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英雄》第九十九回 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羅少保感服李世民:如若這樣把人打死,雖然給劉伍舟報了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瓦崗英雄》第九十九回 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羅少保感服李世民

瓦崗英雄

第九十九回 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羅少保感服李世民

且說程咬金頭一個從尉遲恭鞭下通過,他剛才說的一番話在尉遲恭心裡還是起了作用。

如若這樣把人打死,雖然給劉伍舟報了仇,但不是英雄行為。

他這一猶豫,程咬金已經從他鞭下跑了過去,回過頭來說:「大老黑!多謝,多謝!你還夠個朋友。」

說著歸隊去了。

第二個通過的是徐懋功,徐懋功早已把尉遲恭的脾一性一摸透,他不慌不忙,走到尉遲恭面前:「尉遲將軍!貧道過去多有得罪,你願意打就打,貧道絕不躲閃。」

說著走到鞭下。

尉遲恭想:他雖是軍師,卻是文人,把他打死,天下人笑我欺軟怕硬,這一想,鋼鞭打不下去,徐懋功從容走過。

第三個是大帥秦瓊,秦瓊昂首闊步,來到尉遲恭面前,更不答話,看了尉遲恭一眼,兩人一對眼光,尉遲恭感到秦瓊眼光裡沒有一絲畏懼,只有誠懇相信。

他想:秦瓊對人,肝膽相照,即便是兩軍對陣,他也是正大光明。

那一次我打他三鞭,換回兩鑭,第三鑭如果打下,我就沒有命了,可他沒打第三鑭就收兵回營了。

如今我這樣把他打死,豈不叫天下人恥笑。

因而舉鞭不打,秦瓊也安然通過。

第四個就是小秦王李世民了。

李世民來到尉遲恭鞭下停住不走,把眼一閉,伸頸等打。

尉遲恭想:好你個李世民,我投歸唐營,你的一兄一弟竟然把我打出營來,如今你在我鞭下,不打你打誰?想著把鞭一舉,剛要往下打,只見李世民閉目等打,心裡犯了合計:為了讓我投降,情願自己冒打死的危險,可見把我看得比他的命都重。

我真把他打死,有何臉面見天下人。

何況劉伍舟已死,看起來李世民非一般人主可比,將來必然成事。

他想著,不但舉鞭不打,反倒把鞭一扔,滾鞍下馬,撲伏於地:「秦王千歲,恕小將狂妄之罪!小將尉遲恭情願歸順。」

李世民急忙把他攙起,迎進大帳,先擺酒慶賀,然後按照尉遲恭的意願,給劉伍舟隆重發喪,全營上下,俱都掛孝。

尉遲恭叫開白壁關,獻關投靠了大唐。

劉伍舟的大帥宋金剛見大勢已去,單人獨騎逃出白壁關,不知何處去了。

唐軍乘勝前進,原定襄王劉伍舟所轄之地,全部平定,然後回師洛陽,攻打洛陽王王世充。

秦瓊請求秦王李世民:「王駕千歲!單雄信現為王世充的兵馬元帥,秦瓊等人原是單雄信的弟兄,此次出師,尚請網開一面。」

「大帥放心!小王也非常佩服單雄信,還望大家齊心合力,招降單雄信,你們弟兄一團一聚。

大唐也得一員大將。」

商量已定,兵發洛陽。

不日大軍到了洛陽城外,安營下寨已畢,徐懋功吩咐擂鼓升帳。

李世民、秦瓊、徐懋功坐定,眾將聚齊,徐懋功手拿令箭:「哪位將軍領令,前去攻打洛陽城?」

連問數聲,竟然無人接令。

原來帳下俱是瓦崗舊將,都礙於單雄信的情面,誰也不願領令。

尉遲恭心想:噢!你們都和單雄信有交情,不願接令,我尉遲恭和他素不相識,我來討令:「末將不才!願討令攻打洛陽城。」

徐懋功說:「尉遲將軍既要前往,今與你五千兵馬,攻打洛陽,萬望小心謹慎!」「得令!」尉遲恭走出帳外,提槍上馬,點齊五千軍兵,到城前排好陣勢,命人叫陣。

單雄信在城內早已聞報,隨奏明王世充,帶兵出城,兩軍陣前他見出馬的並非瓦崗弟兄,乃一穿青掛皂、黑人黑馬的大將,知道是黑袍大將尉遲恭,隨迎上前去:「來將可是賣主求榮的降將尉遲恭麼?」

「正是你家爺爺,你可是單通單雄信麼?」

「正是!」「單雄信!你聽我良言相勸:秦王李世民禮賢下士,求賢若渴,唐營滿營將士,俱是你舊日弟兄,大家都渴望和你一團一聚,你最好下馬投順,如若不然,俺尉遲恭可要不客氣了。」

單雄信大怒:「少說廢話,拿命來!」說著二馬一合,動起手來。

兩個人一大戰四五十回合,未分勝負,尉遲恭想:我單憑手中槍,一時很難戰勝,何不槍裡加鞭贏他。

這時兩馬一錯鐙,尉遲恭虛晃一槍,跟著左手持槍,右手一抽一出鋼鞭,回手一鞭照單雄信脊背打來。

單雄信發覺,已來不及躲避,忙來了個蘇秦背劍,把大槊往後一背,鋼鞭正好打在大槊桿上,只打得單雄信身一體往前一栽,心頭一熱,吐出一口血來,說聲:「不好!」撤馬回歸本隊,撤回城裡,單雄信敗回城裡,奏明洛陽王之後,就來到三賢館。

羅成在這裡養病,早已痊癒,外邊的情況,他也有耳聞,想去找眾位弟兄,不好啟口,心想:自己就是要走,也要報恩之後再走。

單雄信來到三賢館,羅成迎進讓坐,單雄信把小秦王李世民和秦瓊、徐懋功帶兵來攻打洛陽,自己出兵見陣,遇見黑袍將軍尉遲恭,被他打了一鞭的情況說了一遍,然後說:「賢弟!愚兄求你幫忙來了!」羅成一聽就明白了:「五哥!你放心!慢說一個尉遲恭,就有十個八個,小弟也不放在心上,五哥你回府先去歇息,待小弟明日出城會他。」

一宿無話,第二天羅成領兵出城,單雄信城上觀戰。

羅成把陣勢排開,唐營出戰的仍是黑袍將尉遲恭。

尉遲恭不認識羅成,見他白馬銀槍,十分英俊,忙問:「來將何人?通名再戰!」「我乃少保羅成是也,你莫非就是尉遲恭?」

「不錯。」

尉遲恭對羅成的名聲,早有耳聞,不想在這裡遇見,心想:我今日倒要會會他,看他究竟有多大本事,說話間,二人就戰在一起。

戰有一二十個回合之後,尉遲恭心想:羅成也不過如此,可見人們傳言不實。

正在他這麼想的時候,忽聽羅成說:「尉遲恭!從現時起,羅成可要得罪了。」

原來羅成剛才只是試探虛實,並未把真本領拿出來。

這會兒,羅成說罷,銀槍就一陣緊似一陣,尉遲恭招架不住,羅成一槍向尉遲恭的咽喉扎來,尉遲恭急忙躲閃,銀槍扎中左肩,緊跟著大一腿又挨了一槍,一臀一部也挨了一槍。

尉遲恭想:別打了,再打命就沒了,想罷,撥轉馬頭就跑。

他一慌張沒有回歸本隊,卻順著護城河跑去。

羅成緊追不捨,跑著跑看來到一片樹林,這時從樹林裡閃出一馬,讓過尉遲恭,把羅成攔住。

羅成定睛一看,正是三哥徐懋功。

再往林中觀看,秦瓊、李世民和瓦崗的弟兄們都來了。

羅成一看,這可怎麼辦?自己的槍法雖然厲害,怎麼能和親人打呢?這時徐懋功上前一禮:「老兄弟!三哥給你施禮了!」羅成急忙還禮:「啊呀!三哥!你可折煞小弟了!」「老弟!你還記得我在三賢館和你說的話嗎?現在是你投唐的時候了,你看小秦王親自來接你來了。」

「這個……三哥!實話告訴你吧,現在事情有所變化,當初我病在三賢館內,五哥單雄信親自侍候湯藥,洛陽王也倍加關心,時常探視,延醫治療,才使我病體復原。

如今我豈能背叛投唐?三哥!以前的話就不要再提了,我決心和五哥同舟共濟,齊保洛陽王王世充。」

「哎!賢弟之言差矣,洛陽王王世充並非成事之材,你應該分清天下大勢。

現在三分天下二分歸唐,你何必保他一個不能成事之主,埋沒了你的才能呢?依我看,投唐是正道。」

這時秦瓊和眾家弟兄一齊出來和羅成見禮,齊聲勸他投唐。

羅成看了看,覺得盛情難卻,他眼珠一轉,心想:我出個難題,如果他們不能照辦,那時我不投唐,他們也怪我不得,於是問:「三哥!我提一件事,如果秦王李世民能夠辦到,我當時就下馬投降,如不答應,那就休怪小弟了。」

秦王李世民急忙向前:「羅將軍!你提吧!不要說一件事,十件八件我也照辦。」

羅成說:「好!你聽著。

我要你趴在地上,把馬鞍子配在你的身上,把馬嚼子勒在你的嘴裡,讓我羅成騎在你的身上,你把我馱進唐營,那時我羅成就跪地投降。」

瓦崗眾弟兄一聽都責備羅成:「這太無禮啦!」「這比罵人還厲害!」誰知李世民滿面笑容:「羅將軍!你說的我可照辦。

只要你能投唐,完成統一大業,我當牛作馬又有何妨。」

說著自己跳下馬來,趴在地上。

眾人一看立時目瞪口呆。

羅成本來是故意出難題,一見李世民竟如此禮賢下士,立時感動得翻身下馬,跪在李世民面前:「秦王千歲!折殺小將了,快快請起。」

說著自己把秦王李世民從地上扶起來。

李世民上前拉著羅成的手:「羅將軍!小王想你已非一日,今日聚首,聊慰平生。」

「秦王千歲!小將情願歸降。」

於是眾人歡歡喜喜回轉唐營。

李世民知道尉遲恭挨了羅成槍扎,怕他們不和,特意把他們找在一起說合。

尉遲恭很佩服羅成的武藝,並無嫌隙。

這才大擺筵席,慶賀羅成來歸。

第二天探馬來報,說:燕北反王劉黑闥率領他手下的四方將往壺關進發,揚言要和大唐爭奪天下。

李世民、秦瓊、徐懋功等人商議:由大帥秦瓊率領大將八員,一精一兵十萬趕奔壺關,秦瓊率兵走了之後,這裡按兵不動,沒有攻打洛陽。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到五月初五端陽節,李世民因為連得黑、白二將,心裡高興,和徐懋功商議,給全營將士放假三日。

初五、初六、初七三日,每日瓶酒方肉,犒賞三軍。

初五這一天,程咬金吃飽喝足,腆著大肚子來找李世民:「王駕千歲!放假三日,您將如何消遣!」「五兄這裡熟悉,有何好玩兒去處?」

「在洛陽城北,有一個御果園,傳說是漢朝劉秀所修,到如今已有數百年,據說裡邊不光水果種類繁多,而且景致宜人。

今日無事,我老程陪你去觀賞一番,你看如何?」

李世民年輕好動,自然同意,二人上馬,未帶一個隨從便離了唐營。

二人並轡,邊走邊談。

進了御果園,果然名不虛傳,各種果樹上果實纍纍,香味撲鼻,園中有條小河,曲折流過,真山真水,甚為幽靜。

程咬金不懂裝懂,對園中古跡瞎說一氣。

這時在洛陽城上巡邏的單雄信,忽然發現御果園內有人走動,仔細觀瞧有一人穿著大紅袍,甚為顯眼。

單雄信想:穿紅袍的很可能是李世民,我趁他身旁無人,出城把他抓來,一來為洛陽王王世充除去一個對頭禍害,二來也好報他搶去羅成之仇。

想到這裡,就披掛整齊,上了戰馬,命軍士悄悄打開城門,一馬跑向御果園。

這裡,君臣二人正在說得高興,單雄信的馬已跑到跟前,喊了一聲:「小秦王李世民,俺單通到了,我看你還往哪裡跑?」

這一喊把李世民嚇了一跳。

程咬金一瞅:我的一媽一呀!這老五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這可要了命啦。

這要再出點危險,那徐老道還能饒我?再看單雄信,端槍直奔李世民:「李世民!拿命來吧!」程咬金急忙橫馬攔住:「五弟!你要幹什麼?你聽我說,他是秦王,你可不能傷害他,你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看在四哥面上,千萬手下留情。」

單雄信眼都紅了,大槊一舉:「躲開!你不躲開我可要打啦!」程咬金大喊:「秦王快跑!」這一喊提醒了秦王,李世民撒馬便跑。

程咬金在這裡對付單雄信。

單雄信急了,一槊朝程咬金打來,程咬金用大斧一迎,竟把大斧震飛。

程咬金往旁邊一閃,單雄信飛馬去趕李世民。

程咬金慌忙揀起大斧,大喊:「秦王快跑,不要害怕,我搬救兵去了!」李世民馬在前邊跑,單雄信馬在後邊追,李世民邊跑邊喊:「快來救駕!救駕呀!」他喊了半日,一個救兵也沒有喊來,慌不擇路,竟然跑進一座樹林。

也是他心慌意亂,不知怎麼竟然鑽進兩棵樹縫裡,一下把馬夾一住,前進不得,後退不能。

心想:這可沒有救了,就等死吧。

單雄信隨後追到,舉槊就打,李世民把心一沉,閉眼等死,只聽「卡嚓」一聲,大槊打在了樹叉上,一下子把樹叉砸得枝葉亂飛,大槊差點震飛出去。

單雄信抖擻了一下手,舉槊又打,這時斜刺裡衝過一匹馬來,人未到話先到:「五弟住手!」單雄信一愣,大槊沒有打下,來人橫馬擋在單雄信馬前,原來是軍師徐懋功。

徐懋功也是聽說有個御果園,他一個人騎馬來游,聽見李世民的喊聲,尋聲趕來,來早了不如來巧了,他這一來,單雄信第二槊才沒有打下來。

徐懋功說:「五弟不可無禮!」單雄信一看是徐懋功,氣就不打一處來:「徐懋功,我與你何仇何恨,你一次一次拆我的台。

你偷偷地從我這裡把秦瓊、程咬金挖走,又從我身邊誘走了羅成。

如今我好容易要抓李世民,你又橫在中間,你要再不躲開,休怪我臉面無情。」

徐懋功決意不躲,單雄信用手一撥拉,把徐懋功拉到一邊,徐懋功隨手拽住單雄信的戰袍不放,單雄信隨手拔一出寶劍:「徐懋功!你撒不撤手?」

「不撒手。」

單雄信把寶劍一舉,徐懋功閉眼等死。

誰知單雄信的寶劍劈下來,沒有劈死徐懋功,卻把戰袍割斷。

徐懋功拽的勁大,戰袍一斷,把徐懋功從馬後邊摔到地上。

單雄信說:「今日我單雄信和你割袍斷義,以後你也不是我三哥,我也不是你五弟。」

說完把寶劍插一入鞘中,又舉槊來打李世民。

李世民也是一股急勁兒,竟然連馬帶人從樹縫中擠了過去,打馬又跑。

徐懋公一看,自己沒有本領,單雄信又絕交不聽話,只好撒馬出林,去搬救兵。

這裡李世民在前邊跑,單雄信在後邊追,從樹林裡跑了出來,前邊是一片開闊地,李世民雖然也會武藝,但他畢竟不如大將在馬上一操一縱自如,眼看單雄信的馬就要追上,這時又有一匹戰馬,如飛趕來,邊跑邊喊:「單雄信,休傷我主,俺來了!」李世民一聽心才掉到肚裡。

單雄信不得不把馬圈回,迎戰來將。

他們回頭一看,見來的這員大將,騎著一匹光身一子馬,沒有馬鞍;頭上挽著牛心髮髻,用一根竹簪別著,上身光著膀子,下一身穿一件褲衩,光著兩隻腳,手擎十八節鋼鞭,這正是黑袍將軍尉遲恭。

尉遲恭在營內無事,就騎馬來到護城河邊,他看這裡水好,又僻靜,就脫了衣服,下河洗澡,洗了一會兒又把馬拉下河去,刷起馬來。

這時程咬金喊著過來了,他一聽秦王被單雄信追趕,就把馬牽上岸來,顧不得備鞍穿衣,躍上馬去。

恰好李世民、單雄信一前一後,剛從樹林跑了出來,尉遲恭就騎著沒鞍的馬趕來救主。

單雄信本來有點怕尉遲恭,因為上次挨了他一鞭還沒全好。

可是他見尉遲恭人無鎧甲,馬無鞍轡,正好是報仇的好機會,於是舉槊朝尉遲恭便打。

尉遲恭並無懼怕,舞起鋼鞭和單雄信戰在一起,尉遲恭由於沒有馬鞍,戰馬不習慣,人也不習慣,單雄信卻一招快似一招。

尉遲恭想:這樣時間長了,我要吃虧,得設法把他的棗陽槊奪過來,自然就可勝他。

他主意已定,待單雄信的棗陽槊打來,他往旁邊一閃,左手抓住槊桿往胳肢窩裡一夾,右手鋼鞭就照單雄信打來。

單雄信一看:不好,不撒手丟槊,鋼鞭就要打在頭上,只好丟開槊往旁邊躲閃,單雄信成了赤手空拳。

這就叫御果園單鞭奪槊。

正在這個時候,唐營將士俱已得信兒,紛紛到來,喊殺連天,要知後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瓦崗英雄
第一回 秦叔寶發配北平府 史大奈贖罪立擂台第二回 順義莊兄弟重相會 關帝廟席前敘舊情第三回∪秦瓊弟兄劃策 求王妃內宅托情第四回 王妃用計假托夢 羅藝升堂查案情第五回 大堂上羅藝有心追流弊 王府裡夫人無奈竟裝瘋第六回 親姑侄二堂認親眷 表兄弟王府傳鑭槍第七回 秦叔寶誤傷武少帥 孫知府受責查兇手第八回 武奎武亮王府訪兇手 羅藝羅成設計護秦瓊第九回 武奎定計為子報仇 秦瓊校場露技練武第十回 秦叔寶比武勝群將 小后羿賽箭出巧招第十一回 一箭雙鵰秦瓊險勝 立軍令狀武奎下場第十二回 秦叔寶校軍場鑭打武奎 於雙仁王爺府行刺秦瓊第十三回 秦瓊義釋於雙仁 武亮夜投瓦口關第十四回 羅成藝高槍挑反叛 秦瓊馬驚認子山林第十五回 大錘將飛錘打紅海 秦叔寶復守瓦口關第十六回 秦叔寶千里探友═賢莊雄信閉門第十七回雙牛傻英雄顯示神力 找騾馱大王莊弟兄相逢第十八回 小孟嘗晉見濟南侯 羅士信大戰徠乎爾第十九回 赴京城秦瓊押壽禮 遭劫難上官自輕生第二十回 少華山秦瓊遇友 瓊五廟齊彪打神第二十一回 臨潼山上柴紹秦瓊談往事 長安城內李豹齊彪惹禍端第二十二回 張家店骨肉相認 岳王府舊友重逢第二十三回 元宵逛燈解詩謎 鼓樓練武拉硬弓第二十四回 賣寶弓闊海試探天寶將 闖相府伯黨冒險救蘭香第二十五回 相府被圍群英突圍 鼓樓奮戰闊海助戰第二十六回 天寶將三搜王府 長平王智藏七雄第二十七回 弒兄納嫂楊廣篡位』獄大赦咬金被釋第二十八回』街虎大鬧會仙樓 鐵判官初會程咬金第二十九回 兄弟結拜密議劫皇綱 咬金學藝夢中練板斧第三十回 小孤山攔劫皇綱】山王嚴令捕賊第三十一回 尤通假設哭喪計 秦瓊三探汝南莊第三十二回 單鑭別妻全大義 染面塗須詐登州第三十三回 楊林愛將認義子 秦瓊意外得寶槍第三十四回 秦叔寶為母作壽 羅公然中途被劫第三十五回 程咬金截道丟臉 賈柳樓英雄聚會第三十六回 賈柳樓王勇失寶燈 秦府內單通丟玉人第三十七回 小白猿大顯身手 程咬金搬弄是非第三十八回 賈柳樓上大結拜 十三太保問斬刑第三十九回 程尤被押濟南府 群雄起義反山東第四十回〈山東火燒濟南府 搜酒樓唐璧得盟單第四十一回 秦府被抄全家遭難 傻子被囚難裡逃生第四十二回 羅士信大戰徠乎爾 傻英雄火燒濟南城第四十三回 楊林搜府認義女 秦瓊奉命結姻緣第四十四回 張子艷救夫自刎 秦叔寶棄官反隋第四十五回 秦叔寶智過潼關口 羅士信活捉魏文通第四十六回】山王中穩軍計 徐懋功取金堤關第四十七回 單通瓦崗會翟讓 談判決裂動干戈第四十八回 單雄信失利瓦崗寨 羅士信大鬧聚英堂第四十九回 秦叔寶一鑭劈圓覺 程咬金三斧定瓦崗第五十回 程咬金冒險探地穴 瓦崗軍正式舉義旗第五十一回】山王圍剿瓦崗寨 羅士信打死魏文通第五十二回 楊林兵敗金雞嶺 邱瑞薦舉裴仁基第五十三回 裴元慶力舉千斤鼎 魚皮國派使送怪獸第五十四回 降異獸小將得寶馬 征瓦崗元慶戰虎彪第五十五回 裴元慶戰勝反問斬 齊國遠假錘倒逞威第五十六回 瓦崗寨前真錘對假錘 大帥府內假書當真書第五十七回 山馬關裴夫人受騙 瓦崗寨程魔王娶親第五十八回∠壁澗徐懋功收將 元帥帳張大賓喪生第五十九回 楊林大擺一字長蛇陣 羅成設計夜奔瓦崗山第六十回 興隆鎮羅成巧遇義父 招商店延平月下傳槍第六十一回 羅少保甜言探聽白蛇陣 侯君基盜圖夜入麒麟山第六十二回 巧換酒白猿惡作劇 陷機關被救得陣圖第六十三回 為破陣羅成徹夜不寐 捉刺客陣圖得而復失第六十四回≡花槍佛山腳下兄弟相會 忘舊恩王爺府內夫妻絕情第六十五回 破敵陣羅成派將 上高峰飛軍攀繩第六十六回 失指揮活陣成死陣 巧化裝單槍破雙槍第六十六回 破大陣靠山王再度兵敗 戰瓦崗天寶將掛帥出征第六十八回 退敵兵軍師設巧計 遞書住勇士鬧皇宮第六十九回 觀瓊花修運河苦役百姓 接楊廣建行宮陷害李淵第七十回 金殿辯冤世民得寵 御前要官元霸出世第七十一回≠銅獅兩傑比力氣 較武藝二雄爭高低第七十二回 乘龍舟昏君肆虐 截楊廣反王結盟第七十三回 捉放靠山王秦瓊心軟 圍攻天寶將元慶求戰第七十四回 裴元慶錘打天寶將 隋煬帝旨調西趙王第七十五回 柴紹聯營定暗號 元霸錘鎮四平山第七十六回  金錘碰銀錘元慶敗走 傻人治精人君基吃虧第七十七回 一猛一傑難分勝負 老夫老妻破鏡重圓第七十八回 十八國聯軍兵敗四平山 程膠金單騎勇闖揚州城第七十九回 三官廟魔王斗「活鬼」】山屯咬金遇「閻王」第八十回 李世民正氣拒蕭後 程咬金二次探地穴第八十一回 程咬金牛頭嚇楊廣 魏國公刑橙魔王第八十二回 瓦崗山魔王禪讓 大魏國李密稱王第八十三回 紅霓關程咬金作媒 元帥府王伯黨成親第八十四回 聽戲言新夫妻大打出手 受責罰兩兄弟被趕出關第八十五回 泗水關哥弟復遭擒 青風嶺兄妹暫安身第八十六回 取泗水女將發雄威 投瓦崗三傑甘服輸第八十七回 刺客被釋說出真情話〈王齊集攻打紫金山第八十八回 西魏王觀陣遇險 秦叔寶馬墜槍折第八十九回槍馬尚師稈自刎 逼義父羅少保絕情第九十回 裴元慶再打天寶將 西趙王又助瓦崗軍第九十一回 破銅旗陣懋功點將 走揚州城楊林敗兵第九十二回 失北平羅藝戰死 破揚州隋朝滅亡第九十三回 楊廣未死義軍死奸手 李密不要江山要美人第九十四回 元霸恃武強索玉璽 李密荒淫眾將走離第九十五回∠密澗李密丟命 雷雨天元霸喪生第九十六回 徐懋功洛陽請將 尉遲恭別家從軍第九十七回 白壁關三鞭換兩鑭 棋盤山一截十萬糧第九十八回 李世民感召黑袍將 尉遲恭降順小秦王第九十九回 尉遲恭鞭打單雄信 羅少保感服李世民第一百回≯洛陽反王聯兵 鎖五龍一統歸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