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第17回 下武當道德報仇 游羊城五枚解怨:豈期又遇豪強通,一腔怒氣不能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乾隆下江南》第17回 下武當道德報仇 游羊城五枚解怨

乾隆下江南

第17回 下武當道德報仇 游羊城五枚解怨

詩曰:門徒被害痛歸心,未報三徒此恨仇。

豈期又遇豪強通,一腔怒氣不能收。

話說馮道德及錦綸堂各位值事、各徒孫等,由武當起程,連夜趕來報仇。

且說雲南白鶴洞五枚尼姑,素與廣東省城西關外龍慶坊龍慶庵主持尼姑小唐十分深厚,每三兩年間,不是你來探我,就是我來訪你,斷不失約,如膠投漆,勝於管鮑。

一日,五枚閒坐佛堂,偶然想起小唐,自前年探我回去,至今久無音信,不知他景況如何?放心不下,兼之數年未到廣東遊玩,何不趁此一行,兩得其便。

遂喚小雲徒弟道:「為師欲與你到廣東一遊,一來探望小唐,二則看該省新有英雄豪傑,借賣武為名,或者收得一二個英俊為門人,豈不是好,你意以為如何?」

小雲大喜道:「弟子蒙你老人家盡心教導,學了滿身武藝,欲出去施展手段,今得師父高興極妙。」

五枚道:「你一切鋪蓋衣服,裝一擔兒挑去。」

隨又吩咐庵中小尼姑並香火道婆:「小心看守門戶,如有人找我,說我到廣東雲遊,不久就回。」

各人領命。

且說五枚與小雲在路夜宿曉行,約及一月,至羊城龍慶庵。

小唐見五枚,喜出望外,加意款留,促膝談心,其時乃端一陽一節,廣東風俗,例斗龍舟數天,海幢寺熱鬧非常。

五枚上年來游,也到海幢寺伽藍殿開場賣武。

此次在庵中過了節,到初十日大早,叫小雲帶齊各樣軍器,前時寄放海幢寺粗重行頭,及一百零八度梅花樁,早於幾天前飭小雲、小唐預先佈置妥當。

這小唐是龍慶庵中有錢的主持,因素來仰慕五枚的手段工夫,拜在門下,名雖徒弟,那五枚見她不惜錢財,十分孝敬,故而另眼看待,作為師友,一交一 結篤於平常。

三人結束妥當,在西炮台步頭雇下一隻小艇,過海而來,船到海幢寺前上岸,入寺與靜海大師及眾師兄弟稽首,見禮已畢。

寺裡眾僧,十分敬重,當下靜海陪笑說道:「不知師伯法駕光臨,有失遠迎,仰祈勿罪。」

五枚答道:「豈敢!師侄法戒一精一嚴,有光佛教,深為可喜,寺內法事,定必興隆。

今日老拙又來寺中獻醜,叨擾靜地,深是不安,望勿見怪。」

各處隨即參拜諸佛,遂進方丈飲茶留坐。

告辭與靜海並各僧人,到伽藍殿中而來,早有該殿值堂和尚迎接,五枚一看,只見所有行頭,一概佈置十分齊整,那丹墀下梅花樁按著步法排列無誤,滿心歡悅。

遂上前拜過關夫子像,與本殿和尚見過禮,三人將袈裟卸下,走到月台,五枚當中坐下,左邊小唐,手提一對九節鑌鐵鞭,右邊小雲拿一枝丈二長鐵梨木棍,二人站立兩旁。

早見那玩的人,漸來漸多,此時初一交一 辰初,看的人還不十分擠擁。

再說洪熙官、方孝玉兄弟二人回家,與父母拜了端一陽一節趕來,各家兄弟無不歡喜,一同出了武館上船,過海而來,一路歡呼暢飲。

舟中遠望,觀不盡珠一江一 富麗,向南一帶娼寮妓寨,煙花奪目,美景宜人,只聽得笙歌簫鼓,諸般絃索,令人神心蕩飛,即使魯男子到此,亦難自主。

舟中兄弟,飲酒正酣,船已近寺,各人上岸,人守各處遊玩。

洪熙官、童千斤走入伽藍殿來,望見正中月台上,坐著一個老尼姑,年將百歲,生得身高體胖,頭大眼圓,目露神光,英風凜凜。

左右兩尼,一約中年,一約卅許光景,斯文清雅,似非勇猛之輩,惟見手中所拿九節雙鞭,單頭木棍,均是驚人之具,未知他可能使得?兄弟二人私相議論。

聽得座中老尼,立起身來,走到月台,對眾人將手一拱說道:「列位請了,小尼每年到貴境一次,在此伽藍殿丹墀下,排列梅花樁一百零八度,及十八般器械,並拳棒備技,聞貴境最多豪傑,只恨自己無緣,未逢敵手,列位中倘有武藝超群者,與小徒一角勝負,領教一二,是所萬幸。」

回頭叫小唐、小云:「汝二人各走鞭棍與諸位一觀。」

見那中年尼姑,將手內雙鞭望外一拱說道:「小尼獻醜,諸公見諒!」將身一扭,雙鞭一排,兩腳一起,用蜻蜓點水勢,飛上梅花樁中站立。

雙手運動九節鞭,按著步法進退,使將起來,一來一往猶如兩條蛟龍一般,使到妙處,變一派銀光,連身也不見了。

只見一百零八度樁上,一一團一 白氣,滾來滾去,或上或下,步法既一精一,鞭法又熟,眾人看得眼花繚亂,齊齊喝彩,共讚好鞭。

縱步收鞭,退回原位。

只見小雲將身一展,一個飛腳,打上樁中,道:「我來獻醜,以博諸公一笑。」

左手將棍拿定,猶如朝天一炷香,右手一伸,只見這棍風擺楊柳一般,頭尾皆搖,觀者皆道:「好大氣力!」小雲將棍一挺,打橫又是一彈,幾乎把這大棍震斷,撥開腳步,在樁上排開棍勢,按著四門一百零八點,使將起來,只見那棍尾,就有碗大一個圈兒,十分威勇,便捷非常,技藝既一精一,氣力又大,所以運動如意,全不費力。

眾人看見都道:「好棍法!」那洪熙官看罷無言,不料童千斤自恃本領,待小雲收棍時,他就飛身上梅花樁,大喝道:「何方賊尼,到我廣東賣弄本事,目中無人,你認得我童老爺麼?」

小雲忙將棍一交一 與小唐,便翻身罵道:「你這狗頭,到來比武,自應以禮相稱,何得破口傷人?你既來領教老娘的拳腳,快把狗名報上,待我好送你歸西。」

童千斤大怒,暴跳如雷,大聲斥道:「你老爺乃旗人童千斤,廣東省城誰不知我,你今日遇著我童老爺,只怕你死回到了。」

小雲冷笑一聲,隨即在樁上擺開一個高探馬的拳勢。

童千斤用黃虎鑽心的解法,搶將進去。

小雲見他來勢極猛,也知他氣力不小,收回拳,變個解法,叫鬼王撥扇,只掌望童千斤身上打來。

童千斤一驚,連忙閃過,早飛起左腳踢去,小雲躲閃,兩人在樁上按定步法,一絲不亂。

那五枚坐在月台上,看徒弟有些敵那人不住,急忙落下月台,縱身跳上梅花樁,將兩人分開,大叫:「我有話說!」童千斤正要取勝,忽見這老尼親來攔住,大怒道:「就你兩個齊來,老爺也不怕你!」洪熙官當五枚上樁之際,正想上前幫助,見這老胖尼姑口稱有話要說,權且站在樁前看她議論。

小雲見師父上樁,將身退在一旁,聽候吩咐。

童千斤雖然住手,仍是怒氣滿面,大叫道:「有話快說!待我取你狗命!」五枚笑容滿面,說道:「壯士高姓大名,尊師是何法號?」

童千斤罵道:「我老爺又不與你結親,查根問底做什麼?你見徒弟戰我不住,故此上台支吾,想用花言巧語,以為脫身之計。」

五枚聞言勃然大怒,喝道:「你這不識抬舉的賊子,休要誇口,出家人手下不知死了多少英雄好漢,何在乎你這不成材料的東西?只因我老人家心性慈悲,見你用來拳腳,都是我同派所傳,必是師兄弟中弟子,恐怕一時錯手,有失同門和氣,故好言相問明白,方與你戰個高下,縱下毒手也教你死而無怨。」

童千斤一聽此言,怒發如雷,迎面一拳,照著五枚頂門下來,勢有千鈞。

五枚看見一笑,小雲上要上前招架,五枚道:「待為師的來對付他。」

即伸開手架過,似乎有些斤兩,心中不忍下絕情手段,只用七成功夫,走了幾路解法,賣個破綻,童千斤就一腳踢過去,五枚三個指頭,將右手向他小腿一削。

童千斤忽大叫一聲,如中刀劍一般,跌下梅花樁來,洪熙官上前扶起,寸步難移。

五枚冷笑,復回原座。

洪熙官命人背了童千斤回船,見他疼痛難當,叫苦連天,急用藥敷,仍然叫痛,各師兄弟陸續遊玩返船,問起緣由,眾人一大怒,李錦綸為首,帶齊李亞松、謝亞福、林勝、一鄧一 昭五位英雄,飛奔伽藍殿來,意欲報仇洩憤。

進到丹墀,見眾人還在此觀看,並沒有一個上前比試,聽得眾人議論適才童千斤被傷之事,見梅花樁旁,擺列十八般軍器,都是加額沉重,又見那年老尼姑,盤膝坐在月台,猶如泰山一般,精神氣概,果是驚人。

李錦綸報仇心急,分開眾人,望著月台高聲喝道:「賊尼敢傷我弟兄,老爺特來取你狗命,以洩公憤!」五枚端坐,忽見人叢內走出大漢,為首一人,生得虎背熊腰,紫鋼面色,聲音雄亮,一表人材,口稱洩憤,諒是適才所傷同輩之人。

起身迎下丹墀,叱道:「來者通名比武。」

錦綸答道:「我姓李名錦綸便是,你這賊尼,膽敢傷我師弟。」

五枚道:「出家人歷年到此,以賣武為名,原欲借此結一交一 天下英雄,豈料你師弟。

自恃無敵,目中無人,破口傷我,故略用三分力氣,記認與他,警戒下次不可欺人,咎由自取,有何仇隙?你今到來,仍然不識進退,開口就得罪我,自尋死路!」李錦綸聽了,激得心如烈火,各家兄弟一齊大叫:「大哥還不動手打死這賊禿,更待何時?」

五枚聞言,高聲罵道:「你這班狗男子,一齊上來,老身也不怕你!」眾英雄聽了,大叫如雷,上前一齊動手。

五枚大叫:「兩個徒弟不准動手。」

隨即將身一縱,上了樁中站定。

當下李錦綸、謝亞福、李亞松、林勝追上樁來,各佔方位,如走馬燈一般。

五枚手下小唐、小雲兩個徒弟,因師父吩咐,不敢上前幫助,站著照應,諒道幾個不是師父對手,見眾人都是空拳,諒不傷命。

只見五枚一場惡戰,打有一個時辰,在梅花樁上,踏來步去,風車一般,聽得一聲響,見李錦綸跌下樁來,其餘四家弟兄,還拚命將五枚圍著,拳腳一交一 加,不肯放鬆。

再說方孝玉、美玉、世玉兄弟回家,與父母拜節;一胡一 惠乾因有事出外,未曾同來。

及後趕到船中,見童千斤被人打傷,問起根由,一齊大叫,飛快趕回伽藍殿來接應,正遇李錦綸被踢下樁,上前救起。

方世玉一眼望見大師伯五枚,大叫:「梅花樁上各家兄弟,不可動手,這是五枚大師伯!」各人聞言,一齊跳下樁來,大家一齊跪在地下叩頭,口稱:「死罪!」五枚亦即刻步下樁來,親手扶起各人,說道:「不知者不罪,我初時再三查問童千斤是何人弟子?因出言無狀,破口罵吾,故略與他些痛苦,幸而未傷筋骨。

諸位賢侄功夫,也算八九,不知曾拜誰人為師?請道其詳!」世玉重新上前,代母請安,自己又與師公叩頭。

五枚生平最喜歡是他,許久未見,今日一旦相逢,喜得眉開眼笑,急忙一手挽到身旁,口稱:「我兒,為師的幾年不見你,倒也長成氣概,比先尤勝,你母親現在何處?說與我聽!」世玉隨把母親隨父親由南京回來,現居省中,助一胡一 惠乾打機房,報父仇。

現與三師叔手下三個門人結怨,今已將他打死,只怕三師叔不肯干休,這一班都是少林至善二師伯門徒,及至善在省設教,到湖行事,現已返回少林,各人稟明。

小雲、小唐亦與各人見了禮。

五枚忙叫小雲向藥箱中檢出秘製跌打還魂如意丹,送與童千斤、李錦綸,就令世玉趕回船中,如法服飲敷塗,功效極其神速。

世玉領了師公丹丸,如飛奔回船中,對他們細細說明原故,童千斤等說道:「原來是大師伯,怪不得師父說過比他的功夫還強,果然不錯。」

洪熙官即與二人敷藥,又吃丸藥,果然靈驗。

世玉與洪熙官同入伽藍殿,代童李二人拜謝賜藥之恩。

洪熙官搶步上前,參見師伯。

五枚扶起,命他坐下,各家兄弟,分坐兩旁。

小雲、小唐與各人見禮後,獻上香茶,眾人請師伯師兄一同上船,回館款待,少盡孝敬之心。

五枚見了雄偉師侄,心中歡喜,吩咐小雲,仍將粗重器械寄下,辭了海幢寺各道友,與一班少林豪傑同到船中,那五枚師怕要吃素,洪熙官忙即命人趕辦素筵,讓她師徒首座,眾兄弟兩旁伴坐,輪流敬酒,是日將船在省海珠花地一帶,盡情暢遊,一來看龍舟,二則觀水上景致。

因五枚雖到羊城幾次,未曾似這番高興。

那小雲、小唐亦開懷暢飲。

眾師兄弟大飲到半酣之際,五枚問道:「適才因階下閒人極多,未曾細問,到底你們與三師叔門人,因甚結仇?豈可不念師父情面,一旦弄到幾條人命,難逃王法,不怕那八臂哪吒的厲害,你們不妨告知我出家人,或有分憂一二,也未可知。」

各人聽了,以手加額道:「若得師伯如此,此恩此德非但我等不忘,就是師父知道,也感激不盡。」

只見一胡一 惠乾含著淚珠,走到五枚身旁,雙膝跪下,叩頭痛哭道:「弟子有殺父之仇,各師兄都為救了弟子殘命起禍,懇求師伯大發慈悲,搭救弟子,萬世沾恩。」

五枚用手挽起,說道:「不必、悲痛,有甚冤情說來,出家人自有道理。」

一胡一 惠乾忍淚退歸本位,將當日父親被機房傷命,得世玉兄弟救出,拜至善為師,到少林學習 武藝,心急私自逃回報仇,師父恐防有失,打發眾兄弟同來幫助等項細細述說。

「後至機房出了長紅,請牛化蛟、呂英布、雷大鵬陸續前來,弟子幾次死中得活,皆得眾師兄弟同心暗助,始能保存殘命,近聞錦綸堂備辦厚禮,到武當山求請八臂哪吒三師叔,若他親來,弟子定遭毒手,只是家有老母,年近古稀,無人奉養,求大師伯看家師薄面,搭救弟子,沾思不盡。」

五枚聽了根由,口稱:「善哉!你是一個孝子,立心為父伸冤,卻有志氣。

出家人在此小留,與你解除冤結,只是見了三師叔,小心賠罪,不可恃強。

先禮後兵,我自有道理。」

眾人稱謝。

是時天色將夜,將船泊西炮台,齊送她師徒入城回龍慶庵,共返武館。

次晨備了三頂轎子,接她師徒入光孝寺,拜過如來諸佛,與各僧少敘片刻,進武館來。

各英雄十分敬重,求她指點功夫。

五枚亦盡心傳授,苗氏夫婦亦來叩見師伯,拜謝當年恩德。

從此每日教一習一 ,至晚方回庵內歇宿。

再說八臂哪吒馮道德,連夜趕赴羊城而來,船到省河上岸。

各值事雇了轎子,將老道士抬入錦綸堂會館,眾行友恭迎進內,一同拜見禮畢。

又有白安福等各徒孫,上前叩見師公,茶罷,設席接風,老道吩咐各值事標明長紅,驚動光孝寺武館眾師兄弟。

適值五枚未到館來,惠乾亦在西禪寺教一習一 手下徒弟。

李錦綸一見標紅,隨與各家兄弟商議,不若我等先至錦綸堂,見三師叔請罪,探其意見如何,再作道理。

各人均道:「有理!」隨即一同到會館門首,守門人報將入內,老道長正在飲酒,聞言即傳各人進去。

當下李錦綸為首,帶同一班兄弟,來到關帝廳上,一齊拜見師叔請安。

道德問道:「誰是一胡一 惠乾?膽敢傷我三個徒弟,今日又來見我,有何話說?」

錦綸道:「惠乾近歸新會,不在館中,我等聞三師叔到此,特來請罪。

打死牛化蛟、呂英布及雷大鵬三位師兄,與我眾兄弟無干,萬望師叔念師父薄面,高抬貴手,饒恕我等,感激不盡。」

馮道德大喝道:「你這班畜生,用暗器幫助一胡一 惠乾,打死我三個徒弟,又來花言巧語,想我赦有,你們若念師父之情,不該用此毒手傷我徒弟,你今一胡一 惠乾一齊赴台受死。

殺人償命,欠債還錢。」

罵得眾人啞口無言,相繼退下,齊道:「連我們都不妙!只求大師伯設法解救。」

眾人往龍慶庵去了。

且說錦綸堂眾友與白安福上前稟師公道:「一胡一 惠乾現在西禪寺,未回新會,因見師公到來,躲避逃走,亦未可定,我等請師公前去,將他捉來,與師叔等報仇,豈不爽快!」老道士即命白安福、牛強各做線眼,別了各值事,即奔西禪寺而來。

正遇一胡一 惠乾在館教徒,白安福指點,師公進門來擒。

一胡一 惠乾望見白安福引一個老道士,搶入門來,心中料定即是八臂哪吒,即忙迎下階來,口稱:「來者莫非三師叔,弟子一胡一 惠乾叩見。」

道德仇人相見,怒火中燒,今見他跪下叩頭,口稱師叔,喝道:「小畜生!誰是你三師叔,你若有我在眼內,何至將我三個徒弟打死,今特來尋你,有本領只管放出來。」

搶上前就是一腳,惠乾連忙躲過,大叫:「請師叔息雷霆之怒,容弟子一言。」

道德道:「我與你這孽種有大仇恨,說也枉然。」

一胡一 惠乾說道:「當年牛化蛟師兄,貪圖錦綸堂花紅銀兩,自恃本領高強,與人出力,欺壓弟子,斯時弟子也曾再三哀求,勸以師父師叔,同道中人,豈可為他人自傷和氣,千言萬語,總不肯依,定要結果弟子性命。

師叔想這拳腳一動,至親骨肉,尚且難饒,彼此標明,格殺勿論,一時失手打死化蛟師兄,也是騎虎之勢,逼於無奈。

及至呂英布、雷大鵬兩位師兄前來報仇,弟子也是九死一生,方才逃得殘命,自知罪業深重,萬無可有。

只是自問,並不欺人,總求三師叔高抬貴手,諒弟子苦衷,感恩不淺。」

老道士上前,拳腳一交一 加,照一胡一 惠乾致命地方打來,一胡一 惠乾只得用盡平生本領,極力抵擋。

戰到十餘回合,馮道德暗想:「怪不得三個徒弟死在他手上,原來也有些功夫。」

賣個破綻引一胡一 惠乾來,另用一路絕技,叫鐵甲手,一掌早將一胡一 惠乾右臂骨打斷。

大叫一聲,急望西禪寺外奔出,白安福忙上前欲攔阻去路,被一胡一 惠乾抱著痛手一腳踢倒約有數尺。

牛強見他受此重傷,仍然凶勇,不敢攔阻。

見馮道德追來,一胡一 惠乾急不擇途,奔到順母橋邊,八臂哪吒趕到,勢在急迫。

且說李錦綸及各師兄弟趕到龍慶庵見五枚,稟知前事,道:「懇求師伯設法解救,我等兄弟感恩不淺!」大眾跪下叩頭,五枚用手扶起,說道。

「有我在此,料也無妨!」即帶小英雄,一班步行往錦綸堂而來。

到了門前詢問,方知已到西禪寺尋一胡一 惠乾報仇,大眾一驚,一齊擁上五枚師伯,飛往西禪寺而來,走近順母橋上、遇著一胡一 惠乾打敗,抱著斷手,面色焦黃,馮道德已經隨後趕到,舉拳望惠乾後心打來。

正是:

強中自有強中手,一山還有一山高。

五枚此番解救,可否聽從,且看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乾隆下江南
第01回 北京城賢臣監國 瑞龍鎮周郎遇主第02回 杏花樓奸黨遭誅 海邊關良臣保駕第03回 退妖魔周郎配偶 換假銀張婦完貞第04回 區家莊智退莊客 金平城怒斬奸官第05回 雷老虎擂台喪命 李巴山比武欺人第06回 梅花樁僧俗比武 西禪寺師徒相逢第07回 林勝捉姦遭反捏 黃坤抱屈遇高僧第08回 下潮州師徒報仇 游金山白蛇討封第09回 英武院探賭遇名妹 諸仙鎮贖衫收勇士第10回 楊遇春賣武逢主 僧燕月行兇遭戮第11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巡江第12回 奪鱸魚踢傷倫公子 投村莊收羅眾豪傑第13回 妖道人圍困海波莊 玉面虎陣斬高發仕第14回 少林寺門徒私下山 錦綸堂行家公入稟第15回 牛化蛟貪財喪命 呂英布仗義報仇第16回 雷大鵬別師下山 胡惠乾送兒入寺第17回 下武當道德報仇 游羊城五枚解怨第18回 劉閣老屢代光昌 趙慶芳武藝無雙第19回 趙教頭知機識主 朱知府偏斷亡身第20回 蘇州城白花蛇劫獄 牛頭山黃協鎮喪師第21回 接聖駕區鎮威擢職 結親誼週日清吟詩第22回 黃土豪欺心誣劫 張秀才畏刑招供第23回 伯制軍兩番訪主 唐教頭二次解圍第24回 待月樓奮鵬保駕 尋芳市老虎喪身第25回 毓秀村百鳥迎皇 小桃源萬花朝聖第26回 游花園題贈佳人詞 鬧新房戲謔風流話第27回 急腳先鋒逢恩得赦 投懷弱燕救主成親第28回 癡情公子戀春光 貌美歌姬嗟薄命第29回 蘊玉閣狂徒恃勢 天香樓義士除頑第30回 東留村老鼠精作怪 飛鵝山強賊寇被誅第31回 李全忠尋仇擺擂台 程奉孝解忿破愚關第32回 白面書生逢鐵漢 紅顏少女遇金剛第33回 英雄遇赦沐皇恩 義土慈心叨御賜第34回 命金剛碧玉共成親 逢聖主許英談戰法第35回 三英雄廟前逞力 兩孝子遇水成災第36回 碧蓮孝感動家姑 紫薇遺寶賜佳兒第37回 報恩寺和尚貪財 廣法庵女尼死節第38回 王寶珠貪淫損命 錄金言警世除魂第39回 葉公子通賊害民 段翰林因侄會主第40回 陳河道拯民脫難 鄒按察救駕誅奸第41回 揚州城撫憲銷案 金華府天子救民第42回 仁聖主怒斬奸官 文武舉同沾重思第43回 安福戰敗飛龍閣 趙虎收服金鰲熊第44回 老大人開科取士 白安福建醮復仇第45回 白安福建設恩壇醮 胡惠乾恃惡又尋仇第46回 說閒言機匠肇禍 誇武藝惡霸興兵第47回 遞公稟總督准詞 緝要犯捕快尋友第48回 印月潭僧人不俗 鳳儀亭妓女多情第49回 奪佳人日清用武 打豪奴詠紅知恩第50回 入縣衙怒翻公案 到撫轅請進後堂第51回 杭州城正法污吏 嘉興府巧遇英雄第52回 害東翁王懷設計 見豪客鮑龍顯能第53回 重親情打傷人命 為義上大鬧公堂第54回 週日清力救郭禮文 李得勝鞭傷鮑勇士第55回 醉大漢洪福救主 舊良朋華琪留賓第56回 週日清小心尋聖主 楊長祺請罪謁天顏第57回 方快頭叩問吉凶 高相土善談休答第58回 識真主高進忠顯名 訪細情何人厚得信第59回 施毒計氣煞惠乾 擋凶鋒打走方德第60回 傷母子胡惠乾狠心 調官兵曾必忠設計第61回 急調兵擬困西禪寺 請會議協拿胡惠乾第62回 西禪寺胡惠乾驚變 大雄殿高進忠爭鋒第63回 破花刀惠乾喪命 擲首級三德亡身第64回 絕後患議拿家屬 報父仇擬請禪師第65回 奉旨訪師方魁跋涉 應詔除害白眉登程第66回 聞家信方快頭垂淚 探消息馬壯土逞能第67回 舊地重遊山僧勢利 輕舟忽至姊妹翩躚第68回 俗和尚出言不遜 猛英雄舉手無情第69回 還求恕罪前倔後恭 閱讀來書驚心動魄第70回 志切報仇心存袒護 出言責備仗義除凶第71回 運內功打死童千斤 使飛腿踢傷謝亞福第72回 道人寄言巡撫奏章 閣老知人英雄善任第73回 約期比試錦綸下書 結伴同行白眉除害第74回 掃除惡霸不認同門 力敵仇讎擊殺至善第75回 眾禪師大破少林寺 高進忠回轉廣東城第76回 頑梗既除八方向化 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