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通掃北》第11回 羅仁慘陷飛刀陣 公主喜訂三生約:詩曰:屠爐公主女英雄,國色天姿美俏容。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羅通掃北》第11回 羅仁慘陷飛刀陣 公主喜訂三生約

羅通掃北

第11回 羅仁慘陷飛刀陣 公主喜訂三生約

第!」!」回羅仁慘陷飛刀陣公主喜訂三生約

詩曰:

屠爐公主女英雄,國色天姿美俏容。

只因怒斬羅仁叔,雖結鸞交心不同。

羅通吩咐:發炮起營,大小三軍拔寨往黃龍嶺進發。

一路前行,有四五天程途,早到了黃龍嶺。

離關數箭之遙,傳令三軍紮住營盤。

起炮三聲,早已驚動了關上。

把都兒一見唐營紮住營盤,慌忙進衙飛報主將,說:「啟上公主一娘一娘一,南朝救兵已至關下,紮營在那裡了。」

屠爐公主聽見,說:「該死的來了!」吩咐帶馬。

手下應聲答應,帶過馬來。

公主跨上雕鞍,手提兩口繡鸞刀,離了總帥府衙門。

後面跟了二十四名番婆,都是雙雉尾高挑,向關前而來。

一聲炮響,關門大開,吊橋放下,鼓嘯如雷,豁喇喇衝到營前來了。

唐軍兵士一見,連忙扣弓搭箭,說:「呔!來的番婆,少催坐騎,照箭!」那個箭嗖嗖的射將過來。

公主把馬扣定,叫一聲:「營下的,快去報,有公主一娘一娘一在此討戰,叫你們唐兵好好退了,暫且饒你一班螻蟻之命。

若然不退,我一娘一娘一就要來踹你營頭了!」那些軍士到中營報說:「啟元帥,營外有一番婆,口出大言,在外討戰。」

羅仁心中大怒,走將過來說:「哥哥,待兄弟出去擒了進來。」

羅通說:「兄弟既要出戰,須當小心。」

羅仁應道:「不妨。」

他一個小孩子,也不坐馬,拿了兩個銀錘,走出營去了。

羅通立起身來說:「諸位哥哥、兄弟們,隨本帥出營去看我弟開兵。」

眾爵主應道:「是。」

大家隨了羅通出到營外,咬金也往營外去看。

羅仁看那公主一看:啁唷!好絕色的番婆。

你看她怎生打扮,但見:

頭上青絲,挽就烏龍髻;狐狸倒插,雉雞翎高挑。

面如傅粉一紅杏,泛出桃花春一色;兩道秀眉碧綠,一雙鳳眼澄清。

唇若丹朱,細細銀牙藏小口。

兩耳金環分左右,十指尖尖如三春嫩筍;身穿鎖子黃金甲,八幅護腿龍裙蓋足下。

下邊小小金蓮,踹定在葵花踏鐙上。

果然傾城國色,好像月裡嫦娥下降,又如出塞昭君一樣。

羅仁見了,不覺大喜,說:「番婆休要誇口,公子爺來會你了!」那公主一見,說:「是個小孩子!你吃飯不知饑飽,思量要與一娘一娘一打仗嗎?幸遇著我公主一娘一娘一有好生之德,你命還活得成。

若然逢了殺人不轉眼的惡將,就死於刀槍之下,豈不可惜?也算一命微生,無辜而死,我一娘一娘一何忍傷你!」羅仁聽言,大喝道:「呔!你乃一介女流,有何本事,擅敢誇能,還不曉得俺公子爺銀錘厲害嗎?也罷,我看你千嬌百媚,這般絕色,也算走遍天涯,千金難買。

我哥哥還沒有妻子,待我擒汝回營,送與哥哥結為夫婦罷!」公主聽言,滿面通紅,大怒道:「呔!我想你小孩子亂道胡言,想是活不耐煩了!我一娘一娘一拼得做一個罪過了,照刀罷!」嚓地一刀,望羅仁面上劈下來。

羅仁叫一聲:「來得好!」把銀錘往刀上噶啷一聲響,架在一邊,衝鋒過去。

羅仁把銀錘擊將過來,望馬頭上打將下去。

公主看來勢不好,把雙刀用力一架,噶啷、噶啷一聲響,不覺火星迸裂,直坐不穩雕鞍,花容上泛出紅來了。

心中想:「這孩子年紀雖小,力氣倒大。

罷!不如放起飛刀傷了他罷。」

算計已定,把兩口飛刀起在空中,念動真言。

青光衝起,把指頭點定,直取羅仁。

驚得營前羅通魂不附體,叫一聲:「兄弟,這是飛刀,快逃命!」羅仁出母胎才得九歲,哪曉得戰場上這許多厲害,第二次交鋒,焉知飛刀不飛刀。

見刀在空中旋下來,心中倒喜。

抬頭看著了刀,說道:「咦!這番婆會做戲法的。」

口還不曾閉,一口刀斬下來了。

羅仁喊聲:「不好!」把錘頭打開。

那一把又飛到頂上斬下來了。

羅仁把頭偏得一偏,一隻左臂斬掉了;又是一刀飛下,一隻右臂又斬掉了。

霎時羅仁跌倒塵埃,一頓飛刀,可憐一位小英雄被斬為肉醬而亡了。

羅通見飛刀剁死兄弟,不覺大放悲聲:「我那兄弟啊!你死得好慘也!」「哄嚨」一聲響,羅通從馬上翻身跌落塵埃,暈去了。

唬得諸將魂飛魄散,連忙上前扶起。

大家泣淚道:「元帥甦醒!」咬金淚如雨下說:「侄兒!不必悲傷。」

四個家將哭死半邊。

羅通洋洋醒轉,急忙跨上雕鞍,說:「我羅通今日不為兄弟報仇,不要在陽間為人了!」把兩膝一催,豁喇喇衝了上去。

公主抬頭一看,只見營前來了一員小將,甚是齊整,但見他:

頭上銀冠雙尾高挑,面如傅粉銀盆,兩道秀眉,雙鳳眼,鼻直口方,好似潘安轉世,猶如宋玉還魂。

公主心中一想:「我生在番邦有二十年,從不曾見南朝有這等美貌才郎。

俺家枉有這副花容,要配這樣一個才郎萬萬不能了。」

她有心一愛一慕羅通,說道:「呔!來的唐將,少催坐騎,快留下名來!」羅通大喝道:「你且休問本帥之名。

你這賤婢把我兄弟亂刀斬死,我與你勢不兩立!本帥挑你一個前心透後背,方出本帥之氣。

照槍罷!」嗖的一槍,劈面門挑進來。

公主把刀噶啷一聲響,架往旁首,馬打交鋒過,英雄閃背回。

公主把刀一起,望著羅通頭上砍來,羅通把槍一逼一在一旁。

二人戰到十二個回合,公主本事平常,心下暗想:「這蠻子相貌既美,槍法又一精一,不要當面錯過,不如引他到荒郊僻地所在,與他面訂良緣,也不枉我公主這副花容。」

算計已定,把刀虛晃一晃,叫一聲:「小蠻子!果然驍勇,我公主一娘一娘一不是你對手,我去了,休得來追!」說罷,帶轉絲韁,望野地上走了。

羅通說:「賤婢!本帥知你假敗下去要發飛刀。

我今與弟報仇,勢不兩立!我傷你也罷,你傷我也罷!不要走!本帥來也!」把槍一串,二膝一催,豁喇喇追上去。

那公主敗到一座山凹內,帶轉馬頭,把一口飛刀起在空中,道:「小蠻子!看頂上飛刀,要取你之命了!」羅通抬頭一見,嚇得魂不附體,說:「阿呀!罷了,我命休也!」倒把身軀伏一在鞍橋上。

此時公主開言叫一聲:「小將軍!休得著急,我不把指頭點住飛刀,就要取你之命。

如今我站住在此,飛刀不下來的,你休要害怕。

我有一言告稟,未知小將軍尊意若何?」

羅通說:「本帥與你冤深海底,勢不兩立。

有何話速速講來,好與兄弟報仇!」公主道:「請問小將軍姓什名誰,青春多少?」

羅通道:「嗄,你要問本帥麼?我乃二路平番大元帥干殿下羅通是也,你問怎的?」

公主道:「嗄,原來就是當年羅藝後嗣。

俺家今年二十餘歲,我父名屠封,掌朝丞相,單生俺家,還未適人,意欲與小將軍結絲蘿之好。

況又你是干殿下,我是干公主,正算天賜良緣,未知允否?」

羅通聽言大怒,說:「好一個不識羞的賤婢!你不把我兄弟斬死,本帥亦不希罕你這番婆成親。

你如今傷了我兄弟,乃是我羅通切齒大仇人,哪有仇敵反訂良緣!兄弟在黃泉亦不瞑目。

你休得胡思亂想,照槍罷!」耍的一槍,直望咽喉刺進來。

公主將刀架在一邊,說:「小將軍!你休要煩惱,你的一性一命現在我一娘一娘一手掌之中。

我對你說,你若肯允,俺家情願投降,獻此關頭。

在你馬頭前假敗,就領番兵退到木陽城,等你兵馬一到,就裡應外合,共保我邦兵馬俺家君。

你救出唐王與眾位老將軍,先立了功,豈不消我誤傷小叔之罪?然後小將軍差一臣子求聘我邦,豈不兩全其美?你若不允,我把指頭拿開,飛刀就要取你一性一命了!」羅通道:「呔!賤婢殺我弟之仇,不共戴天!你就斬死我羅通罷!」公主哪裡捨得斬他。

正是:

姻緣不是今生定,五百年前宿有因。

並頭蓮結鴛鴦譜,暗裡紅絲牽住情。

公主不捨傷他,復又開言叫一聲:「小將軍!你乃年少英雄,為何這等智量?你今允俺家姻事不打緊,陛下龍駕與眾位臣子就可回朝了。

你若執意要報仇,一娘一娘一斬了你,死而無名,仇不能報,駕不能救,況又絕了羅門之後,你算是一個真正大罪人也!將軍休得迷而不悟,請自裁度。」

那公主一篇言語,把羅通猛然提醒,心下暗想:「這賤婢雖不知廉恥,親口許姻,此番言語倒確確實實是真。

我不如應承她,且去木陽城殺退番兵,救了陛下龍駕,後與弟報仇未為晚也。」

算計已定,假意說道:「既承公主一娘一娘一美意,本帥敢不從命!但怕你兩口飛刀厲害。

你既與本帥訂了姻緣,已降順我唐朝了,須把這兩口飛刀拋在澗水之中,羅通方信公主是真心降唐了。」

公主說:「既是小將軍允了俺家親事,要俺拋去飛刀有何難處。

但將軍不要口是心非方好,鬚髮下一個千斤重誓,俺家才把飛刀拋下。」

羅通暗想:「我原本口是心非,如今她要我立誓,也罷!不如發一個鈍咒罷。」

叫一聲:「公主!本帥若有口是心非,哄騙一娘一娘一,後來死在七八十歲一個槍尖上。」

暗想:「七八十歲老番狗有什麼能幹,難道我羅通殺他不過?這原是個鈍咒。」

公主聽見他發了咒,心中不勝歡一悅,說:「將軍一言為定,駟馬難追!」便收下飛刀,拋在山凹澗水之中。

公主說:「小將軍,俺家假敗在你馬頭前,你隨後追來,我便棄關而走,在木陽城等你兵馬到來,共救唐王天子便了。」

羅通說:「本帥知道,公主請先走!」

公主帶轉馬頭而走,羅通隨後追趕出了山凹,高聲大喝:「呔!番婆,你往哪裡走!本帥要與弟報仇哩!」豁喇喇追到關前來了。

公主假意大喊:「阿唷,小蠻子果然厲害,我不是你對手,休追趕罷!」衝到關前,下馬往內衙說道:「把都兒!我們退了兵罷,羅小蠻子驍勇異常,飛刀都被他破掉了,要守此關料不能夠。

我們不如把關門開了,退到木陽城,等唐兵到來,一齊困住,倒是妙計。」

眾小番依令即把關門大開,吊橋放下。

裝載了糧草,帶了諸將,竟望木陽城大路走了。

此話丟開。

且表羅通見公主進入關中,遂即回營。

眾將接住了馬,往中營坐下。」

程咬金開言道:「侄兒,你兄弟之仇不報,反被番婆逃入關中,何時得破了,羅通說:「伯父!那父王龍駕如今救得成了。」

咬金道:「侄兒,黃龍嶺還未破,龍駕怎麼就救得出?」

羅通就把才纔屠爐公主這番始末根由的言語細細一講。

咬金不覺大喜道:「侄兒!你心中果肯與她成親麼?」

羅通說:「伯父又來了,她是我兄弟仇人,我要為兄弟報仇,怎麼反與她成親起來?這無非哄她。」

咬金說:「侄兒,不是這樣講的。

你兄弟身喪沙場,也是自己命該如此,何必歸怨於她。

公主既有如此美意。

肯在木陽城接引我邦人馬,共破番兵,救出陛下龍駕,是她一樁大大的功勞,也就算將功贖罪,可消得仇恨了。

侄兒不是這等講,等此番救駕之後,待我做伯父的與你為媒,成全這段良姻便了。」

正在營門講論,早有軍士報進道:「啟上元帥,屠爐公主不知為什把關門大開,領了小番們退去了。」

羅通知道其意,吩咐四名家將:「有書一封,回家見太夫人說,不要悲傷,若日後救了陛下龍駕,自然取屠爐女首級,回家祭奠兄弟。」

四名家將領了元帥書信,逕回家往長安大路而行。

再講羅通傳令大小三軍拔寨起兵,穿過黃龍嶺,一路徑往木陽城進發。

再說赤壁寶康王同丞相屠封、元帥祖車輪在御營飲酒,康王說:「元帥,報聞大唐救兵打破白良關、金銀二川、野馬川、鐵雷三弟兄如此驍勇,俱皆戰死沙場,如此奈何?」

祖車輪道:「狼主放心,鐵雷弟兄雖勇,皆是無謀之輩,故有失地喪師之禍。

如今黃龍嶺公主一娘一娘一多謀足智,況有飛刀厲害,自然守得住的。」

君臣正議論之時,忽有探子報來:「啟上千歲!公主一娘一娘一回軍了。」

康王聽報,大吃一驚,說:「元帥,唐兵何其凶勇,破關如此甚急。

王兒不守黃龍嶺,反領兵回來做什麼?」

祖車輪說:「連臣也不知是什麼意思。

且去迎接入營,問個明白便了。」

康王曰:「善!」車輪上馬帶了番兵出營,一路迎接來見公主說:「公主一娘一娘一在上,臣祖車輪在此迎接。」

公主說:「元帥平身,隨俺家進營來。」

車輪奉命,同進御營,俯伏說:「父王在上,臣兒見駕,願父王千歲千千歲!」康王說:「王兒平身!」賜坐旁邊,問道:「王兒,那唐朝救兵實在厲害,連破幾座關頭,殺傷數員上將。

王兒為何不守黃龍嶺,反白回營何干?」

公主道:「父王在上,那唐朝小將羅通邪法厲害,臣兒飛刀都被他破了,所以難守此關,只得回來見父王。」

康王聽說,心中十分納悶,只得與眾臣議論破敵之法。

且說大唐一人馬相近,到了木陽城,有探於報進說:「啟上元帥,前面就是木陽城了!」羅通抬頭一看,果見番兵如山似海,圍得密不通風。

眾將軍驚駭。

羅通吩咐大小三軍到這邊平陽之地安營。

軍士一聲答應,頃刻紮下營盤。

羅通便叫:「程老伯父!如今待侄兒獨馬單槍殺進番營,叫開木陽城,見了陛下,同軍兵殺出城來。

待聽見炮響,要伯父領眾侄兒攻進番營。

正是外破內攻,不怕番兵不退。」

咬金說:「侄兒言之有理,須要小心!」羅通道:「這個不妨。」

就把銀鎧扎束停當,跨上小白龍駒,提上梅花槍,出了營門,豁喇喇衝到番營。

把都兒看見叫一聲:「奇怪!那邊來的這個小將是什麼人,難道是唐朝救兵不成?為什麼單人獨馬的?」

那把都兒答道:「哥啊!不要管他,我們放箭。」

紛紛射將下來。

羅通說:「營下的!休放箭,今救兵到了,快快退兵。

如有半聲不肯,本帥要踹營盤哩!」說罷,把槍串動,冒著弓矢,一馬衝進。

嚇得番兵魂不附體,箭都來不及放了。

羅通手起槍落,猶如彈子一般,有著咽喉的,有著前心的。

番兵見不是路,只得讓一條路放他走。

羅通進了第一座營盤,又殺進第二座營頭。

這下驚動了番邦正將、偏將,提斧拿刀在羅通馬前馬後,刺的、劈的、斬的。

羅通哪裡放在心上!把槍前遮後攔,左鉤右掠,落空的所在,一槍去掉了偏將幾人;那一槍又傷了副將幾員。

羅通把馬一催,又衝過了這一個營盤。

在裡邊只見槍刀閃爍,哪裡見什麼路頭!羅通原是一個小英雄,開了殺戒,透第七營盤方才到得護城河。

只見木陽城上都是大唐旗號。

喘一息定了一口氣,即往南城而來。

正要叫城,只聽:

一聲炮響轟天地,衝出的番邦驍勇人!

不知衝出的番將是誰,但看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羅通掃北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