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鈐經》卷十:凡欲擢用,先須辨人形神肌骨之貴賤。且人神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虎鈐經》卷十

虎鈐經

卷十

相人第一百二

凡欲擢用,先須辨人形神肌骨之貴賤。

且人神隱於中,形藏於身,氣發於外,先觀其形。

夫山有美玉,草木滋茂;人有貴相,氣色豐潤。

人雖處下品,顏色、形神、器度、動止與眾殊也。

相有七等也:一曰看骨,二曰看神氣,三曰看肉,四曰看色,五曰看文理、黑子、赤子,六曰看一毛一發,七曰看星文。

人相有十成:一曰神氣清,二曰五嶽齊,三曰笑語美媚,四曰聲色深沉,五曰鬚髮無間,六曰詞語穩重,七曰接對無偽,八曰不欺信行,九曰為事正直,十曰風骨合度。

此謂十成之相也。

十成之人,其可信乎。

經曰:七成八成,臣中(一作子)尊貴,位極人臣也。

凡欲相人,先視其頭。

頭者,五臟之主,四體之父,百體之母。

頭面之間有五獄,有四瀆,有四骨。

四瀆:鼻江,口河,目淮,耳濟。

四骨:龍骨,神龜,驛馬,伏犀。

平滿為頰,高成為岳。

入耳曰龍骨,入鬢曰驛馬。

耳濟為將軍,左目後骨為日角,右目後骨為月角,圓為龍宮。

鼻上天中曰伏犀,次兩邊溝,外神龜。

額間後為中子,中子下高為龍角骨,主三公台輔之骨。

腦後為玉枕。

此骨一十六般,並應頭面之主。

且玉枕之相,自兩耳上中平為百歲。

前頭後腦,前為星堂,後為玉枕也。

其一○,卒軸枕。

其二 ,六字枕。

其三 ,連珠枕。

其四,仰月枕。

其五,覆日枕。

其六,兩背日枕。

其七,上下相背月枕。

其八,如環日枕。

其九,十字枕。

其十,一字枕。

其十一,左稍枕。

其十二,右稍枕。

其十三,垂露枕。

其十四,雞子枕。

其十五□,犀口枕。

其十六,懸枕。

如此者,皆公侯之相也。

又若人之形也,魂居肝,魄居肺,志居脾,一精一居命,神居心。

故心有五輪,則目亦有五輪,五行各以居其位。

且(一作低)觀其目,則知其心矣。

是以心圓者上也,鈴次之,破地者主一奸一詐。

夫心如月形者為盜,如弓形者主非命,圓者主事不虛妄之情。

目多正視,主忠孝慈惠。

心鈴形者屬火,能辯明禮義。

目視重大回顧有常,聰明智慧。

心破梯者,目視瞬息高下,主多作盜,言詞虛妄無信。

心月形者,目視百回,高下屬水,水流急不還,少信行不忠孝,貶流在外而死。

心如弓形者,目視左右高下方回,兼露白睛,必逐遠方,為子殺父,為臣殺君。

至若解後如鬼神,有形而無骨,莽蒼無色,黃色亂翌,口葉舌一尖,腸淺語薄,似歡不歡,似顛不顛,面一毛一半茸若有塵灰,腦發倒垂,鶴頭露結,忽行後視,神采昏茸,骨法不正如是者,皆極賤人也。

金瘡統論第一百三

人為兵器所傷出一血者,必甚渴。

不可即與飲食,恐簇一毛一在吻,須干食。

食肥膩之物,無所妨害,貴解渴而已。

不可多食粥,則血沸出,人必死矣。

所忌者有八焉:一曰嗔怒,二曰喜笑,三曰大言,四曰勞力,五曰妄想,六曰熱羹粥,七曰飲酒,八曰鹹酸。

此八者犯之,未有不死者矣。

夫金瘡不可治之者有九焉:一曰傷腦戶,二曰傷天窗,三曰傷臂中跳脈,四曰傷髀中陰股,五曰傷心,六曰傷一乳一,七曰傷鳩尾,八曰傷小腸,九曰傷五臟。

此九者,皆死處也。

又曰金瘡不可治之者有四焉:一曰腦髓出;二曰腦破,而咽喉中沸聲啞,目直視;三曰痛不在瘡處者,此謂傷經也矣;四曰出一血不止,前赤後黑,或自肌肉腐臭,寒冷堅忍,其瘡難愈。

此四者,皆不可療矣。

除此之外,複診其脈:脈虛細者生,數實者死,沉小者生,浮大者死。

其所傷在陽處,出一血過度,而脈微緩者生,急疾者死矣。

治金瘡第一百四

金瘡方,右五月五日平旦,使四人出四方,於五里採一方草木一莖一葉,每種各半把,勿令脫漏一事。

日午時,切碓搗,令極爛,仍先揀好石灰一斗同杵之。

復選大實樹三兩株,鑿作十竅,令可受藥。

然後實於竅中,緊築之畢,即以麻皮系之。

用麻搗石灰,密泥,不令洩氣。

更以皮纏定,令牢。

到九月九日子時取出,陰乾百日,藥成。

搗之,曝,令極乾,更搗,用絹羅之。

凡有金瘡傷所出一血,用一藥封裹,勿令轉動,十日即瘥矣,不膿不腫不畏風。

若傷後數日始得藥,須先用溫水洗,令血出即敷之。

此藥大驗如神,預多合之,金瘡之要無出之者。

治金瘡中風痙口不語方:赤箭一兩,桂心三分,防風三分,去蘆頭巴豆二分,去皮及心,然後研之極爛,用紙裹壓。

又法:用吳茱萸半兩,湯浸七遍,焙乾微炒;天南星三分,炮令烈;白附子半兩,泡烈;硃砂一兩,水飛過;乾薑一分,泡烈;附子三分,去皮尖臍,泡干烈;蠍半兩。

主用右件搗羅為末,用釅醋三升熬成膏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丸,不計時候,熬蔥酒下服後汗出為效。

金瘡辟風止痛方:當歸半兩,銼微炒;川椒半兩,去蒂及開口者,微炒出汗;澤瀉半兩;芎一兩,附子一兩,去皮臍。

右件搗藥羅為末,若金瘡有出瘀血,以溫酒調下一錢,日三服。

止金瘡出一血不止方:龍骨一兩,銼微炒;芎一兩;熟干地黃一兩;鹿茸半兩,塗酥灸,令微黃色,先須去一毛一;烏樟根三兩;突厥白一兩。

右件搗羅為末,敷在瘡上,血即止。

如服以溫酒調下二錢,日三服。

金瘡內漏方:金瘡通內血者為內漏,而脅脹者不能食死。

瘀血搏在於腹內,脈牢大者生,沉細者死。

其方:以虻蟲三十枚,去翅及足,微炒;桃仁一兩,湯沉去皮尖雙心麩微炒;黃桂心一兩半;川大黃三兩,銼碎微炒;水蛭三十枚,微炒黃。

右件為末,每服二錢,用童子小一便一鍾煎至五分溫,和滓服。

日五服,夜三服。

如卒無小一便,用水並酒代之。

服訖,然後以胡粉散敷上瘡。

胡粉方:粉二兩,乾薑二兩,生栗子二枚,陰乾去皮,為末敷瘡上,即痊矣。

出箭頭方:蜣螂自死者一枚,土狗子三枚,婦人發灰少許。

右將蜣螂去殼,取其白肉,與二味同研如泥,用生油塗中箭處,則如膏藥。

俟肉做癢,即以兩手蹙之,其箭自出。

出骨中箭頭方:雄黃一分;蜣螂一分,研石灰末一分,牛糞火燒之,令赤色;葳靈仙一分;朝牡鼠一枚,去頭取血。

右為末,入鼠血,並煉蜜和丸,如黃米大,內瘡口中,其箭鏃不拘遠年自出。

出肉中箭頭方:巴頭一枚,去皮;膩粉一分;砒霜少許;磁石半兩,細研;蜣螂一枚。

右為末,以雞子清和丸,如菜豆大。

先以針撥一開瘡疥,用生男子一乳一汁化一丸,撥在破一處上,用醋面紙封貼。

常癢,癢極不可忍,其鏃自出也。

多年者兩上,當年者一上即出。

箭鏃出後服食方:牡丹皮半兩,鹽半兩,白斂半兩。

右為末,每於食前以溫酒調下二分。

中毒箭方:蘆根一兩;藍葉一兩;紫檀半兩;石灰末二兩,以牛糞火燒令赤。

右為末,不拘時候,以藍葉葉汁調下一錢粥飲下,亦得。

中毒前後皮肉瘀腫方:梨母子一斤,爛研去核;鹽麩子五兩,搗之,曝干更搗,用絹羅之,去粗滓;綠豆三兩,炒熟;石灰末三兩,牛糞火燒令赤;藍子五兩;黃連三兩,去須獨顆;栗子三兩,生用;黑豆三兩,炒熟;大黃五兩;赤芍葯三兩。

右為末,煉蜜調為膏。

每服以溫酒下一茶匙,日三四服。

刀槍破腹腸胃突出方:磁石三兩,燒紅醋,淬七次,搗碎研如粉;滑石三兩;鐵銹三兩。

右為末,敷槍腸胃上。

後別以磁石末用粥飲調下一錢,一日三四服。

腹破縫補方:又若皮肉斷裂,剝取新桑白皮作線縫之,以新桑白皮裹之,又以新桑白皮汁塗之,極妙。

小療但以桑白皮裹,便如筋斷後,亦封於上可以續之。

傅毒箭及馬汁方:虻蟲大者去翼,於端午日收之,陰乾為末,每服一錢,撥破瘡口,以藥傅之;然後醋麵糊紙靨子貼之,即出毒也。

又方:石灰末二兩,以牛糞火燒令赤色;密佗僧一兩,黃柏半兩,銼;膩粉一分。

右為末。

每用,先以鹽水洗瘡,後用一藥敷之,日一換之。

疫氣統論第一百五

結營須避山川卑濕之地。

其濕燥毒氣襲人口鼻者,則山瘴之虐癘生焉。

又若寒暑之氣不節,夏寒冬燠,或夏傷於大暑,熱氣盛藏於皮腹之間,加以士卒之眾氣相蒸為溫臭,則時疫生焉。

抑又所營之地,士卒不便水土之一性一、溫涼之氣,致陰陽二氣紊亂於腸胃間,則霍亂吐瀉生焉。

斯之三者,眾氣生疾之地十有五六焉。

故臨戎之際,得不預備之乎?

治疫氣第一百六

時氣疫方:用茵陳二兩;大麻仁五兩,研如膏;豉五分,炒干;常山三兩;梔子二兩;芒硝三兩,細研;鱉甲二兩,塗醋汁,令去裙■;杏仁二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面炒,微黃色;巴豆一兩,去皮心炒,令黃紙裹壓去油,細研。

右為末,合勻煉蜜和搗五六百杵,丸如桐子大。

每服粥飲下三丸,或吐或痢或汗。

或不吐痢或不汗,再餌之。

若更不吐痢,以熱粥飲投之。

觀其症候加減。

霍亂吐瀉方:桑葉一握,褊(一作篇)竹一握。

右細銼末,用水一大盞服。

山瘴虐方:常山三兩,烏梅二十七枚,甑帶三寸,獨顆蒜一枚,以酒二大盞作二服。

初一服先未發時吃,次一服臨欲發時服。

如不發即止。

溫虐方:麻黃一兩,去根節;牡蠣粉一合(一作分);蜀漆、甘草、犀角屑、知母,各半兩。

右為末,用水兩大盞,慢火煎一盞半去粗。

分為三服,早起午初一夜服之。

治皸瘃第一百七

士卒涉水蹈冰,蒙犯霜雪寒風,一切凌凍所苦,或失於飲食,肌體虛勞,故頭目手足皸瘃也。

冶手足皸瘃血出方:豬胰洗之立止。

手足皸瘃方:右取川椒四合,以水煮之,去滓傾出,令燥。

須臾復浸干,即塗羊豬腦髓尤妙。

涉水冒霜,手足凍裂方:又取菱葉濃煎汁熱,洗之即愈。

手足凍裂成瘡方:右以羊髓熬成膏油,入炒,黃丹攪勻,令搽塗之,三五次即愈。

手足指節皸裂欲墜一落方:萊州青石作器物者,以刀子細刮取末,欲落指節尚柱文縷微連,便以石灰末厚覆其上,以帛子系纏之,其痛即止,其指十日即復安矣。

禳厭第一百八

厭敵兵法:中夜設於北斗,不致酒脯,焚香為祭,藉用白茅,用五色彩為幣。

大將北面再拜禱祝,以所祈之事三奠而止。

伐陰木之枝為六甲符,符中書六甲名。

祭罷以為六囊,各盛一符。

即以本旬符囊繫於旗纛內,勿令人覺之。

遂舉而止,敵人當自駭走矣。

厭疫法:大疫,當取虜獲首級不計多少,於上風焚之。

人疫大盛,則有用此法,疫少亦假用之。

令其煙氣沖襲(一作疫)者經時撤去,可以辟厲氣矣。

厭王氣法:敵之王氣久而不衰者,觀其氣王於何方,當六甲旬首正子時,於營中月空上環三九步,以朱畫八卦壇位,成三界,其內畫十二辰及月將之名,東西南北相去數步。

取蒼狗白雞各一隻,大將披素服,右手仗劍,左手按二畜,北面立,默誦敵將名氏,即斬之,埋於氣旺之方,深三尺,氣衰則去之。

厭敵將法:敵將之命厭於我(命者,謂五行細人密構其敵將之命也,當合生年月日時也),我即以所旺相之色可以克彼者,隨所旺月日及時,密制克之(所旺日時,假令敵將火命王,我則擇火日水時為黑道休省之,勿令他人見)。

戰陣當以皂旗為沖(它者仿此。

)厭鳥伏兵法:夜伏兵於林薄,慮禽鳥驚啼者,當以朱書十干之號,有十二辰之名、十二月之號、十二歲之號,有二十八宿之號,懸於巢上林上,則禽自不驚啼,而兵可伏矣(干謂從甲到癸,辰謂從子到亥,月從陬到塗,歲從攝提格到赤奮若,星從角到軫也)。

相馬統論第一百九

夫馬之初生無一毛一者,能行千里;先舉一足者,行五百里。

但數其筋得十,即凡馬也;十一、十二者,五百;十三者,千里;過十三者,天馬也(一作枝)。

一毛一起腕上者,六百里。

腹脊上下平者,百里。

五項圓者,五百里。

眼中如童兒並坐者,二百里。

腹下有黃筋者,五百里。

耳根下生角,長一寸者,三百里;二寸者,五百里;三寸者,一千里。

尿射過前腳者,五百里。

項如渴烏者,一千里。

如初生而七日不能行,才行便能飲水者,千里之駒也。

放尿舉足者亦然(一作前)。

腹下一毛一逆生者同。

芝蘭孔中有一毛一長一寸,此駑馬也。

鼻中金字者(金一作人)十八歲,四字者八歲,八字者四歲。

鼻上赤者二十歲,鼻上青者三十歲。

鼻上如有公王字者,二十五歲。

眼圓有旋一毛一者,三十歲。

目下不滿而白一精一多者,此多驚也。

目白不深,唇不覆齒,口小又淺,不健食。

齒參差不相當,難馭。

齒欲得上鉤者好也。

凡馬頭欲如側摶,耳欲得厚小。

左耳卻,害主;右耳卻,不入陣。

眼圓欲得滿睛,一弩一肉滿身,額前錐一毛一欲得濃盛,鼻欲得大,唇欲得緩,上唇欲得下中,口欲得紅並方大,舌欲得(一作如)懸鉤,面欲藏,骨隹欲寬,胸欲廣,雙肋欲得分明,蹄欲得厚,膝欲得開,腹欲得垂,陰欲得小,肚欲得方,┤肉垂足,足後欲得無一毛一,尾欲得一毛一散,尾核欲得長齊於梁骨,尾林欲得粗,汗溝欲得深,膊際橫文欲得分明,脊欲得平,身欲得短,一毛一欲得細而突(一作笑)。

如是者,馬之要相也。

馬忌第一百一十

石灰泥槽損馬,不得繫馬於門上。

令落駒養獼猴於坊內,辟患並去疥癬。

戊寅日及庚寅時,不得作廄,作之者不及一年凶。

丙寅日不可出入馬,三年人馬俱死。

申日不宜取馬,必死。

戊午、庚子之日不取,並忌入廄,大敗。

凡養馬作廄之法,當擇時日之良,而知所忌之凶矣。

馬一毛一利害第一百一十一

若馬或白點入口者,名的盧。

目下有橫一毛一者,名死泣旋。

一毛一在吻後者,名御褐。

白馬黑鬃,鞍下有回一毛一者,名負一屍一。

腋下有回一毛一者,名挾一屍一。

左脅下有白一毛一直上者,名曰帶劍。

汗溝過尾根者,踏殺人。

腮上有旋一毛一者,名目圍。

或後足左右白者,或馬渾身白而四蹄黑者,或從前膊外從項去到夾腮應有一毛一旋者,或一毛一旋在項者,或爪黑面白者,已上馬一毛一病者,不利主也。

或馬前兩甲膊後近低處一毛一旋者,能行五百里;後膊近前低處一毛一旋者,行七百里;後前膊到喉中間有旋一毛一者,名印綬,能行千里,無益主也。

治馬金瘡藥第一百一十二

馬中金瘡,腸胃突出方:芍葯、黃耆、當歸、芎、白芷、續斷、鹿茸、黃芩、細辛、乾薑、附子。

已上各三兩,右為末,先將酒令醉服五分,七日三服,稍加到方寸立愈。

治馬雜病第一百一十三

灌馬方:春夏用白礬,秋冬用郁金、芎、當歸、大黃、升麻、黃連、細辛、乾薑。

已上各一兩,右為末,入湯中,以酒調灌之。

啖馬方:郁金、大黃、甘草、山梔子、貝母、白芍葯、黃芩、秦膠(一作艽)黃柏、黃連、款冬花、知母、桔梗、稿本等,分為末,右用油並蜜和啖之,每足二兩。

治馬瘟方:右以獺肝肚肉去糞煮汁灌之。

治馬肚熱結寒顫不食方:黃連末二兩,白蘚皮末一兩,油五合,以臘豬脂四兩、白水一升半調下,牽行拋糞立效。

治馬卒熱肚結欲死方:以藍汁二升,並水二升同灌之,立效。

治馬迨起方:又取壁上多年石灰細研羅,又用油調二兩灌之,立效。

治馬黑方:忽臥不起,汗流如珠,肉顫氣喘者,嘗汗淡不死,汗鹹即死。

以人腳下汗襪,以水二升洗,取汁灌之,立瘥。

治馬不進水草方:芒硝一兩、人駱半升。

已上和郁金散灌之,並刺帶血出一升。

治馬傷水方:又以蔥鹽油相和,一搓一成一團一子,納鼻中以捉馬鼻,令不通氣,又待眼中淚出,即止。

治馬傷食方:右以生蘿蔔三五個,切作片子啖之,立效。

治馬喉中腫方:軟物裹刀子,露一刺咽喉,令便瘥。

又方:以干馬糞置瓶中,將頭髮蓋之,以火燒煙出,薰馬鼻中,立瘥。

又方:以豬脊邊脂,伴發燒薰鼻中,立效。

治馬草結方:以白礬末,分為二,兩服。

每服和水,飲後即啖之,神效。

又方:以手捻令銷,如不銷,火燒掃帚一柄一築之,效。

點馬一眼方:青鹽、黃{廠瓦}仁、馬牙硝,已上各等分細研,用蜜煎,以磁瓶盛水,慢點之。

治馬疥瘡方:臭黃臘月豬脂,煎令發銷,及熟塗之,立效。

治馬瘡方:以齒莧石灰同搗,令習搗作餅子。

候曬乾,復搗為末。

先以口一含水洗淨,用一藥貼之。

治駒兒肚瀉方:以稿本為末,將大麻子研汁調三錢灌下,便效,次將黃連末、麻子解之。

腸藥方:莨菪子、烏頭、芫花、茱萸、扣眷、蒼朮、木鱉子、葶藶子,右等分為末,每咀用半兩,以醋面椒蒜煎為膏治之。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虎鈐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