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白話文》卷二  嬰寧:他非常聰明,十四歲時考中了秀才。母親十分疼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聊齋誌異白話文》卷二  嬰寧

聊齋誌異白話文

卷二  嬰寧

莒縣羅店的王子服,很早就死了父親。

他非常聰明,十四歲時考中了秀才。

母親十分疼愛他,平時不讓他到野外去玩。

王子服先是聘了蕭家的女兒為妻,但蕭女還沒過門就死了,所以他一直還沒娶親。

一次,正趕上上元節,王子服一個舅舅家的兒子吳生,來邀請他出去遊玩。

二人剛走到村外,舅家來了一個僕人,把吳生叫走了。

王子服見四處遊玩的女子很多,便乘興獨自遊逛。

只見一個女郎帶著個丫鬟,手裡拈著一枝梅花走過來。

那女郎生得艷麗無比,臉上笑容可掬。

王子服呆呆地注視著她,眼睛一眨不眨,竟忘了顧忌。

女郎走過去幾步後,回頭看著丫鬟說:「這小伙子目光灼灼,像賊一樣!」便把花扔到地上,說笑著逕自走了。

王子服撿起花來,惆悵了很久,像丟了魂一樣,怏怏不樂地走回來。

回到家中,他把花藏到枕頭底下,垂著頭,一聲不響地睡下了,飯也不吃。

他母親十分憂慮,以為他著魔了,請來和尚道士驅邪,王子服卻病得更厲害,不久就消瘦下來。

母親又請來醫生,開方吃藥,還是不管用,整天迷迷糊糊。

母親撫摸著問他得病的緣由,他默默不語。

正好吳生來了,王母便囑咐他暗中詢問兒子。

吳生來到床 前,王子服見了他,流下淚來。

吳生近前,說了些安慰的話,漸漸盤問起他的病由。

王子服全部實說了,並請他替自己想想辦法。

吳生笑著說:「你也太癡了!這有什麼難辦的,我替你查訪查訪那女子。

她既然徒步在野外走,必定不是大家閨秀。

如果她還沒訂親,事情當然好辦;就是訂了親,咱們豁出去多花點彩禮,也會辦成。

只要你病好了,這事包一皮在我身上!」王子服聽了,臉上露出了笑容。

吳生出來告訴王母經過,便開始四處探訪那女郎的下落。

但雖多方查找,仍沒一點頭緒。

王母大為憂慮,一籌莫展。

王子服自吳生走後,心情舒暢,也肯稍稍吃點飯了。

過了幾天,吳生又來了,王子服便問他事情怎樣了。

吳生哄他說:「已打聽明白了!我以為是誰呢,原來是我姑姑家的女兒,還是你的姨表妹呢!還沒訂親,雖說是內親不宜通婚,但實話告訴他們,沒有不成的!」王子服喜笑顏開,問:「她家住在哪裡?」

吳生騙他說:「住在西南山中,離這裡有三十多里路。」

王子服又再三囑咐,吳生大包一皮大攬地應承著走了。

從此後,王子服飯量日增,身體一天天好起來。

摸摸枕頭底下的那枝梅花,雖然枯萎了,但並沒有凋落。

王子服凝神擺弄著花枝,如同那女郎就在面前。

又過了很久,王子服奇怪吳生再不來了,便寫了封請柬,讓人去請。

吳生藉故推托,不肯來。

王子服十分生氣,鬱鬱不歡。

母親擔心他又要犯病,急急忙忙地給他提親。

但每次和他商量,他都搖頭不願,只是天天盼著吳生來。

吳生一直沒有音訊,王子服更加怨恨。

轉而一想,那女子的家離這裡只三十里路,何必仰仗他人呢?於是把那枝梅花掖到袖子裡,也不告訴家人,自己一人負氣去了。

王子服孤孤單單地走著,也無處問路,只是望著南山走去。

大約走了三十多里,已進入山中。

只見亂山重疊,滿目蔥綠,令人神清氣爽。

山中靜悄悄的,沒有一個行人,只有彎彎曲曲的山路無聲地伸向山深處。

遠遠望見谷底,在叢花亂樹中,隱隱約約有個小村莊。

王子服便走下山,進入村中。

村裡房屋不多,都是茅屋,但非常乾淨整潔。

朝北的一家,大門掩映在絲絲垂柳中,牆內的桃花杏花開得繁雜茂盛,中間夾雜著幾棵修竹,野鳥在花叢中歡快地鳴唱著。

王子服以為是誰家的花園,不敢冒然進去。

回頭見對門有塊巨石,非常光滑潔淨,他便走過去坐在上面歇息。

一會兒,聽見牆內有個女子拉長著聲音叫「小榮——」,聲音嬌媚清細。

王子服正在凝神諦聽,只見一個女子手拿一枝杏花,自東往西走來,邊走邊低著頭,正在往頭上插花。

一抬頭看見王子服,便不再插,含著笑走進院裡去了。

王子服仔細一看,正是上元節遇到的那個女郎!他心中大喜,想進去又沒個理由,想稱呼姨母,擔心從沒來往,怕弄錯了。

門口也沒個人可以問問,急得他坐立不安,徘徊猶豫,從早晨一直挨到太一陽一西斜,真是望眼欲穿,連飢渴都忘記了。

不時見一個女子從院內露出半張臉來窺探,似乎驚訝他還不走。

忽然,一個老太太扶著枴杖走了出來,看著王子服說:「哪裡來的小伙子,聽說從早晨就在這裡,一直呆到現在,要幹什麼?莫不是餓了嗎?」

王子服急忙起身作揖,回答說:「我是來探親的。」

老太太耳朵聾,沒聽清,王子服又大聲說了一遍,老太太才問:「你的親戚姓什麼?」

王子服答不上來。

老太太笑著說:「真稀奇啊!姓名都不知道,還探什麼親?我看你這小伙子,也是個書獃子。

不如跟我回家,吃點粗茶淡飯,家中有床 ,住上一晚,等明早回家問清姓氏,再來探親也不遲。」

王子服正好肚子餓了,想吃點東西,而且進去又能接近那美人,所以十分高興,於是跟著老太太走進院子。

只見院內白石砌路,路兩邊都是紅花,花片亂紛紛地佈滿了路面、石階。

順白石路曲曲折折地往西走,又開了一個門,院子裡滿是豆棚瓜架。

老太太將客人請進室內,只見粉白的牆壁,光明如鏡;窗外有棵茂盛的海棠花,花枝從窗子裡伸進屋裡。

室內桌椅床 褥,都非常潔淨。

剛坐下,便隱約見有個人在窗外窺視。

老太太喊道:「小榮,快去做飯!」外面有個丫鬟高聲答應。

坐下後,王子服詳細講了自己的家世。

老太太問:「你的外祖父莫非姓吳嗎?」

王子服回答說:「是的。」

老太太驚訝地說:「你原來是我的外甥!你母親是我妹妹。

這些年來,因為我們家很窮,又沒個男子撐家,所以和你家很少來往,漸漸就斷了音訊。

外甥長這麼大了,我還不認識。」

王子服說:「我這次來就是探望姨母,急匆匆地忘了姓氏。」

老太太說:「我家姓秦。

我一輩子沒有生育,只有個女兒,也是侍妾生的。

她母親改嫁走了,把她留給我撫養。

她人倒不笨,只是缺少教訓,整天嘻嘻哈哈的,也不知愁。

過會兒,我讓她來見見你,你們認識認識。」

過了不久,丫鬟端上飯來,還有只熟雞。

老太太一個勁讓王子服多吃。

吃完,丫鬟收拾起餐具,老太太吩咐說:「去叫寧姑來!」丫鬟答應著去了。

過了很久,聽見門外隱隱約約有笑聲。

老太太喊道:「嬰寧,你姨表兄在這裡!」門外仍是嗤嗤地笑。

丫鬟將她推進屋來,她還捂著嘴,笑個不停。

老太太嗔怪地說:「有客人在,你嘻嘻哈哈的,像什麼樣子!」嬰寧強忍住笑站著,王子服朝她作了一揖。

老太太說:「這位王郎,是你姨家的孩子。

一家人還不認識,也太可笑了。」

王子服問道:「妹子多大了?」

老太太沒聽明白他的問話。

王子服又問了一遍,嬰寧忍不住又笑得前仰後合。

老太太對王子服說:「我說她少教訓,你也看見了。

十六歲了,又傻又癡,還像個小孩。」

王子服說:「妹子小我一歲。」

老太太說:「外甥已十七歲了?莫不是庚午年生屬馬的嗎?」

王子服點頭答應。

老太太又問:「外甥媳婦是哪家的?」

回答說:「還沒有。」

老太太說:「像外甥這樣的才貌,怎麼十七歲了還沒娶親?嬰寧也沒婆家,你們倆倒挺般配,可惜是內親。」

王子服默默不語,只管盯著嬰寧看。

丫鬟小聲跟嬰寧說:「目光灼灼,賊腔沒改!」嬰寧聽了又大笑起來,回頭看著丫鬟說:「去看看碧桃開了沒有?」

便急忙起身,用袖子捂著嘴,邁著碎步匆匆地出去了。

剛到門外,就縱聲大笑。

老太太也站起身,喚丫鬟抱了被褥來,替王子服整理床 鋪。

又對他說:「外甥來一趟不容易,就住三五天吧,慢慢再送你回去。

如嫌幽悶,屋後有個小花園,可以去消遣消遣,還有書讀。」

第二天,王子服來到屋後,果然有個半畝大的小花園。

地上細草如氈,鮮艷的楊花點綴在草地裡。

有三間草房,四周全是花草樹木。

王子服穿過花叢,信步走著,忽聽樹上傳來簌簌的聲音,仰頭一看,原來是嬰寧在樹上。

她看見王子服,哈哈大笑起來,像要從樹上掉下來。

王子服急忙喊道:「別這樣,當心掉下來!」嬰寧邊笑邊往下爬,快到地的時候,一失手摔了下來,才住了笑聲。

王子服扶起她來,暗暗地捏了一下她的手腕,嬰寧笑聲又作,倚在樹上笑得不能走路了,過了很久才住了聲。

王子服等她笑夠了,從袖子裡拿出那枝梅花給她看,嬰寧接過去說:「都枯乾了,還留著幹嗎?」

王子服說:「這是上元節時妹子扔下的,所以保存著。」

嬰寧問:「保存它有什麼意思?」

王子服說:「以表示相愛不忘之意。

自從上元節遇見你,我天天思念,得了重病,自以為活不成了。

沒想到今天竟見到了你,求你可憐可憐我!」嬰寧說:「這算什麼大事。

我們是至親,吝惜什麼?等你回去時,我讓老僕把園裡的花折一大捆,給你背去。」

王子服說:「妹子傻嗎?」

「怎麼是傻呢?」

「我不是愛花,是愛拿花的人!」「我們這樣疏遠的親戚,談什麼愛?」

王子服說:「我所謂的愛,不是親戚之間的愛,是夫妻之間的愛。」

嬰寧不解地問:「有什麼不同嗎?」

王子服說:「夜裡同床 共枕啊。」

嬰寧低頭想了半天,說:「我不習慣和生人睡一起。」

還沒說完,丫鬟悄悄地走了過來,王子服惶急地逃走了。

過了會兒,王子服和嬰寧同到老太太處。

老太太問:「你們去哪兒了?」

嬰寧回答說在園裡一起說話來著。

老太太說:「飯熟了這麼久了,有什麼說不完的話,說了這麼長時間!」嬰寧說:「大哥想和我一塊睡覺。」

話沒完,王子服大窘,急忙拿眼瞪她。

嬰寧微微一笑,不說了。

幸虧老太太耳朵聾,沒聽見,還在絮絮叨叨地追問,王子服忙用別的話掩飾。

過了會兒,王子服小聲責備嬰寧。

嬰寧說:「剛才的話不該說嗎?」

王子服說:「這是背人的話。」

嬰寧說:「背別人,怎能背老母呢?況且睡覺也是常事,有什麼可忌諱的?」

王子服恨她不開竅,又沒辦法讓她醒悟。

剛吃完飯,家裡有人牽了兩頭驢來找他。

原來,王子服的母親見他出去後,過了很久沒回來,才開始懷疑。

村裡搜了好幾遍,竟沒有蹤影,因此去問吳生。

吳生想起自己過去說過的話,便讓王母派人去西南山村中尋找。

一連找了好幾個村子,才找到這裡。

王子服走出大門,正巧碰上。

王子服便回去告訴老太太,而且請求帶著嬰寧一塊回家。

老太太喜歡地說:「我早就有去看妹的心願,但我老了,走不得遠路。

你能帶你表妹去,認識認識阿姨,這很好。」

於是呼喚嬰寧,嬰寧笑著來了。

老太太說:「有什麼喜事,總是笑不夠?如果不笑,就是完美的人了!」說著生氣地瞪了她一眼。

又說:「你大哥要帶你去姨家,快去收拾收拾。」

招待王家的來人吃過酒飯,老太太才送他們出門,囑咐嬰寧說:「你姨家田產很多,能養活閒人。

去後不忙回來,學點詩文禮節,將來也好伺候公婆。

就便麻煩你姨,替你找個好女婿。」

王子服和嬰寧一塊上了路;直到山坳,回頭一望,還依稀看見老太太倚著門朝這邊眺望。

回到家中,王子服的母親見兒子領來個美麗的姑娘,驚訝地問是誰。

王子服回答說是姨家的女兒。

母親說:「過去吳生告訴你的話,都是騙你的。

我並沒有妹妹,哪來的外甥女兒?」

又詢問嬰寧。

嬰寧說:「我不是現在的母親生的。

我父親姓秦,他死時,我還在懷抱中,不記事。」

母親說:「我有個姐姐嫁給了姓秦的,倒是真的。

但她已死了很久了,哪能還在人世上呢?」

又問嬰寧她現在母親的模樣、身上的標記,都一一符合。

母親懷疑說:「是我姐姐的模樣。

但她已死了多年了,怎麼可能還活著?」

正疑慮間,吳生來了,嬰寧忙避入內室。

吳生問知緣故,茫然不解。

過了很久,他忽然問:「這個女子是不是叫嬰寧?」

王子服說是。

吳生連稱怪事。

問他怎麼了,吳生說:「我嫁給秦家的那個姑姑去世後,姑丈單身被狐狸迷住,得病死去。

狐狸生了個女兒,名字就叫嬰寧,當時睡在床 上,家裡人都見過。

姑丈去世後,狐狸還經常來。

後來求天師在牆壁上貼上符,狐狸才帶著女兒走了。

這女子莫非就是那個狐狸生的女孩嗎?」

三人都在猜疑。

只聽屋裡一片嘻嘻哈哈,全是嬰寧的笑聲。

母親說:「這姑娘也太憨了!」吳生要求看看她。

母親走進屋,嬰寧還在大笑不顧。

母親催促她出去見客,她才極力憋住笑聲,又面對著牆忍了好一會兒,才走出屋子。

剛一施禮,返身就跑進屋內,放聲大笑,一屋子的人都被逗得笑了起來。

吳生便自報奮勇,到西南山中看個究竟,就便作媒提親。

尋到那個小村莊所在的地方,只見房屋全沒有了,只有山花零落而已。

吳生想起秦家姑姑下葬的地方,好像就在這一帶,但墳墓湮沒,辨認不出來,只得又驚奇、又歎息地返了回來。

王母懷疑嬰寧也是鬼,便進去將吳生的尋訪結果告訴嬰寧,嬰寧一點也不害怕;王母又憐惜她沒有家,嬰寧卻一點也不悲傷,整天只是憨笑,眾人都猜不透她。

王母叫她和自己的小女兒一塊住。

嬰寧每天早晨都來請安,做的針線活,一精一巧無比。

只是好笑,誰也禁不住。

她的笑,雖然狂放,但不損美,眾人都愛看她笑。

鄰居的姑娘媳婦,爭著結一交一 她。

王母選了個好日子,要為兒子和嬰寧成親,但終究還是怕嬰寧是鬼。

一次,王母偷偷地在太一陽一底下觀察嬰寧,見她的影子和正常人的一樣。

到了吉日,王母便讓嬰寧穿上華麗的服裝,行新婦禮。

嬰寧笑得彎著腰直不起來,只得作罷。

王子服因為她憨癡,生恐她洩露了房中隱事,但嬰寧卻十分保密,不肯對外人多說一句話。

每當王母生氣或憂愁時,嬰寧來到,一笑就化解了。

有時一奴一婢們犯了過錯,恐怕遭到鞭打,也總是求嬰寧先到母親房裡說話,然後一奴一婢再去見王母,總是免了處罰。

嬰寧愛花成癖,尋遍了親戚家,到處物色佳種,還偷偷地典當金釵首飾買花。

不幾個月院裡院外到處是鮮花。

院後有棵木香樹,緊挨著西鄰家。

嬰寧常常爬到樹上,摘花插到頭上玩。

婆母每次碰見,總要斥責她一番,嬰寧還是不改。

一天,嬰寧又爬樹時,被西鄰家的兒子看見。

西鄰子見到她的美貌,不禁神魂顛倒。

嬰寧也不迴避,還笑了笑。

西鄰子以為她看上了自己,樣子更加狂蕩。

嬰寧指了指牆根,笑著走了。

西鄰子以為是指給他約會的地方,大喜過望。

到了傍晚,西鄰子到嬰寧指給的地方,果然見嬰寧在那兒,便撲上去抱在懷裡。

忽覺下身像被錐子刺了一下,痛徹心肺,他大聲號叫著跌倒在地。

仔細一看,哪裡是嬰寧,原來是一根枯木樁子躺倒在牆邊,剛才他一交一 接的地方是樁子上一個被水淋爛的孔洞。

他父親聽到叫聲,急忙跑過來詢問。

兒子只是呻吟著,也不言語。

妻子來了,才講了實情。

點上燈往孔洞裡照了照,見裡面有個巨大的蠍子,像小螃蟹一樣。

老頭劈碎了木樁,捉住蠍子殺了,把兒子背回家中,半夜就死了。

老頭向官府告了王子服,揭發嬰寧是妖異。

縣令素來仰慕王子服的才華,深知他是個老實厚道的書生,認為老頭是誣告,要打他棍子。

多虧王子服求情,縣令才免了責打,將老頭趕出了大堂。

婆母對嬰寧說:「你平時那樣癡狂,我早知會樂極生悲的,幸虧縣令神明,沒有牽累我們。

如果碰上那種糊塗官,一定會逮了媳婦去公堂對質,那時,我兒還有什麼臉面見親戚鄰居啊!」嬰寧聽了嚴肅地發誓:今後決不再笑了!母親說:「人哪有不笑的,只是要看時候。」

但嬰寧從此後竟不再笑,有時故意逗她,她也不笑,但臉上也沒憂愁的樣子。

一晚,嬰寧忽然對著王子服哭泣起來。

王子服很詫異,嬰寧哽咽著說:「過去我因為跟你的日子還少,說了怕讓你驚駭奇怪;現在婆母和你對待我都十分愛憐,沒有二心,我就實說了,諒不會有礙吧?我本是狐狸生的,母親臨走時,把我托付給鬼母,相依十多年,才有今天。

我又沒有兄弟,能依靠的只有你。

我的鬼母孤寂地住在山中地下,沒人憐惜她,讓她和我父親合葬,她在九泉之下也是遺恨的。

你若不嫌麻煩和破費,讓地下的人消除了悲痛,那麼天下養女孩兒的人,也許不再忍心將女孩溺死或丟棄了!」王子服答應下來,但擔心墳墓迷失在荒草裡,不好尋找。

嬰寧說不必擔心。

到了商定的那天,王子服和嬰寧用車載著棺材去了。

嬰寧在一片亂草叢裡,指了指墳墓的地方,發掘後,果然找到了那老太太的一屍一體,還沒腐爛。

嬰寧撫著一屍一體,悲哀地痛哭起來。

王子服把一屍一體拉回來,尋到秦某的墳墓,把他們合葬了。

這天夜晚,王子服夢見老太太來向他致謝,醒後,跟嬰寧講了這事。

嬰寧說:「我昨夜見到她了,囑咐她不要驚嚇了你。」

王子服後悔沒有挽留住她。

嬰寧說:「她是鬼,這裡活人多,一陽一氣盛,她怎能久住呢?」

王子服又問起小榮,嬰寧說:「她也是狐,最聰明,是我狐母留下她照顧我的,常攝來食物餵養我,所以我總是在想念著她。

昨晚問我鬼母,說是她已嫁人了。」

從此後,每年的寒食,王子服夫妻二人都要到秦家墓地祭掃,從不間斷。

嬰寧過了一年,生了個兒子,還在懷抱中時,就不怕生人,見人就笑,真像他的母親啊。

卷一  考城隍 卷一  耳中人 卷一  屍變 卷一  噴水 卷一  瞳人語 卷一  畫壁 卷一  山魈 卷一  咬鬼 卷一  捉狐 卷一  蕎中怪 卷一  宅妖 卷一  王六郎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聊齋誌異白話文
卷一  考城隍卷一  耳中人卷一  屍變卷一  噴水卷一  瞳人語卷一  畫壁卷一  山魈卷一  咬鬼卷一  捉狐卷一  蕎中怪卷一  宅妖卷一  王六郎卷一  偷桃卷一  種梨卷一  勞山道士卷一  長清僧卷一  蛇人卷一  斫蟒卷一  犬奸卷一  雹神卷一  狐嫁女卷一  嬌娜卷一  僧孽卷一  妖術卷一  野狗卷一  三生卷一  狐入瓶卷一  鬼哭卷一  真定女卷一  焦螟卷一  葉生卷一  四十千卷一  成仙卷一  新郎卷一  靈官卷一  王蘭卷一  鷹虎神卷一  王成卷一  青鳳卷一  畫皮卷一  賈兒卷一  蛇癖卷二  金世成卷二  董生卷二  齕石卷二  廟鬼卷二  陸判卷二  嬰寧卷二  聶小倩卷二  義鼠卷二  地震卷二  海公子卷二  丁前溪卷二  海大魚卷二  張老相公卷二  水莽草卷二  造畜卷二  鳳陽士人卷二  耿十八卷二  珠兒卷二  小官人卷二  胡四姐卷二  祝翁卷二  豬婆龍卷二  某公卷二  快刀卷二  俠女卷二  酒友卷二  蓮香卷二  阿寶卷二  九山王卷二  遵化署狐卷二  張誠卷二  汾州狐卷二  巧娘卷二  吳令卷二  口技卷二  狐聯卷二  灘水狐卷二  紅玉卷二  龍卷二  林四娘卷三  魯公女卷三  道士卷三  胡氏卷三  戲術卷三  丐僧卷三  伏狐卷三  蟄龍卷三  蘇仙卷三  李伯言卷三  黃九郎卷三  金陵女子卷三  湯公卷三  閻羅卷三  連瑣卷三  單道士卷三  白於玉卷三  夜叉國卷三  小髻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