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咒棗記》第一回 總敘天地間人品 薩真人前身修緣:人心徑寸爾,念善則仙品,念不善則凡品。仙凡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咒棗記》第一回 總敘天地間人品 薩真人前身修緣

咒棗記

第一回 總敘天地間人品 薩真人前身修緣

《序》

人心徑寸爾,念善則仙品,念不善則凡品。

仙凡豈蹊徑哉?別在自撤藩籬而已。

薩君,五代時人品,蜀西河編籍,昔仙矣。

究其自瑣瑣一刀筆吏,既且易業軒岐,業猶未底三昧,更為法派者流,間關品味,非以時日計。

顧志有所慕,利莫之疚;念有所專,欲莫之蕩;神有所獨注,險阻莫之沮,此其心純然。

古澹然者,雖儒之仲尼,釋之牟尼,相伯仲也。

是以功蓋六幕,澤流九地,出入幽顯,亭毒民物,天部乃陟之隸天樞。

嗟!嗟!薩君何嘗咽月華、茹日精、咀沆瀣、烹黃煮白、洗髓伐毛為耶?是不過事心焉耳。

吾故曰:仙凡非蹊徑,在自撤藩籬。

藩籬撤,則克念聖;藩籬未撤,則罔念狂。

仙之與凡,固人心管鑰之歟。

餘暇日考《搜神》一集,慕薩君之油然仁風,摭其遺事,演以《咒棗記》。

咒棗雲者,舉法術一事該其餘也。

是非徒為仙家闡玉笈,亦將為修心者尊神明矣。

若以茲為不根論,簧鼓域中,佞甚也,則吾豈敢!則吾豈敢!

竹溪散人題,時萬曆癸卯季秋之吉

第一回總敘天地間人品薩真一人前身修緣

詩曰:

秋光去也又逢春,烏兔忙忙似轉輪。

始信功名為外物,看來富貴若浮雲。

逢樂地,莫傷神,人生容易發邊銀。

閒來試說當年事,且看仙家薩真一人。

粵自渾沌初分,上有天,下有地,戴天履地有人。

天、地、人,此名為三才。

然夫人之生,林林總總。

內中有王侯、公卿、大夫,且不要說他以外為士的也有,為商賈的也有,為行旅的也有,為醫的也有,為陰陽地理的也有,為相師的也有,為卜者的也有,為工人的也有,為漁樵耕牧的也有,為琴師畫師的也有。

這些人品哪裡數得他盡?但見一日之間萬死萬生,只是有一等戒行純潔,不曾濁浪愛河,不曾流漂慾海.修著心,養著性,完著精,固著神.得長生不老者,此便叫做神仙。

神仙住在何處?飛昇之後盡在三十三天之上。

有詩為證,詩曰:

一重天外一重天.重重天上有神仙。

神仙自是凡夫做,特恐凡夫心未堅。

此一部書,卻單單說神仙一事。

當原先五代時.有一人姓薩名守堅,蜀西河人也,奏名真一人,做了一個神仙,上帝敕令領了天樞之職,出入在通明殿中,玉皇駕下,與張天師、許真君等為了一個同僚,與三官四聖等為了一個班輩。

普天之下哪一個不曉得這位仙人?然天上的神仙豈容易做得?蓋由他修緣三世才得到這樣地位。

薩真一人一世前身卻是怎的修緣?

當初,只是做一個屠宰,姓吳名成,年少之時力氣方剛。

你看他殺著牛、宰著豬、剮著羊,手段方便,就有如苞丁解牛的手段,又有如朱評漫屠龍的方法。

一日或殺牛一頭二頭,或剮羊三隻四隻,或宰豬五圈六圈。

他就是閻王殿前一個速命的劊子,畜產類中一個催死的無常。

年登三十,殺生害命也不知其數。

一日,行至學館,只聞得書聲琅琅,念道:「君子之於禽一獸 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喟然歎曰:「予此生誤矣。」

遂改棄前非,再也不去殺牛,再也不去宰豬,再也不去剮羊。

每日清晨早起,只是燒一柱香,念幾聲佛,寫著幾句警語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惡不報,日子未到。」

又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至花甲將周,乃以疾終。

壽終之日.無常們先押至東嶽府.見了天齊仁聖大帝。

仁聖大帝以這個吳成前半世為屠宰,後半世念佛修行,不可令他經過地府,就寫上一道公文逕遞到冥府閻君處,道:「吳成三十年前屠宰殺戮眾生,三十年後念佛修行,改惡從善,還要過輪迴否?」

閻君即道:「此人已遷善改惡,即是好人。

著令他不須到陰府來罷。」

只命著二個引魂童子引在好地方處,富人家出世,使他一生衣食優遊,三百莊田人百谷,清水魚池大廈屋。

那引魂童子引著這個吳成卻投梁州地方姓陳的人家出世。

此是薩真一人第一世修緣的前身也。

卻說薩真一人第二世的修緣前身.姓陸名右。

上也無兄,下也無弟。

單單的享祖父一分家財,盡好受用。

田地雖不連阡陌,亦有數百畝。

負郭的膏腴錢雖不至貫朽,亦稱得個腰纏十萬貫。

繡屏前雖沒有十二金釵,亦有一妻並一妾。

出入更僕,其食也不患乎無魚,其出也不患乎無車。

夏則衣以細葛,冬則衣以輕裘。

雖不是大富翁之輩,卻也盡做得個不求人之戶。

他人到這樣地位,那一個不思量瀅欲?或是偷韓壽之香,或是竊蕭郎之玉,或是跳張生之粉牆。

惟有這個陸右老老實實。

一日,在莊子上居住,有一女娘,年可十七八歲,只見:

翠眉分八字柳葉,朱唇綴一點櫻桃。

嬌滴滴文君面,細微微小蠻腰。

袖中伸玉筍,那指頭兒纖纖嫩,裙底露金蓮,那腳蹤兒步步嬌。

真個是,賽過昭君馬上撥琵琶,秦女樓頭吹鳳蕭。

這一位女娘歸寧母家,行至一所莊前,疾風暴雨頓作。

那雲黑黑的似潑墨,那雨大大的似傾盆,那電轟天劃地就如那激薦福碑的雷,那風摧竹折木就如覆吳一江一 舟的風。

那女娘無奈只得投莊子上躲避一回。

只說待雨過之後就行,豈知那個雨自午時落至黃昏方才止息,及女娘欲去則路上黑懂懂的,只得在陸右莊上居宿。

陸右見這女子不曾吃飯,又叫莊人宰一隻雞,炊一碗飯,又煮些甚麼餚饌,這一位女娘口裡吃飯心裡思想,暗想道:「這一位君子恁般慇勤,今晚畢竟要尋思著我,我不若先把此意思對他。」

言談之間,就與那陸右親親密密一般。

至飯後,陸右道:「小娘子,這莊上只是一個莊人,莊人有個妻子又在娘家去了,不然,安頓你與他一間歇息。

今日男女同一居 ,卻有許多不方便處。」

女娘道:「這不打緊。」

陸右道:「此處只有兩個正房,別處鋪蓋又不整齊,難教小娘子別寢。

你只在我床 上去睡。

我又作區處。」

那女娘見了這個陸右,人物也是後生,卻又俊俏,春心兒早已動了。

只待他同寢,就思量握雨攜雲,做一個郵亭一夜 之眠。

豈知這個陸右是個志誠之輩,效著關雲長秉燭達旦的大節,剔起燈亮,吟有一首詩,云:

禮法昭於日,綱常重似山。

謹防男女欲,莫潰聖賢閒。

卓氏雖雲美,相如未可言。

人生須猛省,打破念頭關。

卻說那女子上了睡床 ,解卻香羅帶,脫下紅袖襖,睡在紅羅帳裡,不覺的花心動也。

時二更時分,禁不住慾火,翻來覆去,說道:「君子,你同來這裡睡罷。」

陸右道:「男女授受不親,尚且不可,豈可以同寢乎?」

那女娘見這個君子只管在燈兒下坐著,似沒有惜花之心,乃復披衣而起,說道:「君子,妾今日此來,實非瀅奔之女,卻是天賜良緣。

留宿貴莊,一見君子一溫一 潤如玉,妾實愛之。

君子何不與妾身貼胸而睡,一交一 股而寢,兩意和好,如魚游春水之樂乎。」

陸右道;「此事不可,小娘子是良家女流,自有丈夫。

小生是故家兒子,自有妻室。

小娘子要與小生們一交一 好,怎忘得自己丈夫?小生要與小娘子一交一 好,怎忘得自己妻室?此事決不可為。」

女娘道:「妾今日來的不巧。

與君子一交一 好.人也是講的,不與君子一交一 好,人也是講的,兀不是混離不分,鰱共鯉也?」

陸右道:「真處還是真,假處還是假。

獨不聞:『水清方見兩般魚』乎?」

那女娘見這個陸右辭嚴義正,無如之奈,至天明辭去。

此卻不在話下。

誰知陸右這一點好心,土地之神就申聞上界天曹並下界地府去了。

此卻不打緊,又一日,陸右在後園之中,親自鋤地栽花。

剛剛的掘著一窖金子,約有五百餘兩。

陸右道:「吾家資已裕,何必更求羨餘。

此全須濟人之貧乏者。」

於是,把那窖金子掘將起來。

次日,在十字街頭廣行表施。

只見那些鰥寡孤獨的,紛紛而來,塞滿街市。

陸右以其該捨一兩的捨一兩,該捨五錢的捨五錢,就把那五百兩的金子一霎時表得罄盡。

豈知,又有些破子、又有些瞎子、又有些駝子,跛的腳兒不方便,瞎的眼兒不方便,駝的背兒不方便,一步作兩步而行,一里作兩里而行,剛剛的到著十字街頭,金已表散盡矣。

陸右卻著令家童們在自己家中取過五十兩金子來添表,方才周完溥遍。

那些受惠之人,人多口多,哪一個不說聲「陸右官人好陰騭」,哪一個不說「陸右官人好心腸」。

豈知這眾人的聲氣,上達玄穹,下達幽冥。

陰司又把一場善果也記上文簿去了。

卻說陸右享年六十五歲,遂終正寢,壽終之日,無常們先帶他去見東嶽仁聖大帝。

仁聖大帝以這個陸右在莊上逢女子共處不萌邪心,園中拾金五百兩散給貧民,不可令他經過輪迴,遂寫了一角公文,遞至冥司說道:「如此如此。」

閻君令賞善罰惡二司細查文簿,果有二項事跡,遂說道:「此人見色不迷.見金不取.大孽障關頭彼能擺脫,再更一世須作神仙.但要經歷多故.看他戒行何如耳。

若戒行皆嚴,即歸正果。」

於是,回一角公文逕到東嶽府投下,叫仁聖大帝不消起解陸右來至陰府,只著令引魂童子引至陽間出世.備嘗世故.便作神仙。

此薩真一人第二世修行的前身也。

但不知此一回做神仙何如,下面分解。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咒棗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