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洪範篇:【原文】惟十有三祀(1),王訪訪於箕了。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尚書》洪範篇

尚書

洪範篇

尚 書 誰制定了治國安邦的規則

【原文】

惟十有三祀(1),王訪訪於箕了。

王乃言曰:「嗚呼!箕子,惟天 陰騭下民(2),相協厥居(3),我不知其彝倫攸敘(4)。」

箕子乃言日:「我聞在昔,鯀堙洪水(5),汩陳其五行(6)。

帝乃震 怒,不畀洪範九疇(7),彝倫攸斁(8)。

鯀則殛死(9),禹乃嗣興。

天乃錫 禹洪範九疇(10),彝倫攸敘。

「初一曰五行(11),次二曰敬用五事(12),次三曰農用八政(13),次四 曰協用五紀(14),次五曰建用皇極(15),次六曰義用三德(16),次七日明用 稽疑(17),次八曰念用庶征(18),次九曰向用五福(19),威用六極(20)。」

【註釋】

(1)有:又。

祀;年。

十有三祀指周文王建國後的第十三年,也是周武士即位後的第四年、滅商後的第二年。

(2)陰騭(zhi):意思是庇護,保護。

(3)相;幫助。

協:和。

厥:他們,指臣民。

(4)彝倫:常理。

攸: 所以。

敘:順序,這裡的意思是制定,規定。

(5)鯀(gui):人名,夏禹 的父親。

堙(yin):堵塞。

(6)汩(gu):亂。

陳:列。

行:用。

五行指水 火木金上這五種被人利用的物質。

(7)畀(bi):給予。

疇:種類。

九疇指治國的幾種大法。

(8)斁(du):敗壞。

(9)殛(ji):誅,這平指流放。

(10)錫:賜,給予。

(11)初一:第一。

(12)次:第。

五事:貌、言、視、聽、思五件事。

(13)農:努力。

八政:八種政事(14)協:合。

五紀:五種記時的方法。

(15)建:建立。

皇極:意思是指至高無上的法則。

(17)義(yi):治理,指治理臣民。

(17)稽:考察。

(18)念:考慮、庶:多征:徵兆。

(19)向:勸導、(20)威:畏懼,警戒。

【譯文】

周文王十三年,武王拜訪箕子。

武王說道:「啊!箕子,上天庇護下民,幫助他們和睦地居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上天規定了哪些治國的常理。」

箕子回答說:「我聽說從前鯀堵塞治理洪水,將水火木金上五行的排列擾亂了。

天帝大怒,沒有把九種治國大法給鯀。

治國安邦的常理受到了破壞。

鯀在流放中死去,禹起來繼承父業,上天於是就把九種大法賜給了禹,治國安邦的常理因此確立起來。

「第一是五行,第二是慎重做好五件事,第三是努力辦好八種政務,第四是合用五種記時方法,第五是建立最高法則,第六是用三種德行治理臣民,第七是明智地用卜筮來排除疑惑,第八是細緻研究各種徵兆,第九是用五福勸勉匝民,用六極懲戒罪惡。」

【讀解】

治國安邦是政治家的首要職責,無論他主觀上是否真的想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欣欣向榮,人民安居樂業,幸福歡樂,只要他想在統治寶座上呆下去,就不得不考慮如何治理國家。

這道理就像商人為了賺錢,為了使生意長期做下去,就不得不使自己 的商品貨真價實一樣,否則只有丟掉自己的飯碗。

治國安邦要講規則,正如遊戲也要講規則一樣。

規則來自哪裡?按照《洪範》的說法,是上天授與的,並且上天在授與規則時還要加以選擇。

不能按規則辦事的人就不授與,就讓他下課, 比如鯀就是這樣。

這套說法對敬畏上天和天命的古人來說,是很 有效的,但對我們來說,卻顯得有些荒唐。

所謂上天,不過是人自己臆想出來的某種超人的存在,實質上是人自身意志的外化。

用這種觀點來看,天授治國大法,就是人授治國大法這。

治國規則是人制定的,也要由人來執行和遵守。

用上天來解釋這一切,大概是為了增加一點神秘一性一和權威一性一吧。

暴君和開明君主的區別在於:暴君把個人意志看得高於一切, 凌駕於規則之上,無法無天,為所欲為,比如商紂王;開明君主尊重規則,講究按規則辦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依法辦事,使自己的言行合於儀軌,比如周文王和周武王。

箕子看中武王而授與 洪範九疇,正是看中了他是個守規矩的人,因為對蔑視規則的人來說,任何規則都是沒有意義的。

對付不講規則的人的最好辦法,也是不講規則。

尚 書 對數目字和秩序的酷一愛一。

【原文】

「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1),金曰從革2,士一愛一穡(3)。

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二、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

貌曰恭,言曰從(4),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5)。

恭作肅(6),從作乂(7), 明作晰,聰作謀,睿作聖。

「三、八政(8):一曰食,二曰貨,三日祭,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日賓,八曰師。

「四、五紀:一曰歲,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9),五曰歷數(10)。」

【註釋】

( 1曲直可曲可直、(2)從:順從。

革:變革。

3一愛一:曰,助詞, 沒有實義。

(4)從:正當合理。

(5)睿(rui):通達。

(6)作:則,就。

肅:恭敬。

(7)乂:治。

(8)八政:八種政務官員。

(9)星:指 二十八宿。

(10)辰:指十二辰。

(10)歷數:日月運行經歷周天的度數。

【譯文】

「一、五行;第一叫水,第二叫火,第三叫木,第四叫金,第五叫土、水向下面潤一濕,火向上面燃一燒,木可以彎曲伸直,金屬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狀,士可以種植莊稼。

向下濕潤的水產生鹹味, 向上燃一燒的火產生苦味,可曲可直的木產生酸味,可改變形狀的金屬產生辣味,可種植莊稼的土產生甜味。

「二、五事;一是態度,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

態度要恭敬.言論要正當,觀察要明白,聽聞要聰敏,思考要通達。

態度恭敬臣民就嚴肅,言論正當天下就大治,觀察明白就不會受蒙蔽,聽聞聰敏就能判斷正確,思考通達就能成為聖明的人。

「三、八種政務一是管理糧食,二是管理財貨,三是管理祭祀,四是管理民居,五是管理教育,六是管理治安,七是接待賓客.八是管理軍事。

「四、五種記時方法:一是年,二是月,三是日.四是觀察星辰,五是推算周天度數。」

【讀解】

我們說過,國人喜好數字,一愛一用數字來作概括,玩數字遊戲。

這種一愛一好並非始自令日,而是自古皆然,由來已久。

這種偏好自然也有它的道理。

你看,五彩繽紛的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的自然事物,竟被「五行」囊括殆盡;複雜微妙的人的內心世界和言行, 竟只有「五事」;瑣碎而讓人頭痛的衙門事務,也落入了「八政」之中;記錄時間也不過「五紀」。

數子是中國的魔網,可以把宇宙天地之間的一切,上至天文下 至地理,外至大千世界內至隱秘的潛意識,都可以一網打盡,絕無遺漏。

從此,世界和人心變得簡單了,彷彿一切都簡單得一目瞭然,只要轉動數字魔方,再複雜棘手的難題都會迎刃而解。

謝謝我們的老祖先.謝謝他們對秩序和條理化的酷一愛一,謝謝他們排除了一切偶然一性一、隨機一性一、複雜一性一和多元化,謝謝他們拒絕廣大的不可言說的之間地帶,引領我們走單程的直線。

直線上沒有坎坷、沒有彎道、沒有後退的路。

這樣,任何頭腦簡單的人都可以沿著數字的光明大道勇往直前! 尚 書 做家長的法則

【原文】

「五、皇極:是建其有極。

斂時人福1,用敷錫厥庶民(2)。

惟時 厥庶民汝極。

錫汝保極(3):凡厥庶民,無有一婬一朋(4),人無有比德(5), 惟皇作極。

凡厥庶民、有猷酞有為守(6),汝則念之。

不協於極,不罹於咎,皇則受之(8)。

而康而色(9),曰:『於攸好德。

』汝則錫之低時人斯其惟皇之極(10)。

無虐煢獨而畏高明(11)。

人之有能有為。

使羞 其行(12),而邦其昌、凡厥正人(13),既富方谷(14),汝弗能使有好於而家。

時人斯其辜(15)。

於其無好德,汝雖錫之福,其作汝用咎。

無偏無陂(16), 遵王之義;無有作好(17),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

無偏無 一黨一,王道蕩蕩(18);無一黨一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20),王道正直。

會其有極(21),歸其有極。

日皇極之救護,是彝是訓(23),於帝其訓(24)。

凡厥庶民,極之敷言,是訓是行,以近天子之光(25)。

曰:天子作民 父母,以為天下王。」

【註釋】

1斂:集中。

時;是,這。

2用以。

敷:普遍。

錫:賜。

(3)保:保持,遵守。

(4)一婬一朋:通過交遊結成的私下小集一團一。

(5)比:勾結,比德的意思是狼狽為一奸一。

(6)猷:計謀。

作為。

守;一操一守。

(7)罹(li);陷入、咎:罪過、(8)受:寬容。

(9)康:和悅。

色:溫潤。

(10)斯:將。

維:想。

(11)煢(qiong)獨:指鰥寡孤獨、無依無靠的人。

(12)羞;貢獻。

(13)正人;指做官的人.(14)方:經常。

谷:祿位。

(15)辜:罪,怪罪。

(16)陂(po):不平。

(17)好;私好,偏好。

(18) 蕩蕩:寬廣的樣子。

(19)平平:平坦的樣子。

(20)反:違反。

側:傾側, 指違犯法度。

(21)會:聚集。

(22)敷:陳述。

(23)彝:陳列。

訓:教 訓。

(24)訓:順從。

(25)近:親附。

【譯文】

「五、最高法則:君主應當建立最高法則。

把五福集中起來, 普遍賞賜給臣民。

這樣,臣民就會擁護最高法則。

向您貢獻保持最高法則的方法:凡是臣民不允許結成私一黨一,也不許各級官員狼狽為一奸一,只把君王的法則看作最高法則。

凡是有計謀、有作為、有一操一守的臣民,您要惦己他們。

行為不合法則,又沒有構成犯罪的人,君主就應寬恕他們。

如果有人和顏悅色對您說:『我所一愛一好的就是美德。

』您要賜給他們一些好處。

這樣,人們就會思念最高法則。

不要虐一待那些無依無靠的人、要敬畏明智顯貴的人。

對有能力有作為的人,要讓他們有貢獻才能的機會,這樣,國家就會繁榮昌盛。

凡是有經常一性一豐厚待遇的官員,如果您不能使他們對國家作出貢獻,那麼臣民就會怪罪您了。

對於那些德行不好的人,你雖然賜給了他們好處,他們也會給您帶來災禍。

不要有任何偏頗,要遵守王法;不要有任何私好,要遵守王道;不要為非作歹,要遵行正路。

不要偏私,不結朋一黨一,王道寬廣;不結朋一黨一,不要偏私,王道平坦;不違反王道,不偏離法度,王道正直。

一團一結堅持最高法則的人,臣民就將歸附最高法則。

所以說,對以上陳述的最高法則,要宣揚訓導,這就是順從上天的旨意、凡是把天子宣佈的法則當作最高法則的臣民、只要遵照執行。

就會接近天子的光輝。

就是說,天子只有成為臣民的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王。」

【讀解】

箕子所說的「最高法則」,就是家長制的典型法則。

最後一句話已點出了這個法則的要害。

天子只有成為臣民的 父母,才會成為天下的君主。

這就明白告訴我們,我們都是最高統治者的兒女,是「父母」(家長)生養了我們(而不是相反),人叵 此要服從、尊敬、孝順家長,不要犯上作亂。

家長都喜歡乖孩子。

乖孩子聽話,叫他往東走就往東走,往 西走就往西走。

划船就划船,樁米就樁米。

沒有叫坐下,就得站著。

叫你不要哭再委屈也得把淚水往肚子裡吞。

最好不要有個 一性一,不要有想法,只認家長的道理。

家長是真理的化身、他永遠 不會錯。

家長卻不喜歡調皮的孩子。

調皮孩子不聽話,叫他往東走,他卻故意往而去,往西走卻往東去、划船時他戲水,樁米時他打盹兒。

叫他站著,他想坐下。

叫他不要哭.他反而大聲武氣越哭越凶。

他想自個兒做主,不要家長指手劃腳。

他覺得家長總和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家長也經常犯一毛一玻

家長的脾氣都不好。

沒有耐心,沒有謙虛一精一神。

不會認真傾聽孩子的訴說,不會認真研究孩子的態度。

他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財產,想罵就罵,想揍就揍,或者乾脆宣佈把調皮孩子革 出家門。

他的自尊心、虛榮心、妒忌心很強,絕不允許任何孩子 說一個不字。

遇到天真不懂事的孩子揭短,就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棍棒交加。

要是孩子不服管教而造反,家長會要他的小命。

辦法很多,有梟首、五馬分一屍一、棄市、暴一屍一、鞭一屍一、碎一屍一萬段......

總之,家長心平氣和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聽話做乖娃娃的時候,要麼是孩子們都進入了夢鄉的時候。

家長心平氣和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了,孩子們就幸福了。

滿天下都是乖孩子。

尚 書 作威作福是天子的特權

【原文】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1。

平康正直(2), 強弗友剛克(3),燮友及克(4)。

沈潛剛克5,高明柔克(6)。

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7)。

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於而家,凶於而國。

人用側頗僻.民用僭忒(8)。」

【註釋】

1克;勝過。

剛克:過於強硬。

柔克:過於軟弱、2平康:中止平和。

3友:親近(4)燮(xie):和,柔和。

燮友:柔和可親。

(5) 沈潛:沉潛,意思是仰制,壓制。

(6)高明:推崇,高揚。

(7)玉食:美食。

(8)僭(jian):越軌。

忒(te):作惡。

【譯文】

「六、三種德行:一是剛正直率,二是以剛取勝,三是以柔取勝。

中正平和就是正直,強硬不可親近就是以剛取勝,和藹可親就是以柔取勝。

要抑制過分剛強,推崇和順可親。

只有天子才會為民造福,只有天子才能給民懲戒,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美食。

臣子不允許為民造福、給民懲戒、享用美食。

如果臣於有為民造福、 給民懲戒、享用美食的隋形,就會危害家國,禍亂國家。

百官將因此背離王道,臣民也將因此犯上作亂。」

【讀解】

這一條為天子規定了所享有的特權:為民造福,懲戒臣民,享用美食。

特權表示等級差別;企圖抹殺差別就是犯上作亂,罪該萬死!所以,皇上特別不奏歡剛強的人,偏一愛一柔一弱的人。

越沒有個一性一,就越得一寵一。

照這樣的標準,做官是很容易的,因為越沒有本事的人就越聽話。

正如一寵一物,之所以得一寵一,是由於沒有頭腦並且善解主子旨意。

天子作威作福,臣子俯首貼耳,在等級制度中是相得益彰的。

天子剛強,臣子柔一弱,剛柔相濟,互相補充。

不能作威作福、錦衣工食,就不是好天子;不能何俯首貼耳、獻媚取一寵一,就不是好臣子。

把這個道理悟透了做:就容易了,君臣就和諧了,人民就幸福了。

尚 書 解除疑惑要靠占卜算卦。

【原文】

「七、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

曰雨,曰霽,曰蒙, 曰驛,曰克,曰貞1,曰悔2,凡七。

卜五,佔用二,衍忒(3)。

立時 人作卜筮(4)。

三人占,則從二人之言。

汝則會大疑,謀及乃心,謀及卿士。

謀及庶人,謀及卜筮。

汝則從,龜從、筮從,卿土從,庶 民從,是之謂大同。

身其康強子孫其逢(5)。

吉。

汝則從,龜從, 筮從,卿士逆,庶民逆,吉。

卿土從,龜從,策從,汝則逆,庶民逆,吉。

庶民從,龜從,筮從、汝則逆,卿士逆,吉。

汝則從, 龜從,筮逆,卿上逆,庶民逆,作內吉(6),作外凶。

龜筮共違於人, 用靜吉,用作凶(7)。」

【註釋】

(1)貞:內卦。

2悔;外卦。

(3)衍:推演。

忒:變化。

(4)時 人:這種人,指卜筮官員。

(5)逢:打,昌盛。

(6)內:指國內。

外:指 國外。

(7)作:舉事。

【譯文】

「七、用卜筮排除疑惑:選擇任命負責卜笠的官員,命令他們 掌管占筮的方法。

龜兆有的像下雨,有的像雨後初晴,有的像霧 氣濛濛,有的像時隱時現的雲氣,有的像兩軍交戰,卦象有內卦有外卦,一共有七種。

前五種用龜甲卜兆,後兩種用蓍草占卦,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

任用這些人卜筮時,三個人占卜,應聽從兩個人相同得判斷。

如果你遇到重大疑難問題,你自己先要多考慮,然後再於卿士商量,再於庶民商量,最後同卜筮官員商量。

如同你自己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同意,庶民同意,這就叫做大同。

你的身一體會安康強壯,你的子孫會吉祥昌盛。

如果你自己同意, 龜卜同意,占筮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還是吉利。

如果卿士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自己不同意,庶民不同意,也吉利。

如果庶民同意,龜卜同意,占筮同意,而你不同意,卿士不同意,,也是吉利的。

如果你同意, 龜卜同意,占筮不同意,卿士不同意,庶民不同意,那麼對內則吉利,對外就凶險。

龜卜和占筮如果都於人的意見相反,那麼寧靜不動就吉利,有所舉動就凶險。」

【讀解】

如今占卜算命被當作封建迷信來掃除,算命先生像游擊隊和地下工作者一樣神出鬼沒,掃不勝掃,掃除不淨。

用經濟學的觀點來看,賣方市場的存在,證明了買方市場的存在。

算命先生的存在,證明了買方相信占卜算命的大有人在,恐怕市場還不小,算命先生才有了用武之地,謀生之道。

兩相對比,是今不如昔。

古代從太腦子到庶民,無不信奉神靈,堅信人間萬物均有神靈掌管支配,遇事一定要占卜,向神靈請示。

這等重要的事,當然不能隨意對待。

於是,巫師術士,算命先生成了政一府官員,並且地位不低,俸祿不薄,權威不小,連天子也要敬重三分。

周武王雖然算得上是一代梟雄,卻也同凡人一樣敬奉神靈。

九條洪範大發,竟然有一條專門講占卜算卦。

看箕子的口氣,似乎不如《周易》把占卜算卦看得十分神聖,認為主要是用來解疑,即遇上匪夷所思的事時,才問巫看卦演算一通。

這之外的事,就得看天子得了。

尚 書 自然時序與君主統治

【原文】

「八、庶征:曰雨,曰暘(1),曰燠(2),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3),庶草蕃廡(4).一記備(5),凶;一級無,凶.。

曰休征(6):曰肅,時雨若。

曰咎徵:曰狂(8),恆雨若;曰王省惟歲(12),卿土惟月,師尹惟日。

歲月日時無易(13),百谷用成(14),乂用明,俊民用章(15),家用平康。

日月歲時既易,百谷用不成,乂用昏不明,俊民用微(16),家用不寧。

庶民惟星,星有好風(17),星有好雨。

日月之行,則有冬有夏。

月之從星,則以風雨。」

【註釋】

(1)暘(yang):日出,這裡指晴天。

2燠(yu):溫暖,暖和。

(3)敘:次序,這裡指時序。

(4)蕃:茂盛。

廡:蕪,草豐盛(5)一:指雨、暘、燠、寒、風五種現象中的一種。

極:過甚。

(6)休:美好。

(7)若:像。

(8)狂:狂妄,傲慢。

(9)僭(jian):差錯。

(10)豫:安逸。

(11)蒙:昏暗。

(12)省:眚,過失。

(13)易:改變。

(14)用:因。

(15)俊民:又才能的人。

章:彰,顯明,這裡指提拔任用。

(16)微:隱沒,這裡指不提拔任用。

(17)好:喜好。

【譯文】

「八、各種徵兆:一是下雨,二是天晴,三是溫暖,四是寒冷,五是颳風。

如果這五種徵兆俱全,並各自按時序發生,那麼各種草木莊稼就會茂盛生長。

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多,年成就不好;如果其中一種天氣過少,年成也不好。

各種好的徵兆是:君王嚴肅恭敬,就像雨水及時將下;天下治理得好,就像天氣及時晴朗;君主如果明智,就像氣候及時溫暖;君王深謀遠慮,就像寒冷及時到來;君王聖明達理,就像風及時吹來。

各種不好的徵兆是:君王狂妄傲慢,就像久雨不停;君王辦事錯亂,就像久旱不雨;君王貪圖享樂,就像久熱不退;君王嚴酷急躁,就像持久寒冷;君王昏庸愚昧,就像持久颳風。

君王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年;卿士有了過失,就會影響一月;一般官員有了過失,會影響一天。

如果年月日的時序沒有改變,那麼各種莊稼都會豐收,政治就會清明,有才能的人會得到重用,國家因此太平安寧。

如果日月年的時序改變了,那麼各種莊稼就不能成熟,政治昏暗不明,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國家因此不得安寧。

民眾就像星辰,有的星辰喜歡風,有的星辰喜歡雨。

太陽和月亮運行,就有了冬天和夏天。

如果月亮順從群星,那麼就會風雨無常。」

【讀解】

把自然事物和現象同人事政治聯繫起來,從自然現象的發生演變中去窺測政治人事的發展變化、吉凶禍福,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也帶有某種神秘色彩。

箕子認為自然物候是 君主政治的 象徵,更是一大發明。

古人相信這兩者之間的必然聯繫,並從兩個方面來注意觀察;一是某種現象的出現是否正常,二是各種現象之間的順序是否有錯亂。

他們根據這兩方面的觀察,來判斷政治事務,作出決定和選擇。

我們今天肯定不會再相信政治的好與壞是由自然現象(尤其是氣候)決定的。

天災就是天災,奇寒酷熱,雷電風雨,的確會影響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會給人們造成諸多不便和生命財產的損失。

人禍就是人禍,暴君的專橫凶殘,官員的昏庸腐敗,人民遭受煎熬,卻不會因天氣的好壞而改變,而只有靠人自身的努力,才會扭轉乾坤。

把政治的好壞歸因於天氣物候,造成的效果之一,就是讓人們相信上天命定的觀念。

國家治理得不好,生靈塗炭,責任在上天,不在從政者。

人對上天是無能為力得,只有祈求,只有順從,只有詛咒。

這樣,從政者把一切都推卻得乾乾淨淨得,可以胡作非為而不負責任。

人們所能祈求得,頂多只是上天得改朝換代。

這一對比,還是覺得一毛一主席英明偉大。

他老人家早已識破了這一切,一針見血地指出:「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他這樣去實踐,他因此取得了成功。

尚 書 幸福和不幸有哪些

【原文】

「九、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1),五曰考終命(2)。

六極:一曰凶、短、折(3) ,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註釋】

(1)攸:由,遵行。

(2)考:老。

終命:善終。

(3)凶:沒有到換牙就死去。

短:不到二十歲就死去。

折:沒有結婚就死去。

【譯文】

「九、五種幸福:一是長壽,二是富貴,三是健康平安,四是修行美德,五是長壽善終。

六種不幸:一是短命夭折,二是疾病,三是憂愁,四是貧窮,五是醜惡,六是懦弱。」

【讀解】

幸福和不幸是價值觀的體現。

價值觀因人而異,沒有絕對的標準。

在一個人看來是 幸福的事,在另一個人看來就可能是不幸的。

比如陞官發財,飛黃騰達在眾多人看來是一種幸福,這意味著權÷利÷名三大收穫,可以滿足貪慾。

在另一些人看來,人淪為烏紗帽金錢虛名的奴僕是天大的不幸,這意味著人喪失了自我,自己為自己招來諸多束縛和煩惱。

天下最大的不幸恐怕是看不開。

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鼠目寸光,蠅營狗苟,圍著油鹽醬醋打轉,都是看不開。

想一想,人都是赤條條來到世上,也是赤條條離開,哪一樣帶得來帶得走?

「風物常以放眼量。」

看得開就是幸福。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尚書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