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心書》卷下:屬性:此由酒色過度,真氣虛耗,故血化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扁鵲心書》卷下

扁鵲心書

卷下

【篇名】陰莖出膿

屬性:此由酒色過度,真氣虛耗,故血化為膿,令人漸漸羸瘦,六脈沉細。

當每日服金液丹、霹靂湯,外敷百花散。

五六日,腹中微痛,大便滑,小便長。

忌房事,犯之復作。

若灸關元二百壯,則病根去矣。

(遺滑淋濁,無不由酒色之過,至於血出,可謂劇矣。

又至化血為膿,則腎虛寒而精腐敗,非一溫一 補不可。

更須謹戒,若仍不慎,必致洩氣而死。

【篇名】腸癰

屬性:此由膏粱飲酒太過,熱積腸中,久則成癰,服當歸建中湯自愈。

若近肛門者,用針刺之,出膿血而愈。

(此證身皮甲錯,腹皮急脹如腫,甚者腹脹大,轉有水聲,或繞臍生瘡,若臍間出膿者不治。

大法以口□為主,若膿成□□□而殞。

【篇名】腸痔

屬性:此由酒肉飲食太過,致經脈解而不收,故腸裂而為痔。

服金液丹可愈,外取鼠腐(當是婦字)蟲十枚,研爛攤紙上貼之,少刻痛止。

若老人患此,須灸關元二百壯,不然腎氣虛,毒瓦斯下一注,則難用藥也。

(凡系咳嗽吐血後,大腸並肺虛極,而熱陷於大腸,多難收功,若專於治痔,而罔顧本原,未有不致斃者。

【篇名】膏肓病

屬性:人因七情六慾,形寒飲冷,損傷肺氣,令人咳嗽,胸膈不利,惡寒作熱,可服全真丹。

若服冷藥,則重傷肺氣,令人胸膈痞悶,昏迷上奔,口中吐冷水,如含冰雪,四肢睏倦,飲食漸減,此乃冷氣入於肺中,侵於膏肓,亦名冷勞。

先服金液丹,除其寒氣,再用姜附湯十日可愈,或服五膈散、撮氣散,去肺中冷氣,重者灸中府三百壯可愈。

(形寒飲冷之傷,初起原不甚深重,醫人不明此證,誤與涼藥,積漸冰堅,致成膏肓之疾。

及至氣奔吐冷,寒熱無已,不思轉手一溫一 補,仍與以滋陰退熱等劑,以致不起,非是病殺,乃醫殺也。

)x治驗x有一人暑月飲食冷物,傷肺氣,致咳嗽胸膈不利,先服金液丹百粒,洩去一行,痛減三分,又服五膈散而安。

但覺常發,後五年復大發,灸中府穴五百壯,方有極臭下氣難聞,自後永不再發。

(世醫不審病因,動雲暑月熱氣傷肺,一派寒涼,致水氣不消,變成大病。

【篇名】噎病

屬性:肺喜暖而惡寒,若寒氣入肺或生冷所傷,又為庸醫下涼藥冰脫肺氣,成膈噎病。

覺喉中如物塞,湯水不能下,急灸命關二百壯,自然肺氣下降而愈。

(噎病之多死者,皆由咽中堵塞,飲食不進,醫人畏用熱藥,多用寒涼潤取其滋補,焉能得生,用先生灸法甚妙,奈人不能信用,何哉。

)又有肺寒一證,令人頭微痛,多清涕,聲啞,惡寒,肩背拘攣,脈微浮緊,當服華蓋散,重則姜附湯,忌冷物。

此證不可誤認作癆證治,故表而出之。

(肺寒之證,世醫不識,不能用一溫一 散,但用桑皮、貝母、麥冬、玉竹等味壅住寒邪,做成弱證者多矣。

【篇名】咳嗽

屬性:咳嗽多清涕者,肺感風寒也,華蓋散主之。

若外感風寒,內傷生冷,令人胸膈作痞,咳而嘔吐,五膈散主之。

咳嗽煩躁者,屬腎,石膏丸主之。

大凡咳嗽者,忌服涼藥,犯之必變他證,忌房事,恐變虛勞。

久咳而額上汗出,或四肢有時微冷,間發熱睏倦者,乃勞咳也。

急灸關元三百壯,服金液丹,保命丹,姜附湯,須早治之,遲則難救。

(治咳嗽之法,若如先生因證制宜,焉有癆瘵不治之患,無如醫者輒以芩知桑杏為要藥,致肺氣冰伏,脾腎虛敗,及至用補又不過以四君、六味和平之劑、和平之藥與之,所謂養殺而已。

【篇名】咳病

屬性:此證方書名為哮喘,因天寒飲冷,或過食鹽物,傷其肺氣,故喉常如風吼聲,若作勞則氣喘而滿。

須灸天突穴五十壯,重者灸中脘穴五十壯,服五膈散,或研蚯蚓二條,醋調服立愈。

(哮證遇冷則作,逢勞則甚,審治得當,愈亦不難,然少有除根者,先生此法甚妙,請嘗試之。

【篇名】失血

屬性:凡色慾過度,或食冷物太過,損傷脾肺之氣,故令人咯血。

食前服鐘乳粉、金液丹,食後服阿膠散而愈。

若老年多於酒色,損傷脾氣則令人吐血,損傷腎氣則令人瀉血,不早治多死。

當灸關元三百壯,服姜附湯、金液丹自愈。

傷肺氣則血從鼻出,名曰肺衄,乃上焦熱氣上攻也。

服金液丹或口含冷水,以郁金末調塗項後,及鼻柱上。

凡肺衄不過數杯,如出至升斗者,乃腦漏也。

(當作腦衄為是。

)由真氣虛而血妄行,急針關元三寸,留二十呼立止,再灸關元二百壯,服金液丹、草神丹可保。

(失血之證,世人所畏,而醫人亦多縮手,其畏者為殞命之速,而成癆瘵之易,縮手者,恐不識其原,而脫體之難。

不知能究其原,察其因,更觀其色,辨其脈,或起於形體之勞,或成於情志之過,由於外感者易治,出於內傷者難痊。

絡脈與經隧有異,經隧重而絡脈輕;肝脾與肺腎不同,肺腎難而肝脾易。

苟不訛其治法,雖重難亦可挽回,唯在辨別其陰陽,權衡其虛實,一溫一 清補瀉,各得其宜。

不可畏其炎焰,專尚寒涼,逐漸消伐其生氣,而致不可解者比比矣。

)x治驗x一人患腦衄,日夜有數升,諸藥不效。

余為針關元穴,入二寸留二十呼,問病患曰︰針下覺熱否?曰︰熱矣。

乃令吸氣出針,其血立止。

一法治鼻衄與腦衄神方,用赤金打一戒指,帶左手無名指上,如發作時,用右手將戒指捏緊,箍住則衄止矣。

【篇名】腎厥

屬性:凡人患頭痛,百藥不效者,乃腎厥。

服石膏丸、黑錫丹則愈,此病多酒多色人則有之。

(《經》雲︰厥成為巔疾,又雲︰少陰不至者厥也。

頭痛之證,腎虛者多,若用他藥,斷難奏效,惟大一溫一 補為是,一溫一 補不效其丹艾乎。

)x治驗x一人因大惱悲傷得病,晝則安靜,夜則煩 ,不進飲食,左手無脈,右手沉細,世醫以死證論之。

余曰︰此腎厥病也。

因寒氣客脾腎二經,灸中脘五十壯,關元五百壯,每日服金液丹、四神丹。

至七日左手脈生,少頃,大便下青白膿數升許,全安。

此由真氣大衰,非藥能治,惟艾火灸之。

(此證非灸法不愈,非丹藥不效,二者人多不能行,醫人僅用泛常藥以治,其何能生。

【篇名】脾勞

屬性:人因飲食失節,或吐瀉、服涼藥致脾氣受傷,令人面黃肌瘦,四肢睏倦,不思飲食,久則肌肉瘦盡,骨立而死。

急灸命關二百壯,服草神、金液,甚者必灸關元。

(先天之原腎是也,後天之本脾是也。

人能於此二髒,謹攝調養,不使有乖,自然臟腑和平,經脈營運,榮衛貫通,氣血流暢,又何勞病之有?病至於勞則已極矣,非重一溫一 補何由得生。

虞范溪強立五勞之證,所用皆系一溫一 平涼劑,以此災梨禍棗,實是貽害後人。

【篇名】腎勞

屬性:夫人以脾為母,以腎為根,若房事酒色太過則成腎勞,令人面黑耳焦,筋骨無力。

灸關元三百壯,服金液丹可生,遲則不治。

【篇名】頭痛

屬性:風寒頭痛則發熱、惡寒、鼻塞、肢節痛,華蓋、五膈、消風散皆可主。

若患頭風兼頭暈者,刺風府穴,不得直下針,恐傷大筋,則昏悶。

向左耳橫紋針下,入三四分,留去來二十呼,覺頭中熱麻是效。

若風入太陽則偏頭風,或左或右,痛連兩目及齒,灸腦空穴二十一壯,其穴在腦後入髮際三寸五分,再灸目窗二穴,在兩耳直上一寸五分,二十一壯,左痛灸左,右痛灸右。

(頭風之病,證候多端,治得其法者殊少,致為終身痼疾,先生刺灸二法甚妙,無如醫者不知,病者畏痛奈何。

【篇名】眼病

屬性:肝經壅熱上攻,致目生昏翳,先服洗肝散數劑,後服撥雲散,其翳自去。

若老年人腎水枯涸,不能上榮於目,致雙目昏花,漸至昏暗,變為黃色,名曰內障,服還睛丹,半月目熱上攻,勿懼。

此乃腎氣復生,上朝於目也。

如覺熱,以手掌揉一番,光明一番,一月間,光生復舊矣。

(眼科用藥,不循紀律,只用一派發散寒涼,所謂眼垃圾是也。

倘能盡如先生之法而行之,天下喪明者少矣。

)x治驗x余家女婢,忽二目失明,視之又無暈翳,細思此女,年少精氣未衰,何緣得此證,良由性急多怒,有傷肝臟,故經脈不調而致,遂與密蒙花散一料,如舊光明矣。

(病有萬變,醫止一心,線索在手,頭緒逼清,何懼病體之多端,不愁治療之無術。

【篇名】夢洩

屬性:凡人夢一交一 而不洩者,心腎氣實也;夢而即洩者,心腎氣虛也。

此病生於心腎,非藥可治。

當用紙捻長八寸,每夜緊系陰囊,天明解之,自然不洩。

若腎氣虛脫,寒精自出者,灸關元六百壯而愈。

若人一見女子精即洩者,乃心腎大虛也,服大丹五兩,甚者灸巨門五十壯。

(仲景雲︰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可知精之不固,由於陽之不密。

先生雲︰腎氣虛脫,寒精自出,則一溫一 補下元為得法矣。

世醫苟明此理,以治遺精,必不專事寒涼,而治人夭枉矣。

【篇名】奔豚

屬性:此由腎氣不足,又兼濕氣入客小腸,連臍發痛,或上或下,若豚之奔,或痛連外腎成疝氣者,服塌氣散、茱萸丸、金鈴子丸或蟠蔥散。

(奔豚與疝不同,混淆不得,從小腹而上,抵心者,奔豚也;從少腹而上逆臍,HT氣與橫弦,HT 疝也;從陰囊而上衝心膈,痛欲死者,沖疝也;從少腹而下連腎區者,小腸與狐疝也。

是有差別,不可不審。

【篇名】肺膈痛

屬性:此證因肺虛,氣不下降,寒氣凝結,令人胸膈連背作痛,或嘔吐冷酸水,當服五膈散自愈。

(此證治若失宜,久久必成膈證。

【篇名】骨縮病

屬性:此由腎氣虛憊,腎主骨,腎水既涸則諸骨皆枯,漸至短縮,治遲則死。

須加灸艾,內服丹附之藥,非尋常草木藥所能治也,(凡人年老,逐漸矬矮,其猶骨縮之病乎。

)x治驗x一人身長五尺,因傷酒色,漸覺肌肉消瘦,予令灸關元三百壯,服保元丹一斤,自後大便滑,小便長,飲食漸加,肌肉漸生,半年如故。

(此自消瘦,與骨縮有間,不知何緣附此,中間疑有缺文。

【篇名】手顫病

屬性:四肢為諸陽之本,陽氣盛則四肢實,實則四體輕便。

若手足顫搖不能持物者,乃真元虛損也。

常服金液丹五兩,姜附湯自愈。

若灸關元三百壯則病根永去矣。

(手足顫搖,終身痼疾,若傷寒初起如是者,多難治。

若過汗傷營而致者,宜以重劑扶陽,加以神氣昏亂者,亦不治。

【篇名】老人便滑

屬性:凡人年少,過食生冷硬物麵食,致冷氣積而不流,至晚年脾氣一虛,則脅下如水聲,有水氣則大便隨下而不禁,可服四神丹、姜附湯,甚者灸命關穴。

此病須早治,遲則多有損人者。

又脾腎兩虛,則小便亦不禁,服草神丹五日即可見效。

(老人一大便不禁,一溫一 固灸法為妥,若連及小便而用草神丹,中有硃砂、琥珀,恐非其宜。

【篇名】老人口乾氣喘

屬性:老人脾虛則氣逆衝上逼肺,令人動作便喘,切不可用削氣苦寒之藥,重傷其脾,致成單腹脹之證。

可服草神丹、金液丹、姜附湯而愈,甚者灸關元穴。

腎脈貫肺系舌本,主營運津液,上輸於肺,若腎氣一虛,則不上榮,故口常乾燥,若不早治,死無日矣。

當灸關元五百壯,服延壽丹半斤而愈。

(口乾氣喘,系根元虛而津液竭,庸醫不思補救,猶用降削苦寒之品,不慚自己識力不真,而妄掃一溫一 補之非宜,及至暴脫,更卸過於前藥之誤。

此輩重台下品,本不足論,但惜見者聞者,尚不知其謬妄,仍奉之如神明,重蹈覆轍者,不一而足,豈不哀哉。

【篇名】耳聾

屬性:有為風寒所襲而聾者,有心氣不足而聾者,當服一醉膏,滾酒下,汗出而愈。

若多酒色人,腎虛而致聾蔽者,宜先服延壽丹半斤,後服一醉膏。

若實聾則難治。

(腎開竅於耳,又胃之宗氣別走於耳,故耳聾一證屬虛者多,今言心氣不足,而用一醉膏,此理未解。

又雲實聾者難治,尚俟細參。

琦按︰人於六十外,精神強健,不減少壯,而惟耳重聽,乃腎氣固藏之征,多主老壽不須醫治。

此書所謂若實聾則難治者,當是指此一種。

【篇名】氣癭

屬性:若山居人,溪澗中,有姜理石,飲其水,令人生癭瘤,服消風散。

(當是消癭散。

)初者服姜附湯。

若血癭、血瘤則不可治,妄治害人。

【篇名】三蟲

屬性:三蟲者,蛔蟲,蟯蟲,寸白蟲也。

幼時多食生冷硬物,及腥厭之物,久之生蟲。

若多食牛肉,則生寸白。

其蛔蟲長五六寸,發則令人心痛,吐清水,貫心則死。

寸白蟲如葫蘆子,子母相生,長二三寸,發則令人腹痛。

蟯蟲細如發,隨氣血周遊遍身,出皮膚化為瘋癩,住腹中,為蟯瘕,穿大腸為痔漏,俱宜服安蟲散。

若人谷道癢痛,當用輕粉少許服之,來日蟲盡下,寸白蟲亦能下。

x治驗x一婦人病腹脹諸藥不效,余令解腹視之,其皮黃色光如鏡面,乃蟯瘕也。

先炙牛肉一斤,令食後用生麻油調輕粉五分服之,取下蟯蟲一合,如線如須狀,後服安蟲散而愈。

【篇名】蠱毒

屬性:閩廣之人,以諸蟲置一器內,令其互相啖食,候食盡而獨存者即蠱也。

中其毒則面目黃腫,心腹脹滿疼痛,或吐涎血,久則死矣。

初得時用皂角一挺,槌根二兩水煎濃汁二盞,臨臥服之,次早取下毒物後,用以萬歲籐根,濕紙裹煨熟,每日空心嚼五枚,生麻油送下,三日毒從大便出。

凡人至川廣每日飲食,宜用銀箸,箸白即無妨,箸黑即有毒也。

【篇名】癇證

屬性:有胎癇者,在母腹中,母受驚,驚氣沖胎,故生子成疾,發則仆倒,口吐涎沫,可服延壽丹,久而自愈。

有氣癇者,因惱怒思想而成,須灸中脘穴而愈。

(胎癇出於母腹,俗所謂三搐成癇者也。

氣癇由於七情,故大病後及憂苦人,並縱性貪口腹人率多患此。

醫書雖有陰陽五臟之分,然皆未得其要,而愈者蓋寡。

先生此法直中肯綮,予用之而獲效者多矣。

)x治驗x一人病癇三年餘,灸中脘五十壯即愈。

一婦人病癇已十年,亦灸中脘五十壯愈。

凡人有此疾,惟灸法取效最速,藥不及也。

【篇名】瘰

屬性:此證由憂思惱怒而成,蓋少陽之脈,循脅繞頸環耳,此即少陽肝膽之氣,鬱結而成。

亦有鼠涎墮食中,食之而生,是名鼠 。

治法俱當於瘡頭上灸十五壯,以生麻油調百花膏敷之,內服平肝順氣之劑,日久自消。

切不可用斑蝥、鍛石、砒霜之類。

(《內經》所謂陷脈為 ,留連肉腠。

此風邪外傷經脈,留滯於肉腠之間,而為瘰 ,乃外感之輕者也。

《靈樞經》所謂腎臟受傷,水毒之氣出於上,而為鼠 。

失治多至殞命,乃內傷之重者也。

【篇名】婦人

屬性:婦人除妊娠外,有病多與男子相同,但男子以元陽為主,女子以陰血為主,男子多腎虛為病,女子多沖任虛為病。

蓋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血信之行,皆由沖任而來,若一月一次為無病,愆期者為虛,不及期者為實,脈沉細而澀,月信不來者,虛寒也。

血崩者,沖任虛脫也。

崩者,倒也。

白帶者,任脈冷也。

任為胞門子戶,故有此也。

發熱減食,皆為氣血脾胃之虛;不減食,止發熱者,心臟虛也。

此外疾病治法皆與男子同。

(婦人另立一科,原屬無謂,業方脈者,不知男女之分,陰陽之異,沖任之原,月信之期,胎孕之病,產乳之疾者,則是走方小技之儔,烏得稱大方哉。

【篇名】子嗣

屬性:婦人血旺氣衰則多子,氣旺血衰則無子。

若發黑,面色光潤,肌膚滑澤,腋隱毛稀,乃氣衰血旺也,主多子。

若發黃,面無光彩,肌肉粗澀,腋隱毛多,乃氣旺血衰也,主無子。

若一交一 合時,女精先至,男精後沖者,乃血開裹精也,主成男。

若男精先至,女精後來者,乃精開裹血也,主成女。

若男女精血前後不齊至者,則不成胎。

(為子嗣計者,重在擇婦,婦人端莊則生子凝重。

一交一 合有節,則生子秀美。

既生之後,又須選擇乳母,兒吮其乳,一習一 其教導,往往類之。

先天性情雖稟於父母,而後天體局往往多肖乳母。

【篇名】血崩

屬性:《經》雲︰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若因房事太過,或生育太多,或暴怒內損真氣,致任脈崩損,故血大下,卒不可止,如山崩之驟也。

治宜阿膠湯、補宮丸半斤而愈。

切不可用止血藥,恐變生他病,久之一崩不可為矣。

若勢來太多,其人作暈,急灸石門穴,其血立止。

(血崩之證,乃先後天沖任經隧週身之血,悉皆不能收持,一時暴下,有如山崩水溢,不可止遏,非重劑參附補救不能生也,間有屬實者,當以形證求之。

【篇名】帶下

屬性:子宮虛寒,濁氣凝結下焦,沖任脈(即子宮也)不得相榮,故腥物時下。

以補宮丸、膠艾湯治之。

甚者灸胞門、子戶穴各三十壯,不獨病癒而且多子。

(帶下之證,十有九患,皆由根氣虛而帶脈不收引,然亦有脾虛陷下者,有濕濁不清者,有氣虛不攝者。

有陽虛不固者,先生單作子宮虛寒,誠為卓見。

【篇名】乳癰

屬性:良田藏氣虛衰,血脈凝滯,或為風寒所客著而成癰矣。

若陽明蘊熱,亦能成此。

先覺憎寒壯熱,服救生湯一劑,若遲三五日,宜多服取效。

【篇名】胎逆病

屬性:妊娠後,多於房事,或食冷物不消,令人吐逆不止,下部出惡物,可服金液丹、霹靂散即好。

(胎逆即惡阻,俗所謂病兒是也。

苟能慎起居,戒房事,節飲食,不但無病兒之患,而生子亦多易育,若謹攝已當,而仍病者,是系孕婦體弱,氣血多虛故耳。

【篇名】午後潮熱

屬性:若飲食減少,四肢倦怠,午後熱者,胃氣虛也。

若起居如常,但發煩熱,乃胃實心氣盛也。

服茜草湯五日愈。

【篇名】臍中及下部出膿水

屬性:此由真氣虛脫,沖任之血不行,化為膿水,或從臍中,或從陰中,淋瀝而下,不治即死。

灸石門穴二百壯,服金液丹、姜附湯愈。

(臍為神闕穴,上脾下腎,不可有傷,若出膿水,先後天之氣洩矣,焉得不死。

【篇名】婦人卒厥

屬性:凡無故昏倒,乃胃氣閉也,灸中脘即愈。

(貪食多欲之婦,多有此證。

【篇名】產後虛勞

屬性:生產出血過多,或早於房事,或早作勞動,致損真氣,乃成虛勞。

脈弦而緊,咳嗽發熱,四肢常冷,或咯血吐血,灸石門穴三百壯,服延壽丹、金液丹,或鐘乳粉,十日減,一月安。

(凡虛勞而其脈弦緊者,病已劇矣,況在生產而出血過多者乎!急投一溫一 補,唯恐已遲,苟或昧此,尚欲滋陰,愈無日矣。

【篇名】小兒

屬性:小兒純陽,其脈行疾,一息六七至為率,遲冷數熱與大人脈同。

但小兒之病,為乳食所傷者,十居其半,發熱用平胃散,吐瀉用珍珠散,頭痛發熱,恐是外感,用蓽澄茄散,谷食不化,用丁香丸,洩瀉用金液丹。

(小兒之脈較之大人固是行疾,第略差半至一至為率,若六七至,非平脈也。

平脈而六七至,則數脈將八至矣,脈至八至非脫而何。

【篇名】驚風

屬性:風木太過,令人發搐,又積熱蓄於胃脘,胃氣瞀閉,亦令卒僕,不知人事。

先服碧霞散吐痰,次進知母黃芩湯,或青餅子、硃砂丸皆可。

若脾虛發搐,或吐瀉後發搐乃慢驚風也,灸中脘三十壯,服姜附湯而愈。

(小兒之急驚、慢驚,猶大人中風之閉證、脫證,一溫一 清補瀉,審病當而用藥確,自無差訛。

【篇名】斑疹

屬性:(即痘子)小兒斑疹,世皆根據錢氏法治之,此不必贅。

但黑泡斑及縮陷等證,古今治之,未得其法,以為火而用涼藥治者,十無一生。

蓋此乃污血逆於皮膚,凝滯不行,久則攻心而死。

黃帝正法,用霹靂湯、姜附湯。

凡多死之證,但用此法,常有得生者。

蓋毒血死於各經,決無復還之理。

唯附子健壯,峻走十二經絡,故用此攻之,十中常生八九。

於臍下一寸,灸五十壯,則十分無事。

若以涼藥凝冰其血,致遍身青黑而死,此其過也。

世俗凡遇熱證,輒以涼藥投之,熱氣未去,元氣又漓,此法最不良 。

余每遇熱證,以知母五錢煎服,熱即退,元氣無損,此乃秘法。

(錢氏之法,後世兒醫鹹遵守之,以五行五色而分五臟之證,以順逆險而為難易不治之條,所用之藥不過一溫一 平無奇,陽熱之逆誠可救全,陰寒之逆,百無一愈。

其後陳氏雖雲得法,十中或救一二,不若先生之論,闡千古之秘奧,為救逆之神樞。

兒醫苟能奉行,自然夭枉者少矣。

每見世俗一遇逆證,勿論陰陽,輒雲火閉,石膏、黃連、大黃用之不厭,人皆信之,至死不悔。

近時費氏《救偏瑣言》一出,庸子輒又奉為典型。

在證藥相合者,雖偶活其一二,而陰寒之證,亦以其法治之,冤遭毒害者,不知凡幾矣。

【篇名】小兒午後潮熱

屬性:小兒午後潮熱,不屬虛證,乃食傷陽明,必腹痛吐逆,宜用來復丹、蓽澄茄散。

【篇名】吐瀉

屬性:小兒吐瀉因傷食者,用珍珠散;因胃寒者,用姜附湯,吐瀉脈沉細,手足冷者,灸臍下一百五十壯;慢驚吐瀉灸中脘五十壯。

(人家肯用姜附,小兒亦已幸矣,若灼艾至一百五十壯,以此法勸之,斷乎不允,只索托之空言耳。

【篇名】面目浮腫

屬性:此證由於冷物傷脾,脾虛不能化水谷,致寒飲停於中焦,輕者面目浮腫,重者連陰囊皆腫。

服金液丹,輕者五日可愈,重者半月全愈,當飲軟粥半月,硬物忌之。

(金液丹洵是活命之神藥,但世人不識。

在大人尚有許多疑慮,小兒焉肯用哉。

【篇名】咳嗽

屬性:小兒肺寒咳嗽,用華蓋散;若服涼藥,並止咳藥更咳者,當服五膈散;若咳嗽面目浮腫者,服平胃散;咳而面赤者,上焦有熱也,知母黃芩湯。

(咳而面赤屬上焦實熱者,宜用知母黃芩,若咳甚而面赤兼嘔涎沫者,則當以一溫一 補氣血為宜。

【篇名】溏瀉

屬性:冷氣犯胃,故水谷不化,大便溏滑,甚則脫肛者,濃腸散、半硫丸主之。

【篇名】腹脹

屬性:冷物傷脾則作脹,來復丹、全真丹皆可用。

【篇名】痢疾

屬性:痢因積滯而成者,如聖餅化積而愈;暑熱所傷,下赤而腫者,黃連丸;腹痛者,當歸芍葯湯;寒邪客於腸胃下白者,姜附湯、桃花丸。

【篇名】水瀉

屬性:火熱作瀉,珍珠散;食積作瀉,如聖餅、感應丸。

【篇名】胎寒腹痛

屬性:藏氣虛則生寒,寒甚則腹痛,亦有胎中變寒而痛者。

調硫黃粉五分,置乳頭令兒吮之即愈。

三四歲者,服來復丹。

【篇名】下血

屬性:暑中於心,傳於小腸,故大便下血,宜當歸建中湯。

【篇名】牙疳

屬性:胃脈絡齒榮牙床 ,胃熱則牙縫出血,犀角化毒丸主之。

(出《局方》。

)腎虛則牙齒動搖,胃虛則牙床 潰爛,急服救生丹,若齒齦黑,急灸關元五十壯。

(牙齒動搖或有知其腎虛者,至牙床 潰爛,誰不曰胃火上攻,敢服救主丸並灸關元者鮮矣。

【篇名】螻蛄癤

屬性:風寒凝於髮際,或冷水沐頭,小兒頭上生癤,麻油調百花散塗之。

如腦癰初起,亦服救生湯。

【篇名】禿瘡

屬性:寒熱客於發腠,浸淫成瘡,久之生蟲,即於頭上,灸五十壯自愈。

看其初起者,即是頭也。

【篇名】水沫瘡

屬性:小兒腿 間有瘡,若以冷水洗之,寒氣浸淫遂成大片,甚至不能步履。

先以蔥椒姜洗挹干,又以百花散糝之,外以膏藥貼之,出盡毒水,十日全愈。

【篇名】週身各穴

屬性:巨闕(在臍上五寸五分) 中脘(在臍上四寸) 神闕(在臍中) 陰一交一 (在臍下一寸) 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 石門(在臍下二寸三分,女人忌灸,即胞門子戶) 關元(在臍下三寸) 天柱(在一椎下兩旁齊肩) 肺俞(在三椎旁挾脊各相去一寸五分) 心俞(在五椎下挾脊各相去一寸五分) 肝俞(在九椎旁挾脊各相去一寸五分) 脾俞(在十一椎旁挾脊各相去一寸五分) 腎俞(在十四椎下兩旁挾脊各相去一寸五分)腰俞(在二十一椎下間) 湧泉(在足心陷中) 承山(在崑崙上一尺肉間陷中) 三里(四穴,二在曲池下一寸,即手腕下一寸;二在膝下三寸, 骨外大筋內宛宛中) 中府(在乳上三肋骨中) 食竇(即命關,在中府下六寸) 天突(在結喉下四寸宛中) 地倉(一名胃維,挾口吻旁四分) 上星(在鼻上入髮際一寸)前頂(入髮際四寸五分) 目窗(當目上入髮際一寸五分) 腦空(在腦後入髮際三寸五分) 風府(入髮際一寸)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扁鵲心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