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白話文》杜稜傳:世代為本縣的大姓。杜稜讀了很多書,年輕時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陳書白話文》杜稜傳

陳書白話文

杜稜傳

杜稜字雄盛,吳郡錢塘人。

世代為本縣的大姓。

杜稜讀了很多書,年輕時落泊,在當世不知名。

於是遊歷嶺南,侍奉梁朝廣州刺史新渝侯蕭日英。

蕭日英去世,歸順高祖,一直負責文書記事。

侯景之亂時,命令杜稜帶兵,平定蔡路養、李遷仕都立有戰功。

大軍抵達豫章,梁元帝秉承皇帝旨意任杜稜為仁威將軍、石州刺史,封為上百縣侯,食邑八百戶。

侯景被平定後,高祖鎮守朱方,杜稜督管義興、琅笽二郡。

高祖圖謀翦除王僧辯,和杜稜、侯安都等共同商議,杜稜認為困難。

高祖擔心他洩露,於是用手巾勒杜稜,杜稜氣悶昏倒在地上,於是把杜稜關進別室。

大軍出發,喚他同行。

王僧辯被平定後,高祖向東征討杜龕等,派杜稜和侯安都留守。

徐嗣徽、任約帶引北齊軍渡江,攻打台城,侯安都和杜稜連成圈抗敵,杜稜日夜巡邏警戒,安一撫士兵,沒有安穩地休息過。

敵人被平定,按功勞任命杜稜為通直散騎常侍、右衛將軍、丹一陽一尹。

永定元年(557),晉陞為侍中、忠武將軍。

不久遷任中領軍,侍中、將軍等職不變。

永定三年,高祖駕崩,世祖當時還在南皖。

當時在內沒有嫡系繼承人,在外有強敵,侯王真、侯安都、徐度等都在軍中,朝廷的宿將,只有杜稜在京都,獨自掌管禁軍,於是和蔡景歷等秘不發喪,迎奉世陳書祖,此事見《蔡景歷傳》。

世祖即位,杜稜遷任領軍將軍。

天嘉元年(560),按照先前所建功勞,改封為永城縣侯,增加食邑五百戶。

出任雲麾將軍、晉陵太守,增加俸祿二千石。

二年,徵召為侍中、領軍將軍。

不久遷任翊左將軍、丹一陽一尹。

廢帝即位,杜稜遷任鎮右將軍、特進,侍中、尹等職不變。

光大元年(567),解除丹一陽一尹職,量才立為佐史,給扶,又授職為領軍將軍。

太建元年(56一9),出任散騎常侍、鎮東將軍、吳興太守,俸祿二千石。

二年,徵召為侍中、鎮右將軍。

不久晉陞為特進、護軍將軍。

三年,因為公事免除侍中、護軍職。

四年,又任侍中、右光祿大夫,並送給他一部鼓吹,將軍、佐史、給扶都不變。

杜稜先後侍奉三位皇帝,都被恩一寵一。

晚年沒有參與征討之事,在京城悠閒自在,賞賜很多。

不久死於官位,時年七十歲。

追任開府儀同三司,喪事所需,都命令供給,謚號成。

同年詔令配享高祖廟庭。

兒子杜安世襲封。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陳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