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下江南》第11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巡江:聖人自古靈神護,害父欺君萬世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乾隆下江南》第11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巡江

乾隆下江南

第11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巡江

詩曰:詩對風一流 豈易言,無手含愧奪花船。

聖人自古靈神護,害父欺君萬世傳。

話說前因天子不欲見本城文武百官,所以寓居鎮一江一 南門外聚龍客店。

今日清在店養病,天子獨自遊玩,早出晚歸,更無別事。

近日週日清身子亦復原,兼屆端一陽一,向例在揚子一江一 中大放龍船三日,官民同樂,極為大觀,酒茶旗幟,煙花炮火,乃各處富商巨賈,備做奪標之彩,這幾天畫舫遊船,蜂屯蚊聚,男女到此賞玩者,如雲如水。

此所謂萬人空巷,更有那些文人墨客,酒友詩翁,或驢上,或車中,或數人喚一船,或攜文閒行,又有些青年浪子,或攜妓於高台,或訪美人於陋巷,評頭品足,覓友呼朋。

船中五音齊奏,岸上熱鬧非凡。

天子這日與日清用了早膳,同到碼頭,雇定畫舫,言明遊行一日價銀十兩,酒菜點心,另外賞給。

船用二人蕩槳,一小童入艙侍候,另加犒賞。

下了船,望著熱鬧之處,四面遊覽,只見滿一江一 錦繡,到處笙歌,城市山林,桃紅柳綠,遠望金山古寺,高接雲霄,怪石奇峰,插天突兀,正在賞玩之際,忽迎面來一隊大艇,每船長約十餘文,高如樓閣,內分上中下三層,兩旁飛槳十餘枝,中層陳設各式景致,紮成戲文,上層是鞦韆走馬,形成諸般奇巧耍物,圍以綢緞,高約二丈,船身通用五彩,畫如鳳鳥一般,旁拖錦帳如鳳翅然,自頭至尾,列桅三條,錦帆風送,勢如奔馬,爭奇鬥勝,奪幟搶標,十分熱鬧。

隨看隨行,見一隻大座船邊,有許多小艇在旁停泊。

忽見大船上橫著一匾,寫的是仁社詩聯請教,天子不覺技癢起來,吩咐水手把船移近,搭扶手板跳過船來,見座中是社主,架上擺著雅扇汗巾、紗羅綢緞、班指玉石鼻煙壺、各種酬謝之物,面上貼著詩賦題目,中艙案上筆硯詩箋,已有十餘人在那裡,或賞詩文,或觀題紙,日清也過來共看。

適社東上前,招呼手下人奉上香茶,彼此請教姓名,知此社東,是丹徒縣陳祥之少君,名玉墀,乃廣東番禺縣人,與表兄福建武。

探花蕭洪,因回鄉省親,路經此地,正逢端一陽一,他雖武弁,倒也滿腹詩書,最好此道,所以約了同來。

意欲借此訪幾個鴻才博學的朋友,問了姓名,十分恭敬。

天子本天上仙才,這些章句詩詞之事,可以立馬千言,何用思索?隨將詠河珠一題,援筆即成,詩曰:

風裳水佩出邯鄲,手撒珍珠顆顆國。

金谷三千風裡碎,一江一 妃一斜雨中寒。

露丹涼滴青銅爵,鮫淚香凝白玉盤。

持贈蘇公須仔細,休將遍水誤相看。

寫得筆走如龍,快而且好,陳玉墀、蕭洪二人,極口稱讚,連忙送上金面蘇扇一柄,天子再三推讓,方才收下。

又接下數張詩聯題目,日清也將就揀了詠船即景詩題一張,寫道:

淮楊一望景裝成,誰奪尤標顯姓名。

蒲艾並懸迎瑞氣,藕菱同進祝遐齡。

紅蓮朵朵茲鷺聚,綠柳枝枝蝴蝶盈。

日費斛金渾不足,願將詩酒送昇平。

陳蕭二社主連口讚道:「好!但究不及高詩翁老城歷練,還望勿吝賜教。」

天子與眾互觀,已將詩聯一揮而就。

冬夜燈前夏侯氏讀春秋傳,東門樓上南京人唱北西廂。

棗棘為薪截斷劈開成四束,間門起屋移多補少作雙間。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九溪蠻洞經過中洞五溪中。

西浙浙西三塔寺前三座塔,北京京北五台山下五層台。

詠金山寺詩云:

金山一點大如舉,打破淮揚水底天,

醉倦妙高樓上月,玉簫吹徹洞龍眠。

又花月吟詩云:

花香月色兩相宜,愛月憐花臥獨遲,

月落憑漫花送酒,花殘還有月催詩。

隔花隨月無多影,帶月看花別樣姿,

多少花前月下客,年年和月醉花枝。

各人讀完,齊喝彩道:「如此仙才,拜眼之至。」

當下陳、蕭二社主將所有謝贈之品著人送來,週日清代為收下,他自己也得了汗巾,十分高興。

不料旁邊卻惱了一人,此人乃三一江一 總鎮蔡有武的公子,名叫蔡芳,雖讀書多年,仍是腹中空空,性情又極鄙劣,因見擺得許多雜物,裝腔作勢,帶了眼鏡,與幾個朋友看過龍船,預先誇下大口,要到社中得些頭彩回去,他自以為別處恐難如願,此陳玉墀蕭洪,必自看他父親一面,就是一胡一 亂幾句,他也要送些彩物,及至入中艙一看各對,是極難下手的,隨在艙內走來走去,想了多時,滿以為社主必來招呼,豈料陳蕭素知他品行不端,閒話亦不與他多一句,所以忍著一肚子羞悶之氣。

那些手下人道:「我以為今日高興,所以帶了包袱來拿東西,誰知踱來走去,一句不成,莫若早些回去罷。」

蔡芳此時正是怒無可洩,見週日清欣欣得意,他見二人得了許多物件,即借題發揮,以消此氣。

說道:「據我看,你這首詠龍船詩,算什麼好詩,不過遇了瞎眼社主,給爾物件,你就輕狂到這個樣子。」

週日清心中大怒,回罵道:「你這小賊種,我與你素未謀面,你管我什麼事?你若真有本事照題也做一首,果然勝我,情願將所得諸物送你,若不勝我,只好寫個門生帖子,在我跟前賠個不是。」

於是彼此相爭,天子與陳、蕭一同上前勸解。

蔡芳也自知理虧,在此沒趣,只得快快而去。

玉墀道:「這混帳東西,借端慣生事,如此恨怨而去,必無好意,二位必要小心防備。」

天子問道:「他是什麼人?強橫如此。」

玉墀因把他姓名、平日恃勢欺人之事略說一遍。

「以王法為兒戲,所以鎮一江一 大小商民,畏之如虎,他父親亦不能奈何,故小生兄弟亦不甚理他。」

天子問明他父子惡跡,將姓名記於心內,隨說:「莫管它,且盡今日之興。

二位詩翁何不一開我茅塞?」

二位忙道:「敢不遵命!不知何為題目?」

日清云:「方纔所詠花月,倒也別緻,莫若蕭陳各做一首,以廣見聞。」

二人如命,提筆立就,陳先蕭後,寫得字跡端莊,各人爭來觀看,日清高聲朗誦。

仿花月吟陳玉墀

開盡心花對月輪,花身月魄兩一溫一 存,

花朝月夜餐雲母,月窟花房繞竹孫。

急系花鈴催月鏡,高磨月鏡照花樽,

拈花弄月憐又惜,重疊花陰罩月墩。

仿花月吟蕭洪

花輝玉菩月凌樓,問月評花盡夜遊,

花露朦朧殘月度,月波蕩漾落花流。

多情月姐花容瘦,解語花姑月佩留,

對月長歌花競秀,月臨花嶼雁行秋。

天子看完喜道:「二位仁兄詩才敏妙,立意清新,令我月中現星之愧。」

二人遜謝道:「小生兄弟還求指教為幸。」

天子與日清起身作別,意欲回舟,蕭探花及陳公子決意挽留一醉。

天子見二人如此見愛,也不便過於推卻,因伊船已備下酒筵,將舟灣泊堤邊,立即入席,彼此開懷暢飲。

席中天子引經據典考究一番,二人應答如流,言詞敏捷,陳玉墀更為淵博,凡諸經典,無所不通,痛飲至夜,訂期明日到此再敘,珍重而別,各自回寓。

到了次日,天子與日清用過早膳,望南門碼頭而來,正遇蔡芳在彼僱舟游一江一 ,與天子昨坐之船議價,該水手見高老爺周公子,想他昨日游一江一 ,賞封何等富厚,知他蔡公子性情極劣,即使訂明價值,還要七扣八折,因此不肯載他。

反趕上岸來,笑著向高老爺、周少爺道:「想必今日再去游一江一 ,小人船在此處,請老爺就此上船,價不論多少,聽憑賞給。」

說罷移舟搭跳,扶了上船,十分恭敬。

蔡芳見此情形,大怒,罵道:「一奴一才欺我太甚,敢在太歲頭上動土,難道我沒船錢與你麼,想你活得不耐煩了。」

船戶道:「小人怎敢欺負公子,只是他二位昨日已定下小人的船,今日所以不敢另接他人。」

說完跪在地上叩頭認罪。

蔡芳圓睜怪眼喝令手下,「先將船拆了,並與我痛打這一奴一才。」

這些從人,向來情勢霸道,欺壓平人,一聞公子下令,就如狼虎一般,七八個大漢,搶上船來,一面拆舟,一面揪著船家,正欲亂打,嚇得眾水手魂不附體,叩頭如搗蒜一般,呼:「公子救命!」天子忍耐不住,週日清也慣火沖天,齊喝道:「休得動手!」這一喝如霹靂一般,搶上前搶拳就打,這班人哪裡擋得住,早打得個個頭破面青,東倒西歪。

蔡公子看勢頭不妙,正要逃走,卻被日清趕上,按倒在地,想起他昨日無故羞辱,更加可惱。

也顧不得招災惹禍,奉承了他一頓拳頭。

那蔡公子乃酒色之徒,嬌生慣養,如何經打?不消幾拳就口吐鮮血。

此時天子已將眾一奴一打散,恐日清打死蔡芳,雖與地方除害,終不免多生一事,遂趕上前阻止,早見蔡芳血流滿面,叫喊無聲。

船戶見此光景,料其父蔡振武知道必不肯干休,恐怕累及,也有將船往別處躲避的,也有搬了物件,棄舟逃生的。

所以旁岸的許多繡艇,頃刻間一艘無存,這且不表。

且說三一江一 總鎮蔡振武,正在衙中與姬妾作樂,忽見一班家人,背了蔡芳回來,滿身血污,大叫:「爹爹快與孩兒報仇!」蔡振武只嚇得渾身發抖,急上前抱著兒子問道:「什麼事,被誰打到這般厲害?為父與你報仇。」

蔡芳哭倒懷中,把上項事細說一番。

蔡振武聽了,無名火起三千丈,拔下令箭,著旗牌立刻飛調部下五營四哨,干把外委,大小兵丁。

自己先帶一百多名親軍,飛奔碼頭而來,各店舖立即閉戶,路少行人,沿途再令中軍到一江一 口,調集水師巡船,帶了打傷家人作為引線,恐此人逃走。

不得違誤。

中軍領命而去。

當下蔡振武來到碼頭,不見一人,只見一隻空花船,忙吩咐各兵沿途跟緝,行里許,見前有兩人慢行,被傷家人指道:「打公子就是這兩個。」

各人聞言,忙舉鉤槍上前亂搭,天子與日清正在閒行,出其不意,手無寸鐵。

日清向能游水,隨望一江一 內一跳去了,天子方欲對敵,不料鉤槍太多,已被鉤住衣服,各人蜂擁上前,因蔡鎮台要親自審問,遂帶領入城。

途遇丹一陽一縣陳祥,由兩榜出身,為官清正,百姓愛如父母。

今見蔡鎮台帶許多親兵,弓上弦、刀出鞘,如狼如虎,帶一漢子入城。

再看此人相貌堂堂,似正人君子,今被他拿著,定要吃虧,莫若要此人口行審問,若果冤枉,也可設法。

隨即下轎,迎將前來,只見一隊隊兵丁排開隊伍,押著這人過去,後面把總外委、武弁官員,護著蔡振武而來,果然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坐在馬上。

陳祥不慌不忙,懷中取出手本呈上道:「卑職丹徒知縣,稟見大人,願大人稍停,卑職有稟。」

蔡鎮台素與陳知縣不甚相得,因他為官清正,極得民心,雖欲害他,無從下手,兼之文武不管束,奈同做一城之官,見面卻情不過,只得跳下馬來,吩咐隨員站立,隨勉強笑道:「貴知縣如有要事,請至敝行酌議,何必急迫如是。」

知縣答道:「無事不敢冒讀,適才偶見大人親督兵弁,擁帶一人,不知此人所得何罪?乞示原委,俾得帶回衙中審辦詳細稟覆。」

蔡振武冷笑一聲道:「豈敢勞動。

這人膽敢在花艇逞強,橫行霸道,還有幫兇之人,赴水逃走。

將小兒蔡芳打得吐血不止,死而復生,隨行家人,也被他二人打傷數名,我今捉他回行,追窮主使。」

陳祥道:「此人是本處百姓,或是過往商人,應該本縣審辦。

既然打傷公子,朝廷自有法律,百姓豈無公論,誰是誰非,應照大典,還請大人三思,卑縣就即告退。」

蔡振武見知縣忽然作色,回想自己作事任性,必招物議,莫若一交一 縣帶去,即差心腹人會審,諒老陳也不敢放鬆。

因說道:「仁兄方纔所言極當,請即帶回貴署,容再差員會審,小兒及各家人受傷輕重,煩即到街一驗,望務嚴究,實為公便。」

知縣忙即拱手答道:「卑職自當仰體憲章,秉公辦理。」

彼此一揖,各回衙署。

到了次日,蔡振武差人前去,請陳老爺赴署驗傷,明日午堂,再委本城守府連陛到縣會審,陳縣主只得答允,打拱告退回行。

因前日自己兒子與蕭探花游一江一 回來,已將詩社中得通高天賜週日清,及後被蔡芳當面相欺,與日清口角等情,早已說明,所以這案情,縣主已略知底細,更兼平時早曉蔡公子恃勢欺人,專管閒事,他自己向來最肯替一人伸冤理枉,怎肯將兒子的好友屈辦,奉承蔡振武?既回衙後,查明高天賜起事緣由,意欲想一善法,怎奈無可藉詞。

陳公子在旁,再三要父親設計化解。

蕭洪道:「小侄辭陛出京之日,適與巡視長一江一 河道、提督伯大人,一同起程,昨聞憲牌已到大境,莫若姑丈推說辦理供給,無暇提審,延遲數天,待他傷口平復再審,便能減輕。」

陳玉墀道:「表見這話雖然有理,無奈已經驗過,填明傷格。」

縣主點頭說道:「也只可如此,碰機緣罷了。」

當即喚那門上家人道:「這幾天連老爺到來辦會審案,你回說本縣因辦巡一江一 提督伯大人公務,絕早出行去了,請大爺遲幾天再來會審。」

家人接連回復連守備幾次,把蔡鎮台激得暴跳如雷,大罵道:「這是陳祥主使來打吾兒的,待我申詳撫院,看你做得官成否?」

即與幕賓誣造虛言,說伊子陳玉墀與己子蔡芳不睦,膽敢暗囑別人將蔡芳毒打,吐血兒死,家人亦被打傷,今已捉獲,督同該縣驗傷在案。

豈意該縣膽敢包庇,並不審辦,欲行私放。

此詞造得干真萬確,飛稟撫台。

莊有慕大人,接得這封文書,素知陳祥是老誠穩重之員,此中必有別情。

遂面托伯大人到一江一 巡閱之際查辦。

伯達道:「我在這裡許久,不能訪得主上蹤跡,諒必在此左近,我明日到鎮一江一 訪駕,順察蔡案虛實。」

當下莊大人一別回衙,次早會同各官到行台送行。

伯達辭謝各官上船,望鎮一江一 進發,一路留心巡視,各處防務均頗穩妥,到了鎮一江一 ,早見文武各官,均在侍候,船泊碼頭,各官俱呈手本傳見已畢。

伯大人道:「留丹徒縣問話,余各回衙辦事。」

只剩丹徒縣在此,巡捕連忙領進中艙,只見伯督已經換了便服,吩咐:「免禮,一旁坐下,有話細談。」

陳祥急步上前,打了一躬,即垂手拱立。

伯達道:「請坐,毋庸太謙。」

知縣連忙退到下首末座坐下。

伯達道:「本部堂自省下來,莊大人托訪蔡總鎮告貴縣欺藐上司,容縱兒子陳玉墀,招聚強徒,將伊子蔡芳及家人數名,打傷幾死。

且言伊曾督同貴縣親自驗明,填格在案,命貴縣將人帶回而貴縣延不審辦,意欲相機釋放。

未悉果有此事乎?本部堂一路聞貴縣官聲甚好,莊大人亦聞蔡振武父子強霸殃民,所以托我訪查。

貴縣不妨直說,自有道理。」

陳祥聞言,連忙離坐打躬道:「小官怎敢縱子一胡一 為,還望大人明見。」

伯達道:「慢慢細說。」

陳祥遂把兒子陳玉墀、內侄探花蕭洪,游一江一 看龍船開詩社,遇高天賜、週日清二人,後來怎樣被蔡芳欺負口角,次日自己路上遇見蔡鎮台親帶兵丁,擁了高天賜進城,因見其相貌軒昂,因此力帶回衙敘說一遍。

伯達不等說完,忙問:「高天賜現在何處?曾被傷否?」

陳祥說:「尚在卑縣署中,未曾著傷,原欲設法釋放,豈料蔡鎮台遷怒卑職,捏詞上控,幸二位大人秦鏡高懸,不為所動,不然卑職已墮其術矣。」

伯制軍遂斥退侍衛人員,附耳說道:「你果有眼力,這高天賜是聖上假的名姓。

我陛辭之日,已荷二位大人囑托,沿途查訪,恭請聖安,早日回京,所以一路留心暗訪,不意卻在此處,你回衙不可聲張,我隨後來見聖上。」

陳祥聽得,驚喜非常,飛趕回署,私與兒子說明,請出高天賜,直入簽押內房,其時怕達已到,當下一同叩見。

自稱:「臣等罪該萬死,望陛下寬赦無知。」

天子道:「陳卿何罪之有?可速守著門外,勿令下人進內。」

天子端座椅上。

伯達跪下奏道:「一奴一才出京之日,蒙大學士陳宏謀劉墉吩咐,訪遇天顏,代為奏懇,以國計民生為重,務望早日回京,以安臣庶,上慰皇太后倚闕之望。」

說罷叩頭不止。

天子道:「朕不日便回,汝可起來,毋庸多奏。

另有別說。」

遂將前在南京,葉兵部之事說知,「把他一門家口拿解京都,與兵部府中眷屬,同禁天牢,候朕回京再辦。

這蔡振武父子為害地方,若無陳祥,朕躬幾被所謀,亦即拿解,一交一 莊有慕按律重辦,以除民害。

丹徒縣陳祥,官聲甚好,救駕有功,暫行護理三一江一 總鎮。

其內侄蕭洪,是福建人,新科武探花,武略一精一詳,俟省親後,即在該鎮中軍幫辦躁防軍務。」

就在簽押桌上,寫聖旨二道一交一 於伯達,乃著會同莊有慕妥商辦理復奏。

說罷起身而去。

伯達、陳祥父子暗暗跪去相送,伯大人隨將暫署三一江一 總鎮旨意予父子看了,陳祥連忙望闕謝恩,並謝伯大人玉成之誼,彼此謙遜一番。

伯制軍因有要事,不敢久留,回船即委中軍官帶領兵丁,捧了聖旨,到三一江一 總鎮家中,將蔡振武全家拿下,備了移文,解赴省城,並將密旨封在文內。

莊撫台見了聖旨,跪讀已畢,也將葉兵部家眷拿解京都,另委幹員處理丹徒縣事。

陳祥一交一 卸後,即換了頂戴,到三一江一 署理總鎮印務,各官多來賀喜不表。

再說此日天子出了丹徒縣衙,適遇日清在署前探聽,二人同出城來,取了行李,遂搭便船,望松一江一 而來,遠望洞庭山及太湖風景,又與一江一 中大不相同。

數日之間,船到府城碼頭,投入高昇客寓,次日用過早膳,詢問店主道:「素仰貴地有四腮妒魚,為天下美味,是否真的?」

店主笑道:「有四鰓鱸魚,乃敝地土產,每年二三月極多,目下甚少。」

天子道:「原來不是常有的東西。」

又問了些風景,進同日清出門漫步,一路遊玩,只見六街三市,貿易紛繁,那生意之中,以布匹為最,綢緞次之,其餘三百六十行,無所不備。

蘇松自古稱富庶之邦,誠為不差,走過許多海鮮店,果無四腮鱸魚,忽見一漁人手拿數尾,不覺滿心歡喜,忙喚日清道:「買了再走。」

遂問價多少,漁人道:「此魚在春尚便宜,今暑天深潛水底,甚難取得,所以一月下網,只獲此數尾,每條要賣紋銀五兩,已經有新任知府少爺月前預定,有即送去,不論價錢的。」

說罷就走。

天子只要試新,哪借銀子,急叫抬回。

忽遇一人,身穿輕紗長衫,足穿京履。

手持金面扇,後面幾名家丁,向賣魚的道:「我月前也曾吩咐,叫你有魚就送來,你既有了,怎敢發賣他人?」

這一個賣魚的嚇得魂不附體,諾諾連聲道:「小的已經說明,他要強買,不干小人的事。」

那人怒目相視,指著天子與日清道:「你好生大膽,可惡,可惡!」一面押魚擔而去。

天子就知他是新任松一江一 府之子,但見滿面橫向、兇惡異常。

那旁人道:「汝算高運的,未曾拿到行中治罪也就好了,這位輪尚志府大老爺,上任一月有餘,未見辦過一件公道事,一味聽兒子輪昌的主意,魚肉百姓,為害地方。」

天子聞這些言語,大怒道:「買魚可恕,殃民難饒。」

急趕上前拉住魚擔,高聲叫道:「你雖預先定下,也要讓一條予我。」

吩咐日清拿魚。

輪昌怒從心起,吩咐家人:「與我拿這兩個回衙。」

眾人正欲上前,早被日清三拳兩腳打開。

輪昌一見,自恃本領,搶上前用一個高躁馬的拳勢,把日清打倒在地,飛步搶來,意欲捉人,天子見他拳勢不弱,飛起一腳,正踢在輪昌陰囊之上,登時倒地,亂滾叫痛。

正是:

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

不知這場人命如何了局,且看下回分解。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乾隆下江南
第01回 北京城賢臣監國 瑞龍鎮周郎遇主第02回 杏花樓奸黨遭誅 海邊關良臣保駕第03回 退妖魔周郎配偶 換假銀張婦完貞第04回 區家莊智退莊客 金平城怒斬奸官第05回 雷老虎擂台喪命 李巴山比武欺人第06回 梅花樁僧俗比武 西禪寺師徒相逢第07回 林勝捉姦遭反捏 黃坤抱屈遇高僧第08回 下潮州師徒報仇 游金山白蛇討封第09回 英武院探賭遇名妹 諸仙鎮贖衫收勇士第10回 楊遇春賣武逢主 僧燕月行兇遭戮第11回 遇詩翁蔡芳奪舟 訪主子伯達巡江第12回 奪鱸魚踢傷倫公子 投村莊收羅眾豪傑第13回 妖道人圍困海波莊 玉面虎陣斬高發仕第14回 少林寺門徒私下山 錦綸堂行家公入稟第15回 牛化蛟貪財喪命 呂英布仗義報仇第16回 雷大鵬別師下山 胡惠乾送兒入寺第17回 下武當道德報仇 游羊城五枚解怨第18回 劉閣老屢代光昌 趙慶芳武藝無雙第19回 趙教頭知機識主 朱知府偏斷亡身第20回 蘇州城白花蛇劫獄 牛頭山黃協鎮喪師第21回 接聖駕區鎮威擢職 結親誼週日清吟詩第22回 黃土豪欺心誣劫 張秀才畏刑招供第23回 伯制軍兩番訪主 唐教頭二次解圍第24回 待月樓奮鵬保駕 尋芳市老虎喪身第25回 毓秀村百鳥迎皇 小桃源萬花朝聖第26回 游花園題贈佳人詞 鬧新房戲謔風流話第27回 急腳先鋒逢恩得赦 投懷弱燕救主成親第28回 癡情公子戀春光 貌美歌姬嗟薄命第29回 蘊玉閣狂徒恃勢 天香樓義士除頑第30回 東留村老鼠精作怪 飛鵝山強賊寇被誅第31回 李全忠尋仇擺擂台 程奉孝解忿破愚關第32回 白面書生逢鐵漢 紅顏少女遇金剛第33回 英雄遇赦沐皇恩 義土慈心叨御賜第34回 命金剛碧玉共成親 逢聖主許英談戰法第35回 三英雄廟前逞力 兩孝子遇水成災第36回 碧蓮孝感動家姑 紫薇遺寶賜佳兒第37回 報恩寺和尚貪財 廣法庵女尼死節第38回 王寶珠貪淫損命 錄金言警世除魂第39回 葉公子通賊害民 段翰林因侄會主第40回 陳河道拯民脫難 鄒按察救駕誅奸第41回 揚州城撫憲銷案 金華府天子救民第42回 仁聖主怒斬奸官 文武舉同沾重思第43回 安福戰敗飛龍閣 趙虎收服金鰲熊第44回 老大人開科取士 白安福建醮復仇第45回 白安福建設恩壇醮 胡惠乾恃惡又尋仇第46回 說閒言機匠肇禍 誇武藝惡霸興兵第47回 遞公稟總督准詞 緝要犯捕快尋友第48回 印月潭僧人不俗 鳳儀亭妓女多情第49回 奪佳人日清用武 打豪奴詠紅知恩第50回 入縣衙怒翻公案 到撫轅請進後堂第51回 杭州城正法污吏 嘉興府巧遇英雄第52回 害東翁王懷設計 見豪客鮑龍顯能第53回 重親情打傷人命 為義上大鬧公堂第54回 週日清力救郭禮文 李得勝鞭傷鮑勇士第55回 醉大漢洪福救主 舊良朋華琪留賓第56回 週日清小心尋聖主 楊長祺請罪謁天顏第57回 方快頭叩問吉凶 高相土善談休答第58回 識真主高進忠顯名 訪細情何人厚得信第59回 施毒計氣煞惠乾 擋凶鋒打走方德第60回 傷母子胡惠乾狠心 調官兵曾必忠設計第61回 急調兵擬困西禪寺 請會議協拿胡惠乾第62回 西禪寺胡惠乾驚變 大雄殿高進忠爭鋒第63回 破花刀惠乾喪命 擲首級三德亡身第64回 絕後患議拿家屬 報父仇擬請禪師第65回 奉旨訪師方魁跋涉 應詔除害白眉登程第66回 聞家信方快頭垂淚 探消息馬壯土逞能第67回 舊地重遊山僧勢利 輕舟忽至姊妹翩躚第68回 俗和尚出言不遜 猛英雄舉手無情第69回 還求恕罪前倔後恭 閱讀來書驚心動魄第70回 志切報仇心存袒護 出言責備仗義除凶第71回 運內功打死童千斤 使飛腿踢傷謝亞福第72回 道人寄言巡撫奏章 閣老知人英雄善任第73回 約期比試錦綸下書 結伴同行白眉除害第74回 掃除惡霸不認同門 力敵仇讎擊殺至善第75回 眾禪師大破少林寺 高進忠回轉廣東城第76回 頑梗既除八方向化 帝德何極萬壽無疆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