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命奇冤》第三十五回 下監牢強徒納悶 自出首李豐獻謀:眾強徒一齊出席,定睛看時,來的人分明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九命奇冤》第三十五回 下監牢強徒納悶 自出首李豐獻謀

九命奇冤

第三十五回 下監牢強徒納悶 自出首李豐獻謀

卻說貴興等輩,歡呼暢飲,要預賀官司得勝,正在興高采烈時,忽然一聲炮響,門外擁進多人,嚇得貴興直站起來。

眾強徒一齊出席,定睛看時,來的人分明一個個都穿著號衣,那號衣上是「韶州總鎮親兵」六個字。

貴興又是驚慌,又是疑惑,正不知是甚禍事。

一眾強徒,出其不意,又見來勢兇猛,不覺的都俯首就縛。

那裕耕堂本來是一間五開間的大廳,此時也擁擠不開,竟有人滿之患了,隨後踱進來一個戴水晶頂子的官兒,戎服佩刀,便問:「都拿下了沒有?」

眾親兵答道:「都拿下了,不曾走了一個!」那官兒便叫到裡面去拿犯眷,當即有幾名親兵進去,不一會潘氏、楊氏、應科及婢女四名,都銬了手出來。

那官兒取出一張單子,站在當中,點起名來。

凌貴興自然是頭一名,其餘便是凌宗孔、凌美閒、周贊先、李阿添、尤阿美、熊阿七、甘阿定、簡當、葉盛、凌越文、凌越武、凌越順、凌越和、凌宗孟、凌宗季、凌宗孝、凌宗和、凌其譽、凌海順、凌柳郁、凌柳權、凌潤保、凌潤枝、黎阿二、簡勒先、蔡順。

那官兒點過名,又看著那單子問貴興道:「還有一個林大有,一個區爵興、一個喜來,哪裡去了?」

貴興此時已是面無人色,心中暗想這是哪裡說起,莫非是梁天來那一案?然而李豐來信,明明說是欽差收了禮,為甚還下此毒手?而且說是那一案,也應該是縣差來提人,幹得韶州甚事,要韶州總鎮未拿我呢?一面一胡一 思亂想,一面心頭上小鹿亂撞,幾乎未把那心從口裡跳了出來,所以那官兒問他,他並未曾聽見。

那官兒又大喝了一聲,再問一遍,貴興方才驚定過來,答道:「林大有犯了案,被官捉去了,區爵興到湖南去了,喜來早就逃走了。」

那官兒道:「是真話麼?」

貴興道:「是是!不敢撤謊!」那官兒便叫押了一起男女出門去,把他那大門反鎖了,加了封條。

驅趕著眾犯,走到河邊,下了快船。

眾水手撐篙打槳,飛也似的趕到省城。

夭還沒亮,用對牌叫開城門,押到臬台衙門裡。

那官兒取出一角文書投遞,門上傳了進去。

不一會陳臬台升坐大堂,那官兒參見過,陳臬台將各犯點過名,吩咐男犯收入內監,女犯先一交一 官媒看管。

貴興入到內監,猶做夢一般,便問宗孔道:「叔父,我們到底為了甚事,來到這裡?」

宗孔道:「便是我正要問你呢,莫非我們在這裡做夢麼?」

美閒道:「你一個人做夢,難道我們大眾都做夢麼?」

宗孔道:「我但願是做夢便好了,回來醒了,還是睡在自家床 上,那我就快活了!」

看官!這等遭逢,猶如當頭打了個悶棍一般,怎怪得他們疑是作夢呢!就是看官們看到這裡,也會莫名其妙,也要疑惑悶氣。

待我先把這件事補了出來,破了這個悶吧。

原來粱天來自從度了南雄之後,一路上並無阻礙。

到了北京,便到都察院去投了呈詞,都御史陳式收了下來一看,見案情重大,又關礙著廣東許多官員,心中猶疑不決,所以擱了三日,尚未批出。

這一日值日引見,四鼓時候,便到朝房去伺候。

恰好遇見孔大鵬黃河工竣,回京覆命。

陳式想起天來呈詞內,有「某年月日由兩廣總憲孔審明在案」一句,因對大鵬談及,大鵬驚道:「這個案還未結麼?」

陳式道:「天來現在來京御控,我因為這案情太大,牽涉的人多,所以來曾批出去。」

大鵬道:「趕緊批准了入奏!這是兄弟親自提訊過,毫無遁飾的,不知後來怎樣翻了。

不能為牽涉人多,就把這個重案擱起的。」

陳式道:「再商量吧。」

大鵬道:「不必商量,就入奏請旨就是了。

貴院不奏,兄弟明日就越俎了。」

嚇得陳式諾諾連聲。

不一會,裡面叫起,二人方才住口不談。

散朝之後,陳式回到都察院,趕忙就把天來的呈詞批准了,又委了兩員御史,把天來傳到案下,問過口供,與呈詞上無異。

連忙就草了摺稿,連夜謄正,到了四更時候,便去呈遞。

雍正皇帝看了這一本,不覺大怒。

恰好這日孔大鵬也是召見,皇帝問了幾句黃河工程的話,便問起梁天來一案。

孔大鵬奏道:「此案經臣在兩廣總督任內時,親提訊實,凌貴興的是挾嫌糾眾,伙劫梁天來家,攻打石室不進,用火煙熏斃七一屍一八命。

粱天來遍赴有司衙門控告,被凌貴興遍賄上下,以致冤沉數年,不得伸雪!」皇帝問道:「你既然訊實,為何不結案?」

大鵬奏道:「臣雖已訊實,奈案內人犯未齊,故未辦結。

恰好奉旨命臣督辦河工,匆匆一交一 卸。

當時臣即以所獲人犯,一交一 寄肇慶府監,諄囑人犯獲齊,趕即議結。

嗣臣離任去後,不知如何又被翻案,以致案懸至今。」

皇帝大怒道:「廣東官吏如此貪墨,你在任時,何以不嚴行奏參!」大鵬嚇得碰頭,不敢回奏。

歇了良久,皇帝威霽,又道:「朕即命你到廣東去查辦此案,所有廣東貪墨官吏,據實嚴參,以儆官邪,而伸民怨!」大鵬碰頭謝恩,又跪過安,退出,回歸私宅。

不一會,內閣抄來一道上諭,寫著:「奉上諭著孔大鵬、李時枚往廣東查辦事件,即帶同司員,照例馳驛前往,欽此。」

又一會,門上拿了帖子來報客到。

大鵬看那帖子時,正是李時枚,便叫「請!」

原來這李時枚便是李豐的叔父,現任刑部侍郎,為人風厲嚴正。

康熙未年,他做御史,彈劾權貴,不遺餘力,因此得了廷譴。

及至雍正即位,起用廢員,他便用了一個主事。

雍正知道他是個嚴正君於,時時把他存放在心裡,所以不到數年,就升到二侍郎。

此番因為奉旨查辦事件,特地來拜會商量。

當下二人相見,寒暄數語之後,就商量定了奏派司員四人,次日開具名單入奏,奉旨准了。

兩位欽差就即日請訓陛辭,帶了司員,並原告天來,一同出京。

一路上饑餐渴飲,夜宿曉行,一天到了一江一 西,李豐已經在那裡候久了。

當欽差未到以前,李豐就打聽得兩個欽差,一個是原審這案的孔制台,一個又是自己叔父,這位叔父是鋒芒刺骨的一位風厲先生,京裡的權貴,見了他也懼怕三分,如何敢去行一賄?思量不如趕緊回去,告訴貴興,叫他出海逃走。

想定了,便收拾行李,準備動身。」

忽然又想起:「貴興是可以逃走的,但是我呢?當日我也曾代他經過幾回手,徹底根究起來,恐怕終不能免,難道我也跟他逃走麼?若是不走呢,鬧到頭上來時,少不免要擔點處分,並且惱了我叔父,以後要謀一個館地也難了。

若竟跟他走了,我所犯的罪,總不至於死,何苦離鄉撇井的走到外國去呢!」想到這裡,不覺呆了。

忽又回想貴興雖說是個讀書人,其實他的行徑,猶如市井無賴的一般。

他鬧了這個重案,本來是神人共憤,天地不容的。

我莫若拿了他的賄賂,到叔父那裡去出首,將來就是問到當初我曾經過手的一節,我此時已經先行出首了,自然可以免罪,也可以討好叔父。」

又想道:「這種辦法,未免對不住貴興。」

因此又躊躇著,獨自一個人,心口商量了半天。

到底顧全了貴興,便誤了自己,只好對不住,也做一次的了。

決定了主意,就仍在客寓守候。

等到一天,欽差到了,他便走到行轅求見。

門上傳了進去,李時枚發怒道:「這個人好沒分曉,我們在路上是例不見客的,怎麼這等冒昧!」孔大鵬道:「既是令侄,不是外人,就見見也不妨。」

李時枚道:「他不好好在廣東,不知迎到這裡做甚?」

孔大鵬道:「令侄向在哪裡?時枚道:「在蕭中丞那邊。」

大鵬觸著機,想起喜來當日口供,蕭撫院那裡過付贓銀的,彷彿是姓李。

因忙說道:「只管請進來見,或者這個案件的頭緒,在令侄身上,可以探聽得一二,亦未可知。」

時枚聽說,便叫門上去叫他進來。

不一會,李豐進來,見過時枚,又對大鵬行了札,大鵬便讓坐。

李豐重複又對時枚跪下道: 「侄兒特來叔父處請罪, 乞叔父饒恕了,侄兒方敢說。」

時枚道:「有話好好的起來說,裝這個模樣做什麼?」

李豐方才起來,一旁坐下,慢慢的說道:「侄兒在廣東,一時糊塗,結識了一個凌貴興……」時枚道:「結識得好人!」李豐便漲紅了臉,又慢慢地說道:「當日不合代他經手了兩件事,後來追悔不及。

近來他打聽得梁天來進京御控,料定必要放欽差查辦,又托了侄兒,先到這裡等候,在這裡打點欽差的下程。

……」時枚勃然變色道:「啊!你敢同他將了賄賂來麼?」

大鵬道:「李大人且息怒,等令侄說完了,看是如何。」

李豐方才寧一寧神,又說道:「侄兒前事已經後悔,此刻怎敢再犯!因為聽得凌貴興說,萬一打點欽差不妥當,便要浮海遠逃。

侄兒想,倘使被他逃脫,這件案就永無結期,那粱天來的冤,也永無伸雪之日了。

因此虛應了他,來此等候,要望欽差過境時,便出來自首,並告發貴興舉動,以贖前罪。

不料恰遇叔父得了此差,為此特來叩見自首,求孔大人及叔父恕罪!」時枚冷笑道:「遇了我,你便自首,倘遇別個欽差,怕你又不經手過付麼?」

大鵬道:「此時且漫究此事。

凌貴興那廝,既然預備逃走,我們要先用滾單到廣東,先提了人再說!」李豐道:「不消用滾單,小侄有一計,可使貴興諸人一網就擒!」大鵬大喜,就問:「計將安出?」

李豐不慌不忙說出計來,卻是要待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九命奇冤
第一回 亂哄哄強盜作先聲 慢悠悠閒文標引首第二回 廣源店股東拆股 馬鞍街星士談星第三回 接京函陳大人賣關節 除孝服凌貴興考鄉科第四回 盼鄉榜焦心似沸 講風水信口開河第五回 論柴米家庭現醜態 恣鼓簧中表動爭端第六回 鼠牙雀角宗孔穿墉 虎噬狼吞爵興設計第七回 假三千債搶三百銀強徒得意 打五巴掌換五擔米鄉老便宜第八回 明恩怨夫妻大鬧 盡慈孝母子傷心第九回 贈衣銀賢母憐貧 縊羅巾淑媛謝世第十回 遇重喪惡棍大遭殃 代和事好徒快中飽第十一回 裕耕堂一場惡鬧 區爵興兩次私肥第十二回 黃千總有意縱強徒 凌貴興親身行搶劫第十三回 爵興宗孔雙薦兇徒 葉盛簡當一場敗北第十四回 三德號大有定奇謀 裕耕堂爵興詐酬謝第十五回 堂前設惡誓大有劫盟 窗外聽私言張鳳報信第十六回 區爵興當筵儼行軍令 凌祈伯臨陣卻用火攻第十七回 聞凶耗梁天來氣死 破石室黃知縣驗屍第十八回 張阿鳳挺身作證 施智伯仗義謄詞第十九回 憤奇冤天來初告狀 行重賄勒先訪官親第二十回 簡勒先智使舅老爺 殷孺人大鬧黃知縣第二十一回 千金且向閨中送 八命初沉海底冤第二十二回 輕財色張阿鳳拒贓 買珠鍘鮑師爺受賄第二十三回 劉太守誤聽一席活 焦按察故沉九命冤第二十四回 施智伯發議天和行 凌貴興夜宿巡撫衙第二十五回 折毛錐智伯辭陽世 聽重謠制台察冤情第二十六回 楊巡捕勇擒大有 孔制台夜審喜來第二十七回 一道旨調去兩廣督 十萬金再沉九命冤第二十八回 大張華筵偏是幸災樂禍 傳來警信頓教膽戰心驚第二十九回 妙算無遺爵興再點將 屬垣有耳阿七聽私言第三十回 拐鉅款喜來遁跡 進京都爵興登程第三十一回 眷懷故舊蔡顯洪贈金 憐憫奇冤蘇沛之仗義第三十二回 梁天來度嶺走長途 林大有書房獻密計第三十三回 探案情沛之入虎穴 擬行賄李豐走江西第三十四回 林大有平空被捕 凌貴興黑夜遭擒第三十五回 下監牢強徒納悶 自出首李豐獻謀第三十六回 留後嗣原告代求恩 定罪名欽差結冤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