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拾遺》卷二 金部-開元錢:以火 紅淬醋中六七次用 ,入目者磨用。入散者同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本草綱目拾遺》卷二 金部-開元錢

本草綱目拾遺

卷二 金部-開元錢

x附萬曆龍鳳錢 x 無顏錄︰唐開元錢燒之有水銀出,可入藥,以有楊妃手掐痕者佳。

以火 紅淬醋中六七次用 ,入目者磨用。

入散者同一胡一桃研成粉用,明目,醋 入眼科。

治小兒急慢驚風。

楊仁齋直指︰有孔方兄飲,治慢脾驚風利痰奇效。

用開元錢背後上下有兩月痕者,其色淡黑,頗小,以一個放鐵匙上,炭火燒,四圍上下,各出珠子,取出待冷,傾入盞中,作一服。

以南木香湯送下,或人參湯亦可。

錢雖利痰,非胃家所好,須以木香佐之。

禁口痢︰張氏必效方︰開元古錢一個,火 醋淬,以錢化為度,研細末,拌粥內食之。

如十 分沉重,並粥不能食者,以一溫一開水調下,一二時辰,即思飲食矣。

然後用薄粥漸漸開導,再用調理脾氣,自愈。

折傷接骨︰槐西雜誌︰一交一河黃俊生言︰折傷接骨者,以開通元寶錢燒而醋淬,研為末,以酒 服下,則銅末自結而為圈,周束折處,曾以折足雞試之,果接續如故。

及烹此雞驗其骨,銅束宛然。

此錢唐初所鑄,歐一陽一詢所書,其旁微有一偃月形,乃進樣時文德皇后誤掐一痕,因而未改也。

其字當迥環讀之,俗以為開元錢則誤矣。

周氏方︰治跌打損傷︰用開元錢一個,醋 和酒服,至重者用兩個,立愈。

古方選注雲︰唐時開元錢亦可入藥,功專腐蝕壞肉。

陳藏器曰︰能直入損處,焊入斷骨。

廣志︰自河頭至高廉二郡,皆用唐宋錢。

開元錢以平頭元為上,尖頭元次之。

有萬曆錢,則 以歷為上,以歷字左撇直下也。

古錢皆可治病;如漢之五銖,秦之半兩,其質薄多青綠剝蝕痕,醋 ,入眼科。

綱目已載之,世亦多有知者。

秋燈叢話載︰順治初,湖南孝感縣民多病虐,或於古錢中檢開元通寶錢一文持之即愈。

遠近喧傳,每文價值制錢一緡,若是則又不止開元錢可用也。

然准古酌今,入藥惟開元錢為當。

故特為拈出,以廣其用。

王 野客叢書︰唐之錢見於今者有二。

開元通寶,與夫干元重寶。

按︰食貨志開元通寶高祖時鑄,逕八分,得輕重小大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洛並幽益桂等州皆置監,賜秦王齊王三爐,右僕射裴寂一爐,高宗復行開元通寶錢,天下皆鑄之。

元宗亦鑄此錢。

京師藏皆遍天下,而干元重寶錢,肅宗命第五琦鑄,錢徑一寸,每緡重十斤,與開元通寶參用,以一當十,琦為相後,命絳州鑄此錢,逕一寸二分,每緡重二十斤,與開元通寶並行,以一當十。

干元錢惟肅宗朝鑄,而開元錢鑄於累朝,所以至今尚多。

按︰開元通寶錢有二種︰一種有手掐痕,儼如月眉,輪廓微仄,銅色頗古,即世所稱楊妃手痕者。

閱譚寶錄載︰錢文如甲跡者,因文德皇后也。

武德中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

此四字乃歐一陽一詢所書,初進樣,後掐一甲痕,因鑄之。

始知今所傳乃開通錢也。

存以備考。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本草綱目拾遺
本草綱目拾遺小序卷一-水部卷一 水部-春水卷一 水部-天孫水卷一 水部-荷葉上露卷一 水部-糯稻露卷一 水部-白雲卷一 水部-滷水卷一 水部-竹精卷一 水部-古刺水卷一 水部-強水卷一 水部-刀創水卷一 水部-鼻沖水卷一 水部-丹砂水卷一 水部-曾青水卷一 水部-白鳳漿卷一 水部-天蘿水卷一 水部-黃茄水卷一 水部-梅子水卷一 水部-櫻桃水卷一 水部-各種藥露卷一 水部-御溝金水卷一 水部-起蛟水卷一 水部-混堂水卷一 水部-雞神水卷一 水部-日精油卷二-火部卷二 火部-陽火陰火卷二 火部-太陽火卷二 火部-星精飛火卷二 火部-鑽木火卷二 火部-擊石火卷二 火部-戛金火卷二 火部-人身君火卷二 火部-龍火卷二 火部-雷火卷二 火部-石油火卷二 火部-水中火卷二 火部-相火三味火卷二 火部-黃金火卷二 火部-煤火卷二 火部-籐火匏火卷二 火部-荷梗火卷二 火部-稻麥穗火卷二 火部-松柴火卷二 火部-櫟柴火卷二 火部-茅柴火卷二 火部-燒酒火卷二 火部-魚膏火卷二 火部-油火卷二 火部-丹藥火卷二 火部-蓬萊火卷二 火部-陽燧錠卷二 火部-神燈火卷二 火部-火罐氣卷二 火部-煙草火卷二 火部-煙梗卷二 火部-煙葉卷二 火部-煙桿卷二 火部-煙筒中水卷二 火部-煙筒頭中煤卷二 火部-鼻煙卷二 火部-水煙卷二 火部-鴉片煙卷二 火部-藏香卷二 土部-土部卷二 土部-楊妃粉卷二 土部-丹灶泥卷二 土部-洗手土卷二 土部-觀音粉卷二 土部-烏龍粉卷二 土部-白硃砂卷二 土部-鑄銅罐卷二 土部-白蠟塵卷二 土部-檀香泥卷二 土部-席下塵卷二 土部-回燕膏卷二 土部-鞋底泥卷二 土部-鼠穴泥卷二 土部-椅足泥卷二 土部-狗溺硝卷二 土部-雞腳膠卷二 土部-烏金磚卷二 土部-蛆鑽泥卷二 金部-金部卷二 金部-鐵線粉卷二 金部-開元錢卷二 金部-萬曆龍鳳錢卷二 金部-菜花銅卷二 金部-風磨銅卷二 金部-白銅礦卷二 金部-白銅卷二 金部-紫銅鉚卷二 金部-金花鉚卷二 金部-錫鉚卷二 金部-錢花卷二 金部-馬口鐵卷二 金部-金頂卷二 金部-烏銀卷二 金部-子母懸卷二 金部-銀銪卷二 石部-石部卷二 石部-吸毒石卷二 石部-天生磺卷二 石部-倭硫黃卷二 石部-石腦油卷二 石部-神火卷二 石部-天龍骨卷二 石部-玉田沙卷二 石部-瑤池沙卷二 石部-木心石卷二 石部-樟巖卷二 石部-仙人骨卷二 石部-禹穴石卷二 石部-桃花鹽卷二 石部-瘤卵石卷二 石部-鬆化石卷二 石部-雲核卷二 石部-瀚海石竅沙卷二 石部-巖香卷二 石部-龍窩石卷二 石部-石髓卷二 石部-紅毛石皮卷二 石部-金精石卷二 石部-雄膽卷二 石部-雉窠黃卷二 石部-石螺螄卷二 石部-貓睛石卷二 石部-辟驚石卷二 石部-奇功石卷二 石部-保心石卷三-草部上卷三 草部上-參條卷三 草部上-參須卷三 草部上-參葉卷三 草部上-人參子卷三 草部上-珠參卷三 草部上-太子參卷三 草部上-羅浮參卷三 草部上-西洋參卷三 草部上-東洋參卷三 草部上-昭參卷三 草部上-菊花參卷三 草部上-紅毛參卷三 草部上-煤參卷三 草部上-建參卷三 草部上-法落梅卷三 草部上-土人參卷三 草部上-上黨參卷三 草部上-防風黨參卷三 草部上-南沙參卷三 草部上-於術卷三 草部上-北雲術卷三 草部上-南連卷三 草部上-仙姑連卷三 草部上-天姥連卷三 草部上-水黃連卷三 草部上-馬尾連卷三 草部上-浙烏頭卷三 草部上-霍石斛卷三 草部上-五色石斛卷三 草部上-銀柴胡卷三 草部上-撫芎卷三 草部上-土藜蘆卷三 草部上-綠升麻卷三 草部上-金鐘薄荷卷三 草部上-白毛夏枯草卷三 草部上-山牛膝卷三 草部上-土連翹卷三 草部上-巴山虎卷三 草部上-土茜草卷三 草部上-野苧麻卷三 草部上-雞鴨腳艾卷三 草部上-千里光卷三 草部上-小青草卷三 草部上-澤半支卷三 草部上-狐尾草卷三 草部上-金錢草卷三 草部上-望江青卷三 草部上-無骨苧麻卷三 草部上-接骨草卷三 草部上-麻衣接骨卷三 草部上-紫接骨卷三 草部上-鳳眼草卷三 草部上-風膏藥卷三 草部上-竹葉細辛卷三 草部上-離情草卷三 草部上-和合草卷三 草部上-鹽蓬鹼蓬卷三 草部上-知風草卷三 草部上-鳳頭蓮卷三 草部上-梨松果卷三 草部上-蒲包草卷三 草部上-鬼扇草卷三 草部上-魚須卷三 草部上-紫背稀奇卷三 草部上-雀麥卷四-草部中卷四 草部中-金豆子卷四 草部中-夜關門卷四 草部中-接骨仙桃卷四 草部中-七葉黃荊卷四 草部中-山黃荊卷四 草部中-救命王卷四 草部中-金不換卷四 草部中-黃麻葉卷四 草部中-六月霜卷四 草部中-山海螺卷四 草部中-水楊柳卷四 草部中-小將軍卷四 草部中-九鼎連環草卷四 草部中-牛筋草卷四 草部中-翠羽草卷四 草部中-半嬌紅卷四 草部中-普賢線卷四 草部中-藏紅花卷四 草部中-土紅花卷四 草部中-阿勃參卷四 草部中-茄連卷四 草部中-靈通草卷四 草部中-羅裙帶卷四 草部中-金狗脊卷四 草部中-雪裡開卷四 草部中-雪裡花卷四 草部中-苦草卷四 草部中-山馬蘭卷四 草部中-野馬蘭卷四 草部中-獨腳馬蘭卷四 草部中-玉淨瓶卷四 草部中-紗帽翅卷四 草部中-石風丹卷四 草部中-象鼻草卷四 草部中-透骨草卷四 草部中-不死草卷四 草部中-拳黃雞子卷四 草部中-雞腳草卷四 草部中-刀槍草卷四 草部中-苦地膽卷四 草部中-箭頭風卷四 草部中-紅果草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