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長沙徐樹銘序:三代之際,掌以專官,世宿其業,民無夭枉。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聖心源》長沙徐樹銘序

四聖心源

長沙徐樹銘序

敘曰:上古天真淳悶,嬰疾者少,然而黃帝、岐伯、俞跗、雷公之倫,即已勤求至道,惠濟寰宇,豈非風濕寒暑,天不能無偏行,疾痛癢痾,人亦何容不豫計也。

三代之際,掌以專官,世宿其業,民無夭枉。

秦棄舊典,術遂淆亂,扁鵲、倉公,晨星落落。

至於漢末,長沙崛起,上承往聖、藥乃有宗。

魏晉六朝,叔和、張之隱、居翊之微有發明,未言樞轄。

唐宋而降,源遠末分,比之一江一同出岷,而枝別三千,淺深氾濫,難以概焉。

國朝昌邑黃氏,慨念醫術紛歧,斯道將墜,一以黃岐秦張四聖為標準,於是有《四聖心源》、《素靈微蘊》、《四聖懸樞》之作。

又念長沙二書,讚仰雖多,明晦尚半,於是又有《傷寒懸解》、《傷寒說意》、《金匱懸解》之作。

《神農本草》,不見《漢志》,中間地名,頗雜後代,病其非真,不無貽誤,乃復因長沙所用之品,推求功用,為《長沙藥解》四卷。

有未備者,別繹《大觀本草》諸書,補之為《玉揪藥解》八卷。

八種之書,昔遠詞文,義閎體博,末學粗工,卒難尋究。

昧者未睹玄微,略循枝葉,輒疑黃氏意主扶一陽一,不無偏勝。

不知黃氏之言曰:足太一陰一以濕土主令,足一陽一明從一操一金化氣,是以一陽一明之一操一,不敵太一陰一之濕,及其病也,胃一陽一衰而脾一陰一旺,濕居八九。

胃主降濁,脾主升清,濕則中氣不運,升降反作,清一陽一下陷,濁一陰一上逆,人之衰老病死,莫不由此。

以故醫家之藥,首在中氣。

中氣在二土之一交一,土生於火而火滅於水,火盛則土燥,水盛則土濕。

瀉水補火,抑一陰一扶一陽一,使中氣輪轉,清濁復位,卻病延年,莫妙於此。

此黃氏之微言也,神而明之,詎有偏勝患乎!

八種之書,刻於張氏《宛鄰叢書》四種,余四種,無刻本。

銘慮其久將佚也,幕友一江一右楊舍人希閔錄有全本,因更校刻,以廣其傳。

上士十載悟玄,下士見之,以為尚白,書之美惡,在人自領,何能相貸為縷陳乎。

黃氏尚有《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懸解》,見《四庫提要》目中。

今訪未得,殆佚遺矣。

咸豐十一年四月一日長沙徐樹銘

-------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聖心源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