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家將傳》十六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今日拜辭唯有淚,不知風景在何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呼家將傳》十六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

呼家將傳

十六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

太行回首望秦關,未卜家鄉幾日還。

今日拜辭唯有淚,不知風景在何山?

且說呼守信自從太華進香,又來到太行山,見了老令婆,又見了舅母、姨母、嫂嫂,一住就是三年。

心想,承他們再三留住,教我兵法,光十陰十過得好快啊。

時常想起家園,外婆只管叫我耐十性十,說什麼免禍,始終未解其意。

那八角琉璃井內的水,也曾吃過幾杯,這長生訣可惜尚未學全。

守信正在思想,忽聽一聲炮響,震得地動天搖,卻是為何?只見家將飛奔上山,說道:「公子,不好了,聽說朝廷差了龐太師,領了三萬人馬,把一座太行山十十團十十十十團十十圍住,說來搜捉公子哩。」

守信聽說,嚇得魂魄俱消,問道:「朝廷何故拿我,只怕你聽錯了。」

家將道:「聽得明明白白,一些不錯。」

守信道:「你再去探來。」

家將重又探聽去了。

守信急往裡邊,見了老令婆,說道:「外祖母,不好了。」

令婆道:「孫兒,為著何事?」

守信道:「方纔家將報來,說道朝廷差龐丞相領兵圍了太行山哩。」

令婆道:「你可記得同守勇出獵回家,打死那龐集的兒子之事嗎?後來龐多花做了貴妃,就尋你爹爹的事,把一家三百多人盡遭塗炭,唯逃你兄弟兩個,不知你哥哥逃到那裡去了,所以提兵四處追捉。」

守信聽令婆這番說話,一跤跌倒。

令婆倒吃一驚,幸喜八姐九妹在旁,扶了守信起來,說道:「孩兒醒來,你切莫悲苦,須定出個計來才是。」

守信道:「甥兒原想會見了哥哥,商議個計策,那裡曉得弟兄南北,教甥兒獨力難施。」

令婆道:「你也不必啼哭,量你哥哥必在新唐,如今龐兵雖圍山下,你且拿了這一根生銅棍下山去,待我吩咐八姐九妹送你下山便了。」

守信道:「多謝外婆。」

話畢,就拿了銅棍作別下山。

八姐、九妹各取了雙刀飛舞,一齊趕下山來,只見:

旌旗耀日張威武,甲冑如雲佈滿前。

那八姐、九妹見了龐家的陣勢,心裡頓生一計,道:「公子,你且慢走,待我們先去與他廝殺,你看我們勢欲敗走,他家必來追趕,你就乘勢逃出營頭去罷。」

守信應聲領教,稱謝不已。

那兩員女將不問情由,竟一直殺進龐營去了。

牛虎正在帳中與龍虎兄弟商議追捉呼家兩個兒子,誰道前營裡人聲沸騰,不知為何。

忽中軍報道:「外面有兩個女將衝殺進營,必須將軍抵敵。」

龍虎聽說,提槍就走,大喊一聲:「誰敢來受死?」

那姐妹聽了大怒,舞刀飛砍。

龍虎疾忙架住道:「你不將呼賊獻出,還敢沖犯天兵?只伯這座太行山不能姓楊了!」女將道:「你這十奸十賊,休誇大口,看刀罷!」龍虎挺槍直刺,戰鬥三十餘合,那女將拖刀敗走,龍虎兄弟領兵追趕,守信乘機衝殺過去,卻被十毛十虎看見,就拍馬追來,大喝一聲:「小呼!你還不快來受縛,要想逃到那裡去?」

守信想來不能逃脫,只得舉棍就打。

十毛十虎道:「兄弟快來!」

那龐兵看見他沙場決戰,急報到營,說道:「此刻大將軍與山上下來的一大將大戰了二百餘合,只怕是反賊。

看來三位將軍會戰,可能獲住。

不然,恐難相敵。」

那龐牛虎、龍虎、飛虎聽說,一齊上馬衝來。

守信在陣中望見,倒唬得十毛十骨悚然,只得與他潑戰,心想:自古道: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想必我呼家只好靠天的了。

卻是:

死生由命不由人,拼得微軀報二親。

楊家未備三軍令,難破重圍降救星。

且說那五台山的和尚楊五郎,自從上山做了和尚,不道已是數年,心想拜別師父,到太行山探望母親。

那五郎見了師父,說道:「徒弟想回太行去,望望母親就來。」

師父道:「你要回去倒也不難,只恐你十性十子全然不像出家人。」

五郎道:「師父,如今徒弟的十性十子,比前大不相同了。

蒙師父這般化度,弟子亦知五戒三規。」

師父道:「既如此,須速去速來,常存佛在心頭不可少懈。」

五郎道:「這個自然。

徒弟去了!」師父道:「且慢,我有偈言1四句,汝須切記。

偈云:酒能亂十性十,色是敗真,財乃致命,氣動殺身。」

那長老說完了四句偈言,回身進去,不題。

楊五郎就拿了禪杖,背了包裹,匆匆下山,一望,道:「好十爽十快也!這幾年俺在山上做和尚,何曾有一些酒肉到口?熬得個身十子小了一半,你道苦也不苦。

幸虧今日俺的命不該絕,如今倒要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吃他個爽十快哩!咦,那裡鳴金掌號?待我來看。」

五郎上山一看,道:「好奇怪,見一個將軍在那裡大戰。

啊喲,不好了!你看這一員將,被兵馬圍在裡邊了。」

五郎看得怒氣直衝,就拍馬追來,掄起那根禪杖打將進來,呼守信也就乘勢殺出了重圍。

那龐家的兵將被這和尚拍馬衝來,倒殺得天昏地暗。

眾人道:「難道他也是呼家羽翼?這個和尚卻是十分厲害。

閒話休提,且收了殘兵再作理會。」

且說五郎見那將軍乘勢殺出,就飛馬趕上,道:「將軍休走。

俺不知你姓名,在此則甚?」

守信道:「俺乃後山呼家將的世子呼守信,從太華山進香,母親教俺往外婆家去來。」

五郎道:「你外婆在那裡?」

守信道:「俺外婆是太行山老令婆。」

五郎道:「如此說來,你是我的外甥了。」

守信狐疑未信。

五郎道:「俺就是老令婆第五個兒子,在五台山出家的楊和尚便是。」

守信一想,道:「呀,原來是五母舅,如此請上,待甥兒拜見。」

五郎扶住守信的手,說道:「甥兒少禮。」

那甥舅正在相敘,恰楊家一班寡十婦追來,看見五郎同守信敘話,一齊上前相見,將守信受屈的活,細細說了一遍,大家上馬回山。

眾寡十婦道:「叔叔,我們先回,你送外甥一程罷。」

守信道:「多謝眾位舅母、嫂嫂。」

五郎送了十里,守信拜別和尚,各自勒馬前行。

詩云:

楊柳東門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扳折苦,應為離別多。

且說五和尚回山,見了令婆,說道:「孩兒從五台來,今日救了一個將軍,正在查問他,恰好眾位女將軍都在陣前助戰。

後來說起緣由,孩兒才曉得是呼家外甥。」

令婆道:「五郎,我想龐十奸十賊只怕不肯退兵,還要上山來搜尋哩。」

五郎道:「母親休惱,待俺去與他講究,不怕他不退兵回去。」

五郎提了這一根防身的禪杖就走,令婆曉得五郎的十性十子最躁,就一把扯住,道:「凡事不可任十性十,總要定了主意,與他抵敵才是。」

五郎道:「不錯,我們且定了主意,再作理會便了。」

自古道:

君王有道臣民樂,無道之君可奈何?

那龐家四虎與這兩員女將正殺得十分熱鬧,又將呼賊圍攏,正拿住他,那曉又被和尚衝將過來,殺了半日,好不厲害。

眾人商議道:「那曉得這個和尚就是征西時殺了無數大將,回來到五台山出家的楊五郎。

偏偏我們晦氣,撞了他來,殺得這般苦惱,怎麼好去回復?」

牛虎道:「不妨,只說已有了呼家的蹤跡,必得再添十精十兵五千,方可前去擒拿呼賊。」

龍虎道:「好計策,明日竟去請兵,不必提起今日的事了。」

那四虎商議已定,就吩咐中軍前往京師請兵,不題。

那曉這五郎和尚,拿了禪杖,趕進龐營,大喊一聲:「十奸十賊在那裡?還不退兵逃命,想是要俺動氣才走!」話未說完,禪杖已經飛舞,嚇得這些兵將東奔西撞。

那四虎在中軍帳裡,都是伸頭縮腦,不知這個和尚趕來做甚。

龍虎道:「兄弟不要管他,我們一齊出去,看他如何說法。」

牛虎道:「哥哥講的極是,我們大家出去。」

那龍虎兄弟來到外邊,五和尚見了龐家四虎,掄杖就打,嚇得四虎口裡喃喃齊道:「望師父慈悲。」

和尚道:「你們既要俺慈悲,還不起營快走!」四虎即傳令三軍,作速收拾拔寨。

牛虎道:「我們收了兵馬,也不必別處再屯,教他們離京二三十里住下。

等我們與太師請了兵,同他一齊進趕,以為何如?」

龍虎道:「我弟言之有理。

竟是收兵進京去罷。」

和尚見他吩咐拔寨,就拿了禪杖回山,不題。

且說呼守信一路行走,想:我這位五舅倒也驍勇,不是他這場潑戰,俺今日焉得到此?呀,此處為何儘是皮帳,莫非是西涼界上了?不免少坐片時再走,有何不可?守信跳下馬來,把身十子抖一抖,便覺有些睏倦,且在此打個盹罷,咳,我呼守信今日才曉得苦惱。

果然:

跨馬自知皮肉瘦,解十衣才見箭瘢多。

話說有個齊國寶,乃楊家將的花花太保,因同十二寡十婦征西失蹤,流落西羌,且喜在這裡收了一班人馬,自稱定天山寨主,倒也快活,只落得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夫人脫氏,所生一男一女,孩兒名喚齊雄,武藝倒也十分驍勇,年方十八,娶十鄧十氏三十娘十為媳。

喜他一對夫妻,都是武藝高強。

女兒月娥,年十十交十十十六,生得十分秀麗,果然佳婿難求。

這脫氏夫人,十精十通韜略,每日教兒女十習十演武藝,愈加十精十熟。

且喜那日天氣晴和,國寶又閒暇無事,不免請了夫人、小十姐同往教場十操十演一回,有何不可?說猶未了,隨吩咐侍女去請夫人、小十姐。

不知以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註釋】

1 偈[ji,音寄]言:佛家語句。

多指令人醒悟、參悟的誡語。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呼家將傳
一 呼家將游春戲獵 龐黑虎思美喪命二 龐丞相忍氣吞聲 宋仁宗囑托訪美三 龐丞相請駕遊園 多花女花園獻媚四 龐貴妃欺僭1正宮 呼得模遭奸設計五 龐丞相父女弄權 呼家將一門受戮六 王金蓮奇緣巧遇 包文正力救呼郎七 包文正硬退龐奸 呼守勇病倒王園八 王員外巧選東床婿 牛夫人勸嫂聯姻眷九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十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十一 牛夫人怒打龐奸 趙鳳奴山前大戰十二 趙大郎與妹完婚 龐丞相高山大敗十三 龐總兵欽召進京 趙大郎演習兵法十四 龐四虎四路追趕 楊令公顯聖驚龐十五 五霸山大郎遇寇 王金蓮喜產麟兒十六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十七 齊國寶大演陣法 老夫人擂台選婿十八 石頭陀打下擂台 呼守信訪兄別丈十九 桃花潭守信收妖 新唐國公主招親二十 花公主許配東床 呼延慶書房講武二十一 騎石虎延慶逍遙 龐貴妃奸謀漸露二十二 萬花谷呼郎受法 飛石關王環相遇二十三 呼延慶辭師歸里 王金蓮新唐訪夫二十四 齊月娥出獵遇美 忠孝王顯聖囑兒二十五 呼延慶擒妖得偶 守信偷祭鐵丘墳二十六 牛夫人計救呼郎 包文正法場放綁二十七 呼家將兄妹相遇 鐵丘墳兄妹盜祭二十八 呼延慶力救太子 趙文姬夢仙指引二十九 仙巖洞延龍遇美 龐飛虎割耳逃回三十 龐四虎火燒祝家莊 祝素娟飛馬往西涼三十一 花瑞蓮雄關計放 四虎將兵遭迷霧三十二 龐東海領兵助虐 天定山金蓮剖訴三十三 呼延慶新唐見父 仙山洞公主成親三十四 天定山龐琦大戰 小道童大作妖法三十五 岳鳴皋逞術大戰 天定山國寶受困三十六 呼家將大破五行陣 金牛崗殺死龐東海三十七 老八王硬指奏妃 呼家將奉旨除奸三十八 三家村女將交兵 呼延慶出關提兵三十九 龐牛虎戲美亡身 呼家將領兵過關四十 呼家將力殲龐奸 宋仁宗封贈團圓原序版本說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