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慎: 歷史來源 1、出自禽滑厘之後,以祖字為氏。春秋時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家姓》慎

百家姓

歷史來源

1、出自禽滑厘之後,以祖字為氏。春秋時期的禽滑厘是墨子的弟子,他的字為慎子。他的後代以他的字作為姓氏,形成慎姓。

2、出自羋姓,以邑名為氏。春秋時期的楚國太子白公勝的後裔中有的被封在慎邑,他的子孫便以邑名作為姓氏,稱為慎姓。據《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楚國有個地方叫慎縣,是白公之邑,其後人以地為氏,望出天水。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考證,楚時的慎邑,在今安徽省穎上縣西北。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家族名人

慎到:戰國時期韓國大夫、法家名人,曾在齊國的稷下講學,頗負盛名。研習黃老的道德之術後得到啟示,於是有了自己的學說,他主張「抱法處世」「無為而治」,從「棄知去己」出發。著作有《慎子》四十二篇,是慎姓人的驕傲。

慎鉞:宋代官吏,管理有方,嚴明但不苛刻,為民做主,得到人民的愛戴。

慎蒙:明朝嘉靖進士,字山泉,歸安人。在朝廷任監察御史。著作有《天下名山諸勝一覽記》。

慎溫其:宋代詞人。宋代人改變唐朝人做律詩的習慣,開始做詞,句式比律詩自由,又合譜可歌唱,也稱為「長短句」。慎溫其對詞學就很有見解。

慎知禮:宋代詞人慎溫其的兒子,從小受家學家教,以知書識禮,年青有為並以至孝而聞名當時,做了興元知府。喜作詩,工醫術,後官開封知府。

慎從吉:宋代詞人慎溫其的孫子,愛作詩詞,又通醫學,做過開封知府。慎姓人在宋代名人輩出,家族昌盛。

慎東美:北宋京兆人,書畫家,字伯筠,秋夜待潮於錢塘江,沙上露坐,設大酒樽及一杯,對月獨飲,意象傲逸,吟嘯自若。顧子敦適遇之,亦懷一杯,就其樽對酌。伯筠不問,子敦亦不與之語。酒盡各散去。伯筠工書,王逢原贈之詩,極稱其筆法,有曰:「鐵索急纏蛟龍僵。」

蓋言其老勁也。蘇東坡見其題壁,亦曰:「此有何好,但似篾束枯骨耳。」

伯筠聞之,笑曰:「此意逢原已道了。」

今惟丹陽有《戴叔倫碑》,是其遺跡。

遷徙分佈

(缺)慎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關於慎氏是來源有兩個說法,一說是,慎氏是傳自戰國時代魏國墨子的學生禽滑厘,由於禽滑厘的字為「慎子」,所以其子孫才「以王父字為氏」而姓了慎。《尚友錄》上記載:「禽滑厘,字慎子,以字為姓。」

一說是,慎氏「以地為氏」。依《姓氏考略》記載,春秋時,楚國有個地方叫慎縣,是白公之邑,其後人以地為氏,望出天水。而根據歷史文獻資料考證,楚時的慎邑,在今安徽穎上縣西北。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分類:古籍精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家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