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秘史》第一百二十六回 黃花岡七二烈殉難 佛山鎮三點會鏖兵:知縣沒法,只好上院請示,好個張鳴岐,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皇清秘史》第一百二十六回 黃花岡七二烈殉難 佛山鎮三點會鏖兵

皇清秘史

第一百二十六回 黃花岡七二烈殉難 佛山鎮三點會鏖兵

話說番禺縣知縣銘甫,當堂訊問,溫生才是仿瘋若癲地毫無實話。

知縣沒法,只好上院請示,好個張鳴岐,說了一句,殺人抵罪。

我們也不必株連。

一面是槍斃溫生才,一面又電奏入京,報告政一府。

其時攝政王載澧,正因各處的手槍炸彈,鬧得不休。

全國革命一黨一不知究有多少。

雖經捕獲多起,然而總不得要領。

心想那孫文、黃興,必是革命一黨一中最大頭腦,不將此二人捉獲,國家總不得安,一道旨下,當叫粵督張鳴岐,務必設法將孫黃二人拘捕。

將軍孚琦,遇害可憐,著即優給恤典,賞銀治喪,並准一子恩襲官位。

那香港大本營的黃興,聽得溫生才自一由行動,槍斃了將軍孚琦,心中是一悲一喜,喜的是本一黨一能力居然又擊斃一個重要的滿人。

悲的是失去溫生才,同盟會中又少了一個重要人物。

於是集眾會議,先替溫烈士開追悼大會。

當下追悼禮畢,由黃興出席演說。

大致謂溫生才已死,他這一幕,算做我們的開場白。

我們不可因溫生才已死,便算了事。

當趁這時機,就此起兵才好,大家無不鼓掌贊成。

當由陳更新、馮超驤兩人起立說:「我倆已將海軍方面,運動七八,大致就緒,如今是要在省城以內,設個秘密機關,以備積極進行才好。」

話未講完,早有饒輔庭起立說:「舍下在省城西門,屋子很寬,何不大家都請過去,好部署一切。」

黃興連連點頭,指定三月三十日,在廣州起事。

猶慮兵力單薄,又派人通知洪順堂叫彼在佛山鎮同時發動。

不消講得,那三點會一班人物,早已摩拳擦掌,躍躍欲動。

正在這個當兒,黃興又得到孫文從南洋匯來一大批餉銀。

更是錦上添花,興高采烈。

當指揮七十二位志士,陸陸續續地趕往饒輔庭的宅中,由饒輔庭分別招待。

不料好事多磨,事被粵督張鳴岐偵知。

張鳴岐因想:「現在孚琦新經被炸,必然革命一黨一人埋伏就近不少,政一府又新下嚴諭,叫我兜捉孫文、黃興。

怕的我未及捉得他倆,他倆已前來圖我,現今沒有別的法,只得急調各路兵隊,來此嚴防,一道通飭。」

甚麼廉欽道,雷瓊道都紛紛即日起兵,就近的海軍統帶李准,陸路提督吳宗禹,也各調所部兵隊,將一座省城,處處嚴密佈防。

黃興得著消息,不敢怠慢,也就將七十餘人分做兩大整隊,六小支隊,由胡漢民坐了一頂藍呢大轎,帶了許多一黨一眾一直撞進督署。

請問這是什麼意思?也不過欲得虎子,先入虎一穴一罷了,胡漢民料得省城重兵,皆集四門,獨有督署,是個空虛無備的。

我們佔據督署,捉住總督張鳴岐,那就群龍無首,對於各路防兵便可指揮而定。

心想擒賊先擒王,非此不可。

轎子抬進二門,當有號房向前索取名帖。

漢民便一跳下轎,掏出手槍,「砰」的便是一下,說時遲那時快,跟來的一黨一眾,也就穿到大堂隨手擲炸彈。

一時山崩地裂,牆倒壁塌。

可憐的張鳴岐在上房辦公,聽見外面炸彈暴炸,喊殺聲喧,早已屁滾尿流,嚇得來不及穿長衫,忙由後牆打個窟窿竄身而出。

所有家眷,男的女的,也就慌慌張張,從這窟窿逃走,暫避至海軍統帶衙門。

那時督署內炸彈迸發,煙焰彌天,惱怒了一個衛隊管帶金振邦。

當將警笛一吹,頓時五百名衛隊,持械而至。

認準一頂大轎,一位洋裝的胡漢民,開槍轟擊,任是胡漢民潑天膽大,僅帶著兩支手槍,通共不過十響,就是彈無虛發,十彈放完,也沒個接續,豈不是死命一條嗎?偏生在這閃電穿鐵的當兒,外面忽大號一起,一支革命軍擁入。

為首的是馮超驤、林文、羅仲霍、劉元棟四人。

金振邦忙的撇過胡漢民,指揮部下,向革命軍開槍,諸位須知打仗的事體,敵在百步以外,一槍發出,可以打倒數人到得靠近,那槍便失效力,彈子發出,也不能傷人,所以百步以內,必須刺刀相接。

這時金振邦在督署大戰馮、林、羅、劉四人,力已不支,驀地二起號動,又是陳更新韋雲卿、勞肇明、宋玉琳、喻紀雲領著一支革命軍又到。

一陣廝殺,把督署裡五百名衛隊殺得一個不留,隊長金振邦,也就血戰亡身。

眼看一所督署,行將被革命軍攻破,不提防海軍統帶李准,竟領著大批軍隊殺來。

你道李准何以來得這般快速?是因為馮超驤、陳更新兩人,各率虎門的炮隊,開拔入城,這炮隊屬海軍節制,李准原知一馮一陳,兩個系嶄新人物,很靠不住。

今見自行動,知事不妙,趕的尾追進城。

他這一進城,兵隊又多,槍械又快,又帶著些迫擊炮,機關鎗從高處架起,那大炮彷彿轟雷,槍子彷彿行雨。

雨過處是斷送殘生,雷轟來是炸裂一屍一骼。

剛巧蓮塘街一支兵隊,是由方聲洞帶領,同一黨一的為徐禮明、徐日培、徐保生、廖勉、黎新;小石街一支兵隊,是由趙聲帶領。

同一黨一的為李達泉、李海書、周華、吳適、葛郭樹、余東鳴、黃鶴鳴;仙湖街一支兵隊,是由林覺民帶領,同一黨一的李芬、李晚、姚國梁、何天華龐雄、龐鴻、徐滿凌、徐劍良;始平書院前一支兵隊,是由陳與榮帶領,同一黨一的為林尹民徐端、徐容九、徐松根、李變明、吳潤、程耀林、游倍禱;狀元橋一支兵隊,是由陳天華帶領,同一黨一的為徐日全、徐廣滔、徐林端、徐添培、徐漢培、徐習成、郭繼、梅光選;小北街一支兵隊,是由饒輔廷帶領,同一黨一的為蕭鹹躋、石慶寬、陳啟言、羅坤、彭安、梁緯馬勝等七人。

竟至小北街想攻入將軍衙門,但是革命軍來得快,那李准的軍隊來得更快。

因李准的軍隊發動,那陸路提督吳宗禹,也就催動大隊,放馬指揮。

先抄至小北街,遇見饒輔廷的支隊,一陣廝殺。

可憐的是一個活的沒有,次及狀元橋,那陳天華等因被炮彈緊一逼一,已是鴉飛雀亂,不須費事,也就一個逃跑不了。

吳宗禹因連連獲勝利,又趁勢抄過始平書院,卻好一位黃廣協,一位吳參政,已將陳與榮等九人,殺的殺了,捉的捉了。

另外仙湖街方面,到有八位志士,死於槍林彈雨之中,只有林覺民是被活捉過來。

小石街一路的革命軍,死得最慘,完全身無完膚,被機關鎗打做肉泥,蓮塘街一起,是葬送在炮火之下,也休想一個活命。

這時在督署酣戰的兩支部隊,一系馮超驤領頭,一系陳更新領頭。

起初救出來胡漢民,擊斃金振邦,是非常勇一猛。

到得後來,被李准的部兵,一層層包圍,緊一逼一黨一眾,身受槍彈,戰死的不少。

再講這兩支部隊,系由虎門開來,原歸李准節制,彼此對敵,可算是自家人來殺自家人。

當下有兩個隊長喊說,繳械者免死。

這一句話,將馮超驤、陳更新部下提醒,也就紛紛繳械,馮、陳二人見軍無鬥志,便想奪路逃跑。

要曉得槍林彈雨之中,如何求活,獨有宋玉琳善用一口單刀,一路滾殺出去,偏偏又遇見黃廣協、吳參政兩支生力軍來,依然將玉琳捉住。

其餘還有王明、陳汝環、陳可鈞、雷勝、江繼厚、林常、徐應輝、宋教仁八人是分路打探軍情,負責臨時救應的。

有的被流彈所傷,有的逃入人家躲避,結果由張鳴岐下令,閉城搜捕。

宋教仁是逃在姓呈的朋友家改換女裝,扮做僕婦,後來軍一警搜查吳宅,卻不曾捉到,卻在箱籠中搜出危險物品,並同盟一黨一證,因將吳炎一娘一、吳九一娘一、吳淑卿、龍蘭按名拘捕。

只有胡漢民是最先發難,最先逃走其次宋教仁是化妝得命。

那黃興是登在西城饒宅後樓上,眺望戰情,初見督署煙騰焰起,知道一黨一員已經得手。

後聞督署裡面喧戰之一聲,不知勝負誰屬;以後再瞧下去,一幕不如一幕。

官軍方面,所有水陸大隊,都趕殺進城。

起先鼓聲咚咚,號聲隆隆,繼則槍聲炮聲,喊聲械鬥聲。

在這煙聲霧滾之中,料定是革命軍寡不敵眾,料定是支持不住,難出重圍。

急切想得個確耗,無奈交通斷絕,派出去的臨時救應,一個是不得回來,忙的攜了手槍下樓,預備突一突重圍,好救出幾個同志,又不知從何著手,繼而一想,犧牲這多數頭領,也不算什麼,只要留得我在,總可以替他們復仇,總可以把滿清推翻,改建一個簇新的民國。

主張一定,不走正街,揀那槍彈稀疏的路徑,竄至城根,好在由城裡上城,是個斜坡勢,由城頭下望可巧面前是一方草地,這時顧不得危險,縱身跳下,居然身命安全,趕快逃至香港。

誰知黃興到了,胡漢民也來了,兩人相抱大哭道:「我們今日這班同志,怕的一個不得生還,你我倆好險呀。」

胡漢民將經過的情形,講了個長篇大套,餓了吃飯,又備壺酒來正在舉杯相對,談個不休,忽然進了一個婦女嚷說:「你倆真個快樂,所有我們志士,都犧牲得乾乾淨淨,這卻如何是好。」

且說且哭,且把地面幾乎跺陷下去,那個婦女化妝,不是別個,卻是宋教仁。

由黃興、胡漢民叫他卸去化妝坐定,從長計議。

一面催促三點會,火速進兵,一面派人仍至省城,偵探消息。

我講這種慘殺消息,是不必往探的,自從官軍李准、吳宗禹以水陸兩師殺平革命一黨一,那總督張鳴岐,復行趕回督署,一道嚴令,不許開城,即由軍一警挨家捕捉一黨一人。

除當場捉獲林覺民、宋玉琳、江繼厚、林常拔、陳可鈞五人,當堂問訊,五人總是直供不諱,不過溫知縣,見著林覺民一表人才,意在開脫。

且探知為林則徐孫輩,當下示意覺民,叫他承認個誤入。

誰知覺民不肯賣友,視死如歸,不但不承關顧,反把溫宗舜奚落一頓。

結果五個人,被同樣問罪,一律判決。

當時由粵省大善士廖少帆、胡善波、張子謙三人,吳請備棺殮埋,指定東門外黃花岡地址,計共七十二人列為七十二塚。

這就是黃花岡七十二烈士殉難,一段慘史,真叫人可驚可泣,可悲可歎。

我講驚泣悲歎,總是無益,所希望的再接再厲。

這時三點會洪順堂,卻得到黃興的知會,忙在惠州遣兵調將,分所部為三大隊,第一隊由張蘭彬、劉祥帶兵五千,從佛山鎮正面撲攻。

第二隊由羅桂仔、羅天子喜帶兵五千,助攻左面,第三隊由盧亞貴、陳亞純帶兵五千,助攻右面,另外洪順堂攜著舅子賴發,亦帶兵五千,在後策應。

記得三點起兵,是在四月初三,距廣州亂事,僅隔三日。

彼所注意的地點,為佛山鎮,兵抵佛山。

誰知佛山鎮總兵秦福明,已先事佈防,開了兩仗,勝負未分卻好省城得信,由粵督張鳴岐,又加派黃廣協等,督帶大批軍隊過來,又是欽廉道,瓊雷道兩路兵馬馳至,這時洪順堂因著四面受敵,又戰亡了羅桂仔、盧亞貴,收拾殘部,一支是竄走增城,一支是竄走搏羅。

洪順堂在後制止不住,也就偃旗息鼓,逃入廣西。

這次三點會的舉動,算做同盟會個尾聲,此既失敗,彼亦奔逃,捷音報入廣州,當由總督張鳴岐鋪敘戰功,兩起並做一起。

講得自家如何調度,將士如何用命,同盟會如何殘滅無遺,三點會如何剿除殆盡。

這種電奏到京,攝政王自然異常快慰,不須交代,一班將士皆有膺賞。

把張鳴岐、李准、吳宗禹一體賞加宮保衛,每人賞穿一件黃馬褂,以示朝廷酬動之意。

正是:一黨一人奮臂救民族烈士捐軀振國魂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皇清秘史
第一回 述前朝關東鍾王氣 談天女塞外記紅妝第二回 駱駝峰上虎拽嬌娃 布魯湖邊鳥銜朱果第三回 小英雄順流登彼岸 奇女子乘勢獻良謀第四回 西略東征祖基開拓 新歡舊恨情致纏綿第五回 古埒城章京攜美眷 佟家堡紅粉識奇才第六回 傳警報李成梁起兵 中奸謀覺昌安喪命第七回 捧遺甲矢志報前仇 結強鄰登堂聯姻婭第八回 佈防誘敵大破聯軍 棄約背盟遽翻婚約第九回 八旗創製開國稱尊 七恨告天興兵尋釁第十回 俏佳人委身媚降蔣 奇女子報國衛京師第十一回 四路大軍東拚西湊 連番惡耗兵敗將亡第十二回 念故交岡上尋遺體 懷深恨刀下誓狂言第十三回 馬上蛾眉英雄氣短 城中蠻觸疆吏何心第十四回 覬覦大寶貝勒逼宮 邂逅圍場玉兒款客第十五回 母儀天下冊立娘娘 閒步園中愛憐叔叔第十六回 下朝鮮孱王蒙巨創 入龍井降將出奇兵第十七回 袁崇煥蒙兔下囹圄 洪承疇拜命援錦州第十八回 克敵功高松山奏績 愛才心切客館娛賓第十九回 膺寵命洪學士趨朝 遂性懷睿親王監國第二十回 逆跡昭彰難逃法網 英姿爽颯妙選佳賓第二十一回 變起深宮驚傳晏駕 涎垂美色強搶圖奸第二十二回 崇禎帝捐軀殉社稷 多爾袞奉命略中原第二十三回 皇言如綸太后下嫁 屬邦有美睿王求婚第二十四回 馬背翻身睿親王喪命 蛾眉鎖恨董小宛入宮第二十五回 入宮見妒遽唱離鸞 棄國如遺徒歌長恨第二十六回 康熙亂一倫私通姑母 胤禎練藝謀奪皇儲第二十七回 康熙帝巡幸五台山 皇四子結交天下士第二十八回 三次南巡太湖遇刺 一場大獄名士沉第二十九回 廢東宮諸子爭太子 進王府哥兒變姐兒第三十回 聖祖殯天變更遺詔 雍王即位殘害同胞第三十一回 建新宮塑裝歡喜佛 平青海犒勞大將軍第三十二回 擁佳人提督吹號角 訓驕子教讀建高牆第三十三回 鳥盡弓藏功臣駢戮 狐悲兔死宰相乞休第三十四回 天子多情占奸侄婦 秀才造反牽累無辜第三十五回 釵光劍氣公子情多 鬢影衣香美人睡足第三十六回 寶親王園中奸舅嫂 雍正帝燈下失頭顱第三十七回 女俠復仇逍遙遠魚娘舞劍傾慕求婚第三十八回 平回部萬里建殊勳 進香妃千秋傳佳話第三十九回 金殿獻俘逆回授首 深宮蹙額弱質存貞第四十回 荒塚題詞徒留幽恨 回妃承寵特荷殊恩第四十一回 念閣老乾隆下江南 辦皇差鹽商爭面子第四十二回 點綴湖山緇流接駕 削平叛亂猛將立功第四十三回 福康安盪舟驚麗質 馬佳氏再世證前盟第四十四回 逛私娼皇后持正 接聖駕天子留情第四十五回 守貞節烈女慘死 儆荒淫皇后苦諫第四十六回 富察後受辱為尼 小霸王行兇搶妓第四十七回 乾隆帝俠義除凶 老和尚為友鳴冤第四十八回 戍伊犁皇孫屈死 買賣街天子宣淫第四十九回 假天子花賽英受騙 真朋友余大海報仇第五十回 報父仇美妾殺夫 呈小說孝女瞞親第五十一回 代帝捉刀死興文字獄 有情眷屬生作水鴛鴦第五十二回 疑心行刺姊妹含冤 遊目聘懷花木爭妍第五十三回 珠光寶氣點綴名園 霧鬟雲發巡幸別館第五十四回 嘉郡王參觀歡喜佛 乾隆帝娛樂如意洲第五十五回 奪寵爭風深夜行刺 非人不奉旨納妾第五十六回 公主矜存賢妃封後 剌客正法教徒攻宮第五十七回 勇皇孫宮中殺賊 貞節婦湖上亡身第五十八回 病相思嘉慶駕崩 戒奢華道光好儉第五十九回 焚鴉片總督蒙冤 毀遺摺九泉含恨第六十回 憨蘭嬪自取其禍 悍皇后大逞雌威第六十一回 祖制重行皇帝懼內 讒言惑主太子亡身第六十二回 上行下效王府出命 案恩斷義絕保姆逞威權第六十三回 智公主除奸逐保姆 刁皇孫起禍鬧宮廷第六十四回 天子悼亡佳人薄命 貴妃爭寵皇后沉冤第六十五回 現彗星各地起刀兵 攖敵氛全州動干戈第六十六回 咸豐帝嗣統誅奸臣 賽尚阿奉旨督軍務第六十七回 洪秀全定都續漢統 葉赫女入宮應異識第六十八回 花滿鳳城生麗質 歌聞梅閣動江城第六十九回 楓落秋江官運冷 月籠春水女恨悲第七十回 一門孤寡伴旅魂 片舟萬里驚噩夢第七十一回 送奠儀張冠李 戴選秀女別母離家第七十二回 佳人有意點綴桐蔭 天子多情名題四春第七十三回 情場失戀果然演碧 血空斗參禪豈易逃紅塵第七十四回 九重春色迷鶯燕 一曲清歌引鳳凰第七十五回 平內亂曾國藩晉爵 啟外交杜受田面君第七十六回 蘭貴妃月下生皇子 咸豐帝永巷囚懿妃第七十七回 聯軍乘虛窺北京 咸豐星夜走熱河第七十八回 燒明園二春遇劫 成和約一黨弄權第七十九回 草遺詔龍馭上賓 索國璽虎將進宮第八十回 肅順陰謀殺幼帝 懿妃妙計誅奸臣第八十一回 為國除奸肅順授首 弔民伐罪左李封侯第八十二回 同治帝優遊燕市 安太監正法魯垣第八十三回 同治帝妙計選皇后 慈禧後秘議立嗣君第八十四回 病榻傷心書密詔 寢宮開嘴犯慈威第八十五回 大義滅親恭王貶子 小人設計慧妃訌後第八十六回 孝哲後絕食殉君 吳御吏尸諫大統第八十七回 違祖訓宮中演淫劇 失母儀市上訪名醫第八十八回 傳奶媽西宮諱疾 焚遺詔東後晏駕第八十九回 舉喪儀慈禧抗法 爭典禮恭王免職第九十回 清流黨具摺駁朝旨 松筠庵會議保賢良第九十一回親王托病居家 高道士募捐修廟第九十二回 光緒大婚歸國政 慶王籌款建名園第九十三回 慈禧後遊覽頤和園 李蓮英值宿樂壽堂第九十四回 呈園圖奏答買賣街 折荷花竟成名利場第九十五回 福太太記聯玉帶橋 二格格讀篆銅牛銘第九十六回 光緒帝大開群臣宴 西太后參拜靈雨祠第九十七回 頤和園珍妃受責 御書房翁傅論才第九十八回 繪園圖繆素筠得賞 用庫款閻敬銘調任第九十九回 報舊仇移禍珍瑾 擢新進起用康梁第一百回 辭舊歲太后調五味 賀新年皇帝救二妃第一百一回 慶元宵皇親婚配 祝萬壽中日交鋒第一百二回 停慶典愁雲慘霧 打敗仗辱國喪師第一百三回 安維峻軍台效力 李鴻章全權議和第一百四回 馬關會議割地求和 羊城謀洩彌天革命第一百五回 榮祿夤緣升直督 德宗點劇諷西後第一百五回 榮祿夤緣升直督 德宗點劇諷西後第一百六回 康主事熱心變法 恭親王憂國病薨第一百七回 譚嗣同微服赴小站 懷塔布藏摺獻西後第一百八回 請剪髮掀起政潮 練新兵議除舊黨第一百九回 袁世凱變計入京 康有為乘機逃滬第一百十回 光緒帝幽禁瀛台 維新黨盡忠菜市第一百十一回 寇總管撞死深宮 珍貴妃再囚永巷第一百十二回 接木移花成孽果 紅燈碧血禍蕭牆第一百十三回 廢光緒冊立大阿哥 出曉諭保護義和團第一百十四回 拳民肇禍擾京師 義和捐軀諫太后第一百十五回 義和團圍攻使館 王子賓殉義市曹第一百十六回 殉國難珍妃落井 改民服太后蒙塵第一百十七回 賽金花周旋內外 李傳相勞卒病死第一百十八回 炸督署志士捐軀 籌軍餉華僑奮臂第一百十九回 深恨綿綿駕歸宮 掖強鄰耽耽禍廷東省第一百二十回 陰氣慘慘鬼鬧園林 大言煌煌官禁鴉片第一百二十一回 實彈擊仇殺身成仁 滿斛飲恨借酒消愁第一百二十二回 光緒帝飲恨賓天 慈禧後戒煙宴駕第一百二十三回 兩祧皇宗溥儀正位 一雪帝恨袁氏出京第一百二十四回 監國攝政前後參照 賣官鬻爵上下通行第一百二十五回 汪精衛彈炸攝政王 溫聲才槍擊孚將軍第一百二十六回 黃花岡七二烈殉難 佛山鎮三點會鏖兵第一百二十七回 政以賄成貝勒受謗 路歸國有川民爭權第一百二十八回 革命軍興武漢失守 遜位詔下母子退政第一百二十九回 陰謀帝制袁徐逼後 污蔑皇室溥倫封官第一百三十回 曇花一現謀復辟 霓裳三奏洩春光第一百三十一回 國民軍剷除封建制 清帝妃實行平民化第一百三十二回 皇氣消盡東陵被盜 民權勃興南京建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