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心經》卷十八:「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治心經》卷十八

治心經

卷十八

篤行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是屈原的篤行。

篤行者,執著如一地實踐也。

「天下事必須躬自入局」,日修身,夜慎獨,學不止,死不畏,這是曾國藩的篤行。

李鴻章說,我老師成功的原因很多,但不為浮言所動,執理甚明是重要一條。

大禹治水惠天下,墨翟勤生親操耜,皆以篤行而有成。

不難看出:成功,先要有篤行,篤行先要有「篤心」。

因此,曾國藩的治心經在此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篤行篇(上)

【原文】

一凡發一謀,舉一事,必有風波磨折,必有浮議搖撼。

從前水師之設,創議於一江一 忠烈公(一江一 忠源);安慶之圍,創議於一胡一 文忠公(一胡一 林翼)。

其後本部堂辦水師,一敗於靖一江一 ,再敗於湖口,將弁皆願去水而就陸,堅忍維持而後再振;安慶未合圍之際,祁門危急,黃德糜爛,群議撤安慶之圍,援彼二處,堅忍力爭而後有濟。

至金陵百里之城,孤軍合圍,群議皆恐蹈和(春)、張(國梁)之覆轍,即本部堂亦不以為然,厥後堅忍支撐,竟以地道成功。

【譯解】

凡實施一項謀略,辦一件事情,一定不會一帆風順,一定會有世人的議論。

從前建立海軍,首先提議的是一江一 忠源;安慶之圍一事,提議的是一胡一 林翼。

在那以後,我辦理海軍,第一次敗在靖一江一 ,第二次敗在湖口,將士們都願放棄水戰而去陸戰,堅忍維持之後再求振發;安慶沒有合圍的時候,祁門、黃德那裡也危急,大家建議撤安慶之圍,救援那兩處,堅忍力爭之後才有所改變大家的意見。

孤軍合圍金陵這一百里之城時,大家的議論都是惟恐重蹈和春、張國濁的覆轍,反對這一做法唯有本人不以為然,其後堅忍支撐,終於用挖地道的戰術取得了成功。

篤行篇(中)

【原文】

游心如老莊之虛靜,治身如禹墨之勤生,齊民如管商之嚴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

虛心實做,庶幾乎道矣。

天下事在局外吶喊議論總是無益,必須躬自入局,挺膺負責,乃有成事之可冀。

若恐天意難憑,而廣許神願;若恐人謀未臧,而多方設法,皆無識者之所為。

【譯解】

心的悠閒像老子莊子那樣的虛靜,身體的運動像大禹墨翟那樣勤勞,百姓的治理象管仲商鞅那樣的嚴整,同時保持一種不自是的心態。

心靈虛靜,做事篤實,沒多久就可以成道了。

天下的事情在局外吶喊議論是沒什麼好處,必須親自深入實踐,擔當敢為,才有成事的希望。

如果害怕天意難以憑信,而多次向神許願;如果擔心島已的謀劃不成功,而臨時抱佛腳,想方設法這都是識見不明的人所做的事。

篤行篇(下)

【原文】

近世乾嘉之間,諸儒務為浩博。

惠定宇、戴東源之流,鑽研詁訓,本河間獻王實事求是之旨,薄宋賢為空疏。

夫所謂事者,非物乎?是者,非理乎?實事求是,非即朱子所稱即物窮理者乎?審機審勢,猶在其後,第一先貴審力。

審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實工夫也。

目前之患在內亂,長久之患在西人,購買外洋船炮則為今日救時之第一要務。

【譯解】

近代乾隆、嘉慶之際,名學士們所研一習一 的學問十分浩瀚廣博。

惠棟、戴震之輩,鑽研文字考證之學,依據河間獻王的實事求是的宗旨,輕視宋代先賢的空洞。

人們所說的事,難道不就是實在的物嗎?人們所說的是,難道不就是事物的機理嗎?實事求是,不就是朱熹所說的根據事物來探究它的內在規律嗎?審察時機和形勢,仍然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最重要的是客觀估計自己的實力。

所謂審力,就是知己知彼的切實工夫。

眼前的禍患在於內亂,長遠的憂患在於西洋入,因此,購買西洋船炮是今天拯救時局的第一要務。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治心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