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講記》十一、詩與技巧(二):在古典詩詞的創作中,誇張是很常見的藝術技巧之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江南講記》十一、詩與技巧(二)

江南講記

十一、詩與技巧(二)

在這一章裡,我們主要研究誇張、假設、對比、雙關、反問這幾種技巧。

在古典詩詞的創作中,誇張是很常見的藝術技巧之一。

所謂誇張,其實就是誇大。

詩人把生活中不會有或者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經過藝術加工、誇大後搬進作品裡,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最善於使用誇張手法的,當然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李白。

他在他的長詩《將進酒》裡通篇使用誇張的手法,使全詩高一潮迭起,氣勢一貫到底。

一開頭他就說「黃河之水天上來」,接著又講頭髮是「朝如青絲」,暮已成雪。

喝酒的時候,是「會須一飲三百杯」,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惟有飲者留其名」。

最後乾脆將「五花馬、千金裘」都去換了美酒,從而來銷去「萬古愁」。

從頭至尾,誇張是其主要的手段,使得全詩氣勢高漲不衰。

在另外一首作品《望廬山瀑布》裡,作者也採取了誇張的手法。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誇張之筆,把瀑布的神采表現的淋漓盡致。

同樣,誇張也是一種修辭的手法。

幾乎除了賦的手法以外,其它的寫作技巧都同時也是修辭手法,這一點我們需要認真的加以區別和認識。

例如李白的長篇古風《夢遊天姆吟留別》開頭部分也採用了誇張的辦法,他說「天台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這就是一種修辭手法。

因為後面的浪漫聯想基本都是採用了賦體的辦法,誇張不是這首作品的主要手段。

浪漫主義詩人喜歡用誇張的手法,現實主義詩人也一樣會用誇張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例如李紳的《憫農》其二: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在詩裡,春天種的一粒粟,到了秋天竟然可以收穫萬顆子。

這樣的高產比60年代我們的浮誇風、放衛星還要嚴重。

但這是詩歌,是藝術,我們就不覺得奇怪了。

那四海沒有閒田的說法也不準確,至少是不可靠的,因為沒有人去統計過。

但在詩裡,這些都是允許的。

有時為了使詩歌產生出奇的效果,作者會採用假設的辦法。

所謂假設,就是,就是假裝事物是這樣的或者不是那樣的,以此來推論出一種結果,讓推出來的結果替詩人說話。

前面我們在《讀詩與欣賞》一章裡已經舉杜牧的《赤壁》為例來說明過。

有時,假設可以產生很好的趣味性,這在蘇軾的《聽琴詩》裡可以看到。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

這首詩作者就採取了假設的手法。

作者先裝糊塗,就好像自己真的不懂琴這種樂器及其發聲的原理,於是做了兩個假設,生趣昂然。

閨怨詩裡也有類似的假設技巧,例如李益的《一江一 南曲》就是這樣的典範。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

因為自己嫁的丈夫不能長期陪伴在身邊,詩中的女主人公生有怨言,於是做了個假設:早知道潮水是有信的,不如嫁給弄潮兒。

其實這真的就是一個假設而已,即使她事先知道了箇中的道理,也不會真的去嫁給弄潮兒。

對比也是常見的創作技巧之一。

所謂對比,就是把兩個相類或相近的事物或現象並列地擺在一起,作者並不直接地加以褒貶,而是用強烈的對比所形成的反差效果來抒發感慨,使其意義自現。

例如劉禹錫的《烏衣巷》就採用了這樣的手法。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一陽一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作者在這裡只寫了烏衣巷現在的情景,前兩句用「野草花」和「夕一陽一斜」來寫那裡現在的衰敗,而後用「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這一景象,來直接寫出時世變遷的結果,來抒發時過境遷、人世變換的感慨。

作者雖然沒有寫出當時烏衣巷的繁華,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的資料裡獲知當時的繁華景象,兩相一對照,其感慨自明。

同樣,在杜甫的《一江一 南逢李龜年》裡也用了對比的手法: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一江一 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過去尋常見、幾度聞的李龜年大樂師,按現在的說法也是演藝屆的大腕了。

而今經過了安史之亂,杜甫和他再次相逢時,已經是落花時節。

前後對比的結果,使得反差極其強烈。

雙關也是很容易產生藝術效果的寫作技巧。

所謂雙關,就是利用事物的雙重性,表面上說一種事物,實際上卻暗示著另外的一種事物,使其產生表達主題的客觀效果。

雙關的使用往往和比喻分不開。

例如駱賓王的《在獄詠蟬》,後面的六句句句是雙關,既說蟬,也說自己。

詠物詩裡更是經常採用雙關的手法。

在描摹對象的時候,往往是敘述。

而在揭示主題抒發議論的時候,更多地採用雙關。

杜秋娘的《金縷衣》就是典型的雙關寫法: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首詩的字面意思是寫惜花,實際是在勸慰讀者惜人。

反問同樣是常用的寫作手法。

反問的特點是表面上是問,實際是把答案藏在了問話之中。

李商隱的《瑤池》就是很好的反問寫法的例子。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結尾的反問看似是一種修辭,實際上前面的三句都是在為這個問句做準備。

而詩人的寫作目的就是通過這個問句表達出來。

但它不是直說,而是通過問句來引發讀者的思考,讓讀者從思考中來體會。

據傳說,周穆王在和王母道別時曾說:三年之後,我再來。

而現在三年早到了,你怎麼還不來呢?你的駿馬可以日行八萬里啊?在詩裡,作者暗中諷刺那些求仙問道的皇帝,連周穆王這樣的仙人都不在了,你們求仙還有什麼用。

那麼多生活貧困的百姓的生死你們都不管,卻去追求什麼虛無的長生不老之法,豈不可笑!作品從想像中的王母憑窗等待周穆王的事情開始寫起,以傳說為背景資料,以反問結束。

由於篇幅的關係,我們就不對這首作品詳細分析了。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江南講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