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誌異》羅剎海市:美丰姿。少倜儻,喜歌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聊齋誌異》羅剎海市

聊齋誌異

羅剎海市

馬驥,字龍媒,賈人子。

美丰姿。

少倜儻,喜歌舞。

輒從梨園子弟,以錦帕纏頭,美如好女,因復有「俊人」之號。

十四歲,入郡庠,即知名。

父衰老,罷賈而居。

謂生曰:「數卷書,饑不可煮,寒不可衣。

吾兒可仍繼父賈。」

馬由是稍稍權子母。

從人浮海,為颶風引去,數晝夜,至一都會。

其人皆奇醜;見馬至,以為妖,群嘩而走。

馬初見其狀,大懼;迨知國人之駭己也,遂反以此欺國人。

遇飲食者,則奔而往;人驚遁,則啜其餘。

久之,入山村。

其間形貌亦有似人者,然襤褸如丐。

馬息樹下,村人不敢前,但遙望之。

久之,覺馬非噬人者,始稍稍近就之。

馬笑與語。

其言雖異,亦半可解。

馬遂自陳所自。

村人喜,遍告鄰里,客非能搏噬者。

然奇醜者望望即去,終不敢前。

其來者,口鼻位置,尚皆與中國同。

共羅漿酒奉馬。

馬問其相駭之故。

答曰:「嘗聞祖父言:西去二萬六千里,有中國,其人民形象率詭異。

但耳食之,今始信。」

問其何貧。

曰:「我國所重,不在文章,而在形貌。

其美之極者,為上卿;次任民社;下焉者,亦邀貴人一寵一 ,故得鼎烹以養妻子。

若我輩初生時,父母皆以為不祥,往往置棄之;其不忍遽棄者,皆為宗嗣耳。」

問:「此名何國?」

曰:「大羅剎國。

都城在北去三十里。」

馬請導往一觀。

於是雞鳴而興,引與俱去。

天明,始達都。

都以黑石為牆,色如墨。

樓閣近百尺。

然少瓦,覆以紅石;拾其殘塊磨甲上,無異丹砂。

時值朝退,朝中有冠蓋出,村人指曰:「此相國也。」

視之,雙耳皆背生,鼻三孔,睫毛覆目如簾。

又數騎出,曰:「此大夫也。」

以次各指其官職,率猙獰怪異;然位漸卑,丑亦漸殺。

無何,馬歸,街衢人望見之,噪奔跌蹶,如逢怪物。

村人百口解說,市人始敢遙立。

既歸,國中無大小,咸知村有異人,於是搢紳大夫,爭欲一廣見聞,遂令村人要馬。

然每至一家,閽人輒闔戶,丈夫女子竊竊自門隙中窺語;終一日,無敢延見者。

村人曰:「此間一執戟郎,曾為先王出使異國,所閱人多,或不以子為懼。」

造郎門。

郎果喜,揖為上賓。

視其貌,如八九十歲人。

目睛突出,須卷如蝟。

曰:「僕少奉王命,出使最多;獨未嘗至中華。

今一百二十餘歲,又得睹上國人物,此不可不上聞於天子。

然臣臥林下,十餘年不踐朝階,早旦,為君一行。」

乃具飲饌,修主客禮。

酒數行,出女樂十餘人,更番歌舞。

貌類如夜叉,皆以白錦纏頭,拖朱衣及地。

扮唱不知何詞,腔拍恢詭。

主人顧而樂之。

問:「中國亦有此樂乎?」

曰:「有」。

主人請擬其聲,遂擊桌為度一曲。

主人喜曰:「異哉!聲如鳳鳴龍嘯,得未曾聞。」

翼日,趨朝,薦諸國王。

王忻然下詔。

有二三大臣,言其怪狀,恐驚聖體。

王乃止。

郎出告馬,深為扼腕。

居久之,與主人飲而醉,把劍起舞,以煤塗面作張飛。

主人以為美,曰:「請客以張飛見宰相,宰相必樂用之,厚祿不難致。」

馬曰:「嘻!遊戲猶可,何能易面目圖榮顯?」

主人固強之,馬乃諾。

主人設筵,邀當路者飲,令馬繪面以待。

未幾,客至,呼馬出見客。

客訝曰:「異哉!何前媸而今妍也!」遂與共飲,甚歡。

馬婆娑歌「弋一陽一曲」,一座無不傾倒。

明日,一交一 章薦馬。

王喜,召以旌節。

既見,問中國治安之道,馬委曲上陳,大蒙嘉歎,賜宴離宮。

酒酣,王曰:「聞卿善雅樂,可使寡人得而聞之乎?」

馬即起舞,亦效白錦纏頭,作靡靡之音。

王大悅,即日拜下大夫。

時與私宴,恩一寵一 殊異。

久而官僚百執事,頗覺其面目之假;所至,輒見人耳語,不甚與款洽。

馬至是孤立,憪然不自安。

遂上疏乞休致,不許;又告休沐,乃給三月假。

於是乘傳載金寶,復歸山村。

村人膝行以迎。

馬以金貲分給舊所與一交一 好者,歡聲雷動。

村人曰:「吾儕小人受大夫賜,明日赴海市,當求珍玩,用報大夫。」

問:「海市何地?」

曰:「海中市,四海鮫人,集貨珠寶;四方十二國,均來貿易。

中多神人遊戲。

雲霞障天,波濤間作。

貴人自重,不敢犯險阻,皆以金帛付我輩,代購異珍。

今其期不遠矣。」

問所自知,曰:「每見海上朱鳥往來,七日即市。」

馬問行期,欲同游矚。

村人勸使自貴。

馬曰:「我顧滄海客,何畏風濤?」

未幾,果有踵門寄貲者,遂與裝貲入船。

船容數十人,平底高欄。

十人搖櫓,激水如箭。

凡三日,遙見水雲幌漾之中,樓閣層迭;貿遷之舟,紛集如蟻。

少時,抵城下。

視牆上磚,皆長與人等。

敵樓高接雲漢。

維舟而入,見市上所陳,奇珍異寶,光明射眼,多人世所無。

一少年乘駿馬來,市人盡奔避,雲是「東洋三世子。」

世子過,目生曰:「此非異域人。」

即有前馬者來詰鄉籍。

生揖道左,具展邦族。

世子喜曰:「既蒙辱臨,緣分不淺!」於是授生騎,請與連轡。

乃出西城。

方至島岸,所騎嘶躍入水。

生大駭失聲。

則見海水中分,屹如壁立。

俄睹宮殿,玳瑁為梁,魴鱗作瓦;四壁晶明,鑒影炫目。

下馬揖入。

仰見龍君在上,世子啟奏:「臣游市廛,得中華賢士,引見大王。」

生前拜舞。

龍君乃言:「先生文學士,必能衙官屈、宋。

欲煩椽筆賦『海市』,幸無吝珠玉。」

生稽首受命。

授以水一精一之硯,龍鬣之毫,紙光似雪,墨氣如蘭。

生立成千餘言,獻殿上。

龍君擊節曰:「先生雄才,有光水國多矣!」遂集諸龍族,燕集采霞宮。

酒炙數行,龍君執爵而向客曰:「寡人所憐女,未有良匹,願累先生。

先生倘有意乎?」

生離席愧荷,唯唯而已。

龍君顧左右語。

無何,宮人數輩,扶女郎出。

佩環聲動,鼓吹暴作,拜竟睨之,實仙人也。

女拜已而去。

少時,酒罷,雙鬟挑畫燈,導生入副宮。

女濃妝坐伺。

珊瑚之床 ,飾以八寶;帳外流蘇,綴明珠如斗大;衾褥皆香耎。

天方曙,則雛女妖鬟,奔入滿側。

生起,趨出朝謝。

拜為駙馬都尉。

以其賦馳傳諸海。

諸海龍君,皆專員來賀;爭折簡招駙馬飲。

生衣繡裳,駕青虯,呵殿而出。

武士數十騎,皆雕弧,荷白棓,晃耀填擁。

馬上彈箏,車中奏玉。

三日間,遍歷諸海。

由是「龍媒」之名,噪於四海。

宮中有玉樹一株,圍可合抱;本瑩澈,如白琉璃;中有心,淡黃色;稍細於臂;葉類碧玉,厚一錢許,細碎有濃一陰一。

常與女嘯詠其下。

花開滿樹,狀類薝葡。

每一瓣落,鏘然作響。

拾視之,如赤瑙雕鏤,光明可愛。

時有異鳥來鳴,──毛金碧色,尾長於身,──聲等哀玉,惻人肺腑。

生每聞輒念鄉土。

因謂女曰:「亡出三年,恩慈間阻,每一念及,涕膺汗背。

卿能從我歸乎?」

女曰:「仙塵路隔,不能相依。

妾亦不忍以魚水之愛,奪膝下之歡。

容徐謀之。」

生聞之,泣不自禁。

女亦歎曰:「此勢之不能兩全者也!」明日,生自外歸。

龍君曰:「聞都尉有故土之思,詰旦趣裝,可乎?」

生謝曰:「逆旅孤臣,過蒙優一寵一 ,銜報之誠,結於肺肝。

容暫歸省,當圖復聚耳。」

入暮,女置酒話別。

生訂後會。

女曰:「情緣盡矣。」

生大悲。

女曰:「歸養雙親,見君之孝。

人生聚散,百年猶旦暮耳,何用作兒女哀泣?此後妾為君貞,君為妾義,兩地同心,即伉儷也,何必旦夕相守,乃謂之偕老乎?若渝此盟,婚姻不吉。

倘慮中饋乏人,納婢可耳。

更有一事相囑:自奉裳衣,似有佳朕,煩君命名。」

生曰:「其女耶,可名龍宮;男耶,可名福海。」

女乞一物為信。

生在羅剎國所得赤玉蓮花一對,出以授女。

女曰:「三年後四月八日,君當泛舟南島,還君體胤。」

女以魚革為囊,實以珠寶,授生曰:「珍藏之,數世吃著不盡也。」

天微明,王設祖帳,饋遺甚豐。

生拜別出宮。

女乘白羊車,送諸海涘。

生上岸下馬,女致聲珍重,回車便去,少頃便遠。

海水復合,不可復見。

生乃歸。

自浮海去,鹹謂其已死;及至家,家人無不詫異。

幸翁媼無恙,獨妻已他適。

乃悟龍女「守義」之言,蓋已先知也。

父欲為生再婚;生不可,納婢焉。

謹志三年之期,泛舟島中。

見兩兒坐浮水面,拍流嬉笑,不動亦不沉。

近引之。

兒啞然捉生臂,躍入懷中。

其一大啼,似嗔生之不援己者。

亦引上之。

細審之,一男一女,貌皆婉秀。

額上花冠綴玉,則赤蓮在焉。

背有錦囊,拆視,得書云:「翁姑計各無恙。

忽忽三年,紅塵永隔;盈盈一水,青鳥難通。

結想為夢,引領成勞,茫茫藍蔚,有恨如何也!顧念奔月姮娥,且虛桂府;投梭織女,猶悵銀河。

我何人斯,而能永好?興思及此,輒復破涕為笑。

別後兩月,竟得孿生。

今已啁啾懷抱,頗解笑言;覓棗抓梨,不母可活。

敬以還君。

所貽赤玉蓮花,飾冠作信。

膝頭抱兒時,猶妾在左右也。

聞君克踐舊盟,意願斯慰。

妾此生不二,之死靡他。

奩中珍物,不蓄蘭膏;鏡裡新妝,久辭粉黛。

君似徵人,妾作蕩婦,即置而不御,亦何得謂非琴瑟哉?獨計翁姑亦既抱孫,曾未一覿新婦,揆之情理,亦屬缺然。

歲後阿姑窀穸,當往臨穴,一盡婦職。

過此以往,則『龍宮』無恙,不少把握之期;『福海』長生,或有往還之路。

伏惟珍重,不盡欲言。」

生反覆省書攬涕。

兩兒抱頸曰:「歸休乎!」生益慟,撫之曰:「兒知家在何許?」

兒亟啼,嘔啞言歸。

生望海水茫茫,極天無際,霧鬟人渺,煙波路窮。

抱兒返棹,悵然遂歸。

生知母壽不永,週身物悉為預具,墓中植松檟百餘。

逾歲,媼果亡。

靈轝至殯宮,有女子縗絰臨穴。

眾方驚顧,忽而風激雷轟,繼以急雨,轉瞬間已失所在。

松柏新植多枯,至是皆活。

福海稍長,輒思其母,忽自投入海,數日始還。

龍宮以女子不得往,時掩戶泣。

一日,晝暝,龍女急入,止之曰:「兒自成家,哭泣何為?」

乃賜八尺珊瑚一樹、龍腦香一帖、明珠百顆、八寶嵌金合一雙,為作嫁資。

生聞之,突入,執手啜泣。

俄頃,疾雷破屋,女已無矣。

異史氏曰:「花面逢迎,世情如鬼。

嗜痂之癖,舉世一轍。

『小慚小好,大慚大好』;若公然帶鬚眉以游都市,其不駭而走者,蓋幾希矣。

彼陵一陽一癡子,將抱連城玉向何處哭也?嗚呼!顯榮富貴,當於蜃樓海市中求之耳!」

分類:古典神魔志怪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聊齋誌異
考城隍耳中人屍變噴水瞳人語畫壁山魈咬鬼捉狐蕎中怪宅妖王六郎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蛇人斫蟒犬奸雹神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野狗三生狐入瓶鬼哭真定女焦螟葉生四十千成仙新郎靈官王蘭鷹虎神王成青鳳畫皮賈兒蛇癖金世成董生齕石廟鬼陸判嬰寧聶小倩義鼠地震海公子丁前溪海大魚張老相公水莽草造畜鳳陽士人耿十八珠兒小官人胡四姐祝翁豬婆龍某公快刀俠女酒友蓮香阿寶九山王遵化署狐張誠汾州狐巧娘吳令口技狐聯灘水狐紅玉林四娘江中魯公女道士胡氏戲術丐僧伏狐蟄龍蘇仙李伯言黃九郎金陵女子湯公閻羅連瑣單道士白於玉夜叉國小髻西僧老饕連城霍生汪士秀商三官於江庚娘宮夢弼鴝鵒劉海石諭鬼泥鬼夢別犬燈番僧狐妾雷曹賭符阿霞李司鑒五羖大夫毛狐翩翩黑獸余德楊千總瓜異青梅羅剎海市田七郎產龍保住公孫九娘促織柳秀才水災諸城某甲庫官酆都御史龍無目狐諧雨錢妾杖擊賊秀才驅怪姊妹易嫁續黃粱龍取水小獵犬棋鬼辛十四娘白蓮教雙燈捉鬼射狐蹇償債頭滾鬼作筵胡四相公念秧蛙曲鼠戲泥書生土地夫人寒月芙蕖酒狂陽武侯趙城虎螳螂捕蛇武技小人秦生鴉頭酒蟲木雕美人封三娘狐夢布客農人章阿端餺飥媼金永年花姑子武孝廉西湖主孝子獅子閻王土偶長治女子義犬鄱陽神伍秋月蓮花公主綠衣女黎氏荷花三娘子罵鴨柳氏子上仙侯靜山錢流郭生金生色彭海秋堪輿竇氏梁彥龍肉潞令馬介甫魁星厙將軍絳妃河間生雲翠仙跳神鐵布衫法大力將軍白蓮教顏氏杜翁小謝縊鬼吳門畫工林氏胡大姑細侯狼三則美人首劉亮采蕙芳山神蕭七亂離二則豢蛇雷公菱角餓鬼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