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陽雜俎》卷十一·廣知:金曾經在丘塚,及為釵釧溲器,陶隱居謂之辱金,不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酉陽雜俎》卷十一·廣知

酉陽雜俎

卷十一·廣知

俗諱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蛻,上屋見影,魂當去。

金曾經在丘塚,及為釵釧溲器,陶隱居謂之辱金,不可合煉。

煉銅時,與一童女俱,以水灌銅,銅當自分為兩段。

有凸起者牡銅也,凹陷者牝銅也。

爨釜不沸者,有物如豚居之,去之無也。

灶無故自濕潤者,赤蝦蟆名鉤注居之,去則止。

飲酒者,肝氣微則面青,心氣微則面赤也。

脈勇怒而面青,骨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

山氣多男,澤氣多女,水氣多喑,風氣多聾,木氣多傴,石氣多力,阻險氣多癭,暑氣多殘,雲氣多壽,谷氣多Φ,丘氣多?,衍氣多仁,陵氣多貪。

身神及諸神名異者,腦神曰覺元,發神曰玄華,目神曰虛監,血神曰沖龍王,舌神曰始梁。

夫學道之人,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

左相叩為天鐘,卒遇兇惡不祥叩之。

右相為天磬,若經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

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存思念當道鳴之。

叩之數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七,或二十四,或十二。

《隱訣》言,太清外術:生人發掛果樹,烏鳥不敢食其實。

瓜兩鼻兩蒂,食之殺人。

簷下滴菜有毒堇,黃花及赤芥(一曰芥),殺人。

瓠牛踐苗則子苦。

大醉不可臥黍穰上,汗出眉發落。

婦人有娠,食乾薑,令胎內消。

十月食霜菜,令人面無光。

三月不可食陳菹。

莎衣結治蠷螋瘡。

井口邊草止小兒夜啼,著母臥薦下,勿令知之。

船底苔療天行。

寡一婦 稿薦草節去小兒霍亂。

自縊死,繩主顛狂。

孝子衿灰傅面。

東家門雞棲木作灰,治失音。

砧垢能蝕人履底。

古襯板作琴底,合一陰一陽一通神。

魚有睫,及目合,腹中自連珠。

二目不同,連鱗白?,腹下丹字,並殺人。

鱉目白,腹下五(一曰丹)字、卜(一曰十)字者不可食。

蟹腹下有毛,殺人。

蛇以桑柴燒之,則見足出。

獸歧尾,鹿斑如豹,羊心有竅,悉害人。

馬夜眼,五月以後食之,殺人。

犬懸蹄肉有毒。

白馬鞍下肉食之,傷人五藏。

烏自死,目不閉。

鴨目白,烏四距,卵有八字,並殺人。

凡飛鳥投人家井中,必有物,當拔而放之。

水脈不可斷,井水沸不可飲,酒漿無影者不可飲。

蝮與青蛙,蛇中最毒。

蛇怒時,毒在頭尾。

凡塚井閉氣,秋夏中之殺人。

先以雞毛投之,毛直下無毒,乃舞而下不可犯。

當以醋數斗澆之,方可入矣。

頗梨,千歲冰所化也。

琉璃、馬腦先以自然灰煮之令軟,可以雕刻。

自然灰生南海。

馬腦,鬼血所化也。

《玄中記》言:「楓脂入地為琥珀。」

《世說》曰:「桃瀋入地所化也。」

《淮南子》云:「兔絲,琥珀苗也。」

鬼書有業煞,刀鬥出於古器。

百體中有懸針書、垂露書、秦王破塚書、金鵲書、虎爪書、倒薤書、偃波書、信幡書、飛帛書、籀書、謬(一雲繆)、篆書、制書、列書、日書、月書、風書、署書、蟲食葉書、一胡一 書、蓬書、天竺書、楷書、橫書、芝英隸、鍾隸、鼓隸、龍一虎篆、麒麟篆、魚篆、蟲篆、烏篆、鼠篆、牛書、兔書、草書、龍草書、狼書、犬書、雞書、震書、反左書、行押書、揖書、景書、半草書。

召奏用虎爪,為不可學,以防詐偽。

誥下用偃波書。

謝章詔板用?芮腳書。

節信用烏書。

朝賀用慎書,一曰填。

亦施於昏姻。

西域書有驢唇書、蓮葉書、節分書、大秦書、馱乘書、?牛書、樹葉書、起一屍一書、石旋書、覆書、天書、龍書、鳥音書等,有六十四種。

一胡一 綜、博物,孫權時掘得銅匣,長二尺七寸,以琉璃為蓋。

又一白玉如意,所執處皆刻龍一虎及蟬形,莫能識其由。

使人問綜,綜曰:「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氣,平諸山阜,處處輒埋寶物,以當王氣。

此蓋是乎?」

一鄧一 城西百餘里有谷城,谷伯綏之國。

城門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同太廟金人緘口銘。

歷城北二里有蓮子湖,周環二十里。

湖中多蓮花,紅綠間明,乍疑濯錦。

又漁船掩映,罟罾疏布,遠望之者,若蛛網浮枉也。

魏袁翻曾在湖?燕集,參軍張伯瑜諮公,言:「向為血羹,頻不能就。」

公曰:「取洛水必成也。」

遂如公語,果成。

時清河王怪而異焉,乃諮公:「未審何義得爾?」

公曰:「可思湖目。」

清河笑而然之,而實未解。

坐散,語主簿房叔道曰:「湖目之事,吾實未曉。」

叔道對曰:「藕能散血,湖目蓮子,故令公思。」

清河歎曰:「人不讀書,其猶夜行。

二毛之叟,不如白面書生。」

梁主客陸緬謂魏使尉瑾曰:「我至鄴,見雙闕極高,圖飾甚麗。

此間石闕亦為不下。

我家有荀勖尺,以銅為之,金字成銘,家世所寶此物。

往昭明太子好集古器,遂將入內。

此闕既成,用銅尺量之,其高六丈。」

瑾曰:「我京師象魏,固中天之華闕,此間地勢過下,理不得高。」

魏肇師曰:「荀勖之尺,是積黍所為,用調鍾律,阮鹹譏其聲有湫隘之韻。

後得玉尺度之,過短。」

舊說不見輔星者將死,成式親故常會修行裡,有不見者,未週歲而卒。

相傳識人星不患瘧,成式親識中,識者悉患瘧。

又俗不欲看天獄星,有流星人,當被發坐哭之,候星卻出,災方弭。

《金樓子》言:「予以仰占辛苦,侵犯霜露,又恐流星入天牢。」

方知俗忌之久矣。

荊州陟?己寺僧那照善射,每言光長而搖者鹿,帖地而明滅者兔,低而不動者虎。

又言,夜格虎時,必見三虎並來,挾者虎威,當刺其中者。

虎死威乃入地,得之可卻百邪。

虎初死,記其頭所藉處,候月黑夜掘之。

欲掘時必有虎來吼擲前後,不足畏,此虎之鬼也。

深二尺,當得物如虎珀,蓋虎目光淪入地所為也。

又言,雕翎能食諸鳥羽,復善作風羽。

風羽法:去括三寸鑽小孔,令透?及鎪風渠深一粒,自括達於孔,則不必羽也。

道士郭采真言,人影數至九。

成式常試之,至六七而已,外亂莫能辨,郭言漸益炬則可別。

又說九影各有名,影神:一名右皇,二名魍魎,三名洩節樞,四名尺鳧,五名索關,六名魄一奴一,七名灶(一曰),舊抄九影名在麻面紙中,向下兩字,魚食不記。

八名亥靈胎,九魚全食不辨。

寶歷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張燈相人影,知休咎。

言人影欲深,深則貴而壽。

影不欲照水、照井及浴盆中,古人避影亦為此。

古蠷螋、短狐、踏影蠱,皆中人影為害。

近有人善炙人影治病者。

都下佛寺往往有神鳥雀不污者,鳳翔山人張盈善飛化甲子,言或有佛寺金剛鳥不集者,非其靈驗也,蓋由取土處及塑像時,偶與日辰王相相符也。

又言,相寺觀當一陽一像,可知其貧富。

故洛一陽一修梵寺有金剛二,鳥雀不集。

元魏時,梵僧菩提達摩稱得其真像也。

或言龍血入地為琥珀。

《南蠻記》:「寧州沙中有折腰蜂,岸崩則蜂出,土人燒治以為琥珀。」

李洪山人,善符?,博知,常謂成式:「瓷瓦器璺者可以棄,昔遇道,言雷蠱及鬼魅多遁其中。」

近佛畫中有天藏菩薩、地藏菩薩,近明諦觀之,規彩鑠目,若放光也。

或言以曾青和壁魚設色,則近目有光。

又往往壁畫僧及神鬼,目隨人轉,點眸子極正則爾。

秀才顧非熊言,釣魚當釣其旋繞者,失其所主,眾鱗不復去,頃刻可荊

慈恩寺僧廣升言,貞元末,閬州僧靈鑒善彈。

其彈丸方,用洞庭沙岸下(一曰畔),土三斤,炭末三兩,瓷末一兩,榆皮半兩,泔澱二勺,紫礦二兩,細沙三分,籐紙五張,渴?汁半合,九味和搗三千杵,齊手丸之,一陰一干。

鄭篆為刺史時,有當家名寅,讀書,善飲酒,篆甚重之。

後為盜,事發而死。

寅常詣靈鑒角放彈,寅指一枝節,其節目相去數十步,曰:「中之獲五千。」

一發而中,彈丸反射不破,至靈鑒乃陷節碎彈焉。

王彥威尚書在汴州,二年,夏旱,時袁王傳季?寓汴,因宴王以旱為言,季醉曰:「欲雨甚易耳。

可求蛇醫四頭,十石甕二枚,每甕實以水,浮二蛇醫,以木蓋密泥之,分置於閒處,甕前後設席燒香。

選小兒十歲已下十餘,令執小青竹,晝夜更擊其甕,不得少輳」王如言試之,一日兩夜雨大注。

舊說龍與蛇師為親家焉。

●卷十二·語資

歷城縣魏明寺中有韓公碑,太和中所造也。

魏公曾令人遍錄州界石碑,言此碑詞義最善,常藏一本於枕中,故家人名此枕為麒麟函。

韓公諱麒麟。

庾信作詩,用《西京雜記》事,旋自追改,曰:「此吳均語,恐不足用也。」

魏肇師曰:「古人托曲者多矣,然《鸚鵡賦》,禰衡、潘尼二集並載;《弈賦》,曹植、左思之言正同。

古人用意,何至於此?」

君房曰:「詞人自是好相採取,一字不異,良是後人莫辯。」

魏尉瑾曰:「《九錫》或稱王粲,《六代》亦言曹植。」

信曰:「我一江一 南才士,今日亦無。

舉世所推如一溫一 子升,獨擅鄴下,常見其詞筆,亦足稱是遠名。

近得魏收數卷碑,製作富逸,特是高才也。」

梁遣黃門侍郎明少遐、秣陵令謝藻、信威長史王纘沖、宣城王文學蕭愷、兼散騎常侍袁狎、兼通直散騎常侍賀文發宴魏使李騫、崔︱。

一溫一 良畢,少遐詠騫贈其詩曰:「『蕭蕭(一曰肅)風簾舉』,依依然可想。」

騫曰:「未若『燈花寒不結』,最附時事。」

少遐報詩中有此語。

︱問少遐曰:「今歲奇寒,一江一 淮之間,不乃冰凍?」

少遐曰:「在此雖有薄冰,亦不廢行,不似河冰一合,便勝車馬。」

狎曰:「河冰上有狸跡,便堪人渡。」

︱曰:「狸當為狐,應是字錯。」

少遐曰:「是。

狐性多疑,鼬性多豫,狐疑猶豫,因此而傳耳。」

︱曰:「鵲巢避風,雉去惡政,乃是鳥之一長。

狐疑鼬豫,可謂獸之一短也。」

梁徐君房勸魏使瑾酒,一?翕即盡,笑曰:「奇快1瑾曰:「卿在鄴飲酒,未嘗傾卮。

武州已來,舉無遺滴。」

君房曰:「我飲實少,亦是習慣。

微學其進,非有由然。」

庾信曰:「庶子年之高卑,酒之多少,與時升降,便不可得而度。」

魏肇師曰:「徐君年隨情少,酒因境多,未知方十復作,若為輕重?」

梁宴魏使,魏肇師舉酒勸陳昭曰:「此席已後,便與卿少時阻闊,念此甚以淒眷。」

昭曰:「我欽仰名賢,亦何已也。

路中都不盡深心,便復乖隔,泫歎如何1俄而酒至鸚鵡杯,徐君房飲不盡,屬肇師。

肇師曰:「海蠡蜿蜒,尾翅皆張。

非獨為玩好,亦所以為罰,卿今日真不得辭責。」

信曰:「庶子好為術數。」

遂命更滿酌。

君房謂信曰:「相持何乃急1肇師曰:「此謂直道而行,乃非豆萁之喻。」

君房乃覆碗。

信謂瑾、肇師曰:「適信家餉致??酒數器,泥封全,但不知其味若為。

必不敢先嘗,謹當奉薦。」

肇師曰:「每有珍藏,多相費累,顧更以多漸。」

寧王常獵於?縣界,搜林,忽見草中一櫃,扃鎖甚固。

王命發視之,乃一少女也。

問其所自,女言:「姓莫氏,叔伯莊居。

昨夜遇光火賊,賊中二人是僧,因劫某至此。」

動婉含顰,冶態橫生。

王驚悅之,乃載以後乘。

時慕犖者方生獲一熊,置櫃中,如舊鎖之。

時上方求極色,王以莫氏衣冠子女,即日表上之,具其所由。

上令充才人。

經三日,京兆奏?縣食店有僧二人,以錢一萬,獨賃店一日一夜 ,言作法事,唯舁一櫃入店中。

夜久,??膊有聲。

店戶人怪日出不啟門,撤戶視之,有熊沖人走出,二僧已死,骸殼悉露。

上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寧哥大能處置此僧也。」

莫才人能為秦聲,當時號「莫才人囀」焉。

一行公本不解弈,因會燕公宅,觀王積薪棋一局,遂與之敵,笑謂燕公曰:「此但爭先耳,若念貧道四句乘除語,則人人為國手。」

晉羅什與人棋,拾敵死子,空處如龍鳳形。

或言王積薪對玄宗棋局畢,悉持(一曰時)出。

黃兒,矮陋機惠,玄宗常憑之行。

問外間事,動有錫繼。

號曰肉杌。

一日入遲,上怪之,對曰:「今日雨淖,向逢捕賊官與臣爭道,臣掀之墜馬。」

因下階叩頭。

上曰:「外無奏,汝無懼。」

復憑之。

有頃,京尹上表論,上即叱出,令杖殺焉。

歷城房家園,齊博陵君豹之山池。

其中雜樹森竦,泉石崇邃,歷中發契之勝也。

曾有人折其桐枝者,公曰:「何謂傷吾鳳條。」

自後人不復敢折。

公語參軍尹孝逸曰:「昔季倫金谷山泉何必逾此。」

孝逸對曰:「曾詣洛西,游其故所。

彼此相方,誠如明教。」

孝逸常欲還鄴,詞人餞宿於此。

逸為詩曰:「風淪歷城水,月倚華山樹。」

時人以此兩句,比謝靈運「池塘」十字焉。

單雄信幼時,學堂前植一棗樹。

至年十八,伐為槍,長丈七尺,拱圍不合,刃重七十斤,號為寒骨白。

常與秦王卒相遇,秦王以大白羽射中刃,火出。

因為尉遲敬德拉折。

秦叔寶所乘馬,號忽雷駁,常飲以酒。

每於月明中試,能豎越三領黑氈。

及一胡一 公卒,嘶鳴不食而死。

徐敬業年十餘歲,好彈射。

英公每曰:「此兒相不善,將赤吾族。」

射必溢鏑,走馬若滅,老騎不能及。

英公常獵,命敬業入林趁獸,因乘風縱火,意欲殺之。

敬業知無所避,遂屠馬腹,伏其中。

火過,浴血而立,英公大奇之。

玄宗常伺察諸王,寧王常夏中揮汗鞔鼓,所讀書乃龜茲樂譜也。

上知之,喜曰:「天子兄弟,當極醉樂耳。」

魏僕射收臨代,七月七日登舜山,徘徊顧眺,謂主簿崔曰:「吾所經多矣,至於山川沃壤,襟帶形勝,天下名州,不能過此。

唯未審東一陽一何如?」

崔對曰:「青有古名,齊得舊號,二處山川,形勢相似,曾聽所論,不能逾越。」

公遂命筆為詩。

於時新故之際,司存缺然,求筆不得,乃以五伯杖畫堂北壁為詩曰:「述職無風政,復路阻山河。

還思麾蓋日,留謝此山阿。」

舜祠東有大石,廣三丈許,有鑿「不醉不歸」四字於其上。

公曰:「此非遺德。」

令鑿去之。

梁宴魏使李騫、崔︱,樂作,梁舍人賀季曰:「音聲感人深也。」

︱曰:「昔申喜聽歌,愴然知是其母,理實一精一妙然也。」

梁主客王克曰:「聽音觀俗,轉是一精一者。」

︱曰:「延陵昔聘上國,實有觀風之美。」

季曰:「卿發此言,乃欲挑戰?」

騫曰:「請執鞭弭,與君周旋。」

季曰:「未敢三捨。」

︱曰:「數奔之事,久已相謝。」

季曰:「車亂旗靡,恐有所歸。」

︱曰:「平一陰一之役,先鳴已久。」

克曰:「吾方欲館?而旌武功。」

騫曰:「王夷師??,將以誰屬?」

遂共大笑而止。

樂欲訖,有馬數十匹馳過,未有閹人,騫曰:「巷伯乃同趣馬,詎非侵官?」

季曰:「此乃貌似。」

︱曰:「若植袁紹,恐不能免。」

王勃每為碑頌,先墨磨數升,引被覆面而臥。

忽起,一筆書之,初不竄點,時人謂之腹稿。

少夢人遺以丸墨盈袖。

燕公常讀其夫子學堂碑頌,頭自「帝車」至「太甲」四句悉不解,訪之一公,公言:「北斗建午,七曜在南方,有是之祥,無位聖人當出。」

「華蓋」已下,卒不可悉。

李白名播海內,玄宗於便殿召見,神氣高朗,軒軒然若霞舉。

上不覺亡萬乘之尊,因命納屨,白遂展足與高力士曰:「去靴。」

力士失勢,遽為脫之。

及出,上指白謂力士曰:「此人固窮相。」

白前後三擬詞選,不如意,悉焚之,唯留《恨》、《別賦》。

及祿山反,制《一胡一 無人》,言:「太白入月敵可摧。」

及祿山死,太白蝕月。

眾言李白唯戲杜考功「飯顆山頭」之句,成式偶見李白祠亭上宴別杜考功詩,今錄首尾曰:「我覺秋興逸,誰言秋興悲?山將落日去,水共晴空宜。」

「煙歸碧海夕,雁度青天時。

相失各萬里,茫然空爾思。」

薛平司徒常送太僕卿周皓,上諸色人吏中來有一老人,八十餘,著緋。

皓獨問:「君屬此司多少時?」

老人言:「某本藝正傷折,天寶初,高將軍郎君被人打,下頷骨脫,某為正之。

高將軍賞錢千萬,兼特奏緋。」

皓因頷遣之,唯薛覺皓顏色不足,伺客散,獨留,從容謂周曰:「向卿問著緋老吏,似覺卿不悅,何也?」

皓驚曰:「公用心如此一精一也。」

乃去僕,邀薛宿,曰:「此事長,可緩言之。

某年少常結豪族,為花柳之遊,竟畜亡命。

訪城中名姬,如蠅襲??,無不獲者。

時靖恭坊有姬,字夜來,稚齒巧笑,歌舞絕倫,貴公子破產迎之。

予時數輩富於財,更擅之。

會一日,其母白皓曰:『某日夜來生日,豈可寂寞乎?』皓與往還,竟求珍貨,合錢數十萬。

樂工賀懷智、紀孩孩,皆一時絕手。

扃方合,忽覺擊門聲,皓不許開。

良久,折關而入。

有少年紫裘,騎從數十,大詬其母。

母與夜來泣拜。

諸客將散,皓時氣方剛,且恃扛鼎,顧從者敵。

因前讓其怙勢,攘臂毆之,踣於拳下,遂突出。

時都亭驛所有魏貞,有心義,好養私客,皓以情投之,貞乃藏於妻女間。

時有司追捉急切,貞恐蹤露,乃夜辦裝,腰其白金數挺,謂皓曰:『汴州周簡老,義士也。

復與郎君當家,今可依之,且宜謙恭不擔』周簡老,蓋太俠也,見魏貞書,甚喜。

皓因拜之為叔,遂言狀,簡老命居一船中,戒無妄出,供與極厚。

居歲余,忽聽船上哭泣聲,皓潛窺之,見一少一婦 ,縞素甚美,與簡老相慰。

其夕,簡老忽至皓處,問:『君婚未?某有表妹,嫁與甲,甲卒,無子,今無所歸,可事君子。

』皓拜謝之,即夕其表妹歸皓。

有女二人,男一人,猶在舟中。

簡老忽語皓:『事已息,君貌寢,必無人識者,可游一江一 淮。

』乃贈百餘千。

皓號哭而別,簡老尋卒。

皓官已達,簡老表妹尚在,兒聚女嫁,將四十餘年,人無所知者。

適被老吏言之,不覺自愧。

不知君子察人之微。」

有人親見薛司徒說之也。

大歷末,禪師玄覽住荊州陟屺寺,道高有風韻,人不可得而親。

張常畫古松於齋壁,符載贊之,衛象詩之,亦一時三絕,覽悉加堊焉。

人問其故,曰:「無事疥吾壁也。」

僧那即其甥,為寺之患,發瓦探,壞牆薰鼠,覽未嘗責。

有弟子義詮,布衣一食,覽亦不稱。

或怪之,乃題詩於竹曰:「大海從魚躍,長空任鳥飛。」

忽一夕,有梵僧撥戶而進,曰:「和尚速作道常」覽言:「有為之事,吾未嘗作。」

僧熟視而出,反手闔戶,門扃如舊。

覽笑謂左右:「吾將歸歟1遂遽浴訖(一曰蚤起),隱幾而化。

馬僕射(一曰「侍中」)既立勳業,頗自矜伐,常有陶侃之意,故呼田悅為錢龍,至今為義士非之。

當時有揣其意者,乃先著謠於軍中,曰:「齋鍾動也,和尚不上堂。」

月餘,方異其服色,謁之,言善相。

馬遽見,因請遠左右,曰:「公相非人臣,然小有未通處,當得寶物直數千萬者,可以通之。」

馬初不實之,客曰:「公豈不聞謠乎?正謂公也。

『齋鍾動』,時至也。

『和尚』,公之名。

『不上堂』,不自取也。」

馬聽之始惑,即為具肪玉、紋犀及具珠焉。

客一去不復知之,馬病劇,方悔之也。

信都民蘇氏有二女,擇良婿。

張文成往,蘇曰:「子雖有財,不能富貴,得五品官即死。」

時魏知古方及第,蘇曰:「此雖官小,後必貴。」

乃以長女妻之。

女發長七尺,黑光如漆,相者雲大富貴。

後知古拜相,封夫人云。

明皇封禪泰山,張說為封禪使。

說女婿鄭鎰,本九品官。

舊例,封禪後自三公以下,皆遷轉一級。

惟鄭鎰因說驟遷五品,兼賜緋服。

因大脯次,玄宗見鎰官位騰躍,怪而問之,鎰無詞以對。

黃幡綽曰:「此泰山之力也。」

成式曾一夕堂中會,時妓女玉壺忌魚炙,見之色動。

因訪諸妓所惡者,有蓬山忌鼠,金子忌虱尤甚。

坐客乃兢徵虱?鼠事,多至百餘條。

予戲摭其事,作《破虱錄》。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酉陽雜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