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十八):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子自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三字經》(十八)

三字經

(十八)

【原文】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子自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

【註釋】

高:高祖父。

曾:曾祖父。

身:自己。

玄:玄孫子。

曾:曾孫子。

九族:從高祖父到玄孫子,一共九代的總稱。

人之倫:人們的尊卑長幼次序。

【語譯】

從高祖父生曾祖父,從曾祖父生祖父,再從祖父生父親,父親生我自己,我自己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就這樣一代一代的傳遞下去。

從自己的兒子、孫子,一直傳到曾孫和玄孫,就是古人所說的九族。

這是人們尊卑長幼的秩序,絕對不可混雜越禮。

【故事】

漢朝時,有個名叫偉伯余的讀書人,每當他犯了錯誤,母親總是拿著棍子教訓他。

孝順的偉伯余,自知做錯了事,便虛心聽從母親的教誨,落在他身上的棍子愈重,他反而感到高興。

有一次,母親打他,他竟然哭了起來,母親便很著急的問他是否打的太重了。

偉伯余回答說:

「以前母親打我,都打的很重,表示母親身一體還很健康,今天,母親打輕了,可見母親的身一體不如以前了,我怎麼能不難過呢?

這正是偉伯余發自內心的孝心和真情啊!

周朝時,有個治禮作樂的周公。

有一次,周公的兒子伯禽有事要見他,竟連續三次被周公打了出來。

伯禽覺得很疑惑,便找賢人商子求教。

商子帶伯禽到南山上,說:

「這裡有棵喬樹,高大又比值,哪裡有棵梓樹,低矮又卑下,你仔細想想這兩棵數,就知道原因了。」

伯禽著才明白自己當時忽略了尊卑的道理。

分類:蒙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三字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