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一):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習相遠苟不教一性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字經》(一)

三字經

(一)

【原文】

人之初一性一本善一性一相近習相遠苟不教一性一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註釋】

初:初生之物。

一性一:指人的本一性一。

相近:相去不遠,差不多得意思。

遠:相去太遠,有很大的差別。

苟:假如、苟若。

遷:改變、變遷,這裡是指不好的改變。

專:有恆、專心的意思。

【語譯】

每個人剛出生的時候,本一性一都是善良的。

這個善良的本一性一,每一個人都相同,後來因為個人的學習環境不一樣,一性一情便產生了很大的差別。

如果幼小的時候不施以良好的教育,那麼他的一性一情便會受到不好的影響而有所改變。

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有恆而專心一致的去教育孩子。

【故事】

晉朝時,有個名叫周處得人。

他是一個本一性一善良的人,可是,由於他自小一便沒了爹一娘一,在無人教導的情形下,周處的一性一情變的很殘暴,行為也十分野蠻。

周處喜歡欺負弱小,常常因為自己不高興,就把別人打的頭破血流的,所以,村裡得人見了他,總是躲的遠遠的。

這幾天,村子裡出現了一隻兇惡的老虎,在山腳下的大湖裡也出現了一隻可怕的蛟龍,常常侵害村裡的農作物,甚至還把農民活生生吞掉,大家覺得很害怕,甚至把老虎、蛟龍及周處合稱「三害」,還說「三害」不除,村民將永無安寧之日。

周處聽說了村裡來了這「三害」好打架的個一性一使他立刻到山裡一拳就把老虎給打死了,接著又到湖裡抓蛟龍,在湖裡追了三天三夜,才消滅了蛟龍。

岸上的村民見周處一直沒有浮出一水面,還以為他和蛟龍同歸於盡了,於是,大家便在岸上慶祝除去了「三害」。

周處回到了村子裡,明白了自己竟是第三害後,從此下決心改過自新,不在做個讓人家討厭的人。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字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