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性延命錄》食戒篇第二:真一人曰: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一性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養性延命錄》食戒篇第二

養性延命錄

食戒篇第二

【原文】

真一人曰:雖常服藥物,而不知養一性一之術,亦難以長生也。

養一性一之道,不欲飽食便臥及終日久坐,皆損壽也。

人欲小勞,但莫至疲及強所不能堪勝耳。

人食畢,當行步躊躇,有所修為為快也。

故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數故也。

故人不要夜食,食畢但當行中庭,如數里可佳。

飽食即臥生百病,不消成積聚也。

食慾少而數,不欲頓多難銷。

常如飽中饑、饑中飽。

故養一性一者,先饑乃食,先渴而飲。

恐覺饑乃食,食必多;盛渴乃飲,飲必過。

食畢當行,行畢使人以粉摩腹數百過,大益也。

青牛道士言:食不欲過飽,故道士先饑而食也。

飲不欲過多,故道士先渴而飲也。

食畢行數百步,中益也。

暮食畢,行五里許乃臥,令人除病。

凡食,先欲得食熱食,次食溫暖食,次冷食。

食熱暖食訖,如無冷食者,即吃冷水一兩嚥,甚妙。

若能恆記,即是養一性一之要法也。

凡食,欲得先微吸取氣,嚥一兩嚥,乃食,主無病。

真一人言:熱食傷骨,冷食傷藏,熱物灼膚,冷物痛齒。

食訖踟躇,長生。

飽食勿大語。

大飲則血脈閉,大醉則神散。

春宜食辛,夏宜食酸,秋宜食苦,冬宜食鹹,此皆助五藏,益血氣,辟諸病。

食酸鹹甜苦,即不得過分食。

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

如能不食此五藏,猶順天理。

燕不可食,入水為蛟蛇所吞,亦不宜殺之。

飽食訖即臥,成病,背痛。

飲酒不欲多,多即吐,吐不佳。

醉臥不可當風,亦不可用扇,皆損人。

白蜜勿合李子同食,傷五內。

醉不可強食,令人發癰疽生瘡。

醉飽交接,小者令人面 [ 左皮右干 ] 咳嗽,不幸傷絕藏脈損命。

凡食慾得恆溫暖,宜入易銷,勝於習冷。

凡食皆熟,勝於生;少勝於多。

飽食走馬成心癡。

飲水勿忽咽之,成氣病及水癖。

人食酪,勿食酢,變為血痰及尿血。

食熱食汗出,勿洗面,令人失顏色,面如蟲行。

食熱食訖,勿以醋漿漱口,令人口臭及血齒。

馬汗息及馬一毛一入食□,亦能害人。

雞兔犬肉不可合食。

爛茅屋上水滴侵者脯,名曰郁脯,食之損人。

久饑不得飽食,飽食成癖病。

飽食夜臥失覆,多霍亂死。

時病新差,勿食生魚,成痢不止。

食生魚,勿食一乳一酪,變成蟲。

食兔肉,勿食乾薑,成霍亂。

人食肉,不用取上頭最肥者,必眾人先目之,食者變成結氣及疰癘,食皆然。

空腹勿食生果,令人膈上熱、骨蒸、作癰 [ 病字框,下為節字 ] 。

銅器蓋食,汗出落食中,食之發瘡、肉疽。

觸寒未解,食熱食,亦作刺風。

飲酒熱未解,勿以冷水洗面,令人面發瘡。

飽食勿沐發,沐發令人作頭風。

蕎麥和豬肉食,不過三頓,成熱風。

干脯勿置秫米甕中,食之閉氣。

干脯火燒不動,出犬始動,擘之筋縷相交者,食之患人或殺人。

羊腳中有肉如珠子者,名羊懸筋,食之患癲癇。

諸濕食之不見形影者,食之成疰。

腹脹暴疾後不周飲酒,膈上發一熱。

新病差不用食生棗、羊肉,生菜,損顏色,終身不復,多致死,膈上熱蒸。

凡食熱脂餅物,不用飲冷醋漿水,善失聲若咽。

生蔥白合蜜食害人,切忌。

干脯得水自動,殺人。

曝肉作脯,不肯燥,勿食。

羊肝勿合椒食,傷人心。

胡瓜合羊肉食之,發一熱。

多酒食肉,名曰癡脂,憂狂無恆。

食良藥五穀克悅者,名曰中士,猶慮疾苦。

食氣保一精一存神,名曰上士,與天同年。

【白話文】

§2-1

真一人說:雖然經常服食藥物,但不知養生的方術,也是難以長壽的。

養生之道,要求不要吃飽後立即睡臥,也不要整天坐著不動,這樣都是減損壽命不一良習慣。

人須要作點輕微勞動,但不要作得太疲倦,也不要勉強去作力不勝任的重活。

吃飯以後,應當散步,或作點輕鬆的勞動,身一體才會感到暢快。

所以時常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蛀,就是因為它們不斷運動的緣故。

所以人們不應當在夜間進食,吃完飯後,應當在庭院裡散步,如能來回走幾里路就更好。

吃飽飯後立即睡臥,會生百病,會使食物不消化,形成消化不一良病症。

寧願少吃多餐,不要一頓吃得太多,使食物難於消化。

常常感到半饑半飽就可以了。

善於養生的人,應在不很飢餓之前就進餐,不很口渴之前就喝水。

怕的是感到飢餓時才進餐,所吃的食物必定太多;感到口渴難耐時才喝水,所飲的水必定過量。

進食完畢,應當慢步行走一段時間,行走完畢,教人用一藥粉按摩腹部幾百遍,對身一體有大益處。

§2-2

青牛道士封君達說:進食不宜過飽,故有道之士在不很飢餓之前就先進;飲水宜過多,故有道之士在不很口渴之前就飲水。

進食完畢,要慢慢行走數百步,準能得到益處。

晚飯後,慢步走五里路左右才去睡覺,使人不生病。

凡是進餐,應先吃熱食,其次吃溫食,再其次吃冷食。

吃完熱食和溫食之後,如果沒有冷食,可喝冷水,吞一兩口就很好。

如果長久記住,就是掌握了養一性一的要法。

凡是進食,須要先輕輕的吸氣,吞一二口氣之後才吃,可以使人不生病。

§2-3

真一人說:吃太熱的食物會損傷骨頭,吃太冷的食物會損傷五臟,熱的食物會燙傷嘴唇,冷的食物又使牙齒疼痛。

吃完飯後散散步,使人長生。

不要吃得太飽,不要在吃飯時大聲說話,也不要過多地飲水,過多飲水會使血脈閉塞不通;更不要過多飲酒而大醉,大醉會使一精一神散亂。

§2-4

春天適宜吃辣味,夏天適宜吃酸味,秋天適宜吃苦味,冬天適宜吃鹹味,照此進食,有助於五臟的保養,增加人的血氣一精一力,排除諸病的發生。

但所食酸、鹹、甜、苦,不要過量。

凡食,春天不要吃肝臟,夏天不要吃心臟,秋天不要吃肺臟,冬天不要吃腎臟,四季都不要吃脾臟。

如能全不吃此動物五臟,尤其與天道相順應。

§2-5

燕子不可以吃;吃了燕子,入水會被蛟龍所吞;也不宜捕殺牠。

飽食完畢後就睡臥,會使人生病或背疼。

飲酒多了會嘔吐,嘔吐是很不好的事。

喝酒醉了不可對著風吹,也不可用扇搧涼,那樣作會損傷人。

白蜜不可和李子同吃,吃了會傷人五臟。

酒醉後不可勉強吃食物;勉強吃了,會使人發癰疽或生瘡。

酒醉飯飽後一性一交,小者使人面色焦黃,咳嗽,嚴重的會極度傷害五臟血脈,減少壽命。

凡進食,須要吃溫暖的食物,既容易咽吞,又容易消化,比吃冷的食物好。

凡進食,總是熟食比生食好,少吃比多吃好。

§2-6

飽食後騎馬奔走,會成癡狂病。

飲水不要吞嚥太急,太急了會成氣虛之病,或患水癖之病。

吃一奶一酪時,不要同時吃醋;不然,會變成血痰及尿血。

吃熱食,汗出不要洗面;不然會使人面失去顏色,甚至出現蟲爬行過的痕跡。

吃熱食後,不要用酸水漱口;不然,會使口臭,或患牙齦出一血。

馬的汗水、鼻涕及馬一毛一掉入食物中,吃了也能害人。

雞、兔、狗肉不可以合吃。

被爛一毛一屋上的水滴浸泡過的乾肉叫「郁」脯,吃了也損害人。

長久飢餓後進食,不可吃太飽,不然,會成消化不一良的癖病。

吃飽後睡覺沒蓋好被子,多得霍亂病死去。

§2-7

患時令病剛好的人,不要吃生魚,吃了,會成痢疾,拉痢不止。

吃生魚,不要同時吃一奶一酪,同時吃了會變成蟲。

吃兔肉,不要同時吃乾薑,不然,會成霍亂。

人吃肉,不要取上頭最肥的部分,大家必須先把肉看清楚,方可取用;不然,會患結氣及疰病,每次吃肉都如此。

空腹不要吃水果,吃了,使人橫膈膜上發一熱,患骨蒸病和皮膚上長癰癤。

以銅器蓋食物,凝結在蓋上的水珠落入食物中,此食物不可吃,吃了會生瘡或肉疽。

受寒尚未消除就吃熱食,會患剌風。

飲酒後熱未消除時,不可以冷水洗臉,洗了,令人面部生瘡。

§2-8

飽食後不要立即洗髮,不然,會使人得頭痛病。

蕎麥和豬肉一起吃,不能超過三頓,不然,會患熱風病。

乾肉不要放置在秫米甕中,吃了放在秫米甕中的乾肉,會使人閉氣,呼吸不通暢。

乾肉用火燒,不見動彈,出火後始見其動,用手剖開,又見它筋一肉韌帶相連不斷的,不能吃,吃了會害人或殺人。

羊的肩胛中有肉如珠子,「羊縣筋」,不可吃,吃了會患癲癇症。

諸濕食,面對它照看,不見人的形影者,不能吃,吃了會患流行一性一的疰病或腹脹病。

暴病癒後一段時間,不要飲酒,不然,會使膈膜發一熱。

剛剛病癒,不要吃生棗,羊肉和生菜,吃了損傷面容顏色,以致終身不能恢復,吃多的時侯還可能因此死亡,或患膈膜上熱氣熏蒸的病。

§2-9

凡吃熱油餅,不要同時喝以醋調和的冷飲,不然,容易使咽喉受損而造成聲音嘶啞。

生蔥白不要與蜂蜜合著吃,那樣吃會傷害人,務必要避免。

浸泡在水裡乾肉會自行動作的,不能吃,吃了會致人死命。

曬肉作脯,一直不幹的,那塊肉不能吃。

羊的肝臟不能混合著花椒、胡椒吃,那樣吃了會損傷人心。

香菇混合著羊肉吃,那會使人發一熱。

多吃酒肉的,叫「癡脂憂狂」,不要長久作那種吃法。

平時吃良藥和五穀,面色康樂的人,叫中士,仍有患病的憂慮;而實行食氣、保一精一、存神等術的人,叫上士,可以得到與天一樣長的壽命。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養性延命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