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集》花間集卷第三:謁金門 二首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花間集》花間集卷第三

花間集

花間集卷第三

韋莊 二十六首

謁金門 二首

春漏促,金燼暗挑殘燭。

一夜 簾前風撼竹,夢魂相斷續。

有個嬌嬈如玉,夜夜繡屏孤宿。

宋袍琵琶尋舊曲,遠山眉黛綠。

[註釋]

1.金燼--燈火殘餘。

2.嬌嬈--妍媚、美麗。

代指美人。

其二

空相憶,無計得傳消息。

天上嫦娥人不識,寄書何處覓。

新睡覺來無力,不忍把伊書跡。

滿院落花春寂寂,斷腸芳草碧。

一江一 城子 二首

恩重嬌多情易傷,漏更長,解鴛鴦。

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緩揭繡衾抽皓腕,移鳳枕,枕潘郎。

[註釋]

1.潘郎--晉人潘岳因貌美,為婦人愛慕。

此處代指情人 。

其二

髻鬟狼藉黛眉長,出蘭房,別檀郎。

角聲嗚咽,星斗漸微茫。

露冷月殘人未起,留不住,淚千行。

[註釋]

1.狼藉--散亂不整的樣子。

2.檀郎--晉人潘岳,字安仁,小字檀一奴一,姿儀秀美,後人以檀郎、潘安、

潘仁等代稱美男子。

河傳 三首

何處,煙雨,隋堤春暮。

柳色蔥籠,畫橈金縷,翠旗高A*香風,水光融。

青娥殿腳春妝媚,輕雲裡,綽約司花妓。

一江一 都宮闕,清淮月映迷樓,古今愁。

[註釋]

1.畫橈金縷--畫橈:彩繪的槳,代指船。

金縷:船的裝飾物。

2.A*(zhan1)--因風吹而顫動。

A*=風字旁+占卜的占

3.青娥殿腳--隋煬帝乘龍舟游一江一 都,強征民間十五、六歲的子女五百人,

為其牽挽彩纜,稱為殿腳女。

4.司花妓--為隋煬帝持花的女子。

5.一江一 都--隋煬帝行宮所在地。

故址在今一江一 蘇省揚州市。

6.迷樓--隋煬帝新宮名。

故址在今一江一 蘇省揚州市西北。

其二

春晚,風暖,錦城花滿。

狂殺遊人,玉鞭金勒,尋勝馳驟輕塵,惜良晨。

翠娥爭勸臨邛酒,纖纖手,拂面垂絲柳。

歸時煙裡,鐘鼓正是黃昏,暗銷魂。

[註釋]

1.錦城--今四川成都市。

2.尋勝--踏春。

3.「翠娥」句--翠娥:美一女 ,此處指當壚賣酒女。

臨邛(qiong2)酒:漢代卓文君在臨邛賣過酒,後代指美酒。

其三

錦浦,春女,繡衣金縷。

霧薄雲輕,花深柳暗,時節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斷煙霞路,鶯鶯語,一望巫山雨。

香塵隱映,遙見翠檻紅樓,黛眉愁。

[註釋]

1.霧薄雲輕--形容繡衣。

2.巫山雨--用宋玉《高唐賦》序中巫山雲雨事。

天仙子 五首

悵望前回夢裡期,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花裡小腰肢,眉眼細,鬢雲垂,唯有多情宋玉知。

[註釋]

1.期--會,相會。

2.宋玉--戰國時期楚國文學家,著有《神女賦》和《登徒子好色賦》,

描寫美一女 。

其二

深夜歸來長酩酊,扶入流蘇猶未醒。

醺醺酒氣麝蘭和,驚睡覺,笑呵呵,長道人生能幾何。

[註釋]

1.流蘇--流蘇帳。

2.麝蘭和--與麝蘭之氣相融合。

其三

蟾彩霜華夜不分,天外鴻聲枕上聞,繡衾香冷懶重熏。

人寂寂,葉紛紛,才睡依前夢見君。

[註釋]

1.蟾彩霜華--蟾彩:月光。

俗傳月中有蟾蜍,故稱月為蟾。

霜華:霜色。

其四

夢覺雲屏依舊空,杜鵑聲咽隔簾櫳,玉郎薄A*去無蹤。

一日日,恨重重,淚界蓮腮兩線紅。

[註釋]

1.玉郎薄A*--情人 薄情。

A*=單立人+幸福的幸

2.界--劃。

其五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鬢如雲,霞裙月帔一群群。

來洞口,望煙分,劉阮不歸春日曛。

[註釋]

1.劉阮--用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事。

喜遷鶯 二首

人洶洶,鼓鼕鼕,襟袖五更風。

大羅天上月朦朧,騎馬上虛空。

香滿衣,雲滿路,鸞鳳繞身飛舞。

霓旌絳節一群群,引見玉華君。

[註釋]

1.洶洶--聲音喧鬧。

2.大羅天--道家所謂諸天最高者。

此處指朝廷。

3.上虛空--此處指進宮。

4.鸞鳳--指繡有鸞鳳花紋的朝服。

5.霓旌降節--指儀仗。

6.玉華君--此處代指皇帝。

其二

街鼓動,禁城開,天上探人回,鳳銜金榜出雲來,平地一聲雷。

鶯已遷,龍已化,一夜 滿城車馬。

家家樓上簇神仙,爭看鶴沖天。

[註釋]

1.「天上」句--天上:朝廷。

探人:入朝看榜的人。

2.鳳銜金榜--鳳銜:鳳凰銜書,喻指皇帝詔書。

金榜:科舉應試考中者的名單。

3.鶯已遷--唐一人稱舉進士及第為遷鶯。

4.龍已化--比喻中第者如魚化為龍。

5.鶴沖天--比喻登第。

思帝鄉 二首

雲髻墜,鳳釵垂。

髻墜釵垂無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

說盡人間天上,兩心知。

[註釋]

1.枕函欹--枕函:中間可以放置物體的匣狀枕頭。

欹:斜。

其二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

陌上誰家年少,足風一流 。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

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註釋]

1.年少--少年。

訴衷情 二首

燭盡香殘簾半卷,夢初驚。

花欲謝,深夜,月朧明。

何處按歌聲,輕輕。

舞衣塵暗生,負春情。

[註釋]

1.按歌聲--擊樂唱歌聲。

其二

碧沼紅芳煙雨靜,倚蘭橈。

垂玉A*,一交一 帶,裊纖腰。

鴛夢隔星橋,迢迢。

越羅香暗銷,墜花翹。

[註釋]

1.碧沼--碧水池。

A*=提王旁+佩帶的佩右邊一半

2.一交一 帶--相一交一 的錦帶。

3.星橋--銀河。

4.花翹--頭飾。

上行杯 二首

芳草灞陵春岸,柳煙深,滿樓絃管,一曲離聲腸寸斷。

今日送君千萬,紅樓玉盤金鏤盞,須勸珍重意,莫辭滿。

[註釋]

1.灞陵--古地名。

故址在今陝西西安市東。

其二

白馬玉鞭金轡,少年郎,離別容易,迢遞去程千萬里。

惆悵異鄉雲水,滿酌一杯勸和淚,須愧珍重意,莫辭醉。

女冠子 二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

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

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

除卻天邊月,沒人知。

[註釋]

1.佯--裝作。

2.除卻--除了。

其二

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

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

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更漏子

鐘鼓寒,樓閣暝,月照古桐金井。

深院閉,小庭空,落花香露紅。

煙柳重,春霧薄,燈背水窗高閣。

閒倚戶,暗沾衣,待郎郎不歸。

[註釋]

1.暝--晦暗。

2.金井--有雕欄的井。

3.水窗--臨水的窗。

酒泉子

月落星沉,樓上美人春睡。

綠雲傾,金枕膩,畫屏深。

子規啼破相思夢,曙色東方才動。

柳煙輕,花露重,思難任。

[註釋]

1.綠雲--美人髮髻。

2.膩--淚污。

3.思難任--相思難以抵擋。

木蘭花

獨上小樓春欲暮,愁望玉關芳草路。

消息斷,不逢人,欲斂細眉歸繡戶。

坐看落花空歎息,羅袂濕斑紅淚滴。

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

[註釋]

1.玉關--玉一門 關。

此處指遠人所在地。

2.繡戶--閨房。

3.不曾行--不曾去過。

小重山

一閉昭一陽一春又春,夜寒宮漏永,夢君恩。

昏思陳事暗消魂,羅衣濕,紅袂有啼痕。

歌吹隔重閽,繞庭芳草綠,倚長門。

萬般惆悵向誰論?凝情立,宮殿欲黃昏。

[註釋]

1.昭和--漢代昭一陽一殿。

2.陳事--舊事。

3.重閽--重重宮門。

4.長門--漢代長門宮。

用漢武帝時陳皇后因失一寵一 ,別居長門宮事。

5.凝情--癡情。

薛昭蘊 十九首

薛昭蘊,生卒年不詳。

仕蜀,官司至侍郎。

浣溪沙 八首

紅蓼渡頭秋正雨,印沙鷗跡自成行,整鬟飄袖野風香。

不語含顰深浦裡,幾回愁煞棹船郎,燕歸帆盡水茫茫。

[註釋]

1.棹船郎--駕船郎,指遠行的情人 。

其二

鈿匣菱花錦帶垂,靜臨欄檻卸頭時,約鬟低珥算歸期。

茂苑草青湘渚闊,夢余空有漏依依,二年終日損芳菲。

[註釋]

1.菱花--菱花鏡。

2.卸頭時--卸妝時。

3.珥--珥A*。

冠上的垂珠。

A*(cheng1)=提王旁+當然的當

4.「茂苑」句--茂苑:在今一江一 蘇吳縣太湖北。

湘渚:湘水中的小洲。

其三

粉上依稀有淚痕,郡庭花落欲黃昏,遠情深恨與誰論。

記得去年寒食日,延秋門外卓金輪,日斜人散暗消魂。

[註釋]

1.郡庭--郡齋的庭。

2.「延秋門」句--延秋門:唐長安禁苑中宮庭門。

卓金輪:立車輪,即停車。

其四

握手河橋柳似金,蜂須輕惹百花心,蕙風蘭思寄清琴。

意滿便同春水滿,情深還似酒杯深,楚煙湘月兩沉沉。

[註釋]

1.花心--花蕊。

2.蕙風蘭思--蕙、蘭,都是香草。

喻女子純美的情思。

其五

簾下三間出寺牆,滿街垂楊綠一陰一長,嫩紅輕翠間濃妝。

瞥地見時猶可可,卻來閒處暗思量,如今情事隔仙鄉。

[註釋]

1.「瞥地」句--瞥地:一瞥,過目。

可可,不在意。

2.卻來--回過來。

其六

一江一 館清秋纜客船,故人相送夜開筵,麝煙蘭焰簇花鈿。

正是斷魂迷楚雨,不堪離恨咽湘弦,月高霜白水連天。

[註釋]

1.纜客船--繫纜待發的客船。

2.族花鈿--聚集著盛妝的女子。

3.湘弦--傳說湘水女神善於鼓瑟,這裡借喻悲思。

其七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藕花菱蔓滿重湖。

[註釋]

1.傾城傾國--此指西施的美貌。

2.姑蘇--姑蘇台。

相傳吳王夫差所築。

在今一江一 蘇蘇州。

3.凝睇--注視。

4.「吳主」句--吳主:吳王夫差。

落日:這裡比喻亡國。

5.越王--越王勾踐。

其八

越女淘金春水上,步搖雲鬢A*鳴B*,渚風一江一 草又清香。

不為遠山凝翠黛,只應含恨向斜一陽一,碧桃花謝憶劉郎。

[註釋]

1.「步搖」句--步搖:婦女的首飾。

A*鳴B*:玉珮發出聲音。

A*=提王旁+佩帶的佩右邊一半

B*=提王旁+當然的當

2.劉郎--本指東漢人劉晨,這裡代指情郎。

喜遷鶯 三首

殘蟾落,曉鐘鳴,羽化覺身輕。

乍無春睡有餘酲,杏苑雪初晴。

紫陌長,襟袖冷,不是人間風景。

回看塵土似前生,休羨谷中鶯。

[註釋]

1.殘蟾--殘月。

2.羽化--修道成仙。

這裡指登第。

3.余酲--余醉。

4.杏苑--杏園。

唐一人舉進士,在杏園聚會。

5.紫陌--帝都郊野的道路。

6.谷中鶯--比喻隱居未仕者。

其二

金門曉,玉京春,駿馬驟輕塵。

樺煙深處白衫新,認得化龍身。

九陌喧,千戶啟,滿袖桂香風細。

杏園歡宴曲一江一 濱,自此占芳辰。

[註釋]

1.金門--漢代金馬門。

代稱官署。

2.玉京--京城。

3.「樺煙」句--樺煙:樺木皮卷蠟作燭,其煙稱樺煙。

白衫:唐時士子穿的便服。

4.化龍身--指登第。

5.桂香--古代以折桂喻登第。

6.「杏園歡宴」句--杏園:園名。

唐時在曲一江一 池南,是新進士游宴之地。

曲一江一 :曲一江一 池,在今陝西西安市東南曲一江一 鎮一帶。

7.芳辰--良辰。

其三

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

馬驕泥軟綿連乾,香袖半籠鞭。

花色融,人競賞,儘是繡鞍朱鞅。

日斜無計更留連,歸路草和煙。

[註釋]

1.錦連乾--馬的飾物。

2.繡鞍朱鞅--馬的飾物。

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

小重山 二首

春到長門春草青,玉階華露滴,月朧明。

東風吹斷紫簫聲,宮漏促,簾外曉啼鶯。

愁極夢難成,紅妝流宿淚,不勝情。

手A*裙帶繞階行,思君切,羅幌暗塵生。

[註釋]

1.長門--長門宮。

用漢武帝時陳皇后失一寵一 ,別居長門宮事。

2.紫簫--紫竹所做的簫。

3.A*(ruo2)--揉搓。

A*=提手旁+妥協的妥

4.羅幌--絲羅帷帳。

其二

秋到長門秋草黃,畫梁雙燕去,出宮牆。

玉簫無復理霓裳,金蟬墜,鸞鏡掩休妝。

憶昔在昭一陽一,舞衣紅綬帶,繡鴛鴦。

至今猶惹御爐香,魂夢斷,愁聽漏更長。

[註釋]

1.霓裳--霓裳羽衣曲。

2.金蟬--金製蟬形頭飾。

3.休妝--美好的妝飾。

4.昭一陽一--昭一陽一殿。

5.綬帶--絲帶。

離別難

寶馬曉韝雕鞍,羅帷乍別情難。

那堪春景媚,送君千萬里。

半妝珠翠落,露華寒。

紅蠟燭,青絲曲,偏能鉤引淚闌干。

良夜促,香塵綠,魂欲迷,檀眉半斂愁低。

未別心先咽,欲語情難說。

出芳草,路東西。

搖袖立,春風急,櫻花楊柳雨淒淒。

[註釋]

1.韝--為馬備鞍轡。

2.半妝,半面妝。

梁元帝瞎了一隻眼睛,徐妃故意為半面妝。

此處指妝飾零落。

3.青絲曲--絃歌曲。

4.闌干--縱橫。

5.檀眉--香眉。

相見歡

羅襦繡袂香紅,畫堂中。

細草平沙番馬,小屏風。

卷羅幕,憑妝閣,思無窮。

暮雨輕煙魂斷,隔簾櫳。

[註釋]

1.番馬--吐蕃的馬。

2.簾櫳--簾窗。

醉公子

慢綰青絲發,光砑吳綾襪。

床 上小熏籠,韶州新退紅。

叵耐無端處,捻得從頭污。

惱得眼慵開,問人閒事來。

[註釋]

1.綰--盤。

2.「光砑」句--光砑:砑光,以石碾磨布帛使之密實光澤。

吳綾:絲織品名。

3.「熏籠」句--罩在熏爐上的籠子。

4.「韶州」句--韶州:地名,今屬廣東省。

退紅:韶州所產的一種紅色顏料。

5.叵耐--不可耐。

女冠子 二首

求仙去也,翠鈿金篦盡捨,入崖巒。

霧卷黃羅帔,雲雕白玉冠。

野煙溪洞冷,林月石橋寒。

靜夜松風下,禮天壇。

[註釋]

1.黃羅帔--黃色絲羅披肩。

2.禮天壇--登壇拜天。

此為道家儀式。

其二

雲羅霧A*,新授明威法B*,降真函。

髻綰青絲發,冠抽碧玉簪。

往來雲過五,去往島經三。

正遇劉郎使,啟瑤緘。

[註釋]

1.雲羅霧A*--絲羅織物。

A*=士字頭+禿寶蓋+系屬的系+投一注的投右邊一半,左右結構

2.明威法B*--明威:顯赫神威。

法B*:道家的圖籍。

B*=竹字頭+錄用的錄

3.雲過五--過五雲。

4.島經三--經三座仙島。

5.劉郎--即傳說中入天台山採藥遇仙女的劉晨。

參見卷第二一溫一 庭筠《思帝鄉》注。

6.啟瑤城--開啟使者所投的書緘。

瑤緘:對來書的美稱。

謁金門

春滿院,疊損羅衣金線。

睡覺水晶簾未卷,簷前雙語燕。

斜掩金鋪一扇,滿地落花千片。

早是相思腸欲斷,忍教頻夢見。

[註釋]

1.金鋪--門上獸面形銅製環鈕,用以啣環。

2.早是--已是。

3.教--叫,使。

牛嶠 五首

牛嶠,字松卿,生卒年不詳。

五代前蜀詞人。

王建稱帝時,曾任給事中。

柳枝 五首

解凍風來末上青,解垂羅袖拜卿。

無端裊娜臨官路,舞送行人過一生。

[註釋]

1.「解凍風」句--解凍風:春風。

末上青:楊柳末梢抽青條。

2.卿卿--男女間暱稱。

此處形容柳條相依偎的姿態。

其二

吳王宮裡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註釋]

1.不憤--不平、不服氣。

2.「引郎」句--化用古詩《蘇小小歌》:「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

其三

橋北橋南千萬條,恨伊張緒不相饒。

金羈白馬臨風望,認得楊家靜婉腰。

[註釋]

1.「根伊」句--張緒:南齊武帝曾將楊柳比張緒。

不相饒:不相讓。

2.金羈白馬--指少年郎。

3.楊家靜婉--應是羊家淨婉。

《南史·羊侃傳》載:「舞人張淨婉圍一尺六寸,

時人鹹推能掌上舞。」

其四

狂雪隨風撲馬飛,惹煙無力被春欺。

莫教移入靈和殿,宮女三千又妒伊。

[註釋]

1.狂雪--這裡指柳絮。

2.靈和殿--用齊武帝在靈和殿前植柳事。

3.伊--指柳樹。

其五

裊翠籠煙指暖波,舞裙新染A*塵羅。

章華台畔隋堤上,傍得春風爾許多。

[註釋]

1.A*塵--深黃色,指柳色。

A*=麥字旁+菊花的菊-草字頭

2.章華台--相傳為楚靈王離台。

在今湖北沙市。

3.爾許多--如此多。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花間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