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第七劍 莫邪劍:莫邪,歐冶子之女,干將之妻,赤之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第七劍 莫邪劍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第七劍 莫邪劍

愛情之劍——莫邪劍

莫邪,歐冶子之女,干將之妻,赤之母。

莫邪劍刃長四尺,柄長一尺,刃寬約兩寸許,系湖綠劍絮,重約十鏘,即約四斤二兩七分,劍身有漫冶,即水紋雕飾,舞動時銀光流瀉,如銀蛇吐信。

干將莫邪劍是雄雌雙劍。

當你看到其中一柄劍時,就必然會看到另一柄劍。

這兩柄寶劍是永不分離的。

此劍在民間有很多的傳說。

流傳最廣的就是干將眼看三月的鑄劍期將滿,但因爐中的鐵英還是無法溶化,而不能如期鑄成寶劍。

莫邪為了救夫,就自投劍爐之中,從而鑄成了這天下無雙的幹將莫邪雄雌雙劍。

這種傳說有多少真實性,我們無需考證。

但鑄鐵在加熱過程中,碳的含量會不斷下降,如果不能適當在加入碳的成份,那鑄造出來的劍,就會變得柔韌而缺乏剛度,這樣的劍最多只是一口熟鐵劍,而不可能成為能削鐵如泥的寶劍。

就從當時的生產條件來看,干將不可能在那時會擁有一個,能跳入一個大活人的大坩鍋。

於是另一種說法可能更可信些,即莫邪剪掉頭髮和指爪投入煉爐,而頭髮和指爪都可以化為碳的成份,使鑄鐵的晶格結構產生有序變化而溶解,從而就能鑄造出柔韌而又鋒銳的鋼劍。

據說干將鑄造出干將莫邪雙劍後,只將莫邪劍獻給了楚王,而將干將劍埋於山中。

並囑咐莫邪等到兒子成人後,一定要用干將劍為其報仇。

後來楚王得知干將另藏寶劍,一怒之下果真將他殺了。

干將死後,莫邪生下一子,名為赤。

其子生來與眾不同,雙眉相距尺餘,固又名眉間尺。

他成人後就背負干將劍,前往楚國報仇。

而楚王在夢境中早有預知,就命人到處追捕。

赤四下躲避,始終無法下手。

一日山間得遇一劍客,允諾說只要他得到干將劍與赤的人頭,即可代其成事。

赤當即就提劍刎頭相付。

劍客依諾面見楚王。

赤的人頭雖死,但仇恨未減半分,楚王看了驚懼不已。

劍客即獻計將赤的從頭用沸水煮,並請楚王移駕一觀。

楚王不疑有詐。

待楚王探頭相望,劍客提起干將劍,就將楚王的頭斬落鍋中,並當即自刎也將自己的頭吹到了鍋中。

三頭於沸水中混為一體無法辨識。

宮人分其三份,合葬一處,於是就有了「三王墓」之說。

但有人考證,干將莫邪劍,在吳越爭霸時沉入延平的劍溪,即現在的福建南平市的閩江之中。

干將莫邪劍,因為有上述傳說,也成了一柄愛情之劍。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古代十大名劍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