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地眼全書》入地眼全書水法卷六:水從天,其性動,為乾,為陽,禍福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入地眼全書》入地眼全書水法卷六

入地眼全書

入地眼全書水法卷六

水說

水從天,其性動,為乾,為陽,禍福之應最速。

故古人論葬,龍、水並重。

論厝專論水,蓋以厝不取地脈而惟取天氣,以其易於應驗而發財。

但天行健,易發易衰,故葬以龍為主,而水亦其要也。

水法之書,紛紛不一。

衲得白鶴仙師之遺師,全賴邱公之門人青衣子仙師指點,明白授受,則言形象、方位、納甲、先天後天、淨陰淨陽、理氣吉凶,了然心目。

總以形象為第一。

如斜飛直衝之水,雖合理氣,又在吉方,終不免禍。

故知之元屈曲為上格。

夫水與砂,不相離者也。

水曲則砂抱,水直則砂硬,水斜則砂飛。

水沖於穴之前後左右,則災禍立見矣。

業是術者,當先擇其形像善者以迎之,形像惡者以避之。

更兼加以理氣之法、方位之辨,而立向以消納之,則吉無不利,而禍不侵之矣。

凡上下卷。

水法

堪輿首重詳龍身,「詳」字妙。

詳龍勢之強弱、偏正以及榮枯休旺等形。

倚斜側出,不是龍矣。

精峻岡巒秀氣凝。

精峻自然秀,有凝自然發福。

亦有平原結穴者,靜深蛾眉最親人。

世俗紛紛滋論說,究來禍福總無憑。

卻不知水秀砂明即是地,誰識得消砂納水法中尋。

水秀者,或凝聚,或彎抱,或層層朝拜,並來大去小,來長去短,止見來不見去,更無駁雜是也。

砂明者,峰頭開爽,情向親勢,低穴其頭俯臨,高穴其頭仰顧。

穴砂差等,如賓主坐談,語笑慇勤是也。

凡砂高穴,不過丈許,離穴不過兩尋。

八尺曰尋,此言兩旁龍、虎是也。

如砂腳端正,砂頭圓淨,砂身潤澤,饒有悃悃款款之形,不出半紀而發也。

十二年為一紀。

「凡砂」句四十二字,字字要訣。

總之,人在穴中,砂之頭腳俱見者,其力最重。

第一逆朝好,速發地多逆水。

次之橫過水停蓄。

橫過水停蓄,得砂關即發。

人言大地多順局,初運貧寒怎救人。

若得一案,緊緊橫開亦好。

砂與水分先後,砂遲發,水速行。

每見青龍砂甚好,右邊惡水長飄零。

水先管事矣。

朝主兩山本無砂妙處,二房似不利矣。

二來繼大二乃興。

長絕則二承矣。

溪澗江湖固是水,田源塘沼亦同情。

堂平而低砂即應,稍有曲折水先輪。

龍為根本水為用,兩者由來無輕重。

尋龍立穴水為先,詳將要法把君傳。

人皆以龍、穴、砂、水為地理之用,而四者之中,獨以龍為首者,何也?龍為根本。

故常觀龍。

苟有真龍,必有真穴。

結穴之處,砂必抱。

砂抱之處,水必聚。

是龍真穴的而砂水隨之矣。

看地之要領,此數句已說盡了。

地理由來分四用,第一龍為重。

吉凶禍福此中生,須要察真情。

龍止管得地氣或暖或冷,吉凶禍福不能自主,以其靜故也。

砂水得天之氣,人善承之則吉則福,人不能善承之則凶則禍,以其動故也。

故《周易》曰:「吉凶侮吝生乎動。」

或曰:龍亦恆動,二十四龍,不拘其何龍入首,時而轉乾,又忽而轉坤,時而入艮,又忽而向巽,詎曰不動?砂疊水亦靜,如巽砂侍側,則終古是巽,不見其為丙,酉水朝來則終古是酉,安見其為辰乎?是砂水亦靜。

托長老曰:二十四龍,看龍逶迤,至於入首在亥則止於亥,入首在卯則止於止,詎非靜乎?若夫砂水,則變動無方。

同一卯龍,有砂水見於乾亥者,有砂水見於丙午者。

同一丙龍,有砂水聚於丑艮者,豈非動而難拘者乎?惟其動而難拘,則有喜忌分於其間矣。

喜者為吉為福,忌者為凶為禍,理固然也。

地氣動,龍主之;天氣動,砂水主之。

天施地承,夫倡婦隨,不易之理也。

此可知四者之中,龍為根本也。

然既曰龍為跟本,而獨以水話於龍、穴與砂之後者,又何說也?蓋以水者,尋龍之要法也。

古人云:氣為水之母,水為氣之子。

來水所以導龍行,界水所以止龍住。

水源有長短,而龍之遠近可卜;水勢有大小,而龍之枝幹可分。

察水勢之返彎,而朝與穴之賓主判然於此;觀水流之來去,則龍與砂之順逆辨別於斯。

未看山,先看水。

真龍落處水聚,真穴結處水纏。

若有曲流之水,定有曲轉之砂。

此可知尋地之法,水為要也。

水有形勢,其所以看水之法,詳見下文。

水中亦有巒頭,有曲流水定有曲轉砂,可見水之行止由於砂也。

而「真龍落處水聚,真穴結處水纏」,此二句實得看地之要訣也。

辨水須當論分合,有分有合穴無錯。

合前合後及兩旁,氣止水一交一 方可作。

水之分合有三,其一,自立穴球頂,水從上分而合於穴暈下龍一虎內者,此一合也,名曰小分合,地之有無於此定。

其二,自主山起頂,水從上分而合於龍一虎外案山內者,此二合也,名曰次分合。

不可苛求,自然有的。

其三,自起祖分枝,水從兩邊分而合於案山外,合於大水口出者,此大合水也,名曰大分合。

此老祖公一產 業,眾家子孫都有分的,不比自己獨產。

然會水又有前後左右之不同,以下逐層講進,講到妙處。

順結者,水合於前;回結者,水合於後;橫結者,或合於左右。

至於左右旁水勝於前合,然旁合又不如後合。

蓋前合順局,水皆前去,不能收住凝蓄。

旁合者水橫過穴前,未必皆洋洋水口。

至於後合,則翻身逆潮,隨後之水,無不入口矣。

前合水易得,後合水難求,以其得水之蓄也。

總之,有分有合,則穴之結作始真;否則,水去而不合,龍去而不住,其穴結而不真。

此察水之分合,辨水之第一法耳。

又辨水勢論結局,逆朝橫抱堆金玉。

次取合襟及順流,山高無水共五局。

君今認局既分明,大聚小取皆堪錄。

昔禹王時,天降神龜,負紋而出。

王見此紋,方知治水。

能知水之性情,故葬厝以水為第一。

水性動,陽也,管事速,故言朝貧暮富,取其快也。

以向配之,其水來,卻在二十四山方位而來。

如陽水來立陽向,陰水來立陰向,則吉。

若陰水來立陽向,則凶。

先聖知水之性情,水無吉凶,方位不同。

方位乃天地之使用,水乃天地之血脈。

水無吉凶,方位與向皆有吉凶。

是以納吉則吉,納凶則凶。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入地眼全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