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誌》卷之十 雜說下:揪人妊娠未滿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繞井三匝,映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博物誌》卷之十 雜說下

博物誌

卷之十 雜說下

【原文】

揪人妊娠未滿三月,著婿衣冠,平旦左繞井三匝,映祥影而去,勿反顧,勿令人知見,必生男。

揪人妊娠,不欲令見醜惡物、異類鳥獸。

食當避其異常味,不欲令見熊羆虎豹。

御及鳥射射雉,食牛心、白犬肉、鯉魚頭。

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聽誦詩書諷詠之音,不聽一婬一聲,不視邪色。

以此產子,必賢明端正壽考。

所謂父母胎教之法。

【譯文】

揪女懷孕沒有滿三個月的時候,穿戴上丈夫的衣帽,早晨從左邊繞水井三圈,映照井水,細細地察看自己的倒影,然後離去,不要回頭看,不要讓丈夫看見,這樣生下來的必定是個男孩。

女懷孕後,不要讓她看醜惡的東西和怪異的鳥獸。

飲食應當避忌有異常味的食品,不要讓她看見熊黑虎豹和狂鳥、海難、野雞,不要吃牛心、白狗肉、鯉魚頭。

坐席不擺正不坐,割肉不方正不吃。

要常聽誦讀吟詠詩書的聲音,不要聽浮靡不正的音樂,不要看混雜不正的顏色。

按這樣做了,生下的孩子一定是聰明、正直而又長壽。

這就是所謂父母胎教的方法。

【原文】

渴古者婦人妊娠,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惡則惡矣。

妊娠者不可啖兔肉。

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

又不可啖生薑,令兒多指。

《異說》云:瞽叟夫婦凶頑而生舜。

叔梁紇,一婬一夫也,征在,失行也,加又野合而生仲尼焉。

其在有胎教也?

【譯文】

所以古時候婦女懷孕後,必須對環境影響要慎之又慎,受到好的影響,生的孩子就好;受到壞的影響,生的孩子就壞。

懷孕的人不可以吃兔肉,又不可以看到兔子,否則就會使孩子變成缺嘴唇。

又不可以吃生薑,否則就會使孩子長出歧指來。

《異說》上說:瞽叟夫婦凶暴愚頑而生下舜。

叔梁屹是個一婬一蕩的男子,征在是個失去操守的女子,而且他們是不合禮儀成婚而生下孔子的。

哪裡存在什麼「胎教」呢」?

【原文】

豫章郡衣冠人有數婦,暴面於道,尋道爭分銖以給其夫輿馬衣資。

及舉孝廉,更取淨者,一切皆給先者,雖有數年之勤,婦子滿堂室,猶放黜以避後人。

諸遠方山郡幽僻處出蜜蠟,人往往以桶聚蜂,每年一取。

【譯文】

豫章郡的士大夫大多有幾個老婆,她們在街市上拋頭露面,與人爭蠅頭微利,以此來供給丈夫的車馬衣物之需。

丈夫被選拔為孝廉後,又重新娶個富有的女子,她們把一切錢財都供丈夫享用。

前妻雖然有多年的勤苦,而且子女滿堂,仍然被放逐廢免,讓位給後來人。

許多遠方山郡的幽深偏僻處出產蜜蠟,人們往往用桶聚養蜜蜂,每年取一次蜜蠟。

【原文】

遠方諸山蜜蠟處,以木為器,中開小孔,以蜜蠟塗器,內外令遍。

春月蜂將生育時,捕取三兩頭著器中,蜂飛去,尋將伴來,經日漸益,遂持器歸。

人藉帶眠者,則夢蛇。

鳥銜人之發,夢飛。

【譯文】

遠方群山中產蜜蠟的地方,那裡的人家有養蜂的,取蜜蠟的方法是:用木料做個器具,中間開一個小孔,把蜜蠟塗在器具上,內外都要塗遍。

春天,蜜蜂將要生育時,捕兩三頭蜜蜂放在器具中,過了幾晚,蜜蜂會飛出去,不久又帶著夥伴回來,過一段時間蜜蠟漸漸滿了,於是就可以拿著器具回家了。

人躺在帶子上睡覺的,就會夢見蛇。

飛鳥口銜人的頭髮,這個人就會夢見自己也能飛了。

【原文】

王爾、張衡、馬均昔冒重霧行,一人無恙,一人病,一人死。

問其故,無恙人曰:「我飲酒,病者食,死者空腹。」

人以冷水自漬至膝,可頓啖,數十枚瓜。

漬至腰,啖轉多。

至頸可啖百餘枚。

所漬水皆作瓜氣味。

此事未試。

人中酒醉不解,治之,以湯自漬即愈,湯亦作酒氣味也。

【譯文】

王肅、張衡、馬均三個人從前一起冒著濃霧行路,一人平安無事,一人患了疾病,一人死亡。

問起什麼原因,那個平安無事的人說:「我喝了酒,生病的人吃過粥,死去的人是空腹的。」

人用冷水浸泡自己的腳,水浸到膝蓋處,這個人便可一次吃幾十隻瓜;浸泡到腰部,就可以吃更多的瓜;浸泡到頸部,可以一次吃幾百隻瓜。

浸泡過的水都有瓜的氣味。

這件事沒有親自試過。

人喝醉了酒不能排解,醒酒的辦法是用熱水浸泡,馬上就可以恢復,浸泡過的熱水也會有酒的氣味。

【原文】

昔劉玄石於中山酒家酤酒,酒家與千日酒,忘言其節度。

歸至家當醉,而家人不知,以為死也,權葬之。

酒家計千日滿,乃憶玄石前來酤酒,醉向醒耳。

往視之,雲玄石亡來三年,已葬。

於是開棺,醉始醒,俗云:「玄石飲酒,一醉千日。」

舊說雲天河與海通。

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於查上,多繼糧,乘槎而去。

十餘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後茫茫忽忽,亦不覺晝夜。

去十餘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

遙望宮中多織婦,見天丈夫牽牛渚次飲之。

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

此人具說來意,並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

竟不上岸,因還如期。

後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

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

【譯文】

從前,劉玄石在中山郡的一家酒店裡買酒,酒店主人賣給他名酒「干日酒」,而忘記把應掌握的喝酒分一寸告訴他。

劉玄石回到家裡,喝得大醉,好幾天都沒醒過來,但家裡人不知道是醉酒,以為他死了,就備辦棺材將他裝鹼安葬了。

酒店主人到滿一千天的那一天,才回憶起劉玄石以前來買過酒的事,料想醉酒也該醒過來了。

前往劉家去看望,劉家的人說玄石死去至今已三年了,早已安葬。

於是打開棺材,醉酒的玄石方始醒了過來。

人們流傳說:「玄石飲酒,一醉千日。」

相傳天上的銀河與地上的大海是相通的。

近代有人住在海島上,每年八月有木筏往來於銀河與大海之間,從來不誤時限。

有個胸懷奇志的人,在木筏上建了一座高閣,帶上不少糧食,乘上木筏向銀河漂去。

開始十幾天裡,還能觀看日月和星星,後來就恍恍忽忽,也分不出白天和黑夜。

走後十多天,突然到了一個地方,有城市的樣子,房屋十分整齊,遠遠望去房子裡有很多織布的女子。

又看見一位男子,正牽著牛,在河中小島的水邊讓牛飲水。

牽牛人見到來客,便驚奇地問道:「你怎麼到這裡來了?」

這人詳細說明了來意,並旦詢問這是什麼地方。

牽牛人回答說:「你回到蜀郡去拜訪嚴君平就知道了。」

這人最終沒有上岸,因而按照木筏來去的時間如期回家了。

後來到了蜀郡,去問嚴君平,嚴說:「某年某月某日,有一顆客星觸犯了牽牛星。」

算一算年月,正是這人到達銀河的時候。

【原文】

人有山行墮深澗者,無出路,飢餓欲死。

左右見龜蛇甚多,朝暮引頸向東方,人因伏地學之,遂不饑,體殊輕便,能登巖岸。

經數年後,竦身舉臂,遂超出澗上,即得還家。

顏色悅懌,頗更黠慧勝故。

還食谷,啖滋味,百餘日中復本質。

天門郡有幽山峻谷,而其上人有從下經過者,忽然踴出林表,狀如飛仙,遂絕跡。

年中如此甚數,遂名此處為仙谷。

有樂道好事者,入此谷中洗沐,以求飛仙,往往得去。

有長生意思人,疑必以妖怪。

乃以大石自墜,牽一犬入谷中,犬復飛去。

其人還告鄉里,募數十人執杖揭山草伐木,至山頂觀之,遙見一物長數十丈,其高隱人,耳如簸箕。

格射刺殺之。

所吞人骨積此左右,已成封。

蟒開口廣丈餘,前後失人,皆此蟒氣所(口翕)上。

於是此地遂安穩無患。

【譯文】

有個人走山路掉進了深山溝,因為沒有出去的路,在山溝裡快要餓死了。

看看附近,有不少龜蛇,整天伸長頭頸朝著東方,他就趴在地上學龜蛇的樣,於是肚子就不再飢餓了,身體變得異常輕便,能攀登山崖。

經過幾年後,他試著舉起手臂聳身往上跳,果然就跳出了深山溝,於是就回家了。

他滿臉喜悅,人變得比過去更加聰明智慧。

他恢復吃谷食,嘗美味,過了一百天,又回復到原來的本性。

天門郡有陡深的山谷,在那裡,有人從山谷下面走過,會忽然騰躍出山林之外,樣子像飛仙,一會兒就不見蹤跡了。

一年中發生這種情況的相當多,人們就把這個地方稱為「仙谷」。

有些喜歡修道的人,便走進這山谷裡洗澡,希求自己成為飛仙,常常得以遂願,飛昇而去。

有個有智謀才幹的人,懷疑其中必有妖怪,就身拴一塊大石頭掛住自己,又牽著一條狗進入山谷中,像以前發生過的情況一樣,狗又飛走了。

這個人回去告訴了同鄉的人,並招募了幾十個人手執木杖,斬斷山草,砍去林木,來到山頂觀看,遠遠望見一個怪物,長幾十丈,十分高大,遮掩常人,耳朵像簸箕那麼大。

這人便與怪物格鬥,放箭射它,最後把它刺死了。

再一看,這怪物所吞的人骨頭聚積在四周都成堆了。

這一條蟒蛇,張開嘴寬度達一丈多,前前後後所失蹤的人,都是這條蟒蛇吸氣吸上去的。

自從怪物一死,這一帶就太平安定,再也沒有禍患了。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博物誌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