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鍋軼事》第7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羅鍋軼事》第7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

羅鍋軼事

第7回 冤魂纏繞黃愛玉 劉公私訪得真情

鎮日長昏飲,非關養性靈。

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

話說吏部尚書劉公聽了黃愛玉之言,明知是一片巧言掩飾,遂吩咐人等將棺材從杭中抬出坑外。

這時候武舉張培元來到,見了仵作,把一百兩銀一交一 與仵作,將話暗暗言明,令仵作方便方便,莫驗出傷來為是。

仵作接銀點頭應允。

二人正說話間,忽聞大人傳仵作驗一屍一。

仵作慌忙別了武舉,走進一屍一場,見一旁放著一領蘆席,食醋、燒酒、新布、棉花件件齊備。

令伙友打開棺蓋,把一屍一搭在席上,脫去一屍一身上之衣,仵作手執木尺,將一屍一用酒用醋噴洗擦乾淨,近前相驗,前心後心頭頂渾身上下驗了一遍,並無傷痕,暗想:「傷痕必在肛門,我既圖了賄賂,不可細驗。」

遂走至劉吏部面前跪倒,口尊:「大人,小人將一屍一渾身驗到,並無傷痕,各樣形跡一概未有,大約是病死的。」

劉吏部聞稟,遂站起身形,走到一屍一身附近,舉目觀看,見一屍一身矮小,約三尺七八寸高,四五寸小辮,虱蟣紛紛,一臉釘鐵麻子。

看罷,回頭看了看少一婦 ,標緻風一流 、俊俏,暗想:「內中必然因奸謀害本夫,明矣。」

遂吩咐仵作重新再驗一次,劉公站在一旁,親眼觀看,仵作渾身上下又驗了一遍,並無傷痕形跡。

劉公心中納悶,暗想:「若是病死的,為何旋風攔輿,少一婦 穿紅。」

心中暗叫自己名子:「劉墉哪,劉墉!今日你可要碰在釘子上了。」

無奈,口喚:「蒲黃氏,本部未驗出傷痕,是屈了你哩。

本部賞你紋銀五十兩,先給你門前掛紅,我走一套文書,與你請旌表,建立牌坊,一揚你守節美名,萬古傳流,將你丈夫一屍一身掩埋。

作為結案,不知你心下如何?」

黃愛玉聞言,心中歡喜,遂跪爬半步說:「大人恩典,小婦人願……」這一個「願」字才出口,忽然一陣旋風在黃愛玉身上一繞,這黃愛玉打了一個寒戰,立刻雙眉直豎,杏眼圓睜,站起身形,金蓮跺地,用手指定劉公,高聲大罵:「劉羅鍋子,耳聞你作官難纏,愛管民間閒事,今日一看你,乃是塊老紅磚。

一奴一的丈夫分明是病死的,你非開棺驗一屍一不可,污一奴一不潔,血口噴人,不能與你善罷干休!」挽了一挽袖口,往上闖欲向劉公拚命,眾人役阻攔,拉拉扯扯,不令他近前。

這時候武舉張培元在遠遠站立觀風,見眾人役扯擄黃愛玉,不由得心中動怒生嗔,遂把辮子挽好,脫一衣 服光著脊背要上前去與劉吏部作對。

旁有一老頭攔阻,說:「張大老爺你與黃愛玉系親故嗎?」

張武舉說:「不系親故。」

老頭說:「一不親,二非故,為何管這閒事!這劉羅鍋子與別的過路官不同,其性鯁直傲上,你若闖上去,我恐你碰一個大釘子,自尋煩惱。

依老漢相勸,各掃門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武舉說:「我在這聽審,氣不過,欲打一個抱不平;既然相勸,我不管此閒事。」

遂穿上衣服回家去了。

且說劉公見蒲黃氏放刁,吩咐人役將蒲黃氏帶到公館,飭地方潘三守一屍一,令知州回衙。

劉公上轎去奔公館不提。

再說這一屍一場已散,眾鄉民三一簇,五一夥紛紛談論驗一屍一之事,有的說:「死的不明。」

有的說:「大約是急病死的。」

有的說:「這事越鬧越大了。」

眾人正然議論,忽見一人從遠處喊嚷而來:「你們眾人在此說什麼話?打喳喳為何不嚷著說,令我納悶。」

眾人聞言,抬頭一看,此人肩扛有二斗米,挎著兩弔錢,原來是愛打仗、闖是非、半彪子,姓劉名清字昆山。

他是上三里堡家給他娘送錢米去的。

見他走道東倒西歪,喝的酒太多,眾人皆躲避,不敢惹他,一哄而散。

內中有一年高之人未跑脫,被彪子劉清一把扯住說:「你們三一堆,五一塊打的什麼喳喳?為何不嚷著說,令人納悶!快說,快說。」

老頭說:「你鬆手我好說。」

彪子劉清遂放開手,老頭便將驗一屍一驗不出傷來的事說了一遍。

彪子劉清聞言不由得氣炸了肺,口呼:「老叔,有所不知,這黃愛玉一交一 好張武舉,害死本夫蒲賢我劉清知情,偏偏我在北莊多貪了幾杯酒,未趕上劉吏部在此驗一屍一,也罷,我前去到公館投案鳴冤。」

言罷,竟要奔公館去。

老頭一把將他扯住說:「劉清,你好無道理!你替一人家鳴冤受累,撂下六七十歲的老娘在家擔驚害怕,又無養廉,俗語說得好:『能打私鹽漕米,不打人命牽連。

』你為何欲自投火坑?萬一你母聞你替一人家去打人命官司,一驚因此而得病,有些好歹,你生不能養,死不能葬,你裝的什麼好漢尖子?」

彪子劉清聞言,遂滿面含春,口稱:「老叔,小侄多承你老教訓。」

一拱而別。

不一時來在景州西關,那些破落戶賣閒的眾人見了劉清,這個口呼:「劉賢弟。」

那個口稱:「劉大哥,這些日未見面,咱們大家得喝一場。」

言罷眾人進了酒鋪去吃酒,這且不提。

卻說吏部劉公入公館飲茶吃點心,心中暗想:「旋風攔輿,上墳少一婦 明露著其中之冤情,為何開棺驗不出一屍一身之傷痕。

左思右想不如改變行裝前去私訪,或可瞭解個頭緒,也未可知。」

想罷遂命劉安、張成提過一個包袱來,打開包裹,劉公戴上道巾,穿上道袍,腰繫黃絨絲絛,下垂雙穗,足上蹬水襪雲鞋,袖吞木魚,打扮成化緣道士一樣,悄悄出了公館。

在城裡關外訪了多時,並無消息,暗想:「且到三里堡後到蒲家灣探訪消息。」

想罷問明了路,逕向南奔三里堡。

剛剛一到三里堡村邊,忽然東北上起了烏雲,霎然鋪滿了天,刮來了一陣涼風,隨後,下了一場大雨,渾身被淋濕。

緊走一陣,進了三里堡莊村,見有一走馬門樓,遂走至門前,擊動木魚化緣,驚動內院一位六十餘歲年老的媽媽,正搖著紡車紡線,忽聞門外木魚之一聲 ,遂下了炕,順牆根來至門內,開門一看,原是半老道士化緣。

遂說:「道爺,我家昔日是富宦之家,今日貧寒,不能施捨,再改一家去化罷。」

劉公說:「女菩薩,貧道不化銀錢食物,化一把乾柴烤乾衣服,我就走路。」

老媽媽說:「這有何難,隨我進來,往東房內去烘烤。」

劉公聞言,跟隨在後,老媽媽將大門關閉。

劉公問:「女菩薩,為何將大門關閉?」

老媽媽說:「道爺有所不知,老身只有一彪性兒子,怕他回家。

回家時必然喝個酩酊大醉,恐見了道爺你,他若發煩,必打你一頓拳。」

劉公說:「我不烤衣了,你兒回家我可輸理。」

老媽媽說:「老身既允你烤衣,料無妨礙。

我兒回家總得半月二十天,這才走了十多天,料想不能還家。」

劉公聞言隨著媽媽來至東屋。

老媽媽抱了一抱乾柴,令他自行烘烤衣服。

劉公將衣服烤得半濕半干之時,忽聞門外啪啪打門之一聲 ,老媽媽說:「不好了!吾那彪兒回家來了。」

劉公說:「這可怎麼好?」

老媽媽說:「無妨礙,道爺你就在東屋烤你的衣,莫要響動。

我那彪兒回家是送錢米來了,進來將錢米放在北樓,再也不上別的屋裡去,至多說上兩三句話,連家內塵土也不沾就走去,又上外邊耍錢去了。」

劉公聞言點了點頭,低頭不語,只是烘烤衣服。

老媽媽言罷,走至街門內問:「是何人拍門?」

彪子劉清說:「是不成器的兒回家送錢米來了。」

老媽媽聞言,放開街門,彪子劉清晃裡晃蕩走進大門,老媽媽見彪兒如此光景,咳了一聲,說道:「你父在世時作官,你是宦門公子,嬌生慣養,你成一人 不懂治家,就會耍錢,房產地業皆被你輸淨,到如今家中蕭條,過這樣艱難日子!」彪子劉清聞言不耐煩地說:「老娘,當初之事不用提他,後悔也是枉然。

你老不知道麼?對門的黃大姐,俺兩一交一 好數年之久,給他打首飾製衣裳,供養他一家子吃穿,哪裡儘是耍錢輸的?可惱黃大姐他見我未有錢了,撇了我。

他又相與西關的武舉張培元,他二人熱乎了,商量著要害蒲賢,今日果然害死了蒲賢,若提起來,蒲賢真死的冤。

你老休埋怨兒,是兒一時之錯,你老盼著罷,為兒的慢慢地再掙。」

老媽媽攔住他說:「休說他們害蒲賢之事,恐有外人聽見,有些不便。」

彪子把眼一瞪說:「母親,不必攔我,有人聽去我不怕,惱了我的性子,我替蒲賢前去喊冤報仇,出了我的氣,我看小愛玉他把我怎麼樣?」

劉公在東屋聽得真切,暗想:「本部不白私訪挨淋。」

心中暗喜,忽聞彪子大嚷說:「不好了!東屋有了火了!」忙跑到東屋,見一老道烤衣,不由得大怒說:「好一牛鼻子老道,竟敢來在我家撒野。」

走近前揪住脖領,舉起拳頭就要打。

老媽媽趕近前忙忙攔阻,喝道:「好一小冤家,還不鬆手,為娘今年六十三歲了,道爺也有五六十歲,皆因道爺被雨淋濕了道袍,求為娘一把乾柴烘衣,你來到家一胡一 言亂語,你若嫌為娘累贅你,不如我一死。」

言罷望牆上撞去,彪子說:「不好!」趕近前將母親抱住,說:「母親,莫要生氣,是兒的錯,誤會了。

你老不知兒的脾氣麼?又彪、又愣、又鹵莽,是兒無禮,恕了兒罷,兒好去給老道爺賠情去。」

老媽媽聞言,消了氣,彪子轉身眼望劉公作揖,陪著笑臉說:「道爺,休要見怪,我劉清誰不知,是個半彪子,作事莽撞,不問青紅皂白,就行無理,恕過我罷,請道爺上北樓喝幾盅,算我賠情。」

劉公說:「我不會吃酒。」

彪子把眼一瞪說:「我請你吃酒,你就得擾我,你不擾我,那可不行。」

一手抓住劉公就往北樓上拉,老媽媽一使眼色,口尊:「道爺,我兒請你吃酒是一番好意,你若不領,難討公道。」

劉公暗想:「不如趁此機會,問明蒲賢這事為要。」

遂說道:「素不相識,怎肯攪擾。」

彪子說:「那都是閒話。」

遂一同上了北樓,彪子把酒壺抄在手中,說:「道爺,你且候一候,這三里堡無有好酒,我進城沽酒去。」

言罷,下樓而去,不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羅鍋軼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