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廬叢話》三十四:光緒辛卯春,寧鄉程子大、同一江一 夏鄭湛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眉廬叢話》三十四

眉廬叢話

三十四

第八卷

光緒辛卯春,寧鄉程子大、同一江一 夏鄭湛侯、長沙袁菽瑜、道州何棠蓀、龍一陽一易中實、寧鄉程海年、保山吳元其、益一陽一王伯璋、善化姚壽慈、寧鄉周蓮父、龍一陽一易菽由、益一陽一王仲蕃結吟社於長沙周氏之蛻園,有《湘社集》四卷刻行。

其第三卷,皆詩鐘斷句,分事對、言對二門,而言對又分各格,茲各撰錄警句如左:

事對金日磾反鏡云:「榮珥貂冠歸漢後,巧回蝤領試妝初。」

曹孟德詩韻云:「漢祚竟移銅雀瓦,唐文惜佚綵鸞書。」

杜甫眉云:「空期驥子詩能繼,誰似鴻妻案與齊。」

黃鶯云:「三輔漢圖雄渭北,雙文唐記艷河東。」

言對烏魯木齊云:「深杯魯酒青齊道,古木斜一陽一烏夜村。」

又長沙縣學云:「牛背學傳周苦縣,龍沙地接漢長城。」

《一奴一兒令》云:「醜如張載慚潘令,一奴一到蘇家字雪一兒 。」

吳道子云:「鈴語上皇悲蜀道,網絲西子出吳一江一 。」

天陌云:「天女花隨病摩詰,陌頭桑憶媚羅敷。」

又白漆云:「白羽一江一 東都督扇,漆燈燕北故王陵。」

熱峰云:「內熱蔗漿和露啖,中峰蓮瓣倚雲開。」

虞畫(鳶肩)云:「戈倚虞淵回赤日,詩留畫壁唱黃河。」

步虛(蜂腰)云:「地窮亥步跡難遍,賦就子虛才必奇。」

亭古(鶴膝)云:「字老老聃亭毒義,緯傳孫轂古微書。」

海年(鷺脛)云:「紅淚珠明滄海月,黃昏人約去年花。」

客星(雁足)云:「綠繅仙繭來園客,紅竊蟠桃笑歲星。」

馬房(魁斗)云:「馬史文章邁班固,犧經術數出京房。」

又十通云:「十年學道青牛客,一代談經白虎通。」

子大(蟬聯)云:「征士書年存甲子,大夫覽揆降庚寅。」

《玉台新詠》(碎流)云:「玉人病起樓台冷,愁倚新妝詠落花。」

詩鐘之作,輓近極盛,樊樊山一代宗工,比應召赴春明,翊贊余閒,尤多雅集。

吟壇甲乙,膺首選者十有三,樊老殊自喜,貽書滬上舊遊,有「詩鐘僥倖十三元」云云。

而龍一陽一易中實為昔年湘社俊侶,與樊山工力悉敵,比亦盍簪京國,猶角逐於鐘聲燭影間矣。

易中實著作,以最初所刻《眉心室悔存稿》、《鬘天影事譜》戊己之間行卷為最佳。

余最賞會者,《春明惜別》詞云:「負汝驚鴻絕代姿,朝朝博得他人醉」最為沉痛。

又云:「累儂刻骨相思處,是爾顰眉不語時。」

又《無題》云:「再從翡翠簾前過,唯見紅襟掠地飛。」

又《鳳凰台上憶吹一簫》詞云:「向綠波低照,憐我憐卿。」

曩余戲語中實:「讀君此詞,直令我海棠開了,想到如今也。」

明莆田學士陳公音終日誦讀,脫略世故。

一日,往謁故人,不告從者所之,竟策騎而去。

從者素知其性,乃周回街衢,復引入故捨,下馬升座曰:「此安得似我居?」

其子因久候不入,出見之。

曰:「渠亦請汝來耶?」

乃告以故捨,曰:「我誤耳。」

又嘗考滿,當造吏部,乃造戶部,見徵收錢糧,曰:「賄賂公行,仕途安得清。」

司官見而揖之,曰:「先生來此何為?」

曰:「考滿來耳。」

曰:「此戶部,非吏部也。」

乃出,見趙鼎卿所著《◇林子》。

又光緒初年,刑部郎某,某日入署,其御者與人哄斗於署前,聞於署。

值日者呼之入,屬部郎自治之。

部朗諦視,弗識也。

御者自言:「為主人執鞭,如干年矣。」

部郎殊躊躇,則令回身相其背,曰:「是矣。」

蓋部郎每日乘車,御者坐車沿,視其辮發至審也。

此部郎之模稜,略與明陳先生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眉廬叢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