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經》05品 報應神驗:功德如是之人,見在過去,於諸地獄,得何罪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玉皇經》05品 報應神驗

玉皇經

05品 報應神驗

爾時慈悲度厄真一人、尋聲救苦真一人、濟生度死真一人、萬福護身真一人,俱從座起,越班而出,俱白天尊言: " 若諸世末,凡夫雖宿有善緣,得遇是經,被諸邪障之污│本末疑惑,不信是經。

功德如是之人,見在過去,於諸地獄,得何罪報?惟願聖慈說其報應惡趣之苦。

" 是時天尊謂四真一人云: " 若諸世間剛強暴惡不善眾生,終日竟夜,對諸道像,無恭敬心,出誹謗語,是罪當墮五無間獄。

若得值遇是持經人,設諸方便,誘引勸諭。

如是之人,暫滅噁心,信 向是經,彼人罪業,淨盡無餘。

又若有邪見,愚執惡人,睹持是經,生諸惡逆,偏眼邪視。

乃至起一噁心,發一惡言,謗讀言如是持經之人,其罪過是命終之後,墮 大地獄,永無出期。

何況世間眾生,得遇是經,不生敬仰,穢手污觸,葷口讀誦,床 榻不淨,便將安置;或讀是經,講一習一 俗語,共同戲笑,以為常典。

如是之人,命 過之後,墮無間獄,永無出期。

殃緣九祖,受拷酆(fēng)都。

累及後世,害纏子孫。

是人於地獄中,歷無量劫,受大苦惱。

遇無邊聖,累承救拔,罪惡小減。

又遇聖人救拔,得出生餓鬼中。

歷千萬劫,不聞漿水之名。

鬼報得出,生畜生中。

畜生報出,若生人中,更生邊夷外道而復女身,貧寒困苦,癃殘百病,受無量苦。

人所棄擲,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輕斯經故,獲罪如是。

又若復有人初雖信受,後復慢易。

善惡童子,上奏三官,黑簿添名,青編減筭。

身歿之後,拘閉幽牢,往復 三塗,無由解脫。

或於見世受種種病,疥癩癱疽,以為果報。

憂悲苦惱,日夜相煎。

而身或被橫惡所加;或牢獄系鎖非分;自害誤食毒一藥;或被虎狼毒蛇之所啖食; 或為冤家之所讎對;或行山林值遇惡人,被他屠割,推落崖岸;或被邪一精一魍魎之所殘害;或值水火之所焚漂;或被刀兵之所橫誅。

輕斯經故,橫喪天年。

獲如是果, 獲如是報,可不悲歟!可不痛歟!筆報汝等依此奉行,勿生邪念。

若諸念不生,萬緣頓息。

塵沙惡業,隨心消散。

一切災魔自然殄滅。

此經功德,不可思議。

是誠無 比最上妙法,諸經之王,有大利益,非人勿示。

若諸天人,五衰四相,輪迴侵逼。

能捨除妄想,受持是經,坐招自然,天福益固,身度三界,與道長存。

是此經典, 無與等,無能勝,是大威德,大神咒。

能令一切枯槁便生枝葉,花果茂盛;能除眾生極重苦惱,能令短命眾生而得長壽。

此經功德,不可思議,歎莫能盡。

若不宿植 道本,廣種福業,乃至經名,尚不得聞,何況得見是經。

蓋是經依三洞真格八萬劫一傳,此清都至真上聖所寶,秘於玉京金闕宸宮,甚為微妙,難可得遇。

如宿有仙 骨,當為九天真仙之人。

得遇斯文,承斯緣故,後當齋金寶,從師告盟,受之方當。

承機應運,乃可付焉。

不得輕洩,敬之慎之。

" 之於是天尊重宣此義,為說偈曰: " 設使一江一 河水,波浪能生蓮,慈烏毛能白,如經故難遇。

設使龜生毛,堪采為衣服,夜月能消水,如經故難遇。

設使蚊蠓足,堪構為舟槁,能載一切重,如經故難遇。

設使黃口雀,能銜諸太山,擲之他方界,如經故難過。

設使一葉舟,力能載崑崙,浮渡於大海,如經故難遇。

設使諸水蛭,口能生巨齒,其大如象牙,如經故難遇。

設使蓬蒿業,能覆無鞅界,蔭芘無鞅眾,如經故難遇。

設使烏梟類,同樹一巢棲,銜食共相飼,如經故難遇。

設使兔生角,堪用為梯磴,上窮有頂天,如經故難遇。

設使鼷(xi)鼠等,緣於兔角梯,至天能食月,如經故難遇。

設使驢顏唇,色如蘋婆果,復能作歌舞,如經故難遇。

設使蠅蟲等,能飲鐘石酒,迷荒而沉醉,如經 故難遇。

"

爾時天尊宣說偈已,普告四眾。

是故持是經人,名功德身,一切有情被其蔭。

故持是經人,名神通身,一切吉祥鹹臻集。

故持是經人,名清淨身,是諸惡業不能侵。

故持是經人,名威德身,天魔異道不能攝。

故持是經人,名無等身,上帝謠唱萬神敬。

故持是經人,名堅固身,惡劫大難不能損。

故持是經人,名道藏身,口出語言 鬼神仰。

故持是經人,名慈悲身,六道眾生賴其善。

故持是經人,名大道身,出入所在無怖畏。

故持是經人,名良醫身,善行妙法安樂人。

故持是經人,名光明身, 常為帝光所攝受。

故是持經人,名自在身,天宮妙境神能游。

故持經功德,說不可盡。

又若道士至人,能結壇誦經。

著新淨衣,於夜半後闃寂,獨處清淨室中,叩齒 九通,東向端坐,誦詠是經。

於是時也,太真御幾,玉妃拂筵。

萬神班列,諸天臨軒。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然後閉目靜思,存想是經,不覺身處五雲之內,俄見其 身光明赫奕。

上升天宮,眾真下迎。

心有所請,一切應奉。

仙丹妙寶,隨意自得。

故當依科閉心,奉行此經。

乃至三世金仙、十方大聖,皆從此經,依按修奉,故頓 得超證無上妙道。

是此帝也,諸佛之師,眾聖之王。

是故凡夫值遇是經,致以五帝輔翼名,使神仙,御役神官,運導一陰一陽一。

千真敬仰,萬神懾伏。

百邪避路,群魔束 形。

命過之後,即得南宮受煉,飛步上清。

逍遙自在,與道長存。

又設復世間眾生,曾聞是經,心常渴仰。

能於家中擇清淨處,畫帝尊像,日夜虔虔,晨昏濟濟。

香 花燈果,尊重供養,稱名瞻禮,是人當得三十種上妙功德:一者諸仙贊重,二者先亡天在,三者宿殃解脫,四者所往通達,五者無盜賊事,六者所求遂心,七者除水 火厄,八者橫事潛消,九者夜夢吉祥,十者疾病不臨,十一者智慧聰明,十二者人見歡喜,十三者衣食豐盛,十四者子孫榮貴,十五者六親見喜,十六者門族和睦, 十七者除三惡報,十八者轉女成男,十九者形容端嚴,二十者為國大臣,二十一者生為帝王,二十二者鬼神欽仰,二十三者得宿命通,二十四者諸神護念,二十五者 九族受蔭,二十六者處世長年,二十七者有情賴善,二十八者魔王保迎,二十九者決超三界,三十者白日上升。

爾時天尊復告四眾,此經功德能碎鐵圍諸山,竭苦海水,破大地獄,拔重罪苦,降暴惡魔,護諸國土。

能滅一切惡鬼,能除一切重病,能解一切惡毒,能離一切惡 人,能伏一切毒獸,能摧一切邪道。

一切諸天,皆令降伏。

其餘功德,說不可盡。

爾時道場大眾、金仙菩薩、真聖眷屬,聞是說已,歡喜踴躍,稽首敬禮,而作頌 曰: " 大哉至道,無宗上真。

上度諸天,下濟幽魂。

上無師祖,惟道為身。

丹台紫府,金闕玉京。

秘此妙法,溥福含靈。

滅我萬罪,增我遐齡。

萬神朝禮,魔王保迎。

功德 昌盛,黃錄書名。

渺渺億劫,使我長存。

" 於是眾等說是頌畢,稽首皈依,奉辭而退。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玉皇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