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俠義傳》第一百七十二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康熙俠義傳》第一百七十二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

康熙俠義傳

第一百七十二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

詩曰: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常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話說玉斗同巴德哩來在夏家莊酒鋪之中吃酒,因說閒話,提起天地會八卦教變亂之故,田六說:「你們吃酒吧,少說閒話,要叫別人聽見,你二人有性命之憂。」

巴德哩問:「是怎麼一段事情?你說明白我聽。」

田六往左右一瞧,四顧無人,說:「我見你們二位爺乃是精明強幹之人。

我們這臨近四十多個莊村,都是變民,每莊村都有天地會小頭目一名。

各村莊張貼告示:如要歸天地會免死;如若不然,天地會八卦教一到,必要把全家殺死。

要是官兵來到此處,都是安善良民,守分百姓,官兵過去,他們仍是反叛。

要是大清營的差官老爺走單了,准九死一生,想要逃走,好比登天還難。

要遇良善之人還可以逃命。

我們這莊村當初都是好人,那一日天地會來了一張告示,勸我們這裡歸天地會,還要戶口冊子呢。

如要不歸降天地會,大家都有性命之憂。

如要是歸降天地會,都賜免死牌一個。

我們這裡人心不一。」

巴德哩問說:「天地會他們的大頭目現在哪裡?」

田六說:「在福建,水軍都會總李天保是也。」

這玉斗、巴德哩二人聽田六之言,一語不發,喝完了酒,會了酒錢,出酒館順大街一直往北,出了北村口,天也無非到巳正之時。

正走之際,忽見天上雲往西北,霧長東南。

巴德哩二人緊往前走,忽聽陣雷震耳,大雨連綿。

兩個人冒雨往前行走。

此時正在仲夏之時,天氣炎熱,雨水不見甚涼。

兩個人走了有一里之遙,身上衣服皆濕。

巴德哩心中甚是著急,說:「賢弟,你看這正西偏北有一所莊村,你我弟兄往那裡避雨去吧!」玉斗說:「甚好。」

二人一直撲奔西北而來,及至臨近一看,是一片樹木森森,正北有一所大慶院,座北向南的大門,牆外有護莊的壕溝。

巴德哩來至門洞,坐在板凳之上,見雨越下越大。

兩個人正在心中著急之際,忽見門房出來一個人,把他二位上下瞧了幾眼。

巴德哩扭頭一瞧,門房出來這人身穿寶藍綢子褲,漂白布襪子,厚底鑲鞋,手中托著白銀水煙袋;有二十多歲,白生生的臉膛,俊品人物,站在大門洞說:「你們二位從哪來的?怎麼把衣服都淋濕了?」

巴德哩連忙站起賠笑,說道:「我弟兄兩個人原是北京城人氏,往四川成都府前去探親,回頭從此路過,正逢天降大雨,來在寶莊貴府門洞,暫在此處避一避雨。」

那人說:「這有何妨。

你們二位尊姓大名?」

巴德哩不敢露出真名實姓,用手一指,說:「我這個兄弟名叫王點,我叫李德,我排行在八。」

那人說:「你們二位不必在此避雨,我回稟我家莊主知道,你們二位到裡邊歇息去吧。

走遍天下路,一交一 遍天下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我們這裡莊主最愛一交一 朋友。」

巴德哩說:「甚好。

未領教尊駕貴姓?」

那人說:「我姓閻,叫閻明。

我們莊主姓夏,叫夏海龍。」

巴德哩說:「也好,煩勞尊駕,回稟一聲。」

閻明往裡邊去,不多時轉身回來,說:「我們莊主有請。」

巴德哩、玉斗二人冒著雨,進了二道垂花門,見正北是五間上房,前出廊,後出廈,兩邊抄手勢的遊廊,東西各有配房三間,院子倒甚寬大。

閻明帶二人進了上房,一瞧,靠北牆是一條花梨翹頭案,上面擺著四盆盆景;那邊擺著君狼窯瓷器四樣,中間擺著龍泉窯果盤,裡面擺著時樣果子。

牆上掛著一軸挑山,畫的是杏林春燕,兩邊各有對聯,寫的是:性剛強皆因經練少,言和順且受琢磨多。

落的是名人款式。

東邊掛著落地幔帳。

巴德哩在正中落座,閻明說:「我家主人這就出來相陪。」

閻明轉身出去。

不多時,有小童兒獻上茶來。

巴德哩、玉斗二人正在喫茶,只見閻明從外面進來說:「我家主人來了。」

巴德哩閃目睜睛往外一看,但則見從外面進來這人,身高八尺,頭大項短,面如黑炭,粗眉大眼;身穿青縐綢大褂,足下青緞薄底快靴,年有三旬以外,精神百倍。

巴德哩、玉斗一看,連忙站起,說:「莊主爺請坐!」那人說:「二位壯士遠路而來,不必謙讓,請坐吧!」叫家人獻茶,說:「二位壯士從哪裡來?」

巴德哩說:「我們從四川成都府來。

我名叫李德,我兄弟名叫王點。

我未領教莊主尊姓大名?」

莊主說:「在下姓夏,名叫海龍,當年在鏢行生理。

只因年荒歲亂,各處盜賊竊發,我已然不在鏢行多年,今在家中度安閒日月。

我們這臨近村莊甚是亂得厲害,竟有好些人都歸順天地會八卦教之中。

現在獨龍口有李天保在那裡鬧得閭閻不安。

二位壯士幸虧來到我這莊上,要到別的莊村,恐其遇害,這也是千里有緣來相會。」

吩咐:「廚下備酒,我與二位在此談談心吧。」

巴德哩說:「多有叨擾!」

莊主手下家人把桌案搭開,擺上菜蔬,讓巴德哩、玉斗在上座,夏海龍下面相陪,三個人對坐談心吃酒。

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三人相敘話偏長。

夏海龍說:「李大兄長,你在京中作何生理?」

巴德哩眼珠一轉,心中說:「我要告訴他真情實話,恐怕他不是好人。

俗語說的不錯:『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十分竟吐真。

不怕虎生三個口,最怕人懷兩樣心。」

巴德哩說:「夏莊主要問,我弟兄兩個人在京都先做小本經營,皆因時運不通,賠折了本錢。

我二人到四川成都府找一個朋友,皆因峨嵋山刀兵四起,我那一位朋友也不知道去向了。

我二人手乏囊空,困在那裡,幸虧遇見幾個同鄉之人周濟我的盤費。

我二人想要回家。

今天來到此處,得遇莊主,也是三生有幸!莊主爺倒是一個厚道人。」

夏海龍說:「尊駕過於台愛。」

說著話,一回頭說:「來,再拿一壺熱酒來。」

手下家人答應,去不多時,又換了一壺酒來。

夏海龍親自與玉斗、巴德哩斟上,二人喝了三四杯酒,覺著心裡發悶,頭眩眼暈,登時栽倒就地。

夏海龍哈哈大笑,說:「兩個娃娃,有多大能為,膽敢在會總爺前賣弄精神!」說:「來人!把這兩個小輩與我捆上!」

這夏海龍乃是一個天地會八卦教大會總,為人精明強悍,足智多謀,奉水軍都會總李天保之命,在此獨霸一方。

他接了李天保一支令箭,聽說穆將軍派伊哩布分兵救那獨龍口去。

這夏海龍說道:「調齊了各處的大將,那伊哩布大兵不久就到,我意欲先截殺一陣,將伊哩布碎一屍一萬段。」

兩旁戰將說:「會總爺不要著急,末將馬真夜晚之時,我去探聽伊哩布在哪裡紮營,前去刺殺於他。」

夏海龍說:「馬賢弟且慢。

我發一支令箭到金家溝雙虎莊,叫金四龍帶領三千人馬截殺一陣,看是勝敗如何。

如要得勝,那時我發傳牌調齊各路的莊兵,就把伊哩布大兵一網打荊」馬真一聽此言,說:「甚好。」

當時發下令箭。

這一日,有探子來報說:「金四龍大敗而回,人馬隱藏在雙虎莊。」

夏海龍聽罷,派馬真至大清營前去行刺,一夜 並未見回來,正在心中煩悶,忽然天變,下起雨來了。

不多時,家人閻明進來回話,說:「現今門外來了兩個避雨之人,乃是北京城的口音,一個黑臉膛的,一個白臉膛的,恐其是大清營的奸細,前來探聽軍務。」

夏海龍說:「你把他讓至廳房,待我用話慢慢的盤問他二人。」

閻明去把巴德哩、玉斗讓至客廳,夏海龍出來與他二人一談話,就知道他兩個是大清營的差官。

先用好酒與他等喝,把兩個人穩住了;後來叫家人換了一壺酒,那是暗令子,酒裡都有蒙一汗一藥 。

巴德哩、玉斗二人喝下幾杯酒去,頭眩眼暈,登時倒於地上。

夏海龍吩咐:「把這兩個人先捆上,放在後面空房之內,派十幾名莊兵看守。」

夏海龍說:「伊哩布的大隊在我這正南安營下寨,我兄弟馬真前去行刺未見回頭,又不知有何緣故。」

夏海龍正在猶疑之間,忽見雨也住了,天也晴了,浮雲已散,露出一輪紅日。

夏海龍把閻明、杜勝叫過來,說:「賢弟,你二人是我知己的朋友,我拿住大清營這兩個小將,應該如何發落?」

杜勝說:「暫且把這兩個人押在空房內,候我打聽我馬大哥的下落,探知生死存亡,然後再發落他二人,尚且不遲。」

夏海龍說道:「有理。」

派四個人把玉斗、巴德哩搭到後院空房內看守。

閻明過來說:「這兩個人乃是穆將軍手下兩員大將,當初我在楚雄府會見過他二人。

今天活該被莊主爺拿住」不多時,忽見有細作來報說:「馬真首級號令在營門以外。」

夏海龍一聞此言,嚇得半晌不語,說:「馬賢弟死了,令人好慘!

現將拿的大清營兩員小將殺了,替我馬賢弟報仇雪恨!」杜勝說:「且慢,依我之見,莊主爺先發下傳牌,把四十二莊的莊兵調齊,與伊哩布決一死戰。」

夏海龍一聽此言,說:「賢弟,此計亦妙,趕緊寫傳牌,知會各處。」

手下家人去後,吩咐把這桌殘席撤去,重新另整杯盤,與杜勝二人對坐吃酒談話。

天有平西之時,忽有外面家人來報說:「外面來了一男一女,口稱是莊主爺的朋友,前來求見。」

不知來者是誰,且看下回分解。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康熙俠義傳
第一回 康熙爺覽奏私訪 胡忠孝異鄉受困第二回 病二郎鏢店遇友 王河龍救駕拿賊第三回 馬成龍窮困投母舅 柳金鐸大義贈多金第四回 山東馬大鬧蘇州街 活閻羅氣走馬家寨第五回 郭廣瑞店內施仁 馬成龍途中受困第六回 行惡反招惡報 欺人終被人欺第七回 五英雄救駕興順店 四霸天大鬧廣慶園第八回 馬夢太幫助義弟 顧煥章氣走天涯第九回 義士訂盟分南北 英雄訪友走西東第十回 顧煥章廣慶園見駕 馬成龍提督衙封官第十一回 定興縣獨角龍行刺 魏家樓山東馬拿賊第十二回 伊欽差私訪獨角龍 王玄真路遇山東馬第十三回 桃柳營欽差初遇險 乘義渡二次又逢凶第十四回 顧煥章水內拒強賊 伊欽差途中遇舊婢第十五回 姚直正洩機小耗神 馬成龍路遇真報應第十六回 金文學情急叫蒼天 山東馬慷慨施大義第十七回 真報應戲耍山東馬 賽報應暗偷老英雄第十八回 李家寨賊人拷成龍 滑縣令緝捕二雹頭第十九回 盧文龍夜入金家店 金眼雕捉拿李虎臣第二十回 伊欽差攻打剪子峪 馬成龍獨戰小耗神第二十一回 山東馬空手奪叉 伊欽差山口受困第二十二回 馬夢太誤走連三莊 胡忠孝大戰剪子峪第二十三回 小耗神被捉東山口 賽報應引見暢春園第二十四回 顧煥章升任真定府 王有義殺賊密樹林第二十五回 紅鬍子戲耍顧煥章 神力王調兵剿邪教第二十六回 馬傑洩機天地會 煥章私訪蘆溝橋第二十七回 叛國賊奉旨交部訊 白將軍兵定孽龍溝第二十八回 侯起龍連敗七將 山東馬醉破飛刀第二十九回 張廣太醉入勾欄院 韓紅玉俊目識英雄第三十回 狠心賊絕斷手足情 賢良婦放走張廣太第三十一回 張廣太天津受困 回教正河邊救人第三十二回 哈大人升任上海道 張廣太殺賊滄州城第三十三回 小豪傑賣身葬母 大英雄訪弟賣刀第三十四回 粉哪吒俊目識俠義 笑無常故意戲英雄第三十五回 故托病誘姦張廣太 感深恩殺死淫春姨第三十六回 張廣太誤入大保莊 侯起龍雄聚畫石嶺第三十七回 畫石嶺白將軍鏖兵 暢春園張廣太驗記第三十八回 張廣太歸家祭祖 胡忠孝送妹聯姻第三十九回 花燭夜失去黃馬褂 慶團圓大上白犬墳第四十回 小姜玉怒打墨龍 白氏女尋夫遇害第四十一回 四莊主見色起意 大英雄入都逢凶第四十二回 張廣太奉旨交部問 顧煥章私訪於家圍第四十三回 假道士巧得真消息 真邪教誤信假神仙第四十四回 顧煥章假充神仙 神力王調兵剿賊第四十五回 張副將升任蘇州協 顧煥章奉旨查黃河第四十六回 欽差願捨命盡忠 龍王夢指拿六寇第四十七回 馬成龍定計拿巡撫 王千層赴宴入牢籠第四十八回 三傑暗訪百花山 英雄被害隱仙觀第四十九回 賽純陽甜言哄英雄 雙刀將奮力殺賊人第五十回 四傑入山擒邪教 一賊夜刺伊欽差第五十一回 伊大人入都面聖 倭侯爺回籍探親第五十二回 聖主封功賜寶刀 二馬訪友逛蘇州第五十三回 虯首龍大鬧邢台縣 猛英雄寶刀嚇群賊第五十四回 佟起亮誤遇山東馬 祁文龍大鬧高家窪第五十五回 眾賊人行兇搶玉姐 二豪傑夜探祁家莊第五十六回 邢台縣英雄自投首 惠芳樓俠客戲成龍第五十七回 二英雄江蘇訪故友 倭侯爺修府會親朋第五十八回 張忠虎丘山戰眾賊 姜玉福建館斗群寇第五十九回 張廣太單人斗群賊 顧煥章三傑珠盜寇第六十回 山東馬夜入福建館 活閻羅巧遇舊冤家第六十一回 巡撫怒斬張廣太 會匪聞驚反蘇州第六十二回 馬成龍蘇州掛帥 倭侯爺北京請兵第六十三回 安天壽進兵蘇州城 馬成龍大戰泥金崗第六十四回 安會總兵退白龍灘 張協鎮出探清風堡第六十五回 張廣太店中遇仇人 賽展雄山寨救豪傑第六十六回 韓寨主聞信訪胞妹 蕭可龍會兵搶蘇州第六十七回 眾英雄大戰蕭可龍 王天寵金鏢定蘇州第六十八回 張廣太酣戰急先鋒 蕭可龍出遇王天寵第六十九回 楊永太讓位聚泉山 李天保結義王天寵第七十回 王義士單人退敵兵 安天壽偷營泥金崗第七十一回 馬成龍炮打安天壽 張廣太水淹火龍街第七十二回 二龍哨探西海岸 王爺兵伐湘江口第七十三回 山東馬獨龍口養病 賽鐵蓋籐蘿營投軍第七十四回 猛高傑一槍定西海 許都閫鄉勇退賊兵第七十五回 神力王襄陽城鏖兵 眾英雄八卦幡殞命第七十六回 神力王怒斬山東馬 雙俠客智進襄陽城第七十七回 假吳恩哄信王天寵 真寶刀仍歸馬成龍第七十八回 巴永太大戰神力王 馬成龍一刀削三首第七十九回 李慶龍智斬龍飛揚 山東馬寶刀對寶劍第八十回 賽諸葛退兵峨嵋山 神力王安營風翅嶺第八十一回 倭侯爺三探峨嵋山 馬成龍火燒八卦陣第八十二回 王天完誤走三岔山 楊永太洩機八卦教第八十三回 馬成龍奉調汝寧府 老俠客洩機平安莊第八十四回 假改扮訪鬼臉太歲 定奇謀捉花面魔王第八十五回 平安莊老豪傑拿賊 半截村小英雄遇俠第八十六回 猛玉斗多言惹是非 巴德哩聞信訪消息第八十七回 巴侍衛蓮子定親 小太歲戲言耍笑第八十八回 馬成龍攻打汝寧府 巴德哩氣走大清營第八十九回 馬成龍見景生巧計 巴德哩誤走麻家在第九十回 獻白牌計取汝寧府 為貪功途道鎮八方第九十一回 病二郎遭擒被獲 小陳平夜刺成龍第九十二回 雙雄獨霸樂平山 吳恩智收賽存孝第九十三回 二英雄受計破清兵 屯土山力擒李參將第九十四回 英雄智激馬夢太 豪傑巧遇張玉峰第九十五回 玉峰誤言驚飛賊 方昆授業喜神童第九十六回 施英勇制伏南霸天 唬賊人巧遇歐陽善第九十七回 書生獨勝侯化和 仙猿戲耍張玉峰第九十八回 廣慶園三傑會仙猿 侯化泰再施驚人藝第九十九回 張玉峰旅店結盟 馬夢太探山被獲第一百回 馬夢太夜逢三險 驗兵刃絕處逢生第一百零一回 設奇謀計破剪子峪 穆總戎攻打五雲山第一百零二回 妖道暗施陰謀計 王宏定計捉妖人第一百零三回 馬成龍夜探王宏寨 白勝祖奉令捉妖人第一百零四回 吐真情共捉妖道 竹影山大戰賊兵第一百零五回 穆將軍兵發懸漠山 馬成龍誤中誆軍計第一百零六回 馬成龍急難中問卜 金文學七步橋報恩第一百零七回 故人相逢喜談別後 仇寇見面幸捉回營第一百零八回 拿馬保回營贖罪 四方鎮聚會群雄第一百零九回 馬成龍旅店遇友 陀頭僧力大驚人第一百十回 獨龍口俠義勝高傑 總鎮衙神吼戲仙猿第一百十一回 憑腳程戲耍侯化泰 請俠義雙探峨嵋山第一百十二回 二義士初入峨嵋山 興會莊巧遇瘟黃道第一百十三回 紅鬍子懷私刺雙俠 侯化泰露情定巧計第一百十四回 會仙台雙俠見吳恩 鑽雲吼施展驚人藝第一百十五回 二老智出峨嵋山 群雄聚會四方鎮第一百十六回 李萬青目識豪傑 馬成龍旅店結親第一百十七回 侯化泰又逢強中手 顧煥章出世遇賓朋第一百十八回 仙師煉藥清虛觀 煥章酒肆會群雄第一百十九回 羅如虎被打受辱 張玉峰立功捉賊第一百二十回 穆將軍兵發峨嵋山 金刀將探山遇妖道第一百二十一回 北山口英雄被獲 青石洞義士逢凶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性海設謀定計 葉守清被獲遭擒第一百二十三回 朱瑞夜探興會莊 金青計捉瘟黃道第一百二十四回 馬傑叛反峨嵋山 英雄受計捉妖道第一百二十五回 北山口馬傑洩機 興隆鎮吳恩遇險第一百二十六回 賽諸葛誤走絕恩嶺 顧煥章巧得太阿劍第一百二十七回 吳恩被擒清妙觀 馬傑計獻峨嵋山第一百二十八回 白練祖急中生年計 吳代光絕處又逢生第一百二十九回 穆將軍夜襲接天嶺 白練祖妖術燒清兵第一百三十回 高傑奮勇劫賊寨 成龍獻計淹賊軍第一百三十一回 顧煥章偷探湖耳山 追風猿他鄉遇故友第一百三十二回 眾俠義夜宿鐵善寺 白勝祖束手探賊巢第一百三十三回 勇高傑單鞭破飛缽 小霸王大戰神力將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長齡廟中行刺 侯化泰戲耍高傑第一百三十五回 馬傑戲耍侯化泰 英雄偷探龍峒山第一百三十六回 追風猿七寶鎮遇險 白勝祖扮道人探賊第一百三十七回 白勝祖假充神仙 小霸王連勝三陣第一百三十八回 鐵面僧橫掃天地會 神力將生擒小霸王第一百三十九回 張大虎探山逢凶 羅會總以德報德第一百四十回 永善縣群雄遇險 墨金剛戲耍賊人第一百四十一回 高傑怒打鐵太歲 英雄奮勇鬥賊人第一百四十二回 馬成龍絕處逢生 百花僧古廟被獲第一百四十三回 群雄哨探水師營 豪傑計燒龍峒山第一百四十四回 勇先鋒搶船過江 王天寵出探石平第一百四十五回 小白龍又逢強中手 大英雄攻打石平州第一百四十六回 鐵掌道妖術惑人 馬成龍陣前被獲第一百四十七回 巴德哩中途遇險 穆將軍計破妖人第一百四十八回 忠臣冒險入賊巢 義士束手探虎穴第一百四十九回 白勝祖智哄賊人 吳代光計試神仙第一百五十回 白將軍難中呈祥 陳君榮仗義救人第一百五十一回 玉昆假充南極子 忠良一劍定石平第一百五十二回 群雄大戰青鳳山 吳恩觀山遇猛虎第一百五十三回 胡總兵攻山折兵 汪提調設謀困賊第一百五十四回 義士涉險探賊巢 秦遠捉拿侯化泰第一百五十五回 姜鴻洩機祁河寺 王勇憤怒斗賊人第一百五十六回 吳恩渡江逢知己 群雄無意遇賊人第一百五十七回 眾豪傑夜探鄧家莊 六英雄遇險身被獲第一百五十八回 鄧芸娘釋放英雄 白勝祖智捉賊人第一百五十九回 鎮八方夜探鄧家莊 賽諸葛狹路刺群雄第一百六十回 回教正二擒吳恩 隱善村群雄借宿第一百六十一回 於占鰲宴會群雄 白勝祖遇難呈祥第一百六十二回 眾英雄同宿隱善莊 下江口豪傑中奸計第一百六十三回 空空觀群雄逢隱士 雙寶鎮豪傑探賊人第一百六十四回 雙寶鎮巧遇奸細 下江口又逢巨寇第一百六十五回 白勝祖大義罵賊 曹文遠忠言勸友第一百六十六回 顧煥章誤入於家務 譚逢春巧得美多姣第一百六十七回 倭侯爺深夜探賊巢 飛天聖奉命救群雄第一百六十八回 顧煥章巧計救賓朋 浪裡鑽聚兵戰江口第一百六十九回 豪傑回營定巧計 義士奮勇盜寶刀第一百七十回 飛天大聖復探山 勸善會總施毒計第一百七十一回 伊哩布回兵獨龍口 巴德哩避雨夏家莊第一百七十二回 夏海龍識破機關 巴德哩二人遇害第一百七十三回 梅素英誘姦英雄 巴德哩巧遇俠義第一百七十四回 玉面郎又逢美多姣 百花娘巧語哄夫主第一百七十五回 張玉峰夜探夏家莊 鄧芸娘捉拿英雄漢第一百七十六回 伊欽差派兵剿邪教 夏海龍舉戟戰官兵第一百七十七回 張玉峰奮勇鬥賊 韓智遠妖術得勝第一百七十八回 張玉峰逢凶化吉 鄧芸娘遇難呈祥第一百七十九回 李天保進兵獨龍口 張廣太退守籐蘿營第一百八十回 伊欽差復奪獨龍口 張廣太奉旨發軍台第一百八十一回 穆將軍大戰寶珠山 馬成龍捨命捉妖道第一百八十二回 穆帥督兵戰妖道 虎將捨死鬥賊人第一百八十三回 謝祿奮勇刺妖道 韓虎涉險盜葫蘆第一百八十四回 英雄冒險訪隱士 玉昆半路搶囚車第一百八十五回 冷巖觀隱士論天時 寶珠山真人捉妖道第一百八十六回 趙玄真連勝賊將 馬成龍奮勇劫營第一百八十七回 李法通妖術驚人 巴德哩失機被獲第一百八十八回 穆將軍定計破敵 李法通失機敗陣第一百八十九回 趙玄真二次出山 蔡文增偷營被獲第一百九十回 破邪術驚走張宏雷 穆將軍兵搶定源山第一百九十一回 李法通誤入松蔭觀 張玉峰巧拿惡妖人第一百九十二回 穆將軍進兵竹子山 白練祖截江戰官兵第一百九十三回 迷魂旗妖術勝眾 忠勇將失機被擒第一百九十四回 虯首龍捨命斗賊 白勝祖智勝賊人第一百九十五回 張二虎進兵竹子山 混水猿勸說張會總第一百九十六回 水師營群雄定計 絕恩洞捉拿吳恩第一百九十七回 捉妖人忠臣奏凱 滅邪數永慶昇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