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心書》卷首:屬性:《靈》、《素》為醫家正傳,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扁鵲心書》卷首

扁鵲心書

卷首

【篇名】序

屬性:《靈》、《素》為醫家正傳,後世張仲景、王叔和、孫思邈、孫兆、初虞世、朱肱,皆不師《內經》,惟采本草諸書,各以己見自成一家之技,治小疾則可,治大病不效矣。

(王叔和、朱肱烏可與仲景同列,若雲仲景不師《內經》,試觀《傷寒》、《金匱》二書,不本《靈》、《素》之旨,寧有如是精深之論乎?)至皇甫士安、巢元方、王冰等,雖學《素問》,而不得方學之傳,亦根據前六子方法而行。

此書從古至今,未得通行。

余業醫四世,皆得此法之力,而人世未深信,故難梓行。

余初學醫,盡博六子之書,以為醫之理盡矣。

然調治小疾,百發百中,臨大病百無二三,每悵己術之不精也。

後遇關中老醫,叩余所學,笑曰︰汝學非是岐黃正派,特小技爾。

只能調小 ,俟其自愈,豈能起大病哉!余即從而師之,三年,師以法授我,反覆參詳,遂與《內經》合旨,由茲問世,百發百中,再觀六子書,真兒戲耳。

但師授固簡而當,意欲梓行,恐有未盡。

遂將追隨先師所歷之法,與己四十餘稔之所治驗,集成醫流正道,以救萬世夭枉。

後人得此,苟能日夜勤求,自能洞貫其理,以見余言非謬。

至若賢良忠正,孝子仁人,再為廣佈,俾天下後世,上可以救君親,下可以濟斯民。

余因恐遭天譴,不敢自私,刊刻流傳,願仁者勿拘成見而屑視之,斯幸矣。

x宋紹興十六年武翼郎前開州巡檢竇材謹序。

x(細觀此敘前後語意不相聯屬,似非通人之語,疑是後人偽作)

【篇名】奏玉帝青辭

屬性:維大宋紹興十六年丙寅月,武翼郎臣竇材奏啟玉皇上帝玉陛下。

臣聞上天好生而惡死,下民畏死而貪生,上天雖雲惡殺,但示勸懲於下民,非其人而殺之者有之。

下民雖曰貪生,但歸生死於天命,而致枉死者有之,皇天憫下民之疾苦,故假神農、黃帝、岐伯、雷公、扁鵲、俞跗等,以立醫教,救人災病。

歷世綿遠,屢遭兵火,其神書散亡,僅存者《靈樞》、《素問》而已,雖不盡傳宗派,是亦能救人疾苦,保人性命,但少洞徹臟腑、刳腸、滌髓之神耳。

(果能參悟《靈》、《素》,自然洞見臟腑,至於刳腸滌髓,乃後世法之巧,而用之神。

惜乎此書無傳,諒亦不過一技術之妙,豈如《靈》、《素》之貫天人,晰隱顯,大無不包,細無不入,為萬世理道之神書,救人之秘典哉。

)後世仲景采《內經》外感風寒之旨,附以己見,定立方法,及采雜證七十餘條,集為《傷寒》、《金匱》。

後之學人,鹹遵守莫敢移易。

殊不知傷寒既有多證,《內經》自然該載,何必牽扯種種雜病,以為傷寒,誤人不少(果能遵循仲景之法,豈有誤人。

惟後學不明其旨,妄為註解,各執己見,未免穿鑿,希冀立名,遺訛後世,將為仲景之功臣,實為仲景之罪人。

千百年來,明傷寒法者有幾人哉)。

嗣後叔和、思邈又附益之,障蔽聖經,遺訛後世,且《經》雲︰傷寒為病身熱,熱雖甚不死。

論中風曰,中五臟俞穴,則為偏風;論水脹曰,因氣為腫;論厲風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

如此言之,其旨深,其意廣,後之人欲移難就易,妄為穿鑿。

且舉傷寒之證,真邪相傳,真氣盛則病癒,邪氣盛則病死;陽證無死入之理,陰證害人甚速,須加灸艾,方保無虞。

仲景立許多承氣湯,使後人錯用,致寒涼殺人於頃刻也。

(三承氣湯惡能害人。

後學不明陰陽承製之道,而妄用承氣者害之耳,於仲景何尤?)臣因母病,用仲景之法不效,遂成不救,痛心疾首,精究《內經》,又得皇天默授,經歷十年方得靈驗。

凡一切大病小疾,只以此法,觸類引申,效如影響。

臣苦志五十餘年,悟得救人秘法已十餘年矣。

向因薄宦,奔走四方,今年過不逾,常慮身填溝壑,其書失傳,遂欲考訂發梓,伏望皇天后土,特加慈憫,保生民於仁壽之域,俾其書萬世通流,臣雖死無憾。

設有一言不實,甘受天殃。

若此書果益於後世,伏望神天護佑,以廣其傳。

(設此重誓,以質上帝,則其立心切於天下後世可知。

學人不可謂偏於從熱而忽視之,以負先生一片救世婆心。

)臣誠惶誠恐冒罪以聞。

【篇名】進醫書表

屬性:臣聞醫家正道,《內經》為真,《內經》言病最詳,而無治病之法,故黃帝又與岐伯撰出《靈樞》,實為醫門所最急者也。

嗣後,秦越人根據《內經》旨趣,而演八十一難、九針之說,晉皇甫士安采《靈樞》之旨,撰《甲乙經》十卷,隋巢元方摘《靈》、《素》緒餘,注《內經》,又撰《病原》三十卷;唐王冰抉《靈》、《素》之旨注《內經》,撰《天元玉歷》。

以上諸子皆有著作,悉師《靈》、《素》,去古法不遠。

而漢張仲景不師《內經》,惟采《本草》、《湯液》,著《金匱玉函》十卷,撰《傷寒論》十卷。

晉王叔和又贅其說,唐孫思邈采本草藥性,集成《千金方》三十卷。

《玉函經》五十卷,和附仲景,重重著述,皆宗此意。

廢去針灸及丹附大藥,盡用草木小藥,盛行湯劑,以之理小疾則生,治大病則百無一活,至千百世,誤死天下蒼生。

(《傷寒》、《金匱》之書,辨六氣之環轉,析神機之出入,陰陽消長之妙,虛實遞更之變,首尾貫通,絲絲入扣。

至於在經俞而用針,起陷下而用灸,並觀其自敘,可謂神於師《內經》者矣。

謂仲景不師《內經》,廢棄針灸,不亦冤乎。

至若叔和、思邈,俱一代之明醫,亦未宜深貶,後學當細心辨之。

)伏念臣河朔真定之寒士,焉敢善善揭前輩之過。

但臣世祖隸傳於醫學,內捨相傳,亦以《千金》、仲景等方,小試果效,用臨大證,心竊有疑。

後得上天裨我此書,更參《內經》,百發百中,始信醫有回天之功也。

所謂大病者,一傷寒,二陰疽內蝕,三虛勞痰火,四中風,五水腫,六臌脹,七脾洩暴注,八一屍一厥,九久痢,十脾瘧,十一喉痺,十二男女骨蒸勞熱,十三小兒急慢驚風,十四痘疹黑斑縮陷。

至於胎前產後百十種必死大證,世人莫能救療,束手待斃,良可哀哉。

臣於此處消息五十餘年,乃見正道,自古扁鵲、俞跗、倉公、華佗,皆此書也,惜不廣傳於後世。

臣今盡傳此法於人,以救蒼生夭橫,伏乞陛下,大展聖裁,憫諸未世,將此書頒行天下,試之有驗,臣死無憾。

若試之不效,即置臣於法,以彰誑君之罪。

臣誠惶誠恐,稽手頓首,冒死以聞。

(張師固不可毀,而王、孫亦不可辟,夫先生之書固創出前賢,然先鬚根底於《素問》、《靈樞》,致力於仲景、思邈,更充之以先生之法,其於大疾沉 ,自然游刃有餘矣。

無如叔世衰漓,只知耳食,性喜寒涼,畏惡針灸,稍一談及,俱搖頭咋舌,甘死不受。

是以先生之道難明,而先生之法不能行於斯世斯民也。

予欲以代之之方,思惟數載,終無妙法。

先生倘以宿昔濟世仁心神感於予,使予應心得手,再為廣佈,以傳不朽,諒先生在天之靈,亦應許可。

古月老人一胡一 玨謹識。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扁鵲心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