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經十三篇》審局篇第七:自始至終,著著求先。臨局離爭,雌雄未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棋經十三篇》審局篇第七

棋經十三篇

審局篇第七

夫弈棋布勢,務相接連。

自始至終,著著求先。

臨局離爭,雌雄未決,毫釐不可以差焉。

局勢已贏,專一精一求生。

局勢已弱,銳意侵綽。

沿 邊而走,雖得其生者,敗。

弱而不伏者,愈屈。

躁而求勝者,多敗。

兩勢相違,先蹙其外。

勢孤援寡,則勿走。

機危陣潰,則勿下。

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

誤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

能審局者多勝。

《易》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譯文]

說到下棋佈置陣勢,務必在整體上連成一氣。

自始至終,著著求先。

一旦面對棋盤較量高下,勝負未分,一毫一厘的差錯也不能出。

如果大局已佔上風,則一心一意 地求生;如果大局已處於劣勢,那就勇往直前地侵佔對手的棋路。

順著邊緣走棋,即使活了,也仍舊不免失敗。

處於劣勢而不承認,局面將更加難以挽回。

心情急 躁,一味求勝,這樣的人,大多都會失敗。

雙方相互圍攻的時候,先壓迫對手的外部。

倘若被圍而又勢孤援少,就不要逃跑了;倘若機危陣潰就不要下了。

所以,圍 棋中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的說法。

使人犯錯誤的可能性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向成攻的路卻只有一條,只有那些仔細瞭解棋局特點、認真估計情況變化的 人,才能經常得勝。

《易·系辭下》說:「事物處於窮盡即須改變,改變然後能開通,開通才能久長。」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棋經十三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