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書白話文》杜之偉傳:其家世代研習儒學,專門修治《三禮》。父親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陳書白話文》杜之偉傳

陳書白話文

杜之偉傳

杜之偉字子大,吳郡錢塘人。

其家世代研習儒學,專門修治《三禮》。

父親杜規,為梁奉朝請,與光祿大夫濟一陽一江革、都官尚書會稽孔休源友情深厚。

之偉幼時一精一明敏捷,才智出眾。

七歲時,學習《尚書》,稍習《詩》、《禮》,粗通其學。

十五歲時,通覽文史典籍及儀禮掌故,當時的名流之輩稱他少年早成。

僕射徐勉曾覽其文章,推重他文筆甚工。

中大通元年(529),梁武帝捨身同泰寺,敕令徐勉制定禮儀,徐勉認為朝內先無此禮,命之偉草擬儀禮。

便啟請補為東宮學士,與學士劉陟等人謄寫編撰書典,分門別類。

所撰《富教》、《政道》二篇,皆是之偉作序。

到了湘一陰一侯蕭昂為江州刺史,讓之偉掌管記室。

蕭昂死,廬陵王續代其位,又親自下書召請他,之偉堅決推辭不應命,護送蕭昂喪柩回京都。

接著侍臨城公讀書。

不久任揚州議曹從事,南康嗣王墨曹參軍,兼太學限內博士。

大同七年(541),梁皇太子於國學舉釋奠之祀,當時樂府沒有孔子、顏子登哥詞,尚書參議令之傳制述其文,樂人們傳習,以為是原詞。

轉補為安前邵陵王田曹參軍,又調任刑獄參軍。

之偉資歷淺薄,只因他博聞強記才智出眾,在當時頗有名氣,吏部尚書張纘很瞭解他,認為他有大臣的才能。

侯景謀反,之偉避亂山林。

高祖為丞相後,久聞其名,召補他為記室參軍。

遷任中書侍郎,領大著作。

高祖受禪,任命他為鴻廬卿,其他官職如故。

之偉啟奏請求解除著作一職,說:「臣紹泰元年以來,愧居中書侍郎,掌國史,至今已達四年。

臣本貧庸淺陋之人,承蒙您不棄提拔我,思量回報恩德,不敢懈怠。

已是改朝換代了,回過頭來補寫前朝帝王紀傳記言記事之官,未易其人,著作之人才,更應該從眾人中加以選拔。

御史中丞沈炯、尚書左丞徐陵、梁前兼大著作虞荔、梁前黃門侍郎孔奐,有的文字清麗筆力過人,有的博聞強記一精一通典籍,司馬遷、董狐之任,確實應屬於有才能的人,臣無顏再留官一場,妨礙選用賢士之路。

堯時有謙讓之風,實在難以遠追,因才施用,陳書希望免職。」

寬旨不許。

不久調任大匠卿,遷任太中大夫,又敕令撰梁史。

永定三年(559)離世,時年五十二歲。

高祖十分哀痛惋惜,詔令追贈通直散騎常侍,賜給錢五萬、布五十匹、棺一具以辦喪事,擇日舉哀。

之偉寫文章,不崇尚辭藻華麗,而主張文雅不俗旁徵博引。

所著大多遺失,只保存了十七卷。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陳書白話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