋九霄惱羞成怒斗虎神第二十四回 白雲洞岳霆胃沐劍至雨 文媧廟龍濤拜認賢兄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