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歷史導讀》19章 韓王信:在楚漢相爭的戰亂年代,項羽所立諸王均徒具其名,隨著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漢朝歷史導讀》19章 韓王信

漢朝歷史導讀

19章 韓王信

項梁借名立諸王,燕、齊、趙、魏皆已立王,唯韓落後,於是立韓公子為韓王,欲以撫定韓故地,後項羽殺之。

在楚漢相爭的戰亂年代,項羽所立諸王均徒具其名,隨著征戰忽東忽西,實際皆未立足穩定。

漢王劉邦定三秦、並關中,將東出擊楚,於是項羽又以吳令鄭昌為韓王拒漢。

漢王二年(公元前205年),劉邦使韓襄王孫信破鄭昌於一陽一城,以信為韓王(稱韓王信)。

三年(公元前204年),漢王出滎一陽一,韓王信、周苛等守滎一陽一,被楚打敗,孫信一度降楚,後得逃走復歸漢,漢仍以他為韓王,從高祖定天下。

漢王六年(公元前201年)十二月,徙韓王信於太原。

此時,匈奴冒頓兵力強大,騎兵三四十萬,奪取黃河以南地。

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匈奴進軍圍困馬邑,而此時漢廷也發兵來救,懷疑韓王信譴使求和於匈奴是有二心,使人責信,「信恐誅,因與匈奴約共攻漢,反,以馬邑降胡,擊太原」,高祖親自率軍進擊,破信軍於銅鞮,信逃入匈奴部族。

漢軍輕進被圍,成「平城之圍」,後雙方議和罷兵。

十一年(公元前196年),信與漢軍再戰身亡。

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秋天,匈奴在馬邑(今山西朔縣)圍困了韓王信。

韓王信數次派遣使者出使匈奴,謀救和解。

漢朝出兵援救韓王信。

韓王信害怕了,於是年九月,把馬邑城獻給匈奴,並率部投降。

匈奴冒頓單于率兵南進,攻打太原(今山西太原),到達晉一陽一(今山西太原西南)

漢高祖劉邦獲悉後,親率領大軍征計韓王信,在銅靼(今山西沁縣南)一戰,斬其將王喜,大敗韓王信的軍隊,韓王信逃到了匈奴。

白土人曼(萬)丘臣、王黃等立趙王的後代趙利為國王,又收集韓王信潰敗的散兵,與韓王信及匈奴合謀攻打漢朝。

匈奴派左賢王、右賢王率領一萬多騎兵,與王黃的部隊駐紮在廣武(今代縣西南)以南至晉一陽一一帶。

"漢兵擊之,匈奴輒敗走,已復屯聚,漢兵乘勝追之"。

正遇上天氣十分寒冷,下著大雪,士兵凍掉手指的有十分之二三。

漢高祖劉邦住在晉一陽一,聽說冒頓單于在代谷(今山西代山西北),想去攻打。

他派人去偵察匈奴的虛實,冒頓把身強力壯的士兵,肥壯的牛馬都隱藏起來。

漢使只看到那些老弱殘兵和瘦弱的牛馬。

他先後派出的十批使者,回來都報告說匈奴人可以攻擊。

漢高祖劉邦為了準確起見,又派劉敬到匈奴那裡去探聽,劉敬還沒回來,漢朝的32萬大軍就開始行動,並翻越了句注山。

劉敬回來報告說:"兩國開戰,匈奴應該炫耀武力,以顯示它的長處;現在下臣到匈奴,只見些饑牛瘦馬和老弱殘兵,這肯定是匈奴故意暴露它的短處,埋伏奇兵來爭取勝利。

我以為匈奴是不可以攻打的。

"這時,漢朝的軍隊已準備好而沒有出擊,漢高祖劉邦發怒了,罵劉敬說:"你這個齊國的俘虜,因為口齒伶俐而得到了官職,現在你竟胡說八道,阻止我軍!"便下令把劉敬拘禁在廣武。

漢高祖劉邦先到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軍隊還沒有全部開到。

冒頓單于率領一精一銳騎兵40萬人,在白登(今山西大同東北)把漢高祖劉邦包圍起來,整整7天,漢朝軍隊裡外不能相救,也不能接濟給養,形勢十分危急。

後來,漢高祖採用謀臣陳平的計策(使畫工畫了幅美一女圖,說要將這樣的美一女獻給單于),派使者去行反間計,用大批財寶賄賂匈奴閼氏(淹支,皇后之意)。

閼氏對冒頓說:"兩國君主不互相圍困。

現在得到的漢朝土地,而單于歸根到底是不能長期佔有的。

而且漢朝皇帝也有神靈保佑,單于仔細考慮一下!"冒頓與王黃、趙利約定的時間,而王黃、趙利的軍隊又沒有來,冒頓懷疑他們與漢朝有密謀,就解除圍困的一個角落。

正巧碰上天大霧,漢朝派人往來,匈奴沒有發覺。

陳平請高祖命令將士每一一弩一加兩支箭,外向禦敵,從解除圍困的一角逃了出來。

漢高祖衝出了包圍圈,要車子快奔。

馭手夏侯嬰卻故意讓車子慢慢走。

到了平城,漢朝的大部隊也已趕到,匈奴的騎兵解圍北走,漢也撤軍南歸,命令樊噲留下來平定代地(今河北蔚縣)。

漢高祖劉邦回到廣武,赦免劉敬,說:"我不相信你的報告,以至於被圍困在平城,我已經殺掉原來派出的那十批使者了!"於是封劉敬食邑二千戶為關內侯,號曰建信侯。

漢高祖南行路曲逆(今河北縣東南),說:"好雄偉的一個縣!這我走遍全國,只見到洛一陽一與這個縣一樣的雄偉。

"於是,又封陳平為曲逆侯,食邑全縣。

陳平跟隨漢高祖打天下,共六次出奇計妙策,劉邦總是給他增加封地。

一毛一澤一東評說

就是要誘敵深入。

我最近研究歷史,古今中外,凡是誘敵深入的,就把敵人殲滅了;凡是開始打了勝仗,興高采烈,深入敵境,就打敗仗。

……劉邦也是幾次輕敵冒進,被打得大敗,差一點被敵人捉住。

一次是孤軍深入城城(大同),被匈奴單于包圍了七天,彈盡糧絕,後來用陳平之計,才衝出來。

……不讓敵人打些勝仗,嘗到味道,它就不來了。

這件事要經常研究才好。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漢朝歷史導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