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故事》函谷著書: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故事》函谷著書

老子故事

函谷著書

周敬王二年(公元前518年),老聃守喪期滿返周。

周敬王四年(公元前5l6年),周王室發生內亂,王子朝率兵攻下劉公之邑。

周敬王受迫。

當時晉國強盛,出兵救援周敬王。

王子朝勢孤,與舊僚攜周王室典籍逃亡楚國。

老聃蒙受失職之責,受牽連而辭舊職。

於是離宮歸隱,騎一青牛,欲出函谷關,西遊秦國。

離開周王朝洛邑不遠,但見四野一片荒涼。

斷垣頹壁,井欄摧折,阡陌錯斷,田園荒蕪,枯草瑟瑟。

田野裡不見耕種之馬,大道上卻戰馬奔馳不息,有的馬還拖著大肚子艱難地尾追其後。

目睹此景,老聃心如刀絞,內心想道:「夫兵者,不祥之器也,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適可而止,恬淡為上。

勝而不必自美,自美者乃樂殺人也。

夫樂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兵之所處,荊棘生焉;大兵之後,必有凶年。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則戎馬生於郊。

戎馬生於郊,則國亂家破矣。」

話說函谷關守關官員關尹,少時即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

一日夜晚,獨立樓觀之上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里,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自語道:「紫氣東來三萬里,聖人西行經此地。

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關尹早聞老聃大名,心想莫非是老子將來?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里,夾道焚香,以迎聖人。

七月十二日午後,夕陽西斜,光華東射。

關尹正欲下關查看,忽見關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騎青牛而來。

老者白髮如雪,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

關尹仰天而歎道:「我生有幸。

得見聖人!」三步並作兩步,奔上前去,跪於青牛前拜道:「關尹叩見聖人 」

老子見叩拜之人方臉、厚唇、濃眉、端鼻,威嚴而不冷酷,柔慈而無媚態,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試探道:「關令大人叩拜貧賤老翁,非常之禮也!老夫不敢承當,不知有何見教?」

關尹道:「老丈,聖人也!務求留宿關捨以指修行之途。」

老子道:「老夫有何神聖之處,受你如此厚愛?慚愧慚愧,羞殺老夫矣?」

關尹道:「關尹不才;好觀天文略知變化。

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西行,見紫氣浩蕩,滾滾如龍,其長三萬里。

知來者至聖至尊,非通常之聖也;見紫氣之首白雲繚繞,知聖人白髮,是老翁之狀;見紫氣之前有青牛星相牽,知聖人乘青牛而來也。」

老子聽罷,哈哈大笑:「過獎、過獎!老夫亦早聞你大名,特來拜會。」

關尹聞言大喜,叩頭不迭。

之後,關尹引老子至官舍,請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禮,懇求道:「先生乃當今大聖人也!聖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竊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為己任也。

今汝將隱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難尋矣!何不將汝之聖智著為書?關尹雖淺陋,願代先生傳於後世,流芳千古,造福萬代。」

老聃允諾,以王朝興衰成敗、百姓安危禍福為鑒,溯其源,著上、下兩篇,共五千言。

上篇起首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稱《道經》。

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人稱為《德經》,合 稱《道德經》。

《道經》言宇宙本根,含天地變化之機,蘊陰陽變幻之妙;下篇《德經》,言處世之方,含人事進退之術,蘊長生久視之道。

關尹得之,如獲至寶,終日默誦,如饑似渴。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故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