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第二劍 湛盧劍:說起湛盧劍,自然不能不說鑄劍世祖歐冶子。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第二劍 湛盧劍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第二劍 湛盧劍

仁道之劍——湛盧劍

說起湛盧劍,自然不能不說鑄劍世祖——歐冶子。

約公元前509年歐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攜妻朱氏、女兒莫邪及徒弟干將。

從寧波出發,到麗水甌江,順流而下到了福建的松溪縣,他看中了那的湛盧山,是個尋鐵鑄劍的好地方。

據說他在此山上,一共鑄成了五柄劍,第一柄就是「湛盧劍」,此劍湛湛然通體黑色,這種深沉的黑墨色,讓人提劍在手,首先感覺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能感覺出它的寬厚和慈祥。

第二柄是「純鈞劍」,此劍出鞘,如芙蓉出水,泱泱如水消溶;第三柄是「勝邪劍」此劍是專取其愛女莫邪之名而立意;第四柄「魚腸劍」此劍被專諸,受公子姬光之意,將劍藏於魚腹之中,企圖弒君謀位而得名,也正因為此,該劍又被後人視為不法之物;第五柄「巨闕劍」,巨,即是切之意,闕,意為銳利無比,此劍能削鐵如泥。

傳說湛盧劍是一柄神奇之劍,它會滴血認主,唯有仁道之君,方可使用此劍。

於是人們說「湛盧劍」不僅僅是一件兵器,而是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上帝之眼,注視著天下君王。

「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就是對此「仁道之劍」的最好寫照。

湛盧劍在吳越爭霸時,越王勾踐戰敗,將湛盧劍作為貢品敬獻給吳王闔閭,吳王視為國寶,終日佩帶在身,後又落到楚國被楚昭王所得,後傳到南宋名將岳飛手中,岳飛在"風波亭"被害後,不知去向。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