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經十三篇》洞微篇第十: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棋經十三篇》洞微篇第十

棋經十三篇

洞微篇第十

凡棋有益之而損者,有損之而益者。

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

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

有先著者,有後著者。

有緊避者,有慢行者。

粘子勿前,棄子思後。

有始近而終遠者,有始少而終多者。

欲強外先攻內,欲實東先擊西。

路虛而無眼,則先覷。

無害於他棋,則做劫。

饒路則宜疏,受路則勿戰。

擇地而侵,無礙而進。

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

《易》曰﹕「非天下之至一精一,其孰能與於此。」

[譯文]

圍棋中有種種應該考慮到的情形:有時候表面上得益而實際上受損,有時候表面上受損而實際上得益;有時候侵佔地盤得到好處,有時候侵佔地盤反而受害;有時候應該在左邊投子,不時候應該在右邊投子;有時候先下子,有時候後下子;有時候緊緊壓住對方,有時候不慌不忙地行棋。

粘子不要太急,棄子須考慮有什麼好處。

有蚨開始顯得近而最終遠了,有時候開始顯得少而最終卻多了。

打算加強外圍就先在裡面進攻,打算充實東部就先在西部進攻。

棋路虛而無眼則先看看勢頭,如果對其他的棋沒有妨害便做劫。

給對方讓路則行棋應疏,接受對方的讓路就不要爭鬥。

選擇合適的地方加以侵佔,如果沒有妨害便繼續推進。

這都是棋家的深微之處,不能不認真瞭解。

《易·系辭上》說:「不是天底下技藝極為一精一巧的人,誰能領略其中的奧妙呢?」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棋經十三篇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