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呼全傳》第十回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旌旗招展眩人目,寶劍光騰映夕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說呼全傳》第十回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

說呼全傳

第十回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

威風凜冽似秋霜,將勇兵強氣宇昂。

旌旗招展眩人目,寶劍光騰映夕陽。

話說龐太師領兵追趕呼家,不覺長安已經不遠,只看見地廣人稀,一片荒涼,心想:且在此安營下寨,然後進兵,怕他再逃到那裡去?太師一聲吩咐,這五營四哨的兵將,各各聽令安營,卻是:

將在謀而不在勇,兵在一精一而不在多。

閒話休題。

且說包文正告病回裡,不覺已是一年,目下可雲康泰,閒居瀟灑,勝似陸地神仙。

包公正在自歎,不道朝廷差了杜衍,特召包公進京。

包公接旨已畢,見了杜衍,說道:「弟自告病歸里,叨庇得痊,原思身不列朝,作一山林野老,以娛此生,誰想又蒙聖恩特召,並勞杜兄遠涉。」

杜衍道:「包大人,朝廷眷顧,固班中少了輔弼,特召大人佐理國政。」

包公道:「杜部兄,弟久離仕班,恐失規儀,況目下朝廷,聞說要龐妃、龐集主政,只怕我輩出來不合時宜,請年兄寬坐片時,待弟寫一個謝恩本章,懇年兄代奏。」

杜衍道:「包大人,豈不聞《四書》上兩句,說道:『君命召,不俟駕而行』。

況且王諫議,呂通政輩與我一同酌議,必得大人列班,還可整頓規議。」

包公道:「既然諸公倚重小弟,敢不共事。

如此,就起身罷。」

包杜兩人即日起程,不覺已到京都。

到了來日五更時分,殿上靜鞭三晌,皇帝御座,只見:

九天閭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那包公儷伏金階,奏道:「臣包拯啟奏陛下,臣病請歸故上,幸叨皇上福庇,今獲無恙,臣正來京謝聖,值杜衍奉命敕召,臣不勝依切。」

仁宗道:「朕臨朝治政之際,廷臣總未能如卿之明敏,故命杜衍敕召卿來,入閣辦事,兼司九卿監察,惟卿職守,毋負朕恩。

欽哉,故敕」。

包公謝恩退出,那王曾、杜衍、朱良左、呂廣一齊見了包公,同至公廨,把朝堂品節規儀,細細酌議了一番,各各散去。

卻是:

君王勤政名空在,承露恩綸世已無。

唯有紫苔偏稱意,年年因雨上金鋪。

那包公同各官話別,心中耿耿不舒。

自想:龐集如今又領兵往西追捉世子去了,但不知呼家侄兒是否在員外家裡,切不要別了員外尋兄弟,撞著了龐家的追兵,那便壞了。

難道呼老將軍的神魂,竟然不默佑那兩個兒子?待老夫一款一款的查實了,慢慢的奏聞。

龐集他也惡貫滿盈的了。

古云:暗窒虧心,神目如電;人間私語,天聞若雷。

況龐家父女兩個,一奸一惡已極。

上天豈不加怒亟誅?我想,冤殺枉死之人不一而足,以致滯魄沉魂,塞滿酆都,其原因皆陽世問官,不能明察,或倚勢冤枉人。

須知陽世無屈殺之人,地獄無含冤之鬼。

但既為人臣,毋負天之好生,不論臣庶,正直則能為聖為神。

我官居輔弼,位列台垣,治事應代天宣化,教育冥頑,罪罰須省刑窮詰,民不呼冤於道路,斷無在死於酆都,一生如此,則仰不愧天,俯不作地,死後可見天地神明。

包公正在追思,忽有家將到來,說道:「王員外有事。

請包大人一會。」

包公聽了員外的事,當即啟奏:「乞暫假十日。」

仁宗見本,批:「准假十日。」

包公飛馬趕去,到了王員外門首,家人即忙通報,員外同呼公子迎接包公,來到書房裡邊,員外道:「賢婿先來叩謝了恩人。」

包公聽員外叫呼公子「賢婿」,包公道:「難得員外盛情,把小一姐配了呼家大侄,恰是門戶相當。

目下呼家賢侄不過難中貧窘,承員外不棄,結了締盟。」

隨後又對呼公子道:「賢侄,你先拜謝了令岳。」

大家謙遜,只得一齊跪拜,起來,分賓主坐下。

包公道:「老夫回欽召赴京,不得奉辭,故呼賢侄聘娶貴千金,卻是老夫不知,失了個禮。」

員外道:「包大人,我們都是通家世好,不敢費心。」

守勇道:「大人之恩,銘感五內。

但差尊使到京,不知可有回音否?」

包公道:「不要說起,都道你先人生前受到了屈殺,死後更慘;那一屍一骸又倒葬在獄丘墳內,外邊立了一座大石碑,碑上刻的『呼家將之獄墳』,四面差人看守。」

守勇聽得包公這般說了,才覺淚如雨下。

包公同員外相勸了一番,守勇聽了,歎一口氣,說道:「我一日後能來祭掃,不要說一座石碑,就有十座,也要推倒他哩!」守勇正在嘮嘮叨叨,忽聽包公的家將來說:「如今龐家又領了三萬人馬,分路追捉,只怕即日有兵馬到王家莊哩。」

包公道:「員外,你和翁婚商量,不可耽誤。」

包公說了,就別員外回府。

正是:

屋漏更遭連日雨,行船又遇打頭鳳。

員外道:「賢婿,事不宜遲,快快與小一姐商議。」

那守勇見了小一姐,把這番言語告訴了他。

那金蓮聽了,心裡猶如刀割一般,說道:「公子,這叫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總是我王金蓮害了公子。」

守勇含一包眼淚道:「恩妻,皆卑人累及小一姐。」

金蓮道:「古云: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既成了夫婦,那裡講什麼你我。

但是公子別去,教我怎能放心。

況懷妊三月,男一女未卜。」

守勇道:「恩妻,卑人去後,倘然生了個男的,取名延慶,待他年長,好教他到新唐國來,便知卑人下落。」

守勇說了這話,就別了員外。

小一姐含淚道:「公子,但不知新唐在何處。」

守勇道:「小一姐放心,倘然孩兒想到新唐尋我,則父子相會有日了。

當初我曾祖呼延均,因劉王失政,聽信了宇文筠,把我曾祖冤殺,曾祖母遂生我祖呼延贊。

那金頭馬氏道我祖必是大器,將如花小一姐許配我祖。

恰好大宋皇帝征伐劉王,欽召我外祖楊業老將提兵征討。

我祖想起父遭宇文筠殺害,此仇未雪,正在想及,那曉楊老將軍已奏聞宋主,我祖乘機投營效力,進兵與劉王大戰。

且喜皇天默佑,一戰成功,宋太祖就封他為藩,子孫襲職,就是新唐的馬千歲。

今卑人往彼,把受屈未伸的話說了,就好借些人馬到來。

翠桃姐,卑人將小一姐交託與你,早晚解勸他。

若是產生了男兒,你同小一姐耐心撫育,等他年紀大了,令他到西番新唐國來,訪尋卑人下落。

你的終身,請同小一姐商議,切不可為了卑人,反誤了你。」

翠桃道:「公子說那裡話,我與小一姐願共生死,公子此去尋弟報仇,別有一團一圓之日,何出此言?」

守勇眼淚汪汪,對著小一姐,翠桃一看,含了眼淚,作別出房,又別了員外、安人。

此時,小一姐、翠桃一齊哭出廳來,守勇硬著頭皮說道:「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且暫飛。

皇天若不垂青眼,屈殺忠良父子離。」

員外,安人也是涕淚如流,說道:「賢婿慢走,還有話說哩。」

守勇聽得員外、安人叫喊,回身一望,喊道:「大人不必遠送,小婿拜別了。」

守勇就向空四拜。

轉身就走。

員外急忙走出門來,一看,呀,頭也不回,竟是去了。

這教: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雨冥冥。

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員外呆了一會,來到裡邊。

那曉龐家的兵觀已經圍住莊子,放起轟天大炮,眾軍吶喊搖旗。

龐丞相同了一班兵將來到王家廳上。

員外毫無懼色,聽從搜尋。

龐家(的兵)就扭住了王家的小童,細細盤問根由。

那小童怕極,只得招出:「呼守勇剛剛逃去了。」

丞相道:「綁他起來。」

唬得小童魂不附體,說道:「將軍,你給我鬆了綁,招就是了。」

丞相道:「快些招了,饒你的命!」那小童道:「將軍,這呼守勇說,尋了他的兄弟,要到什麼新唐國去了。」

丞相道:「他到底幾時去的?」

小童道:「真正昨日向四首去的。」

丞相即傳令,從西路去追,把童兒放了。

正是:

鰲魚脫一下金鉤釣,擺尾搖頭再不來。

且說呼守勇別了員外,來到牛府,拜見姑一媽一,說道:「侄婿呼守勇,多蒙姑一媽一規勸完婚,不料成親半載,令侄女已孕三月,那曉龐一奸一又請大兵追捉,要來圍困王家莊搜我。

侄婿聽包公說了,就別了恩妻,又托翠桃勸解,倘產了男兒,取名延慶;倘能長大成一人,也好被他到新唐國來尋我。」

姑一媽一道:「侄婿放心能去,凡事都在老身。」

守勇道:「既承姑螞照察,侄婿呼守勇就此拜別」。

那曉牛府家人飛報進廳,說道:「夫人,不好了,外面許多兵馬殺來,說到我家來捉呼家兄弟。

我想夫人的侄婿姓呼,不如快快放他躲過才好。

那裡曉得今日有此大禍,這教青天裡打霹靂。」

牛夫人道:「不必著忙,侄婿你拿了我的生鐵棍子防身,從後門出去,只要隨機應變,就可脫身。」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說呼全傳
原序第回 呼家將游春戲獵 龐黑虎思美喪命第二回 龐丞相忍氣吞聲 宋仁宗囑托訪美第三回 龐丞相請駕遊園 多花女花園獻媚第四回 龐貴妃欺僭正宮 呼得模遭奸設計第五回 龐丞相父女弄權 呼家將一門受戮第六回 王金蓮奇緣巧遇 包文正力救呼郎第七回 包文正硬退龐奸 呼守勇病倒王園第八回 王員外巧勳床婿 牛夫人勸嫂聯姻眷第九回 欽天監觀占星象 龐貴妃計觸龍情第十回 龐丞相乘機進剿 包文正奉旨入覲第十回 斗夫人怒打龐好 趙鳳奴山前大戰第十二回 趙大郎與妹完婚 龐丞相高山大敗第十三回 龐總兵欽召進京 趙大郎演習兵法第十四回 龐四虎四路追趕 楊令公顯聖驚龐第十五回 五霸山大郎遇寇 王金蓮喜產麟兒第十六回 太行山守信拜別 楊家將保送甥兒第十七回 齊國寶大演陣法 老夫人擂台選婿第十八回 石頭陀打下擂台 呼守信訪兄別丈第十九回 桃花潭守信收妖 新唐國公主招親第二十回 花公主許配東床 呼延慶書房講武第二十一回 騎石虎延慶逍遙 龐貴妃奸謀漸露第二十二回 萬花谷呼郎受法 飛石關王環相遇第二十三回 呼延慶辭師歸里 王金蓮新唐訪夫第二十四回 齊月娥出獵遇美 忠孝王顯聖囑兒第二十五回 呼延慶擒妖得偶 守信偷祭鐵丘墳第二十六回 牛夫人計救呼郎 包文正法撐綁第二十七回 呼家將兄妹相遇 鐵丘墳兄妹盜祭第二十八回 呼延慶力救太子 趙文姬夢仙指引第二十九回 仙巖洞延龍遇美 龐飛虎割耳逃回第三十回 龐四虎火燒祝家莊 祝素娟飛馬往西涼第三十一回 花瑞蓮雄關計放 四虎將兵遭迷霧第三十二回 龐東海領兵助虐 天定山金蓮剖訴第三十三回 呼延慶新唐見父 仙山洞公主成親第三十四回 天定山龐琦大戰 小道童大作妖法第三十五回 岳鳴皋逞術大戰 天定山國寶受困第三十六回 呼家將大破五行陣 金牛崗殺死龐東海第三十七回 老八王硬指奏妃 呼家將奉旨除奸第三十八回 三家村女將交兵 呼延慶出關提兵第三十九回 龐牛虎戲美亡身 呼家將領兵過關第四十回 呼家將力殲龐奸 宋仁宗封贈團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