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故口不容而強吞之者必哽,才非匹而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抱朴子》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

抱朴子

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

或曰:「尾大於身者,不可掉;臣賢於君者,不可任。

故口不容而強吞之者必哽,才非匹而安仗之者見輕。」

抱朴子曰:「詭哉,言乎!昔者荊子總角而攝相事,實賴二十五老,臻乎惠康。

子賤起家而治大邦,實由勝己者多,而招其弘益。

齊桓殺兄而立,鳥獸其行,被發彝酒,婦閭三百,委政仲父,遂為霸宗;夷吾既終,禍亂亟起。

魯用季子二十餘年,內無秕政,外無侵削;人之亡沒,殄瘁響集。

豈非才所不逮,其功如彼;自任其事,其禍如此乎1

「漢高決策於玄幃,定勝乎千里,則不如良平;治兵多而益善,所向無敵,則不如信布;兼而用之,帝業克成。

故疾步累趨,未若托乘乎逸足;尋飛逐走,未若假伎乎鷹犬。

夫勁一弩一難彀,而可以摧堅逮遠;大舟難乘,而可以致重濟深;猛將難御,而可以折衝拓境;高賢難臨,而可以攸敘彝倫。

「昔魯哀庸主也,而仲尼上聖,不敢不盡其節;齊景下才也,而晏嬰大賢,不敢不竭其誠。

豈有人臣當與其君校智力之多少,計局量之優劣,必須堯舜乃為之役哉!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恥令其君不及唐虞,此亦達者之用心也。」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抱朴子
內篇 卷一 暢玄內篇 卷二 論仙內篇 卷三 對俗內篇 卷四 金丹內篇 卷五 至理內篇 卷六 微旨內篇 卷七 塞難內篇 卷八 釋滯內篇 卷九 道意內篇 卷十 明本內篇 卷十一 仙藥內篇 卷十二 辨問內篇 卷十三 極言內篇 卷十四 勤求內篇 卷十五 雜應內篇 卷十六 黃白內篇 卷十七 登涉內篇 卷十八 地真內篇 卷十九 遐覽內篇 卷二十 袪惑外篇 卷二十一 嘉遁外篇 卷二十二 逸民外篇 卷二十三 勖學外篇 卷二十四 崇教外篇 卷二十五 君道外篇 卷二十六 臣節外篇 卷二十七 良規外篇 卷二十八 時難外篇 卷二十九 官理外篇 卷三十 務正外篇 卷三十一 貴賢外篇 卷三十二 任能外篇 卷三十三 欽士外篇 卷三十四 用刑外篇 卷三十五 審舉外篇 卷三十六 交際外篇 卷三十七 備闕外篇 卷三十八 擢才外篇 卷三十九 任命外篇 卷四十 名實外篇 卷四十一 清鑒外篇 卷四十二 行品外篇 卷四十三 弭訟外篇 卷四十四 酒誡外篇 卷四十五 疾謬外篇 卷四十六 譏惑外篇 卷四十七 刺驕外篇 卷四十八 百里外篇 卷四十九 接疏外篇 卷五十 鈞世外篇 卷五十一 食外篇 卷五十二 尚博外篇 卷五十三 漢過外篇 卷五十四 吳失外篇 卷五十五 守塉外篇 卷五十六 安貧外篇 卷五十七 仁明外篇 卷五十八 博喻外篇 卷五十九 廣譬外篇 卷六十 辭義外篇 卷六十一 循本外篇 卷六十二 應嘲外篇 卷六十三 喻蔽外篇 卷六十四 百家外篇 卷六十五 文行外篇 卷六十六 正郭外篇 卷六十七 彈禰外篇 卷六十八 詰鮑外篇 卷六十九 知止外篇 卷七十 自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