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俠五義》三俠五義看第三回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老師點了句斷,教道:「大學之道。」包公便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俠五義》三俠五義看第三回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看第三回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

且說當下開館,節文已畢,寧老先生入了師位,包公呈上《大學》。

老師點了句斷,教道:「大學之道。」

包公便說:「在明明德。」

老師道:「我說的是。

大學之道』。」

包公說:「是。

難道下句不是『在明明德』麼?」

老師道:「再說。」

包公便道:「在新民,在止於至善。」

老師聞聽,甚為詫異,叫他往下念,依然絲毫不錯;然仍不大信,疑是在家中有人教他的、或是聽人家念學就了的,尚不在懷。

誰知到後來,無論什麼書籍俱是如此,教上句便會下句,有如溫熟書的一般,真是把個老先生喜的樂不可支,自言道:「哈哈!不想我寧某教讀半世,今在此子身上成名。

這正是孟子有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

遂乃給包公起了官印一個「拯」字,取意將來可拯民於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取其意「文」與「正」,豈不是「政」字麼?言其將來理國政,必為治世良臣之意。

不覺光陰茬苒,早過了五個年頭,包公已長成十四歲,學得滿腹經綸,詩文之佳自不必說,先生每每催促遞名送考,怎奈那包員外是個勤儉之人,恐怕赴考有許多花費。

從中大爺包山不時在員外跟前說道:「叫三黑赴考,若得進一步也是好的。」

無奈員外不允,大爺只好向先生說:「三弟年紀大小,恐怕誤事,臨期反為不美。」

於是又過了幾年,包公已長成十六歲了。

這年又逢小考,先生實在忍耐不住,急向大爺包山說道:「此次你們不送考,我可要替你們送了。」

大爺聞聽,急又向員外跟前稟說道:「這不過先生要顯弄他的本領,莫若叫三黑去這一次;若是不中,先生也就死心塌地了。」

大爺說的員外一時心活,就便允了,大爺見員外已應允許考,心中大喜,急來告知先生。

先生當時寫了名字報送。

即到考期,一切全是大爺張羅,員外毫不介意。

大爺卻是殷殷盼望,到了揭曉之期,天尚未亮,只聽得一陣喧嘩,老員外以為必是本縣差役前來,不是派差,就是拿車。

正在游疑之際,只見院公進來報喜,道:「三公子中了生員了!」員外聞聽,倒一抽一了一口氣,說道:「罷了,罷了!我上了先生的當了。

這也是家運使然,活該是冤孽,再也躲不開的。」

因此一煩,自己藏於密室,連親友前來賀他也不見,就是先生他也不致謝一聲。

多虧了大爺一切周旋,方將此事完結。

惟有先生暗暗地想道:「我自從到此課讀也有好幾年了,從沒見過本家老員外。

如今教得他兒子中了秀才,何以仍不見面,連個謝字也不道,竟有如此不通情理之人,實實令人納悶了。

又可氣,又可惱!」每每見了包山,說了好些嗔怪的言語。

包山連忙陪罪,說道:「家父事務冗繁,必要定日相請,懇求先生寬恕。」

寧公是個道學之人,聽了此言,也就無可說了。

虧得大爺暗暗求告太爺,求至再三,員外方才應允,定了日子,下了請帖,設席與先生酬謝。

是日請先生到待客廳中,員外迎接,見面不過一揖,讓至屋內,分賓主坐下。

坐了多時,員外並無致謝之辭,然後擺上酒筵,將先生讓至上座,員外在主位相陪。

酒至三巡,菜上五味,只見員外愁容滿面,舉止失措,連酒他也不吃。

先生見此光景,忍耐不住,只得說道:「我學生在貴府打攪了六七年,雖有微勞開導指示,也是令郎天分聰明,所以方能進此一步。」

員外聞聽,呆了半晌,方才說道:「好。」

先生又說道:「若論令郎刻下學問,慢說是秀才,就是舉人、進士,也是綽綽有餘的了,將來不可限量,這也是尊府上德行。」

員外聽說至此,不覺雙眉緊蹙,發恨道:「什麼德行!不過家門不幸,生此敗家子。

將來但能保得住不家敗人亡,就是造化了。」

先生聞聽,不覺詫異,道:「賢東何出此言?世上哪有不望兒孫中舉作官之理呢?此話說來,真真令人不解。」

員外無奈,只得將生包公之時所作噩夢,說了一遍。

「如今提起,還是膽寒。」

寧公原是飽學之人,聽見此夢之形景,似乎奎星;又見包公舉止端方,更兼聰明過人,就知是有來歷的,將來必犑譴蠊螅?蛋檔閫貳T蓖庥炙檔潰骸耙院笸?壬?槐厴罱絛《??褪鞘?曄?薅隙喜桓疑俚模?敕判模幣瘓浠敖?穌?蹦??檔妹婧旃???輝玫潰骸叭鞝慫道矗?罾墒牆興?豢嫉牧耍俊痺蓖飭??潰骸安豢劑耍〔豢劑耍畢壬?瘓醪?淮笈??潰骸暗背蹌愕畝?詠形醫蹋??怯傻媚愕模蝗緗裎業耐降芙興?跡?詞怯傻夢業摹R院蟛灰?愎埽?易雜兄髡虐樟恕!迸?宄壞認?輳?棺勻恕*

你道寧公為何如此說?他因員外是個愚魯之人,若是諫勸,他決不聽,而且自己徒弟又保得必作臉;莫若自己攏來,一則不至誤了包公,二則也免包山跟著為難。

這也是他讀書人一片苦心。

因至鄉試年頭,全是寧公作主,與包山一同商議,硬叫包公赴試,叫包山都推在老先生身上。

到了掛榜之期,誰知又高高的中了鄉魁。

包山不勝歡喜,惟有員外愁個不了,仍是藏著不肯見人。

大爺備辦筵席,請了先生坐上席,所有賀喜的鄉親兩邊相陪,大家熱鬧了一天。

諸事已畢,便商議叫包公上京會試,稟明員外。

員外到了此時,也就沒的說了,只是不准多帶跟人,惟恐耗費了盤川,就帶伴童包興一人。

包公起身之時,拜別了父母,又辭了兄嫂。

包山暗與了盤川。

包公又到書房參見了先生。

先生囑咐了多少言語,又將自己的幾兩修金送給了包公。

包興備上馬,大爺包山送至十里長亭。

兄弟留戀多時,方才分手。

包公認鐙乘騎,帶了包興,竟奔京師,一路上少不得饑餐渴飲,夜宿曉行。

一日,到了座鎮店,主僕兩個找了一個飯店。

包興將馬接過來,交與店小二餵好。

找了一個座兒,包公坐在正面,包興打橫。

雖系主僕,只因出外,又無外人,爺兒兩個就在一處吃了。

堂官過來安放杯筷,放下小菜。

包公隨便要一角酒、兩樣菜。

包興斟上酒,包公剛才要飲,只見對面桌上來了一個道人坐下,要了一角酒,且自出神,拿起壺來不向杯中斟,花喇喇倒了一桌子。

見他唉聲歎氣,似有心事的一般。

包公正在納悶,又見從外進來一人,武生打扮,疊暴著英雄一精一神,面帶著俠氣。

道人見了,連忙站起,只稱:「恩公請坐。」

那人也不坐下,從懷中掏出一錠大銀,遞給道人,道:「將此銀暫且拿去,等晚間再見。」

那道人接過銀子,爬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出店去了。

包公見此人年紀約有二十上下,氣字軒昂,令人可一愛一,因此立起身來,執手當胸,道:「尊兄請了。

能不棄嫌,何不請過來彼此一敘?」

那人聞聽,將包公上下打量了一番,便笑容滿面,道:「既承錯一愛一,敢不奉命。」

包興連忙站起,添分杯筷,又要了一角酒、二碟菜,滿滿斟上一杯。

包興便在一旁侍立,不敢坐了。

包公與那人分賓主坐了,便問:「尊兄貴姓?」

那人答道:「小弟姓展名昭,字熊飛。」

包公也通了名姓。

二人一文一武,言語投機,不覺飲了數角。

展昭便道:「小弟現有些小事情,不能奉陪尊兄,改日再會。」

說罷,會了錢鈔。

包公也不謙讓。

包興暗道:「我們三爺嘴上抹石灰。」

那人竟自作別去了。

包公也料不出他是什麼人。

吃飯已畢,主僕乘馬登程。

因店內耽誤了工夫,天色看看己晚,不知路徑。

忽見牧子歸來,包興便向前問道:「牧童哥,這是什麼地方?」

童子答道:「由西南二十里方是三元鎮,是個大去處。

如今你們走差了路了。

此是正西,若要繞回去,還有不足三十里之遙呢。」

包興見天色已晚,便問道:「前面可有宿處麼?」

牧童道:「前面叫做沙屯兒,並無店口,只好找個人家歇了罷。」

說罷,趕著牛羊去包興回復包公,竟奔沙屯兒而來。

走了多時,見道旁有座廟宇,匾上大書「敕建護國金龍寺」。

包公道:「與其在人家借宿,不若在此廟住宿一夕。

明日佈施些香資,豈不方便。」

包興便下馬,用鞭子前去扣門,裡面出來了一個僧人,問明來歷,便請進了山門。

包興將馬拴好,餵在槽上。

和尚讓至雲堂小院,三間淨室,敘禮歸座,獻罷茶湯。

和尚問了包公家鄉姓氏,知是上京的舉子。

包公問道:「和尚上下?」

回說:「僧人法名叫法本,還有師弟法明,此廟就是我二人住持。」

說罷,告辭出去。

一會兒,小和尚擺上齋來,不過是素菜素飯。

主僕二人用畢,天已將晚,包公即命包興將傢伙送至廚房,省得小和尚來回跑:包興聞聽,急忙把傢伙拿起。

因不知廚房在哪裡,出了雲堂小院,來至禪院,只見幾個年輕的婦女花枝招展,攜子嘻笑,說道:「西邊雲堂小院住下客了,咱們往後邊去罷。」

包興無處可躲,只得退回,容她們過去,才將傢伙找著廚房送去,急忙回至屋內,告知包公,恐此廟不大安靜。

正說話間,只見小和尚左手拿一隻燈,右手提一壺茶,走進來賊眉賊眼,將燈放下,又將茶壺放在桌上,兩隻賊眼東瞧西看,連話也不說,回頭就走。

包興一見,連說:「不好!這是個賊廟!」急來外邊看時,山門已經倒鎖了,又看別處競無出路,急忙跑回。

包公尚可自主,包興張口結舌說:「三爺,咱們快想出路才好!」包公道:「門已關鎖,又無別路可出,往哪裡走?」

包興著急道:「現有桌椅。

待小人搬至牆邊,公於趕緊跳牆逃生。

等凶僧來時,小人與他拚命。」

包公道:「我自小兒不會登梯爬高;若是有牆可跳,你趕緊逃生,回家報信,也好報仇。」

包興哭道:「三官人說哪裡話來,小人至死,再也離不了相公的!」包公道:「既是如此,咱主僕二人索一性一死在一處。

等那僧人到來再作道理,只好聽命由天罷了。」

包公將椅子挪在中間門口,端然正坐。

包興無物可拿,將門閂擎在乎中,在包公之前,說:「他若來時,我將門閂向他一杵,給他個冷不防。」

兩隻眼直勾勾地嘈瞅著板院門。

正在凝神,忽聽門外了吊吭哧一聲,彷彿砍掉一般,門已開了,進來一人。

包興嚇了一跳,門栓已然落地,渾身亂抖,堆縮在一處。

只見那人渾身是青,卻是夜行打扮,包公細看不是別人,就是白日在飯店遇見的那個武生。

包公猛然省悟,他與道人有晚間再見一語,此人必是俠客。

原來列位不知,白日飯店中那道人也是在此廟中的。

皆因法本、法明二人搶掠婦女,老和尚嗔責,二人不服,將老僧殺了,道人惟恐干連,又要於老和尚報仇,因此告至當官。

不想凶僧有錢,常與書吏差役人等接交,買囑通了,竟將道人重責二十大板,作為誣告良人,逐出境外。

道人冤屈無處可伸,來到林中欲尋自盡,恰遇展爺行到此間,將他救下,問得明白,叫他在飯店等候。

他卻暗暗採訪實在,方趕到飯店之內,贈了道人銀兩。

不想遇見包公,同飲多時,他便告辭先行,回到旅店歇息。

至天交初鼓,改扮行裝,施展飛簷走壁之能,來至廟中,從外越牆而入,悄地行藏,飛至寶閣。

只見閣內有兩個凶僧,旁列四五個婦女,正在飲酒作樂,又聽得說:「雲堂小院那個舉子,等到三更時分再去下手不遲。」

展爺聞聽,暗道:「我何不先救好人,後殺凶僧,還怕他飛上天去不成。」

因此來到雲堂小院,用巨決闕劍削去了吊鐵環,進來看時,不料就是包公。

展爺上前拉住包公,攜了包興道:「尊兄隨我來。」

出了小院,從旁邊角門來至後牆,打百寶囊中掏出如意索來,繫在包公腰間,自己提了繩頭,飛身一躍上了牆頭,騎馬勢蹲住,將手輕輕一提,便將包公提在牆上,悄悄附耳說道:「尊兄下去時,便將繩子解一開,待我再救尊管。」

說罷,向下一放。

包公兩腳落地,急忙解一開繩索,展爺提將上去,又將包興救出,向外低聲道:「你主僕二人就此逃走去罷。」

只見身形一晃,就不見了。

包興攙扶著包公那敢稍停,深一步,淺一步,往前沒命的好跑。

好容易奔到一個村頭,天已五鼓,遠遠有一燈光。

包興說:「好了!有人家了,咱們暫且歇息歇息,等到天明再走不遲。」

急忙上前叫門。

柴扉開處,裡面走出一個老者來,問是何人。

包興道:「因我二人貪趕路程,起得早了,辨不出路徑,望你老人家方便方便,俟天明便行。」

老者看了包公是一儒流,又看了包興是個書僮打扮,卻無行李,只當是近處的,便說道:「既是如此,請到裡面坐。」

主僕二人來至屋中,原來是連捨三間,兩明一暗。

明間安一磨盤,並方展羅桶等物,卻是賣豆腐生理。

那邊有小小土炕,讓包公坐下。

包興問道:「老人家貴姓?」

老者道:「老漢姓孟,還有老伴,並無兒女,以賣豆腐為生。」

包興道:「老人家有熱水討一杯吃。」

老者道:「我這裡有現成的豆腐漿兒,是剛出鍋的。」

包興道:「如此更好。」

孟老道:「待我拿個燈兒,與你們盛漿。」

說罷,在壁子裡拿出一個三條腿的桌子放在炕上,又用土坯將那條腿一兒支好;掀一開舊布簾子,進裡屋內,拿出一個黃土泥的蠟台;又在席簍子裡摸了半天,摸出一隻半截的蠟來,向油燈點著,安放在小桌上。

包興一旁道:「小村中竟有胳膊粗的大蠟。」

細看時,影影綽綽,原來是綠的,上面尚有「冥路」二字,方才明白是弔祭用過,孟老得來,捨不得點,預備待客的。

只見孟老從鍋台上拿了一個黃砂碗,用水洗淨,盛了一碗白亮亮、熱騰騰的漿遞與包興。

包興捧與包公喝時,其香甜無比。

包興在旁看著,饞的好不難受。

只見孟老又盛一碗遞與包興。

包興連忙接過,如飲甘露一般。

他主僕勞碌了一一夜,又受驚恐,今在草房之中如到天堂,喝這豆腐漿不亞如飲玉一液瓊漿。

不多時,大豆腐得了。

孟老化了鹽水,又與每人盛了一碗,真是饑一渴之下,吃下去肚內暖烘烘的,好生快活。

又與孟老閒談,問明路途,方知離三元鎮尚有不足二十里之遙。

正在敘話之間,忽見火光沖天。

孟老出院看時,只看東南角上一片紅光,按方向好似金龍寺內走火。

包公同包興也到院中看望,心內料定必是俠士所為,只得問孟老:「這是何處走火?」

孟老道:「二位不知,這金龍寺自老和尚沒後,留下這兩個徒弟無法無天,時常謀殺人命,搶掠婦女,他比殺人放火的強盜還利害呢!不想他也有今日!」說話之間,又進屋內,歇了多時。

只聽雞鳴茅店,催客前行。

主僕二人深深致謝了孟老,改日再來酬報。

孟老道:「些小微意。

何勞齒及。」

送至柴扉,又指引了路徑:「出了村口,過了樹林,便是三元鎮的大路了。」

包興道:「多承指引了。」

主僕執手告別,出了村口,竟奔樹林而來;又無行李馬匹,連盤川銀兩俱已失落。

包公卻不著意,覺得兩一腿酸痛,步履艱難,只得一步捱一步,往前款款行走。

爺兒兩個一壁走著,說著話。

包公道:「從此到京尚有幾天路程,似這等走法,不知道多久才到京中?況且又無盤川,這便如何是好!」包興聽了此言,又見相公形景可慘,恐怕愁出病來,只得要撒謊安慰,便道:「這也無妨。

只要到了三元鎮,我那裡有個舅舅,向他借些盤川,再叫他備辦一頭騾子與相公騎坐,小人步下跟隨,破著十天半月的工夫,焉有不到京師之理。」

包公道:「若是如此,甚好了。

只是難為了你了。」

包興道:「這有什麼要緊。

咱們走路,彷彿閒遊一般,包管就生出樂趣,也就不覺苦了。」

這雖是包興寬慰他主人,卻是至理。

主僕就說著話兒,不知不覺,已離三元鎮不遠了。

看看天氣已有將午,包興暗暗打算:「真是,我哪裡有舅舅?已到鎮上,且同公於吃飯,先從我身上賣起。

混一時是一時,只不叫相公愁煩便了。」

一時來到鎮上,只見人煙稠密,鋪戶繁雜。

包興不找那南北碗菜應時小賣的大館,單找那家常便飯的二葷鋪,說:「相公,咱爺兒倆在此吃飯罷。」

包公卻分不出哪是貴賤,只不過吃飯而已。

包興下樓出了鋪子,只見鎮上熱鬧非常,先抬頭認準了飯鋪字號,卻是望春樓,這才邁步。

原打算來找當鋪。

到了暗處,將自己內裡青綢夾袍蛇退皮脫一下來,暫當幾串銅錢,雇上一頭驢,就說是舅舅處借來的,且混上兩天再作道理。

不想四五里地長街,南北一直,再沒有一個當鋪。

及至問人時,原有一個當鋪,如今卻是止當候贖了。

包興聞聽,急得渾身是汗,暗暗說道:「罷咧!這便如何是好?」

正在為難,只見一簇人圍繞著觀看。

包興擠進去,見地下鋪一張紙,上面字跡分明。

忽聽旁邊有人侉聲傍氣說道:「告白」……又說:「白老四是我的朋友,為什麼告他呢?」

包興聞聽,不由笑道:「不是這等,待我念來。

上面是:『告白四方仁人君子知之,今有隱逸村內李老大人宅內小一姐被妖迷住,倘有能治邪捉妖者,謝紋銀三百兩,決不食言。

謹此告白。」

包興念完,心中暗想道:「我何不如此如此。

倘若事成,這一路上京便不吃苦了;即或不成,混他兩天吃喝也好。」

想罷,上前。

這正是難裡巧逢機會事,急中生出智謀來。

未審後事如何,下回分解。

----------------------------------------

註解:

茬苒——(時間)漸漸過去。

俟——等待。

侉聲侉氣——語音不正,特指口音與本地語音不同。

------------------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俠五義
三俠五義第一回 設陰謀臨產換太子≤俠義替死救三俠五義讀第二回↑星兆夢忠良降生 雷部宣威狐狸避三俠五義看第三回 金龍寺英雄初救難 隱逸村狐狸三報三俠五義第四回 除妖魁包文正聯姻 受皇恩定遠縣赴任三俠五義第五回 墨斗剖明皮熊犯案 烏盆訴苦別古鳴三俠五義第六回 罷官職逢義士高僧 應龍圖審冤魂三俠五義第七回 得古今盆完婚淑女 收公孫策密訪奸人三俠五義第八回∪義僕除凶鐵仙觀︰疑案得線七里村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回∠奇冤奏參封學士 造御刑查賑赴三俠五義第十回 買豬首書生遭橫禍 扮化子勇士獲賊人三俠五義第十一回 審葉阡兒包公斷案 遇楊婆子俠客揮三俠五義第十二回 展義士巧換藏春酒 龐奸侯設計軟紅三俠五義第十三回 安平鎮五鼠單行義 苗家集雙俠對分三俠五義第十四回 小包興偷試遊仙枕 勇熊飛助擒安樂三俠五義第十五回 斬龐昱初試龍頭鍘 遇國母晚宿天齊三俠五義第十六回 學士懷忠假言認母◎人盡孝祈露醫三俠五義第十七回封府總管參包相 南清宮太后認狄三俠五義第十八回 奏沉痾仁宗認國母 宣密詔良相審郭三俠五義第十九回 巧取供單郭槐受戮 明頒詔旨李後還三俠五義讀第二十回 受魘魔忠良遭大難 殺妖道豪傑立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一回 擲人頭南俠驚佞黨 除邪祟學士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二回 金鑾殿包相參太師 耀武樓南俠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三回 洪義贈金夫妻遭變 白雄打虎甥三俠五義讀第二十四回 受亂棍范狀元瘋癲 貪多杯屈胡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五回 白氏還魂陽差陰錯 屈申附體醉三俠五義讀第二十六回 聆音察理賢愚立判 鑒貌辨色男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七回 仙枕示夢古鏡還魂 仲禹掄元熊三俠五義讀第二十八回 許約期湖亭欣慨助 探底細酒肆三俠五義讀第二十九回 兆蕙茶鋪偷鄭新 展熊飛湖亭三俠五義看第三十回 濟弱扶傾資助周老 交友投分邀請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一回 展熊飛比劍定良姻 鑽天鼠奪魚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二回 夜救老僕顏生赴考 晚逢寒士金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三回 真名士初交白玉堂 美英雄三試三俠五義看第三十四回〃蘭譜顏生識英雄〈魚書柳老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五回 柳老賴婚狼心難測‰生聯句狗三俠五義看第三十六回 園內贈金丫鬟喪命 廳前盜屍惡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七回 小姐還魂牛兒遭報 幼童侍主俠三俠五義看第三十八回 替主鳴冤攔輿告狀 因朋涉險寄三俠五義看第三十九回 鍘斬君衡書生開罪 石驚趙虎俠三俠五義第四十回 思尋盟弟遣使三雄 欲盜贓金糾合五三俠五義第四十一回 忠烈題詩郭安喪命封奉旨趙虎三俠五義第四十二回 以假為真誤拿要犯 將差就錯巧訊三俠五義第四十三回 翡翠瓶污羊脂玉穢 太師口臭美妾三俠五義第四十四回 花神廟英雄救難女封府眾義露三俠五義第四十五回 義釋盧方史丹抵命 誤傷馬漢徐慶三俠五義第四十六回 設謀誆藥氣走韓彰 遣興濟貧忻逢三俠五義第四十七回 錯遞呈權奸施毒計 巧結案公子辨三俠五義第四十八回︰奸人假公子正法 貶佞黨真義士三俠五義第四十九回 金殿試藝三鼠封官○門遞呈雙烏三俠五義第五十回 徹地鼠恩救二公差 白玉堂智偷三三俠五義第五十一回 尋猛虎雙雄陷深坑 獲兇徒三賊三俠五義第五十二回 感恩情許婚方老丈 投書信多虧三俠五義第五十三回 蔣義士二上翠雲峰 展南俠初到三俠五義第五十四回 通天窟南俠逢郭老 蘆花蕩北岸三俠五義第五十五回 透消息遭困螺螄軒 設機謀夜投三俠五義第五十六回∪妹夫巧離通天窟 獲三寶驚走三俠五義第五十七回±龍橋盟兄擒義弟封府包相三俠五義第五十八回 錦毛鼠龍樓封護衛 鄧九如飯店三俠五義第五十九回 倪生償銀包興進縣 金令贈馬九三俠五義第六十回 紫髯伯有意除馬剛 兆蘭無心三俠五義第六十一回 大夫居飲酒逢土棍 卞家疃偷三俠五義第六十二回 遇拐帶松林救巧姐 尋姦淫鐵三俠五義第六十三回∪莽漢暗刺吳道成 尋盟兄巧三俠五義第六十四回 論前情感化徹地鼠 觀古跡游三俠五義第六十五回 北俠探奇毫無情趣 花蝶隱跡三俠五義第六十六回 盜珠燈花蝶遭擒獲∪惡賊張三俠五義第六十七回 紫髯伯庭前敵鄧車 蔣澤長橋三俠五義第六十八回 花蝶正法展昭完姻 雙俠餞行三俠五義第六十九回ˇ雍課讀侍妾調奸 秦昌賠罪三俠五義第七十回 秦員外無辭甘認罪 金琴堂有計立明三俠五義第七十一回 楊芳懷忠彼此見禮 繼祖盡孝母子三俠五義第七十二回 認明師學藝招賢館 查惡棍私訪霸三俠五義第七十三回●姚成識破舊夥計 美絳貞私放新三俠五義第七十四回 淫方貂誤救朱烈女 貪賀豹狹逢紫三俠五義第七十五回 倪太守途中重遇難 黑妖狐牢內暗三俠五義第七十六回 割帳絛北俠擒惡霸,對蓮瓣太守定三俠五義第七十七回 倪太守解任赴京師 白護衛喬妝逢三俠五義第七十八回 紫髯伯藝高服五鼠 白玉堂氣短拜三俠五義第七十九回 智公子定計盜珠冠 裴老僕改妝扮三俠五義第八十回 假作工御河挖泥土 認方向高樹捉猴三俠五義第八十一回 盜御冠交託丁兆蕙 攔相轎出首馬三俠五義第八十二回 試御刑小俠經初審 遵欽命內宦會三俠五義第八十三回 矢口不移心靈性巧 真贓實犯理短三俠五義第八十四回 復原職倪繼祖成親 觀水災白玉堂三俠五義第八十五回 公孫策探水遇毛生 蔣澤長沿湖逢三俠五義第八十六回 按圖治水父子 加封好酒貪杯叔侄三俠五義第八十七回 為知己三雄訪沙龍 因救人四義撇三俠五義第八十八回 搶魚奪酒少弟拜兄 談文論詩老翁三俠五義第八十九回 憨錦箋暗藏白玉釵 癡佳蕙遺失紫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回 避嚴親牡丹投何令 充小姐佳蕙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一回 死裡生千金認張立∴中樂小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二回 小俠揮金貪杯大醉 老葛搶雉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三回 辭綠鴨漁獵同合夥 歸臥虎姊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四回 赤子居心尋師覓父 小人得志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五回 暗昧人偏遭暗昧害 豪俠客每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六回 連升店差役拿書生 翠芳塘縣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七回 長沙府施俊遇丫環 黑狼山金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八回 沙龍遭困母女重逢 智化運籌三俠五義全集第九十九回 見牡丹金輝深後悔 提艾虎焦三俠五義第一百回 探形蹤王府遣刺客 趕道路酒樓三俠五義第一百一回 兩個千金真假已辨 一雙刺客三俠五義第一百二回 錦毛鼠初探衝霄樓 黑妖狐重三俠五義第一百三回 巡按府氣走白玉堂 逆水泉搜三俠五義第一百四回∪村婦劉立保洩機 遇豪傑陳三俠五義第一百五回 三探衝霄玉堂遭害 一封印信三俠五義第一百六回 公孫先生假扮按院 神手大聖三俠五義第一百七回 愣徐慶拜求展熊飛 病蔣平指三俠五義第一百八回 圖財害命旅店營生 相女配夫三俠五義第一百九回 騙豪傑貪婪一萬兩 作媒妁認三俠五義第一百十回 陷御貓削城入水面∪三鼠盜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一回〃日盜簪逢場作戲 先期祝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二回 招賢納士准其投誠 合意同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三回 鍾太保貽書招賢士 蔣澤長三俠五義第一百十四回 忍饑挨餓進廟殺僧 少水無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五回 隨意戲耍智服柳青 有心提三俠五義第一百十六回 計出萬全極其容易 算失一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七回 智公子負傷追兒女 武伯南三俠五義第一百十八回 除奸淫錯投大木場∪急困三俠五義第一百十九回 神樹崗小俠救幼子 陳起望三俠五義第一百二十回 安定軍山同歸大道 功成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