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傷寒論》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

傷寒論

辨發汗後病脈證並治

【原文】

發汗多,亡陽譫語者,不可下,與柴胡桂枝湯,和其榮衛,以通津一液,後自愈。

【譯文】

發汗過多,導致陽氣外亡而譫語的,不可攻下,可用柴胡桂枝湯,以調和營衛、和解少陽,使邪氣得散,經氣得暢,且通津一液,疾病則可愈。

【評析】

本條講表病過汗,亡陽譫語的症治。

服發汗湯藥,以微微汗出為宜,切不可出汗過多,汗出太多,不僅是邪不外解,而且有傷津亡陽之變,《論》中已有詳細的說明,並且有針對一性一的救誤方藥,本條更補充出汗多亡陽譫語的另一種特殊情況與治誤方法。

這種亡陽,既不同於少陰病腎陽外亡的脈微肢厥,也不同於心神浮越的煩躁驚狂,而是一精一神紊亂。

所以,胡言亂語,治療這一譫語,自然非溫陽所宜,更非陽明裡實,亦不可用攻下方藥,而應當調其營衛、和其樞機,使得營衛調和,樞機暢利,而津一液通調,則譫語自愈。

近世用柴胡桂枝湯治療許多一精一神失調症,取得較好的療效,就是很好的證明。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傷寒論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