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齒莧,馬齒菜、馬莧菜、豬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長壽菜、馬蛇子菜、馬齒草、馬莧、五行草、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酸莧、安樂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獅子草、地馬菜、螞蟻菜、馬踏菜、灰莧、醬瓣草、豆板菜、地馬萊、耐

馬齒莧,馬齒菜、馬莧菜、豬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長壽菜、馬蛇子菜、馬齒草、馬莧、五行草、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酸莧、安樂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獅子草、地馬菜、螞蟻菜、馬踏菜、灰莧、醬瓣草、豆板菜、地馬萊、耐

本草綱目

馬齒莧,馬齒菜、馬莧菜、豬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長壽菜、馬蛇子菜、馬齒草、馬莧、五行草、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酸莧、安樂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獅子草、地馬菜、螞蟻菜、馬踏菜、灰莧、醬瓣草、豆板菜、地馬萊、耐

別名:馬齒菜、馬莧菜、豬母菜、瓜仁菜、瓜子菜、長壽菜、馬蛇子菜、馬齒草、馬莧、五行草、馬齒龍芽、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酸莧、安樂菜、長命莧、醬瓣豆草、蛇草、酸味菜、獅子草、地馬菜、螞蟻菜、馬踏菜、灰莧、醬瓣草、豆板菜、地馬萊、耐

氣味:酸

藥性:寒

毒性:無毒

歸經:肝經、大腸經

附方: 1、腳氣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用馬齒莧和少量粳米、醬汁煮食。2、產後虛汗。用馬齒莧研汁三全服。如無新鮮者,以幹者煮汁亦可。3、產後血痢,小便不愛,臍腹疼痛。用生馬齒莧菜搗汁三合,煎開,加蜜一合調服。4、肛門腫痛。用馬齒莧葉、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天二次,有效。5、赤白逅眄。用馬齒莧搗汁三合,倒入溫熱一兩枚雞蛋白中,乘微溫一次服下。一般服兩次見效。6、腹中白蟲。用馬齒莧煮水一碗,和鹽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蟲排出。7、風齒腫痛。用馬齒莧一把,嚼汁浸患處,腫即消退。8、耳內外惡瘡。用黃蘗半兩、幹馬齒莧一兩,共研為末敷塗。9、小兒臍瘡。用馬齒莧燒過,研末敷塗。10、疔瘡腫毒。有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勻敷塗。11、積年惡瘡。用馬齒莧搗爛封住,或取汗煎濃敷塗。

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用於熱毒血痢,癰腫疔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下血。

出處:《本草經集註》

分類:菜部

共2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草綱目相關內容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