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苑》卷一 戒備: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將苑》卷一 戒備

將苑

卷一 戒備

原文

夫國之大務,莫先於戒備。

若夫失之毫釐,則差若千里,覆軍殺將,勢不逾息,可不懼哉!故有患難,君臣旰食而謀之,擇賢而任之。

若乃居安而不思危,寇至不知懼,此謂燕巢於幕,魚游於鼎,士不俟夕矣!傳曰:「不備不虞,不可以師。」

又曰:「豫備無虞,古之善政」。

又曰:「蜂蠆尚有毒,而況國乎?」

無備,雖眾不可恃也。

故曰,有備無患。

故三軍之行,不可無備也。

譯文

國家最重要的事務是國防,在國防的問題上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國家的滅亡,使全國覆沒,無可挽回,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啊!所以,一旦國家出現了危難,君臣應齊心一致,廢寢忘食,共同謀策,挑選有本領的人擔任將帥,指揮三軍應敵。

如果不能居安思危,就是敵人已打到了家裡也不能警覺,如同燕子的窩巢搭築在門簾上,魚兒遊戲在旱鍋裡,滅亡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左傳》說:對事物沒有計劃,不準備到毫無差錯的地步,不能出兵!」居安思危,妥善安排,防止可能出現的災難,這是古代推崇的善政」。

「蜜蜂和蠍子一類的小昆蟲都以毒刺作為防禦的工具,更何況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呢?」

如果一個國家忽視了國防建設,即使有百萬之眾也不可怕,所以說有備無患,就是這個意思。

可見,三軍將士在出征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

解析

本篇文章論述的是一個國家常備不懈的問題,指出一個國家的首要任務,沒有比防務更重要的。

文章多方面論述了加強防務的重要,得出「有備無患」的結論。

一個國家如此,一支軍隊同樣如此,文章強調指出:「三軍之行,不可無備。」

由全文的詳盡論述,不難瞭解,一個國家的用兵之道,不在於用兵打仗,最重要的在於日常的防備,這是保證國家安全的根本。

文章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把問題論述得十分突出而透徹:「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敵人來了還不知警惕,那就猶如燕子把窩築在門簾上,魚在鍋裡游,滅亡的日子只在旦夕之間了!」好好想想諸葛亮這個警句,不必多說,就該明白了。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將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